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人都是戴着滤镜看世界的,我们的经验、知识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在脑子中形成很多自我限制性的信念,比如:我不够好,我没有能力,别人不会愿意帮我的,等等。这些信念都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内心为自己设置的障碍。突破这些障碍,我们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你是否曾经因为认为自己不够格,而决定不去争取升职机会?或者避免向邻居求助,因为你觉得这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讨厌的人?像这样的悲观信念很常见,它们对你的阻碍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大。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有可能改变这些态度,更不用说如何去做了。也许你甚至不想改变这些想法,即使你可以。毕竟,没人愿意成为那种自大到认为自己肯定有机会获得晋升的人、成为那种在资历不足的情况下认为自己肯定有机会获得晋升的人、成为那种在向邻居提出要求时毫不犹豫的人、或者对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抱有坚定信心的人。
哲学在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很有帮助。哲学涉及到识别和挑战隐藏的假设,使用类比来揭示双重标准,并揭露可疑的推理: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持有限制性信念的人突破自己。他们对每个人都充满同情,但却忽略了自己的推理错误,因为他们太忙于批评自己。通常情况下,哲学家的思想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能为我们许多人每天面临的困难提供一个有益的新视角。
首先,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
事实上,你可以也应该改变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信念。这样做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首先,你得找到这些信念。这一点做起来比听起来要难得多。通常,阻碍我们前进的信念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些信念。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如何塑造自身感知世界的方式。我们自认为在客观地看待事物,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够格,因此不应该申请某份工作,而另一个人则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不去争取是愚蠢的,因为谁知道呢,没准儿就成功了。
当涉及到发现和挖掘有问题的基本信念,掸去它们的灰尘,并把它们放在阳光下仔细研究时,哲学家们是老手。这是我们工作的核心。这一过程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作中得到了生动的阐释。在《第一哲学沉思集》(1641)(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笛卡尔突然想到,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基于最初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而我们的感官有时会欺骗我们。他开始断然否定他自认为知道的一切,目的是只接纳那些他可以绝对肯定没有错的信仰。最终, 他得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真理:他的存在。“我思故我在”表达了笛卡尔的观察,即只要他有思想,他就能确信自己的存在。
你不需要像笛卡尔一样抛弃自己所相信的一切。但你可以从审视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信念中获益良多。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这有多么重要,重要到有可能改变我的生活。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几乎都是一个“哲学家”。几年前,我开始用自己的哲学技能和训练来指导人们克服他们的困难。什么样的困难呢?当然,困难是多种多样的,但我在我的辅导客户身上反复遇到的一件事,就是对“如何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感到困惑。我的客户都是很聪明,很有进取心的,但就是看不到通往自己想要的工作、事业和家庭生活的道路。
如今,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许多障碍是结构性的,是由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诸如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不平等等因素使得一些人更难获得成功。在提供成功建议的同时忽视这些外部障碍是有害的,正如埃弗拉特·利夫尼(Ephrat Livni)在她的Quartz文章《对女性的所有职业建议都是一种煤气灯效应》(2018年)中所论述的那样。但有些阻碍成功的障碍是我们自己设置的,而且通常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深入研究我的指导客户最根深蒂固的信条,往往会发现客户自己也认为荒谬的信念,即使他们还在继续受到这些信念的影响。这种信念的常见例子包括:我没有成果就不配休息,如果我不寻求帮助就不能做某件事,我就是没有能力做成事,还有我在开头段落暗示过的:对自己有一个更积极的看法,会让我傲慢得令人难以忍受。
也许,读到这里,你正在反思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可能是什么。那么一旦你发现了它们,该如何改变它们呢?
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够感知到世界的“真实”。18世纪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区分了本体(事物本身)和现象(事物在观察者看来的样子)。康德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本体,而只能知道现象。当我们感知现象时,我们所感知的与我们自己有关,包括我们对现实的解读以及我们与现实的互动。举个笨点的例子,这个想法是,当你看着你阅读这篇文章的屏幕时,你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你自己以及你与你所看到的东西的关系,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与世界本身之间的这种区别,支撑了哲学的整个分支领域:现象学。关于什么决定了我们对现实的特殊解读,康德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我们不需要深入讨论。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人会通过一个过滤器来观察世界。这个过滤器包括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以及其他东西。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启了使用不同的过滤器来观察世界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世界会变得与以往不同。
我的研究生导师、已故的哲学教授休·梅勒(Hugh Mellor)曾对我说:“只有把一件事写下来,你才能真正理解它。”这一点在教练界和哲学界都是如此。我们的想法,包括那些我们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想法,往往只是半成品,而这可能掩盖了它们的缺陷。简单地阐明这些信念就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有时还会揭示出它们的缺陷。(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把一个想法清楚地告诉别人后,马上意识到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个想法)。我们的限制性信念也是如此。问题是,我们常常羞于表达这些信念,也许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不过,勇敢地直视它们是值得做的一件事。
我最近有一个客户,她觉得每天花20分钟读一本小说来放松自己是懒惰和自私的行为,但当我追问时,她发现自己无法想出任何满意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觉。“休息20分钟是自私的行为”,“我应该能够一直不休息地工作”,这两种说法在被清楚地表达之后,她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她意识到自己对休息的不适“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另一位客户觉得她在一天中没有完成足够的工作,但当被要求列出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所有事情时,她意识到哪怕一整天不闲着,也最多只能完成其中的一半。
所以,下次当你发现自己不愿意做一些能让生活更轻松的事情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记下你的不情愿,向朋友解释一下,你的解释说得通吗?如果不能,也许是时候抛弃这个信念了。
如果你深入挖掘了自己的不情愿,发现了一些限制性、过滤性的信念,那么先恭喜自己一下。这个过程可能真的很不舒服,毕竟,你挑战的是自己一直相信的事情,这真的会让人不安。事实上,当我们遇到反对这些信念的证据时,往往更喜欢质疑或否定这些证据,而不是放弃自己固有的信念。
我在教练课程中就看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客户对自己的评价与领导对他的评价不同,他觉得自己比同龄人更笨,而领导认为他很聪明。这位客户发现,他对自己缺点的信念与主管的鼓励性反馈相冲突,于是选择相信主管是不真诚的,继续保持对自己的消极态度。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20世纪美国哲学家威勒德·范·奥曼·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认为,我们的信念并不取决于对其真实性的客观检验,它们的成立与否取决于它们与我们其他信念的契合程度。而且,当信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并不总是清楚哪些应该拒绝,哪些应该保留。没有所谓正确的滤镜,不要指望有“正确”的方式来过滤现实。按照奎尼学派的说法,没有一种正确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拒绝我们消极的基本信念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我还不打算强制要求你这样做。相反,尝试一些更温和的方法。就当只是为了好玩,问问自己,如果你的基本信念不同,所做的选择会有什么不同。以我的客户为例,我让他想象一下,如果他不相信自己不是很聪明,而是相信自己和同龄人一样聪明,那会是什么样子。他对工作的态度会有什么不同?他会大胆尝试哪些新事物?他提出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想法,比如申请某份工作,要求与某位同事合作,等等。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深入了解了他对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影响自身选择的,以及不同的信念是如何打开新的机会的。
人们很容易低估这种观点转变的重要性。改变我们的基本信念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是非常彻底的改变,以至于20世纪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用“革命”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信念转变的情况。正如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所解释的那样,这种革命,例如在物理学中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观点取代牛顿力学,可能是非常令人不安的:
在革命中,科学家们用熟悉的仪器在他们以前观察过的地方观察时,看到了新的和不同的东西。这就好比专业团队突然被传送到另一个星球上,在那里,熟悉的物体被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时也有陌生的物体加入。
科学革命虽然令人不安,但对科学进步很重要。同样,彻底改变自己的基本信仰,虽然令人不安,但对个人成长也很重要。勇敢地去尝试。我敢打赌,一旦你开始了,就会意识到有理由去相信,毕竟这些替代性的信念可能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要期望在瞬间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建立的限制性信念。在这个阶段,仅仅认识到自己是在戴着滤镜看世界的,就是很重要的进步。
通常,我们关于自己所相信的一些事情,如果放在别人身上做梦都不会相信。让我们回到你不愿向邻居求助的问题上来。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正考虑向邻居求助,你会建议他们不要这样做吗?我猜不会,除非他们和邻居之间有敌意的历史,或者有其他值得三思的理由。你用来证明自己不愿向邻居求助的那些信念(比如因为人们不喜欢帮助邻居,等等),如果用到朋友身上,你可能会觉得很荒谬。
同样,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你也不会建议朋友不要争取晋升。你也不会对他们在某些领域的失败说:“看到了吗?我告诉过你不会成功的。”如果你这样对待自己的朋友,你可能很快就会没朋友了。对别人说这些话是在泼冷水,甚至是彻头彻尾的羞辱。但别忘了,你也是一个人。如果有些话你不会对朋友说,那你也不应该对自己说。为什么呢?嗯,有一些规范(如伦理、社会、礼仪等)指导着我们对待他人的行为,例子包括:不要偷窃;当有人关心你时,说谢谢;不要与新认识的人交谈性生活。这些规范并非没有例外,例如,如果没有其他途径获得医疗用品,为了挽救生命而偷窃医疗用品是可以的。但是,撇开特殊情况不谈,我们认为这些规范平等地适用于每个人。所以,“不要偷窃”的意思是“不要偷任何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不要偷你喜欢的人的东西”或者“除非你心情不好,否则不要偷东西”。
这样说来,没有理由不把同样的规范应用于你与自己的互动中,就像你与其他人的互动一样。如果你认为对别人说话时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很重要,那么在对自己说话时也要避免;如果你认为人们把你最好的朋友看作讨厌鬼是不可能的,那么也不要认为人们把你看作讨厌鬼;等等。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特别是要认识到,我们都不是理性的主宰。我们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信念明知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但仍然会受到它的影响。事实上,这是非常普遍的。18世纪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认为,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持有许多最基本的信念,包括众所周知的因果关系信念,但我们仍然觉得它们有说服力。在《人性论》(1739)中,他写道:“理性是,也只应该是感性的奴隶。”
我们相信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没有道理的。当你发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时,可能会发现自己说了一些明显无意义的话,比如:我的邻居已经提出可以帮助我,但我仍然觉得如果我去寻求帮助会成为一个负担。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信念既关乎感觉,也关乎事实,而感觉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心灵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跟上头脑,这可能会令人沮丧,并可能导致我们更加严厉地批评自己。抵制住这种倾向。在某些情况下,改变我们的基本信念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例如,我们可能需要学会减少自我依赖,更开放地接受他人的帮助,而这需要时间和练习。亚里士多德写过培养正确的性格特征或美德的过程,他认识到这可能需要多年的工作,需要让自己沉浸在正确的群体中,遵循正确的榜样。这里的关键是要对自己有耐心。接受你所发现的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确实会发生改变。
1. 首先,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你几乎肯定持有一些阻碍幸福和成功的信念,但不要期望这些信念会很明显。它们往往是我们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们。打开你的心扉,去发现并挑战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信念。
2. 我们都是通过滤镜看待世界的,要接受这个事实。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由自身的信仰所塑造的。接受这个想法,这有助于我们转换不同的滤镜来看待世界。
3. 慢下来,清晰地把自己的信念表达出来。阻碍我们前进的信念往往还没有完全成形,这阻碍了我们理解和挑战它们。练习清楚地表达你不愿做的选择,这会帮助你前进。如果你对休息感到内疚,或者你确信自己懒惰或不太聪明,确切地说表达出为什么,把它写清楚。向朋友解释一下。这还说得通吗?
4. 试试不同的滤镜。如果你不能让自己彻底抛弃限制性信念,也许你可以练习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不同的、更积极的信念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相信自己是聪明的,那么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呢?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如何阻碍你前进的,以及如果没有它们,事情将会是怎样的不同。
5. 拒绝双重标准。你对自己说的那些消极的话,会对别人说吗?如果不会,你就没有理由对自己说这些话。
6. 你不是一个理性的机器人。我们的情感比信念变化得更慢。即使在理性上,你已经接受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是错误的,情感上也会感到它们的影响。不过,这种情况最终会发生改变。
如果你遵循我在这里提供的建议,开始识别和抛弃那些阻碍你前进的信念,能期待发生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个思维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想象一下,你认识的某个人正处于一种有毒的关系中,他和一个不断对他说消极的话的人生活在一起,比如:你会失败的,你还不够好。你能想象你的这位朋友在此种情况下发挥出全部潜能吗?我对此表示怀疑。那些消极言论会让人疲惫不堪,削弱人的信心和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成功都会变得更难。
但现在想象一下,你的朋友从他的生活中摆脱了这个有毒的人,和一个更有爱、更尊重他的人在一起了,这个人相信他,鼓励他,并不断提醒他,事情会得到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朋友会发生什么变化?我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朋友重拾信心,变得更大胆、更有雄心,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你会期望看到朋友取得成功。如果你努力取代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信念,那么你也可以期待看到自己的绽放。那些在脑子中阻碍你的信念,就像在生活中阻碍你的人一样,一旦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消失,新的视角就会打开。
译者:Jane
相关推荐
为什么你总是突然感觉人生无助、无望、无价值?
大脑如何区分自我与他人?
“自我”的消逝:十五年来,Facebook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
我如何通过重设自我意像 ,创造出了更积极的自己
张一鸣的自我修炼
“授之以渔”:卓越管理者应该掌握的4个管理技巧(下)
硅谷资深投资人Keith Rabois: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管理者
洋葱数学的「自我颠覆」,如何用 AI 改变教育?| 36氪专访
为什么事实无法改变我们的想法?
你离成功并不远:成功人士的7个心理习惯
网址: 如何改变你的“自我限制性信念”?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