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创业者是如何成功的?
个人心智决定了一个组织发展的边界。对于创业者来说,认知边界决定了自身的发展高度。
另外,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度过至暗时刻比如何做到一帆风顺更重要,不管是马云还是任正非,他们一帆风顺的时刻是没有研究价值的,而他们人生最艰难时刻却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创业者想要成功,必定要究其根本。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限制创业者认知边界背后的解锁要素是什么,以及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是如何熬过人生的艰难时刻的。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朱丹,头图来自:
一、限制性信念
大家自问一下:马云有智慧还是你有智慧?
我想绝大部分人会回答:马云有智慧。
实则不然,其实我们和马云有同样的智慧。对此,那些认为马云有智慧的人可能会疑惑:不对,既然有同样的智慧,那为什么马云能成功而我却没有成功?
答案是:马云比你想问题的限制小。高手的心中无边无际、没有限制,普通人心中荆棘遍布、寸步难行。美团的王兴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很多人的人生是在边界之内,我们和高手的不同在于思维的不同。
到底谁在为人生设限?谁导致我们活在一个有限游戏当中呢?
其实是我们的信念,我们自己的信念在为我们的人生设限。我们的信念可以成就我们自己,也可以限制我们自己。有些信念是潜移默化的心灵力量,每时每刻都在发挥影响,要发现那些限制我们的信念,并解锁这些信念,才是活出一个无限游戏,一个非凡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作为创始人或者企业管理者,甚至是一位普通员工,影响我们的都是认知的边界,也就是我们的信念,或者说是限制性信念。限制性信念非常重要,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看到我们的限制性信念,打破它,然后重建一个新的信念。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呢?限制性信念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一个错误的观念。为什么有这些错误的观念?因为我们根据过往一系列的事件和经历总结出来在当时也许是正确的结论,但此时此刻变得不正确。限制性结论是内在根基,是我们每个人行为举止的根基,但是我们很难识别出这些信念,错误的把这些信念当成了事实本身。
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的信念是认为自己根本赚不到钱,不可能赚很多钱,为什么?因为他说过去从来没有赚过,这样一种信念就导致了过去没有赚过钱,未来也不能赚到钱,因为他把它当成了一个事实。过去没有赚到钱,现在没有赚到钱,所以未来也赚不到钱,必然就在贫困的生活中度过一生。
我们每个人的信念其实是由当初的某一个特定经验产生的,但到底是由哪个特定经验产生的,需要我们去进行探索。比如你有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在你小时候的某个特定场景,因为你的父母、你周围的关系,或者你自己经历的事件,让你认为当时这些观点是对的,但在今天的场景中,你发现不对了。包括过去很多植入的观点,过去可能是对的,但在今天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物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旧的观点已经不匹配了,就会造成很多内在冲突,这些冲突形成了我们向前跨越的荆棘所在。全是栅栏我们跨越不过去。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读“限制性信念”的话,就是:任何观点只要向可能性关闭了大门,就成了限制性信念。
所以当你看到一件事情,觉得没有更多可能,或者已经设限时,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又形成了一个限制性信念,向可能性关闭了大门。
人生不设限,真正的人生是要活出一个无限的人生。但是大多数人把人生设限了,活的特别局限,特别小。我们把普遍的限制性信念进行了总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无助;第二类是无望;第三类是无价值。
无助本质上是别人做得到,我做不到。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比如,别人可以当CEO,但是我做不到;别人可以去解决这个商业问题,但是我可能做不到……
具有这种无助的限制性信念的人,通常会有一种无力感,没有目标,想的多,行动少,特别喜欢把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在其他的人、事、物上面,常常会有一种受害者的心理。
当一个人有能力,但却不被许可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些事情时,会产生无助感,这样种信念像病毒一样。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信念呢?
一般都是因为这些人在小的时候父母过于包办了我们要做的事情,或者说强行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不允许我们挑战权威,剥夺了我们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但是别人可以,爸妈可以,权威人士可以,所以当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不再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养育环境是否会造成孩子在长大和成年之后,有这样无助的感觉。
无望就是绝望,对很多事情的可能性不再抱有希望,脑袋里只会做出一种判断,不想做任何尝试,面对可能性都不想努力,即使是非常简单的事也不会去做。
无价值就是,即使面临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追求,害怕自己配不上这个东西,经常自责。这种无价值感在潜意识深处难以觉察到,相对于“无助、无望”来说这是比较严重的。
一般我们都是由“无助、无望、无价值”这三种信念同时来运作的,某一种会强一点,但这三种信念都会存在。
这三种普遍的限制性信念,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打破原有的观点,走到这个新的观点的反对面,比如说原来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当众演讲,你有这样一追观念,并且认为这是事实,但今天你知道这是一种限制性信念,你要给出一个新的观点:你可以当众演讲,然后慢慢相信这个观点了,再尝试做一些新的改变,积累一些新的成功经验,内在植入一些新的锚定。建立了一个新的观点,这样一种限制性信念就被打破了,人生就成长起来了。
这三种限制性信念并不是只有生活中才有,其实我们在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这些问题是更加严重的,只是我们看不到,因为我们活在了教科书当中、活在标准答案当中、活在媒体给我们的观点当中,我们没有办法突破,这是非常可拍的。就好像我们做CEO只有一种管理方法,我们做父母宣扬的都是同样一种模式,这是不可能的。比如关于父亲的故事,一百个故事有一百种父亲,这一百种父亲都是可能的,作为CEO也如此,一百家企业有一百种CEO,没有标准化。
我们内在有很多自我限制,使我们困在原地,寸步难行。只有打破原有的观点,建立新的观点,我们的人生才能前行。
二、人生的意义
我们今天活在标准的框框当中出不来,很多烦恼、限制性信念一个又一个出现,该怎么办呢?
我给大家讲一个星星与太阳的小故事。
一对老夫妻,感情特别好,记者问老太太:“你的老伴没有缺点吗?”
老太太说:“我的老伴缺点特别多,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记者又问:“有优点吗?”
老太太回答:“优点只有一个,但是优点像太阳一样,一出来星星就不见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特别大:谁是我们人生当中的太阳?是不是找到那个太阳之后,我们无穷无尽的烦恼就会消失很多?
其实人生当中这个太阳就是我们使命的力量。什么是使命的力量?使命的力量就是我们心中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内在源头连接本质的力量。
与源头连接需要无所畏惧、勇敢的力量,当我们带着无所畏惧的力量与源头连接之后,我们就像有了新生,外在的枷锁就会被打破。
我们在小时侯会有那种与生命连接的力量。三岁以前我们会勇敢的表达自己,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但是长大之后会被很多观点、教条、约束等,慢慢罩上一个壳。我们需要讨好世界,讨好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求存,慢慢封闭在壳中,与内在的力量失去了连接。
人生的再次成长是能够打破这个壳,像小鸡破壳一般。但是怎么才能打破这个壳?如果说我们打破这个壳,靠外在的力量,把鸡蛋壳打破,小鸡能孵出来吗?孵不出来。当然,外部环境很重要,温度湿度不合适也孵不出来,但是小鸡破壳是靠内部的力量,如果我们源头的力量和使命的力量能够冲出来,那时壳自然就破了,烦恼就没有了,那些限制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就消失了。我把这个力量称为“使命力”,就是唤醒生命源头的力量。当我们连接到这股力量后,就能时刻与源头进行频率的校准,这时我们就相当于与源头不断连接,创造力就产生了。
其实很多的艺术家、科学家,还有那些我们称之为“匠人精神”的这些人,他们的生命状态就是与源头连接,与使命连接的状态,源源不断的灵感就来了。
我们在理念世界里面提出的“人人都是创造者”,这时我们要反问一下,人人都是创造者,为什么我不是?就是因为我们和源头失联了,我们被太多的信念给限制住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成为创造者。
其实,使命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笃定感、确定感,但人们为什么需要这种确定感和笃定感呢?
因为我们所有的痛苦、烦恼的情绪,最终都是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大脑本来是我们的一个器官,是我们的仆人,但是今天人的大脑太强大了,很多人大脑以下的部分都失去连接了,大脑成为了我们的主人。
为什么呢?
我们生而为人,不可能逃脱大脑,要学会和大脑携手合作。大脑按照“最小自由能”的原则去运行,即个体所期望进入的状态和个体感官感受的状态之间的差异越小越好。差距越小,就会觉得理想现实无残差,岁月静好;差距大,就会觉得理想现实有残差,生活特别苦。
大脑对于理想和现实产生的残差非常敏感,理想和现实一致,大脑会觉得安全,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绪。其实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确认器,它不能接受混沌和不确定性的状态。当理想和现实有残差的时,我们的爬虫脑就要把这部分残差交给高级大脑来处理。
高级大脑是如何处理残差的呢?高级大脑处理残差的方式就是给现实赋予意义。人类进化的高级阶段就是要掌握精神性和意义性,而不是纯粹的眼见为实的层面,用意义来弥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是人的一种能力。有一部分人具有这样的能力,有一部分人这种能力稍微差一些。那种追求精神属性很强的人,通常能够给眼见为实的现实赋予意义,而另外一类人他们只对眼见为实感兴趣。
如果我们善于用精神属性,用意义来弥补现实时,现实就变得更大了。我们看这张图。
“现实+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够在任何时刻都以一个全新、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事实,我们可以找到新的意义。每个时刻看到的都超出了我们的期待,我们自然就处于这样一种喜悦的状态。虽然说这件事情很难,但是值得去做。
所谓的意义就是从苦难当中看到礼物,并且你相信一定有礼物。当我们经历苦难、困难时,其中一定会有礼物。当然,这要看我们从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去找,这就是意义的价值。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人生可以说有意义,也可以说没意义,很多人都是面临无意义的阶段,从生物属性讲,可能真的没有意义,但是没有意义人生就没法活,困难太多了。只有我们为人生赋予意义时,我们人生才能真正活下去,才能克服困难,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当我们的人生活到了更高阶的状态时,我们又可以回到不用赋予意义的阶段,每个当下对我们来说都有意义,不需要再赋予意义。当然,这时的不需要赋予意义和最开始的人生没意义完全不一样。
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第一步来说,给无序的生活赋予意义,这是最重要的,再往上走,走到高阶状态我们又回到原点没有意义,但是这时的没意义和之前的没有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当我们能够给自己一生赋予意义时,苦难就不是苦难了,这就是使命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当我们在找人生使命时,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一生赋予价值的过程。
该如何给人生赋予意义呢?
当我们在苦难和迷茫时才会给人生赋予意义,在一帆风顺时,人们通常不考虑意义。当人生迷茫时,使命是帮我们穿越迷茫,一跃而起的那股力量。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苦难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人生的每一场巨变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说你人生的每次成长是怎样发生的,是不是在经历一些痛苦的事情,不管是失恋、高考失利、失业、破产等等,每个人对这种苦难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人们往往误以为自我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今天我们看到中年姐姐开始逆袭这件事情很有魅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自我长出来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长都特别恐慌,其实不用恐慌,这是旧的自我正在瓦解,新的自我正在生长的过程。所以说,自我长出来的过程不是连续性的,要经历很多非连续性的转变,从一个台阶到另外一个台阶,在转变的过程当中,不是有梯子线性过去的,是从一个已知世界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而登台阶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这就是我们经历苦难的过程。
我们经常说至暗时刻,什么是至暗时刻?至暗时刻就像旧的模式和新的模式之间穿越那条深深的隧道,比如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迫使我们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当我们刚走出旧的认知模式时,还能看到背后旧认知模式的光,但是继续往前走,我们就会陷入黑暗的泥潭,不知道该怎么走。因为旧的光没有了,新的光也没有到来,在隧道中找不到方向。
在至暗时刻中,其实有两件事可以帮助我们。
第一,相信源头的力量,相信自己内在的源头一定会带你走向你该去的地方,它就是你内在的光。
第二,给当下的苦难赋予意义。如果能给当下的苦难赋予意义,只需咬牙一般能挺过去,否则的话,在至暗时刻很多人要么回到旧模式中,要么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看到在至暗时刻,很多上市公司董事长自杀了。
至暗时刻,我们要学会从小事开始做起,要让我们的大脑对事情赋予意义的这件事情成为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每个人生的至暗时刻都要赋予意义,当我们大脑内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每个痛苦的时刻都问问自己,我能学到什么,这里面对于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三、如何寻找意义
哈佛大学的教授比尔·乔治,他在研究人的“熔炉时刻”,这些熔炉时刻是人生升华和重新出发的发令枪,它爆发出来的力量你无法预测,关键是你否得到“顿悟”,也就是寻找意义。
寻找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一定要培养出来,否则我们没有办法穿越人生的至暗时刻,人生会越来越苦。为什么呢?因为世界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强,会给我们大脑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心理疾病将超越癌症、心脏病,成为人类第一大疾病。心理学将变得更加重要。
在心理学中,意义是个体对事物之间期望关系的心理表征,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当人们对实物理解后产生的期望于个体经验一致时,产生意义感,充满生命力;当人们对事物理解后产生的期望与个体经验不一致时,会产生违反意义,并伴随着出现无意义感。所以当期望和现实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又不能用意义进行弥补时,人生就有大量的无意义感,这种无意义感让人特别沮丧自责,会处于一种特别低的能量状态。
比如说一个创业者遇到了疫情,没办法发工资,应收账款又回不来,这时该怎么办?
现在很多创业者都处在人生低谷的状态,很痛苦,不知道人生该怎么办,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产生无意义感,觉得人生特别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但是,如果换一个思维视角,从时间维度寻找意义,如果我们转换更大的尺度,从八十年的视角来看,此时此刻一定有礼物,我们要看到这些事情的背后给到我们的礼物是什么,这些礼物让我们学到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在这些磨难当中学到什么,反思到了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功者,很多人从混乱、迷茫,不知道未来走向哪里的一个徘徊、游离、混乱的过程中走过来后,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在意识转化的过程中有了很多反思和领悟。
比如贝索斯,他提到了“徘徊哲学”,任正非提出了“灰度哲学”,这些都是在不确定性的、迷茫的和苦难的泥潭中走出来后的领悟,这些也是“反人性”的,与人类的自动化无意识反应是相反的,也这有这些人具有了这样的弹性思维模式后,才能真正的在芸芸众生之中获得成功。所有人都会面临危难的时刻,只有你的心力足够大、足够定,才是决定你成功的最重要的事情。
怎么样让我们的心力够大够定?寻找意义。当然,这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是寻找事情背后的意义。苦难本身不会造就人与人的不同,但是对于苦难的解读方式就决定了人和人的不同。如果我们把挑战当成无意义的受苦,并且认为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是随机的、突如其来的,我们确实会感觉到特别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认为我们今天面临的这些挑战就是自己的精神胚胎计划好的,和别人无关,这些都是让自己进行反思、进行总结、进行升华的事情,这时我们会看到所有的苦难背后的意义非凡。
能否构建意义,决定了我与我的人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构建意义,就可以把看似杂乱的人生,没有意义的人生整合拼成一张图,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那么该怎么给生命赋予意义呢?我们来看一下意义构建模型。
我们生活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和经验,于是我们就建立了两种关系,一种关系是期望关系,另一种关系是现实关系,当我们的期望关系和现实关系一致时,我们的大脑就会适应,当两种关系不一致时,我们的无意义感会立即降低。现实和期望差距越大,生活会特别苦,人生会变得没有意义。
如何提升无意义感,让人生有意义?有四种方法。
其一,顺应的过程。人们希望熟悉的事物都是具有一致性的,不能没有秩序,怎么做到这点呢?我们要顺应变化的过程,让我们能够重新解读,能够适应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要具有弹性,不要固化。
其二,肯定的过程。肯定的过程就是事情发生后,千万不要自责,痛苦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导致的,自己不够好,就开始自责,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增加自我的概念,对自我进行肯定,要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被安排好的,你左右不了他,你只是他生命中的配角,他才是主角,他的人生是由他的精神胚胎设计好的。
其三,抽取的过程。我们要有一种能力,能够在纷纭复杂的无序事件中找到一条主线。当我们有这条主线后,就可以提升自身对外界的掌控感,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在沿着这一个方向在走,其实就是使命的力量。
其四,组装的过程。发现意义和创造意义,我们前面讲的是发现意义,但没有意义怎么办?自己去创造意义。所以我们在中性和正向的事件中发现意义,在极度负向中创造意义,这是解救自己的重要方法。
我们的使命就是给人生赋予意义,当我们找到使命之后,就可以给狭小和局限的人生赋予意义,从而提升人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让人生更加饱满,让意义叠加到现实局限的人生当中,然后让人生变的不一样,这就是使命带给我们的价值所在。
使命清晰之后,我们的目标也就清晰了。如果目标不清晰我们会在低层次徘徊,每个当下都是必须和应该,没有办法向上走。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故事,七八年前,我给一家公司做顾问,这公司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刚开始做销售,后来做人力资源,然后又做质量管理等部门,总之就是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现在36岁了还很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而且当初他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老板的安排,他自己一直在徘徊,没有找到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如果说要做CEO,那他把所有的这些工作岗位都做做也是可以的,可惜他也没有这个想法。
使命复利是人生最大的复利。当我们的目标清晰之后,每一件事情都叠加到我们的使命上,沿着同一个方向去走,自然就会复利。
创业者一定要注重使命力,它能让我们拥有破壳而出的力量,打破限制性思维,让人生不设限,从而点燃非凡的自己。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朱丹
相关推荐
为什么你总是突然感觉人生无助、无望、无价值?
“锚定效应”:为什么苹果总是能让你买买买?
没有做过自媒体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为什么我们对个人的不幸感同身受,却对许多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从Basecamp创始人那里,我学到了10条改变人生的经验
假到离谱的新闻,为什么总是有人信?
为什么游戏改编电影总是做不好
超市的自助买单柜台,为什么总是没人愿意用?
巴菲特重申加密币无价值、不持比特币,孙宇晨解释
为什么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总是很好骗?
网址: 为什么你总是突然感觉人生无助、无望、无价值?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