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不受他人的关注和评判的影响下我们究竟是谁?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使我们轻易地活在别人的注视下,而忘了关注自己。比如,当你读完一本伟大的著作时,你应该有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看一下手机,或者推心置腹的发一条朋友圈。无论多大年龄,我们都需要一些安静和自省的时刻,来重新定义活着是什么样子,不要被社交媒体毁掉这些时刻。本文译自Theguardian原标题为" Death of the private self: how fifteen years of Facebook changed the human condition"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2004年,为了促进人们之间的联系,facebook 这一社交网站应运而生。但现在,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上展开,你是否已经忘记了如何独处呢?
facebook可以通过大学的社交网络把人们联系起来,早期在哈佛大学开放了facebook网络,供校友们使用。人们可以使用facebook中找到校友,找到同班的同学,查找你朋友的朋友,以及看查看你的社交网络的可视化结果。
2004年2月4日,一份相当冗长的公告发布了哈佛大学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宿舍里构思的发明,这主要是对美国大学通常用来收集学生照片和基本信息的所谓“脸书”(face book)进行改进。站在2019年来看,后来众所周知的facebook看起来很熟悉,但也很陌生。页面是现在熟悉的蓝色,“朋友”显然是所展示的中心元素。然而,在更广阔的世界范围来看,几乎也没有什么可展示的:唯一的照片是人们的个人资料照片,也没有不断变化的新闻推送。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左)和哈佛大学的克里斯·休斯于2004年创办了Facebook。照片: Rick Friedma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facebook所提供的一切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先在哈佛大学注册,然后扩展到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从表面上看,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校园约会,以及用户可以互相发送“戳”的功能,这个的意思可以自由的进行解读,从而增加了乐趣。
但很快事情有了新变化。到2005年秋季,美国大学生中85%使用了这个网站,其中60%的学生每天都会访问。他们之所以沉迷于facebook,是因为它利用了美国的教育体系建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基础上这一现实。正如戴维•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权威历史《Facebook的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一书中所解释的那样,新网站的用户开始专注于完善个人资料的细节,不仅是为了约会,还为了让自己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潜在朋友。这可以归结为几个必要条件:“找到完全确切的个人形象图片,经常做些改变,以及仔细思考一下怎么描述你的兴趣爱好。”
柯克帕特里克说,事实上,成为一名成功的facebook用户很有必要,这也开始影响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做出的选择。“因为学生们的课程会被列出来,所以有些同学开始挑选能够展示他们自我形象的课程,同时也有一些课程是根据facebook上的用户进行选择的。”
似乎每个人都在展示,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展示。到2004年底,facebook拥有了100万用户;2006年9月,facebook更名为Facebook,并开始走向初中和高中校园,向13岁以上的任何有电子邮箱的人开放。但它仍然保留着一开始在哈佛创立时的核心价值观:对用户来说,最关键的是向世界展示自己最令人满意的形象。
Facebook诞生15年后,已经拥有了22亿用户,扎克伯格坐拥约550亿美元(420亿英镑)的财富。本周该公司公布了2018年最后三个月利润表,利润为68.8亿美元。我们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与Facebook的成功密不可分的是,就像他们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一样,人们也会在Facebook上美化自己。2016年,当市场研究公司Custard在英国对20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只有18%的人表示他们在Facebook的个人资料与本人相符,31%的人表示他们在Facebook上的展示可以归结为“差不多是我的生活,但是除去了那些无聊的部分”,14%的人说Facebook让他们看起来比实际上更活跃。男性似乎比女性更容易有意地违背事实:43%的人承认他们在网上对自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编造。
尽管如此,有大量证据表明在女性也存在着同样的日常欺骗行为。六年前,市场调查公司OnePoll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女性承认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不诚实”。近四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每月一到三次会在网上说谎或夸大自己生活的关键方面,近十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每周说谎超过一次。大概30%的女性独自在家时谎称自己在做某件事,20%的女性在她们的度假活动或者工作中说了谎话。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什么。也许,正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本性使然,我们拼命地向外展示自己,有时会陷入一种不可避免地说些无关紧要谎言的表演中。
然而,Facebook时代标志着在关键方面与传统人类行为的突破。在过去,我们可以有规律地从表演中休息一下,回归到某种意义上私人的、真实的自我。如今,当我们手指不停地滑动手机,沉迷于各种应用程序时,我们的表演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连同俄罗斯对选举的干预、假新闻、Facebook对待仇恨言论的方式,以及它对个人数据的贪得无厌这些事件的发生,这无疑是Facebook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最恶劣的方式之一。
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我们的社交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突显出亲密和隐私的真正含义,它甚至更接近人类本质的核心:在不受他人的关注和评判的影响下我们究竟是谁,我们是否能更了解自己。
我们的公共和私人自我之间壁垒的消失,对那些正在经历“自我”概念仍在不断变化的人生阶段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也就是从青春期的萌芽到20多岁(甚至会到更大)的这段艰难时期。在这一点上,你对同龄人的敏感度达到了顶峰,对一些人所谓的“社会比较”的痴迷根深蒂固。我们都知道最基本的原则:无论哪一种APP占据主导地位,你都迫切希望满足所有的需求,并且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受到嘲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最重要的。
美国学者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在其关于Facebook和谷歌的统治地位的新著作《监视资本主义时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中,涉及到了社交媒体为何会以一种特别有害的方式与人生这个阶段发生冲突的核心。她写道:“社交媒体标志着社会比较过程的强度、密度和广泛性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对我们当中的年轻的人来说,他们‘几乎一直在线’,而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身份、声音和道德责任都在不断发展。”“事实上,社交媒体体验引发的社会比较心理浪潮是前所未有的。她把这种经历称为“蜂巢生活”,并且给出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描述即“活在别人的注视下,因为这是一个人唯一拥有的生活,即使它会伤害到你”。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刷手机,被各种APP吸引。摄影:Odilon Dimier/Getty Images/PhotoAlto
我还记得16岁时的感觉,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嘲笑,和与酷酷的孩子们保持同步的那些雷区。每天下午回到家,我必需有很长一段时间用来放松——事实上,正是在这些日常的安静时段,我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你告诉我,在不久的将来,学校的噪音会来自一种让人上瘾的设备,一直到我睡着都在迫使我继续为同龄人表演,这可能会使我发狂。然而,这是数以百万计青少年的日常现实生活,并且我们都知道可能的后果。
根据媒体监管机构英国通信办公室(Ofcom)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以得知在12岁至15岁的青少年中,70%至少有一个社交媒体账户。在8岁至11岁的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为18%。英国通信办公室表示,孩子们最主要的账户往往“被精心策划,呈现出完美的”自我”。大量的观点将抑郁和焦虑与使用社交媒体联系起来,而社交媒体的使用通常可以联系到“网络霸凌”和“阅读他人发布的帖子导致的负面自我认知”这两个方面。
伦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London)领导的千禧世代研究(该研究追踪了21世纪初出生的1.9万人的生活经历)显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超过5小时的女孩中,近40%表现出了抑郁症状;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会(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记录了年轻人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所有大型社交平台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健康专家表示,这与不断增加的不满足感和焦虑感有关。作为回应,Facebook的捍卫者可能会辩称,Facebook在年轻用户中的人气正在下降,他们现在更喜欢Snapchat和Instagram。然而,Facebook仍然被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在使用,并且Instagram也属于扎克伯格的公司。
还有一种观点是,Facebook带头打破了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一些行为上的差异,以至于所有社交媒体用户都表现得像青少年一样,不管他们喜欢的是哪个平台,都会经历着过度使用带来的同样的负面影响。
换句话说,无休止的表演、对认可的怯懦追求以及担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可能是典型的青少年行为,但数百万年龄比这大得多的人也在正通过使用Facebook而每分每秒都在做着这些事情。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创造Facebook的15周年或许是一个“退一步”的好时机,看看我们是否会经历爆发大规模的集体停滞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痛苦和失衡。
我不经常使用Facebook,但会经常使用推特,我知道我发了太多东西,这影响了我的用户体验。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不确定为了从朋友那里得到两个字的评论(比如“漂亮”)而不断地改变一个人的Facebook头像是否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但绝对不适合25岁以上的人去做。没有必要发些关于你刚刚吃了什么,或者狗狗做了什么有趣的事的动态。最重要且无可争议的是,无论我们年龄有多大,都需要一些安静和自省的时刻,来重新定义活着是什么样子,而Facebook往往会毁掉这些。
我们享受他人创造力的方式尤其如此。最近,作家爵士·门罗(Jazz Monroe)在音乐网站the quiet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抓住了这一要点。他写道:“当我们沉迷于一种深刻的艺术体验时,我们很少能从日常琐事和分心之事中得到喘息。”同样,当你读完一本伟大的著作时,你应该有一个反思的过程。但对你来说只是看一下手机,或者陈恳的发一条关于它的推特。当然,发推特也容易得多。”
我们是否失去了独处的能力?照片:Getty Images/Mint Images RF
即使在别人的陪伴下,有时我们也需要退出自己的世界,享受一个本质上超越自我的私人时刻。演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让我想起1997年Radiohead的歌曲《因果警察》(Karma Police)中的一句歌词,我听到汤姆•约克(Thom Yorke)在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为一群入迷的观众唱无伴奏合唱:“那一分钟,我迷失了自我。”但在这种情况下,门罗(Monroe)说,智能手机和它们的应用程序基本上是“背负着沉重包袱的外来入侵者”。他接着说:“小型音乐会的设计初衷,并不是要超过一台600英镑包含整个互联网的手机。当你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屏幕时——出于无聊也许是无意识的——屏幕发出的特强光与房间里柔和的灯光很难相映。”
我常常会想,事实上,社交平台和智能手机是否是21世纪生活如此讨厌的根源:现在人们在音乐表演中没完没了的聊天,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安静的专注于台上的演出,可能会享受到更美好的时光。
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和别人在一起,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分心?社交媒体可以归结为一系列无休止的比赛,奖品以关注的形式出现:点赞、朋友、评论。最重要的是,Facebook已经成为人们为“其他人所做的事”感到兴奋满足、并且给大家一种应该加入的感觉的主要方式。尽管硅谷标榜自己创造一种新型的网络人是为了把我们从尘世的担忧中解放出来,但这些东西触及到了我们心理中原始的、兽性的方面。
虚拟现实的先驱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在他精彩的论述《立即删除社交媒体账户的10个理由》(10 Arguments for Your Social Media Accounts Right Now)中,简洁地描述了当我们不停地滑动屏幕时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大脑中社交部分的深层机制监控着我们的社会地位,让我们害怕被甩在后面,就像热带草原上的一只小不点害怕被食肉动物吃掉一样。”
我还记得上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那时我在学校,后来上了大学。我在这两个地方玩得都很开心,但我也清楚地记得,我总是要么在人群中,要么在思考自己为什么不在人群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像名人的个人发展有时被锁定在他们第一次出名的时候,所以Facebook和它的影响力总是由它在哈佛的开始来定义。它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的大学宿舍,那里很喧嚣,任何一个敏感的人都渴望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但这都无济于事。在反对扎克伯格“让世界更紧密”这一目标的众多争论中,或许还有一个事实是,人类自身的特性也要求我们经常分开,独处。仅仅15年就忘记了这一点吗?
推荐阅读:2019年科技界即将发生的七大改变
编译组出品。译者:Jane,编辑:郝鹏程。
相关推荐
“自我”的消逝:十五年来,Facebook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
Facebook自我修复:扎克伯格如何挺过地狱般的15个月
科技是如何改变考古的?
回顾中东:谁在消逝、谁在崛起?
知料 | 有码胜无码,条形码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应该庆幸,我们是第一代跟AI一起生活的人类
大西洋月刊: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新重塑人类社会秩序
假期推荐 | 未来哪些新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洋葱数学的「自我颠覆」,如何用 AI 改变教育?| 36氪专访
AI向善之前,人类有勇气先改变自己吗?
网址: “自我”的消逝:十五年来,Facebook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