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锐创投成立于2015年1月,是从事早期风险投资的专业机构。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当前管理着四支人民币,一支美元共五支创投基金,总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专注于大消费、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内优秀创业企业的早期投资。
目前,青锐创投的主要投资项目有:淘宝天猫生活用纸销冠“植护”,日活1500万、用户量过亿的图片视频应用“无他相机”、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军企业天准科技(股票代码:688003)等。
青锐创投创始合伙人吴斌
青锐最近我们和青锐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吴斌聊了聊,以下是对本次采访的内容整理:
吴斌:青锐创投是2015年成立的一只早期基金,在成立的前三年,针对不同方向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但到了2018年,我们希望做减法,回归自己的能力核心。
我认为,投资的逻辑分为三种:商业逻辑、内容逻辑和技术逻辑。在这三个逻辑里,青锐最擅长的是与流量和消费相关的商业逻辑分析,而在技术端,我们会配合专家顾问来开展工作。但在内容创意方向,目前基本不看了,因为我们团队在这个方向上没什么优势。因此总结下来,青锐的投资领域以流量和消费为主、科技为辅,会包括新流量、新品牌、新渠道、产业互联网等多个方向。
至于资本寒冬,2017年以来资本寒冬越发加深,创业者的热情也有所降低,创业总数和优秀的创业项目都在逐渐减少。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很愿意出手,但客观上青锐的投资频率确实有减少。
吴斌:我们成立才4年,团队始终处于迭代和学习中,并没有固化的投资风格。但从特点来说,第一,青锐更加内敛,倾向于研究和思考,而不是在各种社交活动中获取信息,我们更相信经过常识和逻辑推理得出的结果。第二,青锐对创始人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发现那些真正的企业家,不会为了追赶某些爆发的小赛道而降低自己的要求,如果没发现合适的创始人,我们宁愿放弃这波机会。
在很多时候,风险投资其实是体力活。我们看好某些大的趋势,然后会提前花时间把大趋势里不同细分的方向理清楚。虽然我们没办法具体预测在哪个时间点、会出现什么样的好模式,但只要把行业的关键点想清楚,我们能够在好项目、好创始人出现时迅速发现,并且双方迅速契合。
早期基金一定要靠少数几个好项目来赚钱,而发现好项目的前提一定是判断准行业。我们的标准是,赛道要宽,一定要是大行业;其次能够集中化,有规模优势,未来能够形成垄断。在这样的行业中,我们会尽量全部看一遍,发现那个最强的团队。
吴斌:创始人方面,青锐主要看两点:第一是外在要有好装备,具体可以从学历及从业背景来看,我们更倾向于精英背景的创始人。第二是内在要有正向价值观,必须有责任感、有内驱力、经历过挫折且战胜过挫折。具体来说,我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因此会在谈话中更多了解创始人家庭及儿时的经历,判断他们是否具备企业家的特质。投资这件事,到最后都是自己价值观的验证和实现,所以我们非常坚持对创始人的判断标准。
用两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一下。第一个我想聊聊无他相机,这是一个很多女生喜欢的相机应用,在2018年被收购了。创始人吴昊是交大出身的理工男,做事很理性、数据敏感度很高、也没有投机的想法。无他相机的增长曲线、用户数量、活跃度都非常漂亮,但到了某个时间点,我们坐下从市场环境和团队情况来思考,最终接受了收购。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吴昊始终非常理性、克制,并没有被公司早期优异的表现冲昏头脑,我们非常欣赏这样的能力。
第二个是我们很早投资的一个项目,名字暂时保密。这个项目并不能说得上成功,但创始人一直在坚持,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只剩下两个人,创始人甚至把房子卖了继续投入到项目之中。我们同样欣赏这样的精神,今年他们在做转型,如果有成功机会,我们也会继续投资。
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理性的能力和坚持的精神,是我们非常看好的。
至于在帮助创业者上,我们会做到所有投资机构能做到且应该要做的事情,比如后续融资的帮助、法务财务的帮助,此外由于我们团队本身有很成功的创业经验,所以在重大事情上也会提供一些建议。但青锐始终坚持,要帮忙、不添乱,我们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尤其反对投资人干涉项目的具体业务,我们会保证创始人的独立决策。
吴斌:首先我们很看好产业互联网,这点稍后再聊。我对消费和流量的创业仍然保持乐观态度,我认为仍然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即使是美国这样的环境,每年的风险投资和创业也有一半发生在ToC领域。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始终在持续进行,今年很多人说线上流量红利殆尽,但互联网的流量永远都有变化,有变化就有红利,每年都会有红利,红利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此外,接下来还会有5G的应用,以及AR/VR技术的普及又会带来很大改变,青锐仍然看好新的流量模式出现。
而借助这些新的流量模式,新品牌和新产品能够更快、更高效地触达消费者。如今的90后、00后们,要求更高品质、更加合理的消费体验,这些都是传统品牌和渠道完全满足不了的。我认为,未来十年,国内的消费品牌和渠道会有一轮完整的替换,这里存在巨大的机会。
至于产业互联网,我们把它和消费当成一个完成的链条来看。
当你想投资生鲜店,你不能不知道蔬菜、水果、肉、海鲜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些产品和渠道背后的东西,可能是项目未来规模化之后的壁垒。对生鲜来说是供应链,对服装美妆是产业互联网,对电子产品是工业互联网,即便是为了搞懂产品和品牌,我们也会投入很多精力去看。
并且,中国有巨大的存量改造机会,这是数万亿的市场,有数千万的产业工人,涉及的投资机会也是巨大的。而既然叫产业互联网,我认为和互联网也有共通性,可以用相似的思路去看,适合早期风险投资的一定是那些相对轻资产、具备高度可扩张性、未来能垄断产生高利润的项目。
吴斌:品牌方面,我们主要看品类,要是日常生活中能够高频复用的产品,比如纸、饮料、酒、美妆护肤品等等。中国人口众多,这些高频日用品背后往往都有巨大的市场。
以青锐的投资案例植护为例,每个人日常都要使用纸,我们在淘宝上发现了植护起量很快。这是一家位于福建福州的公司,创始人具备福建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对自己的业务也很专注,同时难得的是对流量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度,比如说抓住了拼多多带来的机会。目前植护在线上已经是仅次于三大传统纸业的新品牌,今年的销售额能达到十几个亿。
至于品牌的线性增长,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过去,中国的VC是不看品牌的,美国也很少投,因为消费品往往不会死、但也很难做大,与流量平台不同,流量平台要么做大、要么做死,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风险。比如说在淘宝卖货,前期增长很快,但到了200万月销之后就上不去了,VC在这时候是没办法退出的。
要应对这样的风险,第一要找准品类。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必须得是高频使用的消费品,一定要是大市场,只有在大市场里才有机会做大。第二,VC必须要提前分析退出可能性,消费品有时候做不起来特别大的量,却可以通过并购实现退出。这时候我们必须提前做并购案例研究,比如新的美妆品牌,日化巨头时常会并购一些小品牌,所以退出渠道整体比较通畅。第三,如果是奔着IPO,新品牌团队的综合能力必须非常强,团队要懂产品、要有供应链能力、要有带量的能力,要在淘宝时代懂淘宝、小红书时代会种草、抖音起来也必须快速截取低成本流量、还要在线上起量之后懂得开线下店。
但如今,新品牌成长为独角兽的周期也大大缩短,过去可能需要20年,如今3-5年就可以拥有非常庞大的销售额。这样的加速,就是中国特色的线上流量带来的,可以在短时间建立品牌并占领用户心智。因此,青锐投新品牌的时候,线上能力一定是必要选项,可以只有线上没有线下,但不可以只有线下没有线上,只有线上流量能帮助品牌突破周期。
相关推荐
新资本 | 青锐创投吴斌:未来十年,中国的消费品牌和渠道会有一轮完整替换
青锐创投吴斌:宠物市场背后的残酷法则
翊翎资本拉来15家明星被投,聊了聊产业投资的下一个十年
高榕资本韩锐: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解构,场景和功能将成为未来消费公司的第一标签丨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凯珩资本吴志伟:新消费时代,如何做品牌定位和占领用户心智?
时趣张锐:2020中国品牌自立时代的两大机遇
新渠道变革下,这是品牌投资和创业最好的时代
抢夺消费品牌:中国VC最后一个热战场 | 深氪
凯珩资本吴志伟:新品牌时代,如何抓住未来十年的存量市场机会?
Update | 果酒品牌「冰青」获数千万元 A+轮融资,亲亲(中国)投资公司领投
网址: 新资本 | 青锐创投吴斌:未来十年,中国的消费品牌和渠道会有一轮完整替换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