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立场是事实的遮羞布

立场是事实的遮羞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题图来源:《聚焦》

随时可见立场问题。比如:

一家科技公司,销售与产品部永远对产品有不同看法,销售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会给客户承诺诸多未上线的功能;产品部则认为,这种方法属于欺骗。

项目组内,设计团队主张创建吸引人的用户界面;开发团队可能坚持,更多资源,用来保证产品稳定性上。

管理者更倾向以结果为导向的文化,鼓励竞争和效率。普通员工,更倾向于以“福利为重”的企业文化,注重工作、生活平衡性。

立场现在已经发展成“立场经济”,假设公司在社会问题上,没有表明鲜明立场,很可能被反噬掉。

这两天,宝格丽官网更新,将中国台湾列为单独“国家”,掀起一大波舆论;所以,立场也经常成为品牌作为营销的武器。

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常陷入立场(position)漩涡,无法察觉,甚至成为立场的消耗品?

很简单,立场中有对错、高度和价值判断三个视角。

举个例子:

生产线上小张发现设备老化,为避免出现的质量事故,他选择立即停机处理。然而,这个决定被认为是严重的操作失误。

他师傅认为,小张可能技能不足导致这个问题。

他的上级领导指出,小张在团队活动中不积极参与,独自在旁边玩手机,对团队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一,争议愈演愈烈,最终这件事被上报至人事部门;为了慎重处理,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对小张进行全面的调查。

除了停机事件,还发现小张之前有几次迟到,而他迟到的原因是帮助同事送孩子上学。

因为同事的母亲出了车祸需要人照顾,他在同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在同事的眼中,小张是个尽职尽责且热心的人。

最终,反转发生了,小张的行为成为了公司提升员工士气的典范。

从这个故事各种角度可以看出,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行为表面,还要看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这也是责任现象学的核心观点。

不过,我挺反对立场主义,为什么?

其一,立场是相对(Relativism)主义思想。

相对主义的“相对”是什么?你应该听过普世的说法,就是“第一名‘相对’第二名只是高一名”;这并不是“相对主义”真正含义。

相对主义的“相对”是这样的。你现在是第二名,你只需要超过一个人就能变成第一名;但是如果你是第11名,你就得超过10个人才能变成第一名。

也就是说,你的位置、状态是动态的,它决定了你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到达目标,这就是“相对主义”的含义。

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浅层次,人们道德混乱,容易自相矛盾,你无法确定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马路上看到老太太绊倒,你是否应该过去把她扶起来?当想扶时,想到前几天一则曝光“老太太故意碰瓷的新闻”,又怎么看?

工作中,你需要同事完成他的部分工作,才能做你的部分。但如果他认为推迟交工是可以的,你的工作就会受影响,这可能引发冲突,影响工作效率。

深层次,无法依赖科学知识做决策,就一些共享的目标、价值观,你也不知道哪些是更好的选择。

以前我在一家TOB公司做市场,每次都因产品问题开会很久,公司的员工都是各路英才,各有各的经验和见解。

这种多样性本身是好事,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公司决策时,完全靠大家各自的观点,商量着来,就会导致没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去评价大家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大家不知道怎么去改进产品,最终迷失在各种观点中,不知道应该重视哪个,忽略哪个。

简单讲,“相对”属于鸡同鸭讲,边界难定义。在鸡鸭之争中,没有最终仲裁者,在一个问题上看似没错,在另一个问题上可能不对。

其二,立场和对错,并不是一个层面问题。

立场,被经历和所学知识影响。你爱吃苹果,我却更偏爱橙子,这并不代表,我可以决定吃苹果是对的,吃橙子是错的。

因为,我今天觉得做这件事是对的,但到了明天,可能又觉得这是错的,反过来也一样。所以,它俩并不是一码事。

但人们却经常混淆。

比如说,你和我都在一个公司工作,公司要求每个员工必须每天上班打卡,你可能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规矩,它可以确保员工按时上班,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你的立场。

然而,我可能有不同的立场。我认为这种规矩太过严格,限制员工的自由,会导致员工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这里,立场不同,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对的,我就是错的;这只是我们各自的观点。

而且,我的立场可能会改变,比如,我可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打卡规矩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我就会改变观点,开始认同打卡规矩。

同样,你也可能会改变观点。

比如,你可能看到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并没有实行打卡制度后,开始反思这种规矩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立场和对错是两个不同概念。

这些年,我听过太多人把“我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我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也这样过;但真正情况是,除了特别原则性的事情(杀人放火,黄赌毒)之外,更多立场都会被改变。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呢?

那些你超级欣赏、觉得有魅力的人,周围的人可能唠叨他们的不是;反过来,你讨厌的人,却在大家眼中很受欢迎。

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我就和大家不合群,或者我的价值观有问题呢?不是这样的。

你喜欢一个人,肯定是因为他做过某些事情,让你感觉很棒,讨厌一个人,也一定是他的某些行为让你不爽;别人和你不一样,他们没有经历过你生活,所以,不能站在你的角度去评价事情。

可见,立场就像是一块遮羞布。

它可以决定对错,如果你看不清楚它们,很容易被操控,混淆是非;而且,过于坚持立场,也容易陷入困惑,不知所措。那么,立场到底在掩盖什么呢?

两个词总结,即“事实和目的”。

简单的问题都知道谁对谁错,一旦问题变复杂起来,就没有那么清楚。

想象一下,公司在制定市场策略时,是选择冒险创新,还是保守稳固?两种路线各有优点,都是为最大化公司利润,只不过收益的部分不同,你能说这个对,那个错吗?

就两点进行辩论,很容易问题复杂化,更厉害的是,你还可能把对方拉到错误立场中去。

举例来说:

我和一个设计专家争论LOGO设计问题,他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为什么需要一个更具备创新性的LOGO,并详细地提出设计理念,我竟无法反驳。

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会改变话题,指责设计部门的人,只是想推行设计理念,满足设计欲望。

然后,我可能会再推进一步,说公司投入那么多资源去修改LOGO,不如直接用这些资源,去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这样一来,问题就从设计理念转变成为了“资源分配”和“产品质量”的问题,不再是对错问题;我甚至可以进一步指责说,设计部门之所以坚持改变LOGO,是因为害怕公司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自身优点会超越设计,从而威胁他们在公司的地位。

不难看出,这件事当中的事实有两点:

其一,设计专家想修改LOGO,让其更有创新性;其二,公司有一定资源可以改善LOGO,但这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而目的呢?设计专家想通过LOGO的改变,让其代表公司有创新精神;我的目的,是尽可能利用有限资源,来改进产品质量,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再比如:

上个月,我发表过一篇为“我的极简信息管理”的文章,然后,在某平台评论区网友们开始提出质疑,挑出一些我没想到的问题。

他们说,你提到的工具并不好用,只是为帮品牌做推广,我尝试解释选择这款工具的理由,但争论越来越激烈。

我说,这款工具在业界也得到广泛使用,他们却说,自己用免费工具同样能完成工作,我给出用该工具的优秀案例时,他们却怀疑真实性。

最后,有人冷笑道,作者只是为吸引更多阅读量,同时推荐大家付费购买工具。我不再回复,就这样,争论就此结束。

原本是关于“信息管理”的内容,演变成工具使用,甚至到付费购买工具。你看,我们争论的往往不是对错问题,更多是立场问题。

这不看得出来,关于没有明确目的、事实的立场,只会让原本的表达更模糊,陷入决策、沟通困难、甚至主观偏见的窘境。

那么,遇到“立场问题”该怎么办?你可以试试我的步骤:

1. 先看现象

你早晨醒来打开窗帘,看到外面的天空被一片亮丽橙色光芒覆盖,这个现象通常被称为“日出”;去超市结账时发现,一周前购买的洗发水,现在价格高了,这是价格上涨的现象。

你可能在公众演讲中看到紧张,这种“公众演讲恐惧症”也是一种现象。

简单讲,现象是从主观感知、客观实证中观察到的事物、或表现形式,基本涵盖各种事件。

不过,单一现象并不会构成立场,你可能还要找到争论缘由,为什么多巴胺穿搭突然火了?为什么两个人突然吵架?构成立场的关键在观点。

2. 抽取观点

观点多了,就能清晰地认识到“谁在得益”。我常说“很多网络中的争论没啥用”,因为他们并不是在找真相。

大家吵什么呢?只不过是把对方言语、行为有问题,偏离正道的感觉拉回正规,当两个人都想把对方拉到自己认为的正道时,任何争论都变成了重复自己的观点。

这里的正道是大脑里,由于过去经历形成的一种独特认识模式,每个人每一秒都在根据感知的内容,建立自己的神经网络。

这种微调在一瞬间就能完成,就算有几个观点一样的人,一起经历过某类事件的人,他们的感知也会有一点点不同。

混沌力量中有个效应被称作“蝴蝶效应”,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复杂系统中,即使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都可能导致结果完全不同。

一言蔽之,当我们用自我标准去要求别人,我们也离真实性更远,先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这个前提看事情,才能离真相更近一步。

一旦接受这个事实,你的心态就变得开放了,就有种上帝视角的感觉。

工作中,不再局限于“我知道的一切都是对的,为什么你不同意我”,或者说,我帮你了,你还不感谢我?的思维怪圈中;网络事件中,你也不会就某个言论表示不解。

我们可以更理解他人的观点,也可以更好地接纳所有想法,同时也能看到根本原因,这正是“和而不同”的一种表现。

3. 关注客观

2018年,一篇文献分析了25个实验得出一个结果,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比“不换位思考”更差(Eyal等, 2018)。

原以为经过换位思考的人会更加理解对方,但并没有,结论表示,换位思考只能共情对方的感受、或揣测对方的想法更加笃定,其他没有了。

所以说,更应该关注基于事实,大批量产生的观点、尽管它们多元化存在,总会形成某些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

举个例子:

有两本书,一本是大众喜欢的畅销书,另一本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前者读者可能比后者读者要多,但我们一般不会认为它比诺贝尔作品更优秀。

评判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不仅仅看读者数量,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反映现实、采用的技巧有多复杂、提出的观点有多深刻,以及它是否能激发我们的思考等。

同理,考虑两部戏剧,如最近热播的《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哪一部更好看,可能因人而异。

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客观的评价标准,例如演员的演技,叙述巧妙等,以此来进行公正的评价。

找到共性标准,再去讨论,这样你才能有更深刻把主观、客观分开看问题,可能不断提升判断水平,减少无谓争论。

4. 为我所用

所有的观点、事实、依据,以及价值观反应,最终我都会思考,在这场讨论(争论)中,我到底得到了什么?假设不能为我所用(有),那就是白白浪费时间;怎么为我所用呢?四个字总结即“融会贯通”。

举个例子: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多巴胺穿搭(Dopamine Dressing)”,于是,看到很多网友热评,多巴胺讲究热烈的彩色,是一种情绪追求,向往的生活等。

我就在思考,这些话题如果用在快消品中,如何借势呢?从心理学角度该如何解答呢?我能否将这些观点,角度提炼出来,作为素材使用呢?

显然,为我所用有两个原则,一是在技能上能否添砖加瓦,二是在思考上能否成为脚踏石。

体验者每天在信息海洋中畅游,刷一个小时,除了愉悦,并没有真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细心留意者,会善于将观点转化为价值,这才是主要差距。

总体而言:

立场,不等于对错。

事实最不容易产生争议。关于事实,不要辩论,要验证,观点只是对事实的一个想法,要在想法中寻找有价值的思想,学习并吸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相关推荐

评论:“媒体自由”不应成为假新闻的遮羞布
扯下WeWork最后一块“遮羞布”
5G的遮羞布又被撕了,只是这次是韩国,5G为何变成如此模样?
张一鸣的立场
国产软件的遮羞布?大部分基于开源软件修改,甚至采用美国软件
当“打一星”成为表明立场的手段 评分不再有意义
“后真相”时代的事实核查新闻:发展与局限
为什么事实无法改变我们的想法?
加息节奏放缓,但鹰派立场未变
5000家芯片倒下,OPPO也认赔了,国产芯片的遮羞布被撕下?

网址: 立场是事实的遮羞布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2650.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