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打一星”成为表明立场的手段)
分数不再只是体现产品好坏的标准。
春节假期刚结束,豆瓣app就迎来了大起大落的一天。
同一天之内,各应用商店均激增大量一星评分。在这些一星之中,又夹着一部分抱不平的老用户对着刷五星。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豆瓣出了什么令用户共愤的新变动。然而豆瓣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这种“无作为”也成为了被差评的理由。这些突然出现的一星评分,几乎全都来自电影《流浪地球》的粉丝,而他们给豆瓣低分的缘由来自于:
部分豆瓣用户给《流浪地球》打了一星。
评分不再是评分,而是态度
《流浪地球》在正式上映之前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相比之下,同位于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无论是在主创团队影响力还是演员知名度上都超过前者。
春节前片方曾举办点映活动,效果不错,受邀的影评人和kol都鼎力称赞,普通观众也随之开始期待。但总的来说,前期预热始终还只是科幻迷和书迷的小规模高潮。直到电影正式上映,各社交网络均好评如潮,豆瓣评分达8.4分。
主流评价基本可以直接归纳为以下定义:中国科幻片代表作/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空白/华语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大片/中国硬科幻电影里程碑……
令人看得真是自豪感油然而生,甚至有种还没买票就先去打个五星来鼓励一下国产的冲动。此时电影的观众群,已从科幻迷扩大到了普通爆米花观众。
上映几日后热度仍不减,于是相应的,有关导演、制片人创作过程艰辛的各种报道也慢慢出现。这些背后故事的展现进一步加强了粉丝和路人的认同感:我们的创作团队在目前这种市场背景下,靠自己的资源力量完成这么一部可与国际水平媲美的科幻大片,可真是不容易啊。
许多打五星的用户自己也表明,尽管电影本身还不够完美,但还是要给五星以表示对国产电影的支持和鼓励。
与此同时,部分粉丝也因为过分狂热而为电影本身带来了负面舆论。譬如有用户因为打三星而遭到粉丝谩骂,并在这种抵触情绪下愤而改为一星,最后甚至直接注销帐号。
除此之外,给电影打一星的主力,还来自于另一个对立面。
《战狼2》打下最高票房之后,便迎来了大量负面舆论,而这些评价主要围绕于消费爱国情绪。许多观众在这部电影之后开始警惕类似题材,抵触吴京,甚至直接排斥吴京出演的电影,即使电影还未上映——这些人被影迷戏称为“战狼 PTSD”,意指对此类元素存在应激障碍,过于敏感,易矫枉过正。
随后,票房观众自带自豪感加成的高赞、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中国心”外国人的梗、吴京的个人英雄主义角色设定……更是让他们感到此前判断被映证。
他们给一星的理由除了直接的否定吴京和群体情绪,还有认为五星评分过高,必须给一星平衡一下平均分等。甚至网传有人私信前排五星高赞用户付费改一星(未被证实,存疑)。
于是,上映数日后这部电影的前排高赞从五星居多变成了一星居多,平均分也有所下降。被豆瓣评分变化激怒的影迷们,便纷纷转战至 App Store及其他应用商店,给豆瓣 app 打了一星评分。这些评价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评分太高,一星平衡一下;
黑子、恨国党、水军聚集地;
机制一成不变……
“平衡一下”出现的概率最高,意在模仿给电影打一星评论以平衡高分的用户,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第二类直指这些用户不客观,恶意黑;第三类则是希望以差评的方式倒逼豆瓣做出机制上的改变,如用户修改星级评分之后原有赞数清零、需要审核对方看过电影买过票才能评分等。
然而豆瓣并非售票平台,审核成本高,且非院线电影无法提供购买凭证……现实操作性之低让这些建议显得空洞而无力,也让“不改机制就低分”的威胁看起来更像孩子无理的哭闹。
实际上,这些评论也大多数并不是为了让豆瓣做出什么改变,他们的逻辑可能是,虽然我管不着乱打一星的观众,但是评分下跌,评论区前排内容导向被他们改变了,你们平台要背锅。
其实大多数院线电影,都会受到因喜爱/抵触某几个点而过赞或全盘否定的主观评价;初上映时受盛赞,数日后评分有所轻微下跌,也是比较常见的分数变化趋势。但国产科幻电影市场现状、粉丝狂热,以及个人对吴京的排斥情绪等因素聚集,让《流浪地球》所承接的这种分歧进一步被激化,双方立场也在情绪渲染下变得更为坚定和对立。
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观众,并不一定真的认为这部电影多差劲,甚至到评分要低于《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程度。他们只是用一星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不喜欢主演吴京/五星观众的情绪/某种群体行为……
给豆瓣 app 打一星的用户,尽管在评价内容中可能写上了“垃圾软件”,但也不代表真的厌恶豆瓣到如此地步。而这些一星所代表的态度仅仅是:我不喜欢给我所喜爱电影打一星的平台用户。
“走入歧途的差评”
通过给差评来表达自己立场态度这种事,我们早已屡见不鲜。
历史上但凡某家平台被曝出负面新闻,其在应用商店都会迎来短期内一星差评的高峰,社交网络上的负面评论则更不用说,典型案例有美团(歧视问题)、滴滴(顺风车)、携程(太多了)、蚂蜂窝(数据作假)等。
尽管网络评分机制出现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用户这种表明立场的方式却是早已历史久远。打差评泄愤的前身是“抵制 X 货”,在微博上打 tag 吐槽则相当于集体游行示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一直以来都坚信,危及对方生存的处理方式才是施加自己立场、放大自己影响力的有力手段。“三个臭皮匠”的淳朴价值观,也让人们更加倾向于这种威胁式的集体操作。
事实也证明,这种做法在很多情况下的确能帮助消费者达到自己目的。
Steam 玩家通过给差评来胁迫倒逼开发商推出汉化版本,已经是长久以来游戏玩家中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即使是从未做过此类事情的玩家们也不得不承认“毕竟如果真的因此更新汉化版,我们就真·香”。
同类操作还存在于各服务行业,譬如司机不给多载一段、外卖骑手态度不够好就给打一星等等。这些情况中有正当理由,也存在为了达到自己无理目的而利用差评来威胁或泄愤,而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
物流不够快,的确影响了用户体验,甚至可能造成损失,而这些都包含在评价体系之中。但用户对速度的需求,也可能超出了现实情况所限范围(如春节期间人力少)。这种情况下,差评是否合情合理?
同样的思路也可以代入豆瓣事件。影迷给五星评论点了赞顶上前排,结果对方突然改为一星,此前影迷的热情和数据便瞬间为他人做嫁妆,而这个过程中平台没有任何提示或标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希望豆瓣在机制上做出改变是合理需求,但打一星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否过于偏激主观,又存在更大争议了。
通过给差评来达到自己目的这件事,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消费者现状:不给差评、不投诉的话,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很可能永远没人会关心,不管有理无理,都收不到反馈。此前有关向工信部投诉运营商、向邮政局投诉快递公司的教程便是对这种大环境的无奈应对之策。
但如果这种差评投诉机制被运用过度,并不能带来厂商的有效反馈,甚至会导致一损俱损的结局。如对方不堪重负直接关闭某一业务,其他高频使用该业务的用户便需要承受这种损失。
评分系统最初建立的出发点,在于通过大量用户评价来呈现出总体的客观状况,并为厂商和其他用户提供参考。但如今用户表达立场或威胁的“误用”方式,让评分机制原有的客观受到了挑战,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变化:分数不再只是体现产品好坏的标准。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我们已经越来越频繁地用作品评分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而非质量。
相关推荐
当“打一星”成为表明立场的手段 评分不再有意义
祖国的花朵怒了:学生组团给钉钉打一星
豆瓣再回应:已封禁违规账号 “收钱改一星”系恶作剧
36氪专访 | 担着小学生打一星的怨念,QQ 也在做线上教育
豆瓣:评分大幅修改不会计入总分 未来将清零点赞
iPhone应用的评分,你以为真的是你说了算吗?
iPhone应用评分,你以为真的是你说了算吗?
268篇10w+,钉钉求饶上热搜,那些与网课有关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啊
英国何以成为电子烟“绿地”?
广电总局:主播和打赏用户需实名制管理
网址: 当“打一星”成为表明立场的手段 评分不再有意义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