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新闻潜望,作者:纪振宇,36氪经授权发布。
几经波折,成立近10年的全球最大移动出行平台滴滴终于在本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为上市做最后冲刺。
先于滴滴一步实现上市的全球另一大出行平台Uber,无疑是与其进行比照的最佳标的。这两家公司的业务规模在行业内数一数二,业务模式类似,双方财报业绩中的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也基本反映了两者的相似性,例如在排除新冠疫情影响下,双方的移动出行业务规模历年来显著增长,并已实现运营利润为正,但却由于受到其他业务的拖累,使得总体运营依然亏损。
除此以外,双方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使得双方之间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例如Uber立足于全球市场,尽管总部位于美国,但美国以外贡献的交易量已经达到近80%,而相比滴滴则更聚焦于中国市场,中国移动出行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0%,此外,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新冠疫情,则倒逼Uber朝着外卖业务转型,去年一年外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将近40%。滴滴则孵化出橙心优选这一社区电商业务并已剥离并计划独立上市。
由于双方在2016年所达成的一笔将Uber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的交易,使得双方交叉持股,其中Uber对滴滴在上市前持股比例高达12.8%,而滴滴则在2020年已清空所持全部Uber股份,实现了4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对于接下来外界最为关心的滴滴上市估值问题,外界此前有传闻称,滴滴正在冲击高达千亿美元的上市估值,对比Uber目前900多亿美元的市值,这样的目标并非毫无依据,但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其内部授予期权所对应的估算的股票公允价格为每股47美元,对应市值为不到600亿美元,再结合目前美股相对疲软的市场情况,冲击600甚至700亿美元市值对于滴滴来说可能是更为实际的预期。
滴滴营收规模更大对亏损的控制更好
从2018至2020年,滴滴营收分别为208.14亿美元、227.6亿美元和203.98亿美元,相比Uber的营收分别为104.33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13.9亿美元。2020年全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滴滴和Uber全年的营收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滴滴下滑幅度为10%,Uber下滑幅度为12.4%,双方营收下滑幅度的差异也基本反映了新冠疫情在中国及海外的不同严重和持续程度。
根据滴滴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平台上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1.56亿,同期Uber平台月活跃用户数为9800万。滴滴平台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年活跃司机总数为1300万。
从盈利状况来看,两大出行平台历年来均持续出现亏损情况,对双方从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运营亏损(Loss from Operation)情况来看,Uber的运营亏损情况更为严重,均远远超过滴滴。
今年第一季度,滴滴净利润实现8.25亿美元,但实际上其运营业务层面依然是10.16亿美元的亏损,只是因为本季度计入了18亿美元的投资收益才实现了净利润为正。滴滴在其照顾书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近19亿美元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对旗下橙心优选的剥离,从中获得了14亿美元的未实现投资收益。
在连年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滴滴和Uber依然能够保持充裕的现金流。截至今年第一季度,Uber持有现金及等价物48.36亿美元,滴滴持有现金及等价物35.82亿美元。在持续亏损情况下保持现金充裕的唯一途径就是融资,据滴滴招股书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滴滴通过发行可转债共获得12亿美元资金,短期借款获得3亿美元,长期借款1亿美元。2020年全年,通过对外融资活动募集资金为14亿美元。
Uber的情况也类似,从2018年至2020年,对外募集资金分别为46.4亿美元、89.4亿美元和13.8亿美元。
移动出行业务均实现运营利润为正其他业务对利润形成拖累
从业务构成来看,滴滴在招股书中列举了三大业务方向,分别为中国移动出行(China Mobility)、国际业务(International)和其他探索业务(Other initiatives)。
(滴滴旗下主要业务部门)
Uber的业务部门则分为移动出行(Mobility)、外卖(Delivery)、货运(Freight)、自动驾驶(ATG)以及其他业务。
从营收贡献来看,滴滴旗下中国移动出行业务贡献的收入占总营收收入达到90%,相比Uber的业务收入贡献则更为多元化,尤其是在去年疫情所导致出行业务极度收缩的情况下,Uber进一步加速推动了外卖业务,使得其对收入贡献的比例进一步上升,从2018年至2020年,Uber外卖业务的营收由7.72亿美元增长至39亿美元,出行业务则由2018年的92亿美元萎缩至2020年的60.89亿美元。外卖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8年的7.4%上升至2020年的35%。
(Uber各业务部门历年收入变化情况)
从盈利状况来看,滴滴旗下的中国移动出行业务从2019年起开始实现运营利润为正,2019年和2020年调整后的息税摊销前利润分别为5.91亿美元和6.09亿美元。同期国际业务则带来4.85亿美元和5.44亿美元的运营亏损,其他探索性业务分别带来5.31亿美元和13.5亿美元运营亏损,因此总体来看,滴滴未能实现总体的运营利润为正主要是受到国际业务和其他探索性业务的拖累。
反观Uber旗下的业务情况与滴滴也有所类似,其移动出行业务从2018年起已实现稳定运营利润为正,2018至2020年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分别为15.4亿、20.7亿和11.7亿美元,外卖业务则分别出现了6.01、13.72盒8.73亿美元的息税摊销折旧前亏损,此外大笔的公司运营支出盒平台研发费用也拖累了总体的盈利,2018至2020年期间这部分费用为19.7亿、24.6亿和21.3亿美元。
国际化程度:Uber营收更多来自美国以外滴滴更专注中国市场
从业务国际化程度来看,Uber更像是一家国际化公司,服务覆盖71个国家,目前美国以外的出行业务占到全部出行交易的79%。而滴滴则更为专注于中国市场,90%的营收来自于中国移动出行业务,在中国以外业务目前已拓展至14个国家,但规模依然较小。
持股情况:创始人通过B类股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
从滴滴招股书中披露的持股情况来看,创始人及管理层团队在上市前的持股比例为10.5%,其中滴滴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程维的持股比例为7%、滴滴总裁柳青持股比例为1.7%。软银愿景基金持股比例为21.5%,Uber对滴滴的持股为12.8%,腾讯持股为6.8%。
尽管创始人及管理团队持股经济利益比例为10.5%,但招股书中披露这一群体的投票权达到20.1%,应该是通过持有拥有更多投票权的B类股实现,目前在滴滴提交的第一版招股书中还没有明确说明一股B类股拥有相当于A类股几倍的投票权。通过A、B类股在投票权方面的区别,创始人团队保证了对公司在未来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这也是在美股上市的公司的惯常做法。
Uber与滴滴互相持股情况
Uber和滴滴这两家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还存在互相持股的情况,这要追溯到2016年双方所做的一笔交易,即Uber将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并将相应的资产置换为滴滴的股份,从滴滴的招股书中可见,经过后续的几轮融资的稀释,在上市前,Uber对滴滴的持股比例为12.8%。
在2016年双方的这笔交易中,滴滴获得了在Uber G轮融资中价值10亿美元的对应股份,在招股书中,滴滴披露,2020年,投资收益为4亿美元,主要来自于Uber在2020年股价的上涨,目前滴滴已经全部清空对Uber的持股,获得已实现投资收益4亿美元。
滴滴上市估值:冲击600亿美元以上更为现实
对于接下来滴滴冲刺上市,外界最为关心的就是其估值问题,对此滴滴在其照顾书中透露了部分可参考信息,在内部授予期权激励时所参考的股票公允价格目前为每股47.71美元。
从滴滴给出的历年股票公允价格的估算可以看出,2018年公允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回调,随后有所上升,但在2020年上半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股票公允价格在2020年7月29日跌至每股37.65美元几乎是历年来的最低水平,随后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和业务的回升,到2020年底,滴滴对股票公允价格的估算回到了42.08美元,并在今年第一季度末达到每股47.71美元的高位。
根据滴滴公布的11.3亿总股数计算,对应的市值约为539亿美元。相比Uber 目前935亿美元市值仍有较大的差距。显然滴滴在接下来的上市中,希望冲击一个更高的估值,但考虑到目前美股市场总体疲软,加上美联储未来加息预期上升市场趋于谨慎,滴滴上市冲击一个600亿美元以上到700亿美元的估值应该算目前情况下较为实际的期望。
相关推荐
滴滴与Uber全方位对比:营收规模更大,业务更聚焦本土
Uber、Lyft和滴滴,谁能率先全面盈利?
Uber 正在成为美团外卖,滴滴还有多远?
抢跑Uber上市,网约车老二Lyft有三大难题待解
滴滴蛰伏、Uber和Lyft抢上市,全球出行市场大变局
业绩快报丨Uber Q4营收41亿美元,网约车业务宣布盈利,ATG部门首次创收
Uber、Lyft和滴滴可能永远都赚不到钱
Uber市值仅为255亿美元,滴滴还值200亿美元吗?
在6.5亿人口的地区,滴滴和Uber“交火”
Uber十年成长史:业务遍布五大洲,去年赚10亿美元
网址: 滴滴与Uber全方位对比:营收规模更大,业务更聚焦本土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