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华为强势回归后,小米还能打吗?不考虑汽车业务,是否被低估了?

华为强势回归后,小米还能打吗?不考虑汽车业务,是否被低估了?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493篇原创文章”

前言:《所长会客厅》已运营4个多月了,在这4个多月里,所长分享了宏观策略,对美联储加息、当前市场的担忧、市场底部点位的测算,进行了深度剖析。

发布了医药数据库、华为产业链、GLP-1产业链、白酒产业等的最全梳理。结合所长对市场的理解,发布了会客厅秋季策略会,对科技(华为相关)、医药(含GLP-1、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都做了最新跟踪,发布了价值30指数并不断对其进行调整,还对很多企业进行深度分析并进行了四场直播,可以说干货满满。

就连问答板块都非常有价值,常有回答回复上千字。今天所长挑选部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以飨读者。

另外,近期《价值事务所》留言区关于药明系的问题较多,但由于药明系近期面临的问题较为敏感,不适合进行公开分析,《价值事务所》前端没有相关文章,但《所长会客厅》已经有三次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所长会客厅》查看。

--------------

Q:所长好,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的对比。

所长好,一是对比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天坛2022年浆站60,采浆2035吨,营收只有42亿;而莱士2022年浆站42,采浆只有1400吨,营收却有65亿,这是为什么?二是天坛生物的营收只在成都蓉生吗,其他子公司没有营收?报表上两者营收基本一致。三是二者估值为什么差这么多,天坛近40倍,莱士不到20倍,是因为天坛浆站数量增长较快?四是现在人们对献血越来越排斥,是否对血制公司营收及成本造成影响?

你好,上海莱士2022 年的 65.05 亿收入中,进口白蛋白业务收入 27.34 亿元,也就是说,有42%的营收都来自代理,他能有代理收入这说来话长,也同估值受压制有关。2018年上海莱士市值破千亿,他的大股东是个喜欢乱来的,炒股巨亏,还把自己的股权大笔质押,炒股巨亏后上海莱士连着N个跌停,导致大股东爆仓,他的股权一直处于拍卖状态,因此上海莱士很长一段时间无实际控制人。2020年初,原有大股东贼心不死,联合外部资本给上海莱士搞重组,和国际血液制品巨头基立福“合作”,上海莱士收购基立福旗下子公司GDS45%的股权,作为代价,基立福拿到了上海莱士26.2%的股权。自此基立福成了上海莱士的第一大股东。而基立福是全球输血医学领域的绝对龙头,拥有重组蛋白和分子试剂以及用于检测血液和血浆样本中病原体的仪器和用于血型鉴定的试剂和仪器。

在6月13日上海莱士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上,公司表示对GDS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中包含了对于GDS的隐含商誉折合人民币94.84亿元。如今基立福正寻求撤离,而对赌协议将至(在基立福入股之时,双方签订对赌协议,基立福对公司有五年EBITDA不低于13亿美元的承诺,至2022年,GDS已实现EBITDA累计金额11.41亿美元,还差1.59亿美元)。

除此之外,过去几年,由于公司并购,导致商誉从2013年的101.7万元一度暴增至2022年末的47.03亿元。其中,同路生物资产组商誉价值为39.37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郑州莱士资产组商誉价值为4.88亿元,计提减值准备9.88亿元;海康生物资产组商誉价值为1.91亿元,计提减值准备0.3亿元。如此算来,上海莱士或将合计面临高达141.87亿的高额商誉。

不过近期海尔集团入主了上海莱士,其历史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天坛生物可以理解为只有成都蓉生,上海所、武汉所、兰州所都在成都蓉生里面。

至于人们对献血越来越排斥,完全就是误解了,这两年街头无偿献血人数急剧下降,核心还是新冠,并且团体献血活动被迫停滞,事实上,新冠外的几年,献血人数一直是稳步增长的。

Q:帮忙分析一下小米的投资价值,不考虑它的汽车业务,目前是否低估?

在中美博弈环境下,华为因为Mate 60的突破脱颖而出,对小米未来发展是利好还是利空?谢谢。

你好,我一直觉得小米是个生态型企业,虽然小米说了这么久IOT,至今的营收依然绝大部分来自手机,但是对于未来而言,小米的看点其实还是IOT,像大A的石头科技,就是小米生态链中的一家典型企业。

这些生态链企业最初由小米提供资金、价值观、方法论以及产品标准,让相应的企业聚焦自己的领域,专注做一个品类的产品,然后贴上小米的标签推向市场,由于专注,便很容易出爆品,由于出自一个系列,就很容易实现交叉引流。

小米对他们有十几到二十个点的股权占比,但并不控股,仍然让生态链企业自己把控公司的主要方向,如此便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应企业的积极性,毕竟打下来的江山都还是自己的。

这种投资不控股,给建议但不插手,可以给小米贴牌但也完全可以有自主品牌的“放养”模式,才使得小米生态链跑出来这么多大而强的生态链企业,如九号机器人、石头科技、华米科技等企业都已经实现独立上市。

当然,像石头科技,目前已经基本脱离小米,这也让市场担忧,生态链企业“不听话”了怎么办?

但其实这从来都不是问题,毕竟小米还有他们十几、二十个点的股权,这些股权甚至比一轮一轮融资稀释后创始人手上的都多。假设这些生态链公司有哪一个成长得比小米自己还大几圈,想想看,小米能获得多大的投资收益?总之,只要生态链企业长大了,不论是给小米做成功的爆款贴牌产品,还是做自主产品长大,最终小米都能获益。

小米有了IOT之后,用户不再仅仅局限于小米手机用户,这点非常关键!

我们都知道,像苹果、华为尤其高端机的用户粘性是非常强的,一般用习惯苹果、华为或者其他品牌的手机用户很难切换成小米用户。也就是说,小米如果只做手机、电脑,其实用户是有隐形上限的,但有了IOT就不一样了,不论消费者使用苹果手机、华为手机、OV手机还是小米手机,都不妨碍他们用小米家的IOT产品。

比如所长自己,手机、电脑、平板都不是用的小米,但这不妨碍用小米家的东西、APP越来越多,什么充电宝、LED灯、吸尘器、拉杆箱、体脂秤、电池、签字笔……每当我想买什么东西,如果小米商城有,就会下意识买小米家的。

因为小米已经给大众留下了“低价不掉价,品质有保障”的印象,也就是说,小米的IOT已经成为IOT领域的优衣库、好市多。在IOT的帮助下,截至2023H1,国内MIUI活跃用户已上升至1.49亿,海外互联网活跃用户达到4.57亿,互联网营业收入144.7亿,同比+2.76%,最重要的是,互联网业务毛利率远超手机和IOT,74.12%VS13.32%和17.57%。

今年上半年,营收端依然承压,但利润已有极大好转,虽然静态PE有些高,但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好转,PE会随之回落,根据市场一致预期,到2024年随着业绩增长便有望回落至20倍以下,还是低估的。

华为的崛起对小米肯定不是好事,毕竟当初华为跌倒时,小米趁机吃了不少华为的份额,现在华为回归肯定要吐一些出去

Q:所长,帮忙看看光威复材这家公司?最近一年下跌了很多,现在估值是否已经很便宜了,是否有长期投资的价值?

你好啊。

在关注是否便宜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为什么股价下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下降6.91%,扣非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下降20.54%。它的业绩承压,主要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供给方面,目前碳纤维国产化之后,国内扩产很快。受供需格局变化影响,民用高性能纤维市场价格下降,据百川盈孚,8月上旬T700国产小丝束碳纤维价格约170元/kg,较年初230元/kg下跌26%。

你注意它碳纤维和织物的毛利率,去年中报是73.39%,去年年底是66.31%,今年上半年是60.94%。降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需求方面,下游民用的风电的碳梁,受风电碳梁上下游各自供需格局变化影响,主要客户VISTAS订单减少,致使公司碳梁业务阶段性承压。

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目前看业绩的话,二季度环比已经有改善了,碳纤维产品价格的下跌已经反映在股价上了。而且今年下跌了26%,碳纤维价格有企稳的趋势。它的在手订单还是充足的,21亿大合同仍有59%待履行,待履行金额为11.02亿元。另一个就是高端产品在持续放量。业绩还是有保证的,估值也比较便宜。

Q:所长,能不能分析一下兴齐眼药?

你好。

兴齐主要关注阿托品这个大品种,你应该比较了解就不展开了。

9月13日/14日,NDA完成合规、药理毒理、临床、临床药理、药学及统计审评,六灯全灭。继9月中旬六灯全灭后,再次进入补充资料审批序列。9月27日,根据CDE信息,兴齐眼药硫酸阿托品NDA(CXHS2300047) 资料补充阶段,药理毒理、临床临床药理、药学、统计资料、合规六灯再亮,推测补充资料已提交,推进速度再超预期。最近这个股价都是受阿托品审批进度信息影响。

然后就是股价和估值。阿托品滴眼液是近视领域重点药物,原有互联网销售基础良好,业绩弹性大。卖方预计这个大品种市值约200亿+,但是市场已部分演绎获批行情,根据当前推进速度,阿托品获批进度超预期可能性较大,有望推动行情持续演绎。如果阿托品成功获批,上市又卖得比较好,那么按照卖方测算:2024年其他品种净利润1.5亿,20倍PE,环跑素价值约35亿,阿托品价值约230亿,目标市值约295亿。

这里面要计入的风险因素就是:阿托品是否能顺利获批?未来能否大卖?有新进入者,未来竞争格局会不会变差?

兴齐这个公司,机会和风险都有吧。

Q:所长 请详细说说乐普医疗,它半年报业绩很差,最近估计跌了30%

你好啊。

乐普这个公司,之前在所长会客厅文章里也提过。先从半年报开始说吧,它业务里有新冠带来的收入,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和PCR仪、核酸检测试剂等收入,去年上半年贡献较多,预计合计在10亿元左右,这部分收入没有了。

然后剔除这部分收入,其它保持持平没有增长,也是略低于预期。药品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 15.99 亿元( -8.51%), Q1/Q2 分别+4%/-22%,主要是氯吡格雷在江苏省二次集采中未中标,省内流通公司库存需消化计提。

乐普的产品线很广,有一些品种比如外周药球、电生理、神经调控这些创新品种,可圈可点。但是另一些品种,比如心血管支架之前集采过,今年氯吡格雷又集采。它的产品线太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品种又被集采,市场对这一点始终有担忧。另一方面是新品种能否如期放量,所以市场给予的预期也不高,估值大概20倍左右。

--------------

干货太多了,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也没办法放特别多。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早点加入会客厅,和所长团队以及会客厅的其他同学在财富增长这条路上一起稳健前行。

除所长回答外,会客厅的其他同学也会有真知灼见进行补充,现在会客厅已有超过300位同学,有十几年的老投资者,也有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还有私募的投资总监,可谓是人才济济。

所长期待打造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让我们一起进行思维碰撞,在财务自由的道路上一起携手同行。

发布于:重庆

相关推荐

华为强势回归后,小米还能打吗?不考虑汽车业务,是否被低估了?
十年了,为什么小米华为三星就是打不赢iPad?
造车沉寂、华为回归,抢发小米14的雷军,急了?
抱紧华为,被踢出果链的欧菲光,能咸鱼翻身吗?
小米被低估了吗?
是小米低估了造车,还是二级低估了雷军
汽车芯片赶上“地震”,华为还能挺住吗?
华为不造车,小米创维就适合吗?
小米在乘华为之危吗?
华为汽车业务独立融资,慢不起,赌一把

网址: 华为强势回归后,小米还能打吗?不考虑汽车业务,是否被低估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07762.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