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每年他都会给公司的股东写一封信,信中既汇报了公司的业绩表现,也会传播其投资理念,总结经验教训,是投资圈不可或缺,需反复研读的珍贵材料。在这方面,CB Insights做了很好的功课,它把巴菲特近40年的致股东信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来26条巴菲特的投资箴言。正值本世纪迄今最大的黑天鹅时刻之际,好好看看他老人家的教诲,也许能帮助我们度过这一危机。原文发表在cbinsights.com上,标题是:26 Lessons From Warren Buffett's Annual Letters To Shareholders。鉴于篇幅关系,我们分八部分刊出,此为第三部分。
延伸阅读: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一)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二)
对于股票投资的门外汉来说,价格就是一切——就是要低买高卖。华尔街甚至有这样一句老话:“获利了结不会让你破产。”
巴菲特完全不同意这种做法,并将其列为华尔街所有的谏言当中“最愚蠢的一个”。而且,凭借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他坚决认为,股票价格是决定购买或出售特定公司的股票时要考虑的最不重要的因素之一。从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可以看出,巴菲特坚定地认为股价是考量买入卖出特定公司股票时最不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巴菲特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潜在价值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任意一天的股价主要都要取决于“市场先生”(巴菲特对更广泛的股票市场波动的比喻说法)的虚妄。
巴菲特在1987年的致股东信中写道:“市场先生每天必将出现,然后给出一个要么你卖给它要么它卖给你的价格......可悲的是,这个可怜的家伙有着不可救药的情绪问题。”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只要无视市场先生以及它那上下起伏的情绪便可成功。不要看那些东西,相反要看所投资的公司是否盈利,有没有返回股息给投资者,产品是不是保持着高质量等等。
巴菲特说,市场最终会赶上来,并奖励那些公司。
他引用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话:“从短期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看,它是一台称量器。”
经历了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没有哪一个经济学教条比有效市场假说(资产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对有关其的现有信息的理性评估)受到的冲击更大了。
当大家发现某些最大型银行的高管系统性地低估自己所交易资产固有的风险时,你就很难再为价格是真正理性的设定这种看法辩护了。
在金融危机之后,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不分青红皂白在大量抛售公司股票。但巴菲特却在疯狂买入,甚至《纽约时报》还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标题叫《买入美国》(Buy American),详细介绍了他花了几十亿美元买低价股的情况。
在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问题上,巴菲特是一个温和派。他在2017年反思了金融危机及其后果,以及他从中的获利:
“虽说市场一般都是理性的,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举动。要抓住那时候提供的机会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经济学学位或熟悉华尔街行话。”
巴菲特认为,市场通常是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一般都不建议逢低吸纳或者“把握”进入市场的时机:因为你比定价的那帮人聪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还认为,在全球特定的历史阶段,比如出现自然灾害、崩溃等情绪占据主导、理性主义被抛诸脑后的时候,所有这些也都会被抛诸脑后。他继续写道:
“投资者需要的是这样一种能力,要既能够无视大众的恐惧或狂热,又能专注于少数简单的基本面。愿意无趣地观察一段时间也至关重要。”
巴菲特认为,在不确定或混乱时期,精明的投资者应该继续关注公司的基本价值,寻找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公司,并用所有者的心态进行投资。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背道而驰——就像他在2004年所写那样,“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只有在别人恐惧时你才贪婪”。
他的推理很简单:当别人感到恐惧时,价格就会下跌,但这种下跌只可能在短期内维持。从长远来看,巴菲特看好任何能够做出好产品、拥有卓越管理能力以及提供巨大竞争优势的公司。
据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给陷入困境的美国公司(如通用电气、高盛和美国银行)注资,到2013年时巴菲特就从中赚了100亿美元。
1973年,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做出了他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华盛顿邮报》的价值在4亿美元至5亿美元之间,但是它的市值仅有1亿美元。对巴菲特来说,这就是买入的信号。仅花了1000万美元,他就买入了超过170万股。
其基本原理很简单:钱不值钱的时候看好你的钱,钱值钱的时候就要花得大手大脚。
1973年的时候,美国从1月份开始的股市崩盘还没有消停。这场慢动作式的崩盘造成了长达两年的熊市——道琼斯指数从1973年的1020点跌到了1974年底的616点。巴菲特手上的主要股票之一,可口可乐,其股价从149.75美元暴跌至44.50美元。按照巴菲特的估计,那些基本面没有改变的公司的股价已经被全面低估了。
1973年标志着史上最惨的股市低迷(尤其是在英国)之一的开端。
哪怕被巴菲特购入后,《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依然持续下跌。到1974年底,《华盛顿邮报》正式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失败者,其股票市值从1060万美元跌到了800万美元。但巴菲特坚信这份报纸命运会发生转变,他知道自己用很好的价格选中了这家公司,尽管其跌幅甚至更大。
到2013年贝索斯收购该报纸时,巴菲特所持有的170万股市值约为10.1亿美元,回报率超过9000%。
2016年,巴菲特写道:“每隔十年左右,乌云都会弥漫经济的天空,下一场短促的金钱雨。当这场倾盆大雨落下时,当务之急是要带着洗衣盆而不是茶匙赶出去。”
译者:boxi
相关推荐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三)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八)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六)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五)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七)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四)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二)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一)
巴菲特的2020年致股东信,暴露了自己资产配置的致命问题
火力全开:贝佐斯致亚马逊股东信惹上两党之争
网址: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三)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