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从人口红利到产业化创新红利,中国迎新经济周期

从人口红利到产业化创新红利,中国迎新经济周期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丨晓说通信,作者丨刘红权

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经济何去何从?看了一系列跨年演讲,似乎没有人讲得太明白,无非是机遇大于挑战,风险和机遇并存等等。作为一个战略学者, 我认为有必要从战略视角来总结过去41年中国经济的脉络,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

战略视角,从纵向看,即经济发展所处的生命周期及未来趋势;从横向看,则是从社会财富结构、战略资源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国或一个城市的经济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纵向:产业化创新驱动,2020年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在纵向上,1978年-2019年的41年间,中国经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这41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比较优势,1978年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把这种优势释放出来,成就了今日之中国。

其中,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30年,主要是出口拉动,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型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调整期,则主要是通过房地产拉动内需,配合工业重化初步完成了城市化,使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中国经济初步完成了互联网化,互联网在过去的20年间深刻地改变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构传统,打造了以平台为中心的新经济,造就了BAT等互联网公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消费最发达的国家,奠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即高速移动互联网、快速物流和大数据精准平台。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必然是智能化。它涉及物联网、互联网、新材料、能源革命、医学革命、新金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航天航空等等领域。未来整个社会,甚至全球经济都将依托新基础设施步入智能化社会。这个趋势势不可挡,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发生的变化,将远远超过刚刚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改造世界那样的深刻变化:智能机器、柔性制造普遍应用,取代大量中低端重复性劳动,大量劳动力失业,AI算法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动力,数学家将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第二个趋势是新全球化。在加入以欧美为主导的WTO二十年之后,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未来中国企业将更多沿着“一带一路”所建立起来的新全球贸易体系走出去,消化过剩产能,全球化布局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全球经济生态。

近二十年来,日本国内经济处于停滞时,海外资产快速发展,已超过了本土。未来二十年,中国在海外的资产也可能超过本土。以华为公司为例,其已从中国本土企业演化为今天的全球化企业,全球性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海外业务远远超过本土。

第三个趋势是企业升级,即企业将从制造为主向研发和服务为主升级。把控微笑曲线的两头主要是研发和品牌服务,外包产业链中间的制造,既掌控产业链又取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未来二十年,中国领先企业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全球,产业化在中国,销售服务全球化。这是华为的商业模式,也是今后中国领先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为消费创造了条件,2019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国。14亿富裕起来的人口,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终端市场购买力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引擎。这个终端消费能力的比较优势,将吸引全球资本快速流入中国。也正因如此,尽管中美贸易战、特总统限制,特斯拉还是来上海办厂了,全球精英们非常清楚下一个金矿在哪里。

航拍坐落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装备产业园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2020年,是中国新经济周期启动元年,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成长逻辑是规模市场购买力和完善的制造业基础所带来的产业化创新能力这个比较优势。创新引领未来,但是产业化创新能力,而不是原始创新能力决定经济未来,这是基本经济规律。因此,尽管未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实现原始创新领先,但凭借领先的产业化创新能力,必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

当年,移动通信技术领先的美国CDMA制式在欧洲GSM制式打压下几乎全军覆灭,但中国电信接手联通CDMA资产后,凭借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硬生生地把CDMA产业链救活。当年ATM技术和IP技术竞争,品质领先的ATM技术已基本消亡,而有着更广泛群众基础的低廉的IP技术最终胜出。全球领先的中国高铁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因此,不论美国对原始创新如何封锁,中国也完全有实力打造智能经济生态链,并进入新成长周期。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将是,全球性分布式云化研发、在中国产业化、全球性流通和消费。深圳将凭借领先的产业化创新能力优势,取代硅谷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中心。

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是从长期战乱中走来的民族,文化的底层是忧郁的,具有深深的居安思危意识。

2003年,笔者在印尼做项目,曾向当地华人请教他们的成功要领。对比当地人,他们认为,华人的成功来自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这种意识驱动和培养出华人极端的信义、勤俭、投资和学习等品质,和犹太人极其类似。在这个文化基因作用下,只要给老百姓更多自由发展空间,中华民族复兴指日可待。因此,新一轮经济周期是可以期待的,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中国经济,将进入经济发展的主升浪。

横向:五个维度看中国经济的新比较优势

在横向上,首先要剖析当下中国社会的财富结构。

当下,中国社会财富呈现为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改革开放以来,下海经商、外贸加工、互联网、房地产等在不同时期造就了四个中国财富阶层:最早一批财富阶层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经商者;第二批是90年代从事外贸加工的企业主,目前,他们大多已把企业交给了下一代;第三批是始于1998年前后的互联网经济大潮的创业者;第四批是2008年启动的地产大潮的房产拥有者。

如果说前三个时期主要是原始积累,那么2008年启动的十年地产快速增值大潮,则打造出了中国最广大的中产阶层(新中产),使普通家庭的房产占到家庭财产的90%以上,成为主要的财富形式。

总体上,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45-60岁这个群体,占有社会财富的一半以上,这个群体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历经艰辛创业逐渐进入中老年期。创业时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度饮食、缺乏睡眠、缺乏安全感等,导致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高发。随着这个阶层逐步老龄化,高端医疗和养老成了最刚性的需求。“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是这个财富阶层的写照。这是未来经济最大的金矿。

同时,伴随着财富增值的是消费升级,包括奢侈品、高端金融、私人医生、海外度假、创新创业、子女留学等等方面。

其次,要审视当下中国经济的战略资源。

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需求拉动,另一方面是供给推动。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战略资源,包括关键技术和资本。社会经济的发展,80%靠技术进步,20%靠资本。

当今世界,高端的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手中。日前由《科技日报》组织评选的2019年全球十大科技新闻中,美国占7项,中国只有1项,其中,生命科学4项,信息技术2项,空间技术2项,材料技术1项,能源技术1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以及各国实力的对比,也预示着生命科学将超过信息科学等其它领域,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从这个角度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将处于全球科技制高点,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只能凭借产业化创新,在跟随中成长。

中国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原始创新领先,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培养的主要是知识工人,有执行力,没有独立思想、批判性思维,不可能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其次,中国社会因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缺乏创新的驱动机制;第三,中国经济主体还是国企,国企的运营机制决定了不具备开展原始创新的条件。目前,国内创新主要力量还是各个领域的头部民企和军工企业。

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快公司)日前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中国公司美团点评取代苹果位居首位。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未来仍将长期处于跟随状态,不能因为中国有一个华为,就认为中国经济可引领全球,中国只有一个华为,还没有第二个华为。

在资本方面,中国的金融市场是缺乏自由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资金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信贷资金主要屯集在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因证券市场发育不成熟,长期低迷,资本配置机能低效甚至失效,优势企业得不到资本的有力支持。

创新能力短缺和高资金成本,使当下的中国企业在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失去后,面临着严重困境,无法适时产业升级或向外转移寻求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企业将大量死去。不创新即死亡,是当下中国经济主要特点。

第三,要评估当下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法治基础和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等,这些决定了经济总体运行效率。

总体来看,40年来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运行模式是适应当下生产力水平的,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效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奇迹。

尽管如此,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当下中国各个行业都在向头部企业集中,央企也在合并重组,甚至互联网业也基本被BAT所垄断,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市场演进,竞争性降低,经济活力有所下降,这是一种老化的表现。

从法治基础看,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等促进竞争和创新的立法执法滞后于经济现状。从政府管理经济看,公共支出还是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率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影响经济活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未来改革红利的来源。

社会经济管理的大趋势,总体上已从市场和计划之争,走向互联网化,未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将超越市场和计划,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和主要手段,极大提升效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 经济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财富人口、战略资源和经济运营规则等要素的比较优势,更取决于三者之间是否匹配,只有要素强壮且匹配,才可能产生强大的比较优势。

正因如此,各类城市呈现不同的发展潜力:深圳等新兴城市,IT财富阶层集中、创新资源充足、市场化的社会运营机制成熟等使它在新经济浪潮中具有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泉州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产业已逐步退出,外迁到越南等;而以地产财富阶层为主的省会城市,除于医疗和高消费拉动外,在未来的产业升级中很难做出更多贡献,如东北三省城市,更多是人口的外流。

第五,优势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人,经济既是为人服务的,又取决于人。中国经济发展前四十年靠人口红利,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普及性教育和人口规模。未来发展靠人口素质,主要来源于新中华文化和精英教育。

在文化上,未来二十年将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在西方科技文明基础上,中华文化的一次伟大复兴,中国元素将成为世界流行元素。中华文化精华在于天人合一观和以阳阴五行为基础的朴素系统辩证法,不是五四运动前的约束人性的“三从四德”等道德观。在吸取精致的机械唯物的现代西方科技文明精华之后,中华文化将在融合中形成新文化。它以系统辩证法为魂、以科学技术为形,这是新经济周期的文化基础。

在教育上,未来二十年,创新将超过资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仅是学习力更看创新力,教育也因此必然从普识教育向精英教育演进。

总结

从根本上讲,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剖析中国经济,笔者认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关键词包括新经济周期、智能化、新全球化、企业升级,消费升级、产业化创新、新中产阶层、新文化、有效市场、社会治理现代化,这就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把握住大趋势就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在新经济周期中,创新是主旋律,传统被解构,随着科技突破,新理念、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新常态。研发型企业将最具竞争优势而引领未来,医疗健康、DICT、高端金融、个性化消费、新精英教育等领域最具成长潜力。

相关推荐

从人口红利到产业化创新红利,中国迎新经济周期
在第五次产业转移大潮中,中国还有人口红利吗?
朱啸虎:人口红利终会消失,技术红利才是长青基石
昆仲资本王钧:人口红利没了,工程师红利来了 | 『B计划』昆仲论道
美日德的老龄消费市场,与进入第一个红利周期的中国
作业辅导领域率先享受二胎政策人口红利,开学季用户新增率达54.7%
中国互联网月活用户首次下降 下沉市场或是最后红利
产业化与全球化,复星锐正破局风险投资下半场
数字化红利
互联网三大红利消失,新周期下中国企业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网址: 从人口红利到产业化创新红利,中国迎新经济周期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5848.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