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在 2021 年迎来了“专精特新”关键之年。
何谓“专精特新”?按照工信部的解释,“专精特新”指的就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实际上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曾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提到,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词不是新词,但事是新事。
9月2日,北交所成立。根据中国证监会2021年9月3日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北交所将重点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也就是说,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
“更早、更小、更新”也就意味着更多不确定性,比如技术路线不确定,盈利模式不成熟等,而这也是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原因所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融资渠道狭窄,大多仍以银行贷款为主;二是融资期限并不利于长周期、高投入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北交所的设立为天使投资和VC多提供了一条退出通道,这也会促进投资机构“投早、投小”。事实上,我们也能看到2021年不少顶级机构开始从后期向早期进军。
反过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们也能够助力当今紧迫的“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难题。“大国博弈之下,真正体现实力的不是简单的GDP数字,也不是GDP增长率,而是GDP的含金量。‘专精特新’体现的就是这个含金量。”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示。
作为在早期科技投资领域坚守超过 20 年的机构,蓝驰创投如何判断“专精特新”企业诞生在哪里?又如何通过早期科技投资继续赋能科技自主创新?
我们一直强调,做早期投资一定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怎么实现呢?其实最重要的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里去找到规律。
因为早期投资必须跟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有更长时间陪伴,这句话换算成二级市场投资的一个视角就是股票你要一次买入且持有10年,你要想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做早期投资很重要的视角。
所以我们要在大家习惯的那些二级市场技术面的策略之外,去想更多的基本面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驱动因素背后的驱动因素。
我们能够从几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能源、效率、组织上的不同层次的演进中看到历史带给我们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我们又怎么能够在未来的工业革命、未来的科技周期中继续找到在能源、效率、组织上可能产生的一些新的创新?
我们自己得到的一个视角就是:过去几百年大家看整个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的强国,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真正引领科技创新的国家。因为从农业开始,大家就是抢土地,也就是零和游戏,你圈得多,我圈得少,你就比我资源就多,打的粮食比我多,矿也比我多。但是工业时代以后,有了工业附加值,不再只是靠土地赚钱,你就有机会可以组织更多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销往更多的市场,可以全球化地赚钱。到现在这个时代其实还是这个道理,你能不能在之前的工业基础之上,比如信息革命、数字革命、不同层次的新能源、新技术上依然能够享有技术的领先性,能够在GDP含金量上领先全球,你才有主导经济的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讲其实就是在整个世界大趋势,以及中国制定的国策大趋势之下去寻找我们的科技投资机会,科技主题就是来源于此。其实换算成量化的视角就是你在科技上的投入是经济体获得超长GDP增长的最重要的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
回到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宏观视角,我们国家其实已经想明白这个问题了,就是要在科技上不遗余力地投入,也做了很多事,比如新基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就像199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法案》,就触发了后面20年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时代。那时候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美国的数字化新基建,现在我们在做自己的新基建,带来好处是什么?我们国家在信息基础层面做的超长投入会使5G、新能源汽车等方向上的基础设施成本显著降低,未来创业公司在这样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上创业,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要低50%甚至80%,创业成本低了可能产生的创新,产生的影响力都会不一样。我觉得这块是非常深谋远虑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新的数字化基建的基础设施,包括配套国家级战略大基金,这是整个国策引导的,从财政部、发改委、国开行各个方面钱都往这里引导,无论是人才还是行业资源都要往这方面走。
不只是国家层面,行业层面,比如数据的相关政策、能源相关政策,包括我们最近大家讨论最热的“专精特新”,这些行业政策的引导其实都是进一步的在更细的层面上,更落地的层面上引导社会资源去朝科技创新上努力。这里自然也提到了脱虚向实视角,这个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的。
在“专精特新”上我多说两句,我们在“专精特新”政策出来前后,我们就发现我们自己理一下,我们发现自己有两个国家级的专精特新”,还有十来个地方级的“专精特新”,然后我们还有很多已经投资的,符合资格的正在申报的。
为什么我们很早就开始做这些布局了?其实就跟我前面分享的道理一样,我们也在看长期趋势,我们在看真正增长大势来源在哪?科技创新来源在哪?其实“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我自己归纳为这些政策导向实际上希望提高整个GDP的含金量。怎么讲?整个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贸易、投资、消费。但是之前更多靠外向型经济拉动,投资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是内需市场、跨境市场,这些其实现在都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化有了一些波折,更多地就是靠我们自己,能够在自己技术投入主导的投资产生GDP增长当中提升GDP含量。
什么叫做“含金量”?大家如果记得80年代日本消费电子行业非常先进而且非常强大,例如索尼、东芝,大家看90年以后他们进入经济调整期,把大量消费电子产品企业策略调整成To B的,就是像我们所说的“专精特新”。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手机上一个涂层薄膜,日本供应商占市场50%以上份额,它的定价权就非常强。也就是说你不跟小公司搞好关系,你手机都生产不出来,这个手机生产出来状况就像大家最近看到的比如车什么的受到影响一样,因为它已经占市场份额很高比例的时候供应链议价能力就非常强。
所以我相信我们“专精特新”也是希望中国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未来也能具备这么强的定价权,而且不光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全球的技术供应链当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导向,这也是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在整个市场里去挖掘这样的创业者,挖掘这样的创业公司的视角。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字:硬科技、软着陆。换算成大家比较熟悉的视角,我们在找创业者创新项目时非常警惕那些“拿着锤子找钉子”的人和事,我们更希望他是真正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落地,能够闭环,能够有造血能力的解决方案的闭环,能够支撑他一直往前走,这个其实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视角。
这里分解成几个点,就是你作为创业者能不能更早的洞悉需求,换言之我们作为投资者,我们能不能跟他一样对前沿需求有比较敏感的识别,能够更早洞察一些趋势的拐点,还是回到我刚才说的,当你拉长时间尺度的时候你就有可能去看到这些拐点,以及更快地适应变化,更长线和更专注,就像我刚才说的10年期投资的程度等等。
这些加在一起后,我们才可能找到那些勇于在新方向,新场景里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定义战场的创新者。我们之前投了像理想汽车、青云科技、云圣智能,云圣智能就是用完全没有飞手的无人机解决电力行业巡检、安防、港口码头等很多场景的问题。还有宏景智驾是美国GM收购的无人驾驶的一个团队Cruise里出来的,跟国内很多厂商做了智能驾驶,L2到L4。还有木蚁机器人,在仓库里可以实现几乎无人的物流,非常科幻。
回到刚才和大家分享的趋势,过去10年20年更多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创新,但是接下来10年20年更多还是由科技含量更高的创业者带来科研技术驱动的创新。我们翻看2015年、2016年开始的一些对外分享,我们就提到了互联网红利其实差不多了,我们希望看到一些跟科研技术相关的创业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跟大家分享时候说在“专精特新”政策出来之前我们就已经有很多布局了。
最后根据刚才的一些分享,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投资策略上的几个关键词:新能源、新效率、新交互、新科学。
新能源刚才提到了,刚才说了科技演进范式当中,能源在每一个科技当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事儿的成本。在新周期当中,比如在能源的生产,能源的流通、储存,能源的消费方面有哪些新技术。不光是在生产方面,流通、消费、储能包括现在的电池安全问题,为了整套快速的抽装体系产生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而且新能源开始贯穿所有行业,它是所有行业底层基础设施,我们这里投的任何一个节点布局都可能在其他行业的创新当中享受到增长,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道理,所以这块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方向。
同时这也契合中国现在所说的“双碳”整个策略,因为在提升能源效率过程当中,其实就是在进一步解决碳中和、碳达峰的视角,整个从生产、流通到消费链条里整个数据,碳足迹怎么去做,有了碳足迹的介入以后你才知道哪块能源效率有机会被改进,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改进,这里不光是效率问题,还有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商业模式能不能驱动所有的相关利益方面方有效地参与进来的问题,所以这是非常有意思,有非常多模式。
新效率,这就不只是任何单一行业,每一个行业,无论农业、工业到第三产业,其实都可能面临新效率,新效率主要来自于什么呢?就是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行业都在产生新的可能性,这里包含制造业智能硬件和机器人,包括硬件背后的生产系统软件,还有底层的芯片,包含了我们所说的服务业和物流产业的机器人,机器人也不光只是机器人本身硬件的产品,要跟整个软件,跟生产系统能够结合在一起,而且有一些先进算法可以调度它,包含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相关消费方面的科技,很多产品背后都隐含着新的科技创新,而不只是说流量的问题,也包括食品科技,背后的包装其实都可能用到新科技。
新的交互,这个我们说了很久,大家估计都看到了,任何一代新交互界面产生都会是几十亿人注意力的一次迁移,从PC互联网,键盘鼠标到移动互联网里的触屏,下一代交互界面在哪里?这里有很多光学的,算力,芯片,大家现在熟悉的元宇宙我们拆分以后本质上就是几个关键词,从2D到3D,新的交互,还有全真,就是虚拟和现实当中怎么逼近现实,虚拟的东西如何逼近现实。但是背后的技术实际上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到开源引擎到内容的互动开发等等,每一层都可以被重新写一遍,这个机会就像20年前PC互联网刚刚诞生一样,就像1995年《信息高速公路法案》刚诞生一样,又是一个很大的浪潮,但是底层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现在元宇宙虽然很热,处在Gartner曲线的深渊之前,但是里面孕育着很多机会,暗潮涌动。
最后新科学,基于上面的我们看到,它不再像过去10年我们就围绕互联网,现在这里有非常多各式各样科学交叉在创新的前沿地带,而且新的创新往往是边缘交叉,不是说大家看的主流方向或者主体方向,可能就是在你不起眼方向,但是交叉以后就产生新可能性和新解决方案,而且这些不只是一两个学科交叉和叠加,可能是若干门学科的交叉。比如脑机接口有生物学,有脑科学,还有工程学、电子学、材料学方面,都需要这方面的成熟度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真正产生我们期待的高速有价值的脑机接口。所以回到我们自己的策略,基于我们在更长时间尺度里,从不确定性当中寻找确定性,响应我们的国策,其实也是顺应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规律,重兵投入早期科技创新,基于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新效率,新交互,新科学四个关键词去布局我们的投资。
希望能够像PPT最后一页所说,起到帮助我们振兴实体经济,带来高质量数字经济增长,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底色上也获得我们自己的价值,也赢得市场对我们的认可,也包含跟创业者一起从0到1重新定义我们未来科技和生活,产生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非常有意思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在这上面的基础思考。
相关推荐
字节跳动全资买下百科名医背后:揭秘首轮股东蓝驰创投的创新医疗投资
蓝驰创投宣布2019年募集资金35亿,平均IRR超30%
Coffee with 蓝驰创投:是时候重新审视早期投资了
近5000家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底有多强?
A股新风口已至,“专精特新”、精选层背后有哪些机会?
对话蓝驰创投陈维广:企业服务的风口真的来了吗?
机器人万亿市场爆发,蓝驰创投解读投资逻辑
趣店融资往事
蓝驰创投&普华永道:新形势下的税务新挑战,创业公司如何应对?
李想的朋友圈
网址: 蓝驰创投朱天宇:“专精特新”体现的是 GDP 含金量 | 投资者说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