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医疗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落地之我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医疗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落地之我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WISE2020新经济之王大会——崛起与回归」。本次大会是WISE大会的第八届,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除了以「新经济十年」为关键话题的主会场,本次大会还设立企业服务峰会、医疗创新峰会、未来城市峰会、LPGP峰会、新消费峰会、新智慧城市峰会等分会场,邀请近百位新经济社群的代表,连接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传统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展望新经济下一个十年的无限可能。

本次大会也邀请到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罗阳为我们带来《医疗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落地之我见》的主题分享,聊聊医疗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下是罗阳的分享讲话全文,经36氪整理编辑:

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罗阳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我是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的罗阳。刚聆听了几位大咖的圆桌讨论,我觉得讲的非常专业。我现在在台上诚惶诚恐,可能我讲的不一定很高大上,但我所传递的绝对是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和高校老师的声音,也就是说如何帮助大家做一些真正的成果转化。我的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医疗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困难。

院校目前仍旧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但是,现状是专利数量非常多但是转化的少。我国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但是其中有多少专利可以变成产品,转化为生产力呢?

院校专利转化数量明显低于专利申请量。虽然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在国家政策层面进行了大力的调整,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国外的教授做几个小发明和专利,甚至马上就可以改变世界。比如埃隆马斯克,他有一个想法,就敢于做特斯拉。我们做不到这一点,里面自然有原因所在。

现在整个成果转化过程出现了“三强”、“三弱”。一强就是专利池子里面的数量非常强。一个985高校的教授,如果头脑灵活,每个专家平均一年至少可申请5-10项专利,其中多的有5项可以授权。现在全国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在40-50%,实用新型专利高达60-70%。第二个强是企业需求强。每个企业都想找最好的专利、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第三个是政策调整强,其实国家层面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希望满足高校和企业的需求。

但现在有几个具体的问题,称为三弱。第一,科研机构转化支撑弱。这也是为何今年下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转化支撑平台的重要原因;第二,企业承接能力很弱。这个承接能力弱不是指企业自身弱,而是企业并不能够第一时间把购买的专利转变为产品;第三,社会转化服务体系弱;社会给予我们的转化的期限很短,导致现在的现状是好多成果无法变成产品。

整体现状出现了两个好:大项目转化好,因为有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小项目也好转化,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项目,很容易转化。而中间态的项目、需求量最大的跨产业链的转化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首先,风险防控机制缺乏,因为从专利到技术产品的全链条拉得非常长,高校和转化机构都难以保证,这里面有大量的法律风险。

第二,缺乏专业人士和机构。现在国家鼓励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医院做的一般是临床研究中心,或者叫转化研究中心等。其实这个需要职业经理人这一类专业人士负责。对高校来讲,缺乏激励,这很重要。我先后在医院检验科、输血科工作,熟悉医院的需求。现在我又在高校当教授,所以也熟悉教授的需求。在高校,专利授权可以对绩效加分,但是这些专利能转化几个呢?很难。

最近四川推出一个政策就不错:鼓励购买十年以上的专利。大家知道发明专利保护期限20年。如果10年后还继续维护,相对来说这个专利还有可能会转化,或者性价比高。如果这个专利确实不行,我们三到五年不再维护了,维护费越来越高。所以他们买长时间的专利。还有一个行政领导的职务发明问题,也一直缺乏清晰的执行细则。

我们再看看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不太愿意做很初期技术的技术转化。这可以理解,如果我花几百万买个专利,最后变成产品概率非常低,那我也不愿意。所以企业不愿意投真正原创性强的技术,因为风险太大了。

大多企业缺乏成果转化的嫁接媒体。专利拿过来需要孵化。因此,需要所对接的企业自己有研发能力才行。千万不要只是投资人,而缺乏技术转化能力。最好的模式是企业已经有三五十个研发人员,只是以前没有研究这个东西,现在我们一起往前推进,这种效果就非常好。所以我们一直鼓励企业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这就是要练好内功才能往前走。

举几个例子吧,这是今年上半年疫情来了以后做的几个案例。我们大年三十接到重庆市科技局通知,要紧急研发新冠的检测试剂。3月初全国的试剂盒陆续出来了,后面还有核酸、蛋白、抗体、抗原检测试剂都出来了。

这张卡是最近刚做出来的,它可以测新冠的抗原,还有甲流、乙流、合胞病毒。如果怀疑有病毒感染,用鼻咽试纸10分钟就可以出报告。我们合作的这家企业叫四川凯瑞华创,紧接着跟成都市公共卫生中心合作做产品性能验证。昨天他们提供了一组数据,效果还不错。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做临床最需要的东西才行。

这个企业以前是做销售为主,转为生产以后,从胶体金开始逐渐开始做定量检测。然后做PCR检测试剂。从而也拿到了中央政府1000万元左右的补贴。

我们最近申报并获批了重庆市教委的重大项目。这个是我们跟一个做汽车改造的企业合作,进行P2+实验室的改造,我们联合申报了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现在正在审批中。

再说说我们30秒测血型技术:这是全球长唯一基于染料法的血型检测试剂,它把检测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30秒钟。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一张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它解决了血型快速检测这一关键问题。它可以放在的野战检验车上,如果发生了车祸伤或者地震,就可以现场验血并同步输血,可以将死亡率下降到以前的20-30%。整个全国血型检测市场容量每年有30亿,说明还是很有前景的。

我们再看看企业最容易成功的转换模式: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不一样。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身的能力弱一点,第一要务是找准临床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找到市场痛点以后赶紧推进,做短平快但不一定高大上的项目。高大上的项目是风口,但投资人多,进去以后不一定收获很好。第二是找人,一定要找技术专家,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从单个项目开始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后就好办了。这些专家有技术、有影响力,就可以帮你快速对接医院。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看好产品可以直接收购并成立一个子公司进行孵化。同时还是需要找人,找有技术、有团队的人,跟他长期合作,建立影响力。专家的影响力可以支撑这个产品走得更远。

再谈谈给企业的建议。第一,加强人才引进和自身研发团队的建设。研发团队非常重要,企业要想跟高校联姻,必须两个人门当户对。不仅引进个人,还必须要培养梯队,要有沉得下心天天做实验的人。第二,健全上下游产业链,这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展示的非常明显。全国超过500家企业都在做这个东西,但最后拿到证的一共52个产品:核酸24家,抗体25家,抗原3家。为什么只有10%企业拿证呢?因为在疫情期间,物流不畅,工人匮乏,只有上下游通畅的企业才能够快速做出产品来。所以说不仅要有人才,还要打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条,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这是我对做成果转化的一点见解,最后还是感谢我们整个团队,以及我们国内外的合作单位。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推荐

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医疗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落地之我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圆桌讨论:如何构筑医疗企业壁垒,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圆桌讨论:医疗技术创新构建行业新生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36氪医疗健康创新指数评选启动,助力医疗健康项目快速成长,领航赛道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平安医保科技吴东辉: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保障中的应用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百度健康杨明璐:深耕用户服务场景 构造开放共赢生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殷大奎:健康中国是十九大重要战略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元璟资本田敏:科技驱动的医疗器械变革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圆桌讨论:如何把握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机会?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重庆人民医院李国庆: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网址: 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医疗健康科技成果创新落地之我见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医疗创新峰会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5624.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