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午,喜马拉雅在港交所官网更新了招股书文件。
据招股书,喜马拉雅目前是国内最大在线音频平台,占据28%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喜马拉雅2021年平均月活用户2.68亿,平均月活付费率12.9%,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43.7%;毛利率从2020年的49.1%提升至2021年的54.0%。
在移动互联网奔腾向前的十年里,作为音频赛道的一只“独角兽”,喜马拉雅持续吸引着资本涌入,从2012年应用程序上线到递交招股书,共完成12笔融资。
上市前,股东包括兴旺投资(10.6%)、挚信资本(7.4%)、腾讯(5.3%)、泛大西洋投资(4.1%)、普华资本(4.1%)、小米(3.4%)、阅文集团(3.1%)、合鲸资本(2.9)、创世伙伴CCV(2.1%)等多家知名机构。
喜马拉雅最近一次融资发生于2021年4月,战略投资者腾讯、阅文、百度等,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等机构参与了喜马拉雅E-4轮9亿美金融资,投后估值,43亿美金,相比天使轮345万美金的估值相比,规模放大了整整1259倍。
出色的业绩以及堪称豪华的资金背景,让人们对喜马拉雅上市后的表现倍感期待,然而公司的连年亏损以及音频赛道的竞争加剧,似乎也在让投资人们“如坐针毡”。
招股书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68亿,同比增长24.4%,其中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达1.16亿,人均日均收听时长144分钟。
用户数据的高歌猛进,带动了公司财务数据的稳步增长。喜马拉雅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8亿元、40.5亿元和58.6亿元,毛利率从2019年的44.5%提高至2021年的54.0%。
另外,2021年喜马拉雅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52亿,同比增长35%。其中,车载智能终端和家用智能终端月活跃用户为0.49亿。
(图片来自招股书)
作为一家顶流内容平台,付费订阅、广告、直播成了喜马拉雅的三大变现方式。2021年,喜马拉雅总营收增至人民币58.6亿元。其中订阅收入为29.9亿元,同比增长49.0%;广告收入为14.9亿元,同比增长38.8%;直播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39.6%。
(图片来自招股书)
当然,优质且持续的音频内容可不“便宜”。高居不下的收入分成、版权购买,甚至是带宽成本,都逐渐成了喜马拉雅的资金黑洞,使之难以短期内正向盈利。
其中收入分成影响最为明显。2020年~2021年,喜马拉雅营业成本由20.7亿增至26.9亿,其中,平台给内容创作者的分成分别是13亿和16亿,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31.9%与27.3%。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喜马拉雅的年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9.248亿元、人民币28.821亿元及人民币51.06亿元。经调整,年内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7.48亿元、人民币5.39亿元及人民币7.59亿元。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出生于福建省最北端的蒲城。
小时候,余建军爱打架、学习差,是老师家长严重的“问题学生”,但凭借高考的“逆袭”,顺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
在大学,余建军被互联网的魅力吸引,索性拉上四个同学,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做了一款叫模拟中国的软件,并获得了100万投资。
然而因缺乏管理和经营经验,且产品不成熟,烧掉投资人的60多万后,余建军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01年,25岁的余建军创办一家做全景拼接软件的公司。这次创业帮助余建军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原始积累”。靠出卖软件版权,公司每年都有几千万的收入,电影《哈利波特》中的全景场景,就是用余建军的杰图软件制作的。
2009年,余建军开始关注到虚拟现实技术,也就是当今的VR,并想用街景图片替代建模,在互联网构建一个虚拟平台出来,于是注册了“那个世界”。
证大老总戴志康得知余建军的想法后,果断投了2000万作为天使投资。但两年过去,项目由于得不到落地应用,员工接连出走,原本80人的团队最后只剩下7个。而宣布“那里世界”项目“黄了”这一年,也成了余建军这个十年创业老兵的人生拐点。
焦虑与彷徨中,余建军深刻反思后决心调整方向,做一款围绕C端用户的产品,而且要实现亿级。
2012年,通过3个月时间的用户调研和测试,“喜马拉雅”原型上线。
上线后,此前在余建军身上“烧光”2000万元的戴志康,再次以个人名义向“喜马拉雅”投了1500万元。
戴志康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懂互联网,对余建军的投资完全出于个人感觉。
显然,戴志康的“感觉”是正确的,喜马拉雅上线两年多时间,用户数量持续呈“滚雪球”式的迅猛增长。2013年为1000万,2014年6月份突破5000万,而到了年底已经突破1个亿。
漂亮的用户数据也吸引来更多资本加持。喜马拉雅2014年3月获1150万美金A轮融资;2015年10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此时这家音频分享平台的估值已达12亿人民币。
2016年6月,喜马拉雅推出内容付费,推出马东奇葩说团队的《好好说话》试水,每天6-8分钟音频内容,全年定价198元,结果上线24小时便大卖2.5万套,销售额突破500万,10天后销售额突破千万。
此后,喜马拉雅开始在知识付费领域一路狂奔,借鉴电商促销模式造节,在2017年第二届知识付费节中实现1.96亿销售额。
2018年,吴晓波等3000多位知识网红,以及《财经郎眼》、《逻辑思维》等头部品牌也纷纷入驻喜马拉雅,平台积累上架超1万节付费课程涵盖有声书、外语、情感、音乐、商业等16个类目。
高质量的音频创作不仅让平台获得了稳定的粉丝基础,也让创作者们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有大学生在宿舍录悬疑小说,刚毕业就一个月赚六七十万;有汽车4S店的销售转做主播,年赚百万;也有爱讲笑话的姑娘,每期节目的点击量都达到500万以上,广告费赚得盆满钵满...这些都是余建华对外讲述喜马拉雅创业经历时,津津乐道分享的故事。
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按2021年的移动端总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而言,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据艾媒咨询数据,喜马拉雅平台是用户在智能终端收听的首选。在智能手机、车载终端、智能音箱收听终端,喜马拉雅分别占比81.7%、71.7%和61.8%,无疑是今天的赛道龙头。
招股书显示,自2012年拿到11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以来,喜马拉雅共完成12笔融资,共计9.56亿美元和29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从345万美元,一路飙升至43.44亿美金估值,规模几乎呈几何式增长至1259倍。
但一位投资人表示,尽管43亿美金估值放在一年前的互联网圈也就算中规中矩的成绩,但在2022年中概互联网股集体崩盘,以及反垄断强监管实施后,能不能维持这一估值都要画上问号。
与此同时,音频赛道在过去几年的二级市场,一直不被资本看好。截止发稿,年营收规模为喜马拉雅1/2、毛利率水平29%、且已实现扭亏为盈的荔枝FM,目前在美股的市值仅剩8300万美元;实时音频API声网的股价一度创下110美元的高位,如今却在10美元上下摩擦;知识付费界的元老级IP“罗辑思维”,递交创业板招股书后已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
此外,音频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音频内容聚合平台蜻蜓FM在2021年11月拿下了G轮融资,有IPO预期,并与中文在线、小米等内容平台达成合作,走出差异化路线;懒人听书于2021年1月完成并购,买方为腾讯集团,后者相较喜马拉雅,拥有更为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精细化运营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胥崟涛,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余建军即将收获第一个IPO,估值270亿
58岁手机教母第一个IPO来了,估值120亿
2000亿,48岁刘强东,即将收获人生第5个IPO
刘强东,即将斩获第四个IPO:估值2500亿
第一个健身IPO要来了,估值130亿
估值200亿元,潮汕80后即将收获IPO,深创投、经纬、京东投资
喜马拉雅12名董事同时退出:仅剩CEO余建军一人
女王杜华,即将坐拥第一个IPO
60岁教授,即将收获一个医疗IPO
今年最火赛道诞生一个IPO,估值600亿
网址: 余建军即将收获第一个IPO,估值270亿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