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华为都要依赖它,人形机器人最受益的龙头,迎来主升浪!

华为都要依赖它,人形机器人最受益的龙头,迎来主升浪!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30原创文章”

这两天的行情又开始好了,正如所长所说,大国进入缓和期,基本上没有太多能够压制情绪的消息,8月6日整个市场的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这是继15年大牛市和大股灾之后的第一次。所长觉得短期还不用担心太多,跟着大势就好。

AI算力产业链达到高位以后,资金开始转战人形机器人,这一波的方向有所变化。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之前所长也给大家介绍过产业链,比如灵巧手、关节、传感器。这一波开始扩散到材料方向,包括peek材料、MIM材料等等,所长感觉这逻辑和AI算力从芯片、光模块扩散到PCB板、载板也有点类似。

所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MIM材料这个行业,以及行业目前最有实力的选手东睦股份。虽然也涨了很不少了,但基本面还算不错,估值也可以接受。

本文来自《所长会客厅》8月6日的文章,因《价值事务所》已是一个全网超过100万关注者的账号了,考虑到舆论影响的问题,无论是跟投资决策直接相关,还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都没办法深入讲,甚至都不能涉及。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尽可能加入所长会客厅。对比《价值事务所》,《所长会客厅》有更加深度的研究、更加敏感的内容、更全面的陪伴(有问必答)、更及时的解读以及更多精品内容补充……

01价值事务所从MIM金属注入成型

MIM工艺全称是Mental Injection Molding,通过将各种金属混合配比后倒入模具中热成型生产出复杂形状的产品。如果大家了解塑料生产工艺的话就很容易理解MIM,因为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塑料基本上都是通过类似的方法生产的,只不过那种叫注塑工艺,实现注塑工艺的设备就叫注塑机。

而目前仍占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传统的金属件生产工艺不是这样,金属加工是先做出一个金属毛胚,然后用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机床在毛胚上加工,形成需要的形状,后来又进一步发明了CNC,也叫数控机床,所有的精度控制和加工操作都由机器完成,但本质并没有变化。

CNC的优点是操作灵活,可以加工不同的零件,只需要修改参数和更换加工工具即可。但尽管如此,CNC在加工复杂形状的零部件时仍然费时费力,有些结构件甚至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比如说小米SU7 ultra的前盖加工就极其耗时,产能极低,所以才会卖的巨贵。

再后来马斯克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就是采用压铸的办法把成百上千个结构件一次成型,省去了单独生产各个部件以及焊接成型的步骤,既省时又省力。

MIM工艺所长认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把压铸用在大型结构件上,MIM用在小型结构件上,本质都是把金属想办法搞到模具里,让金属自动形成需要的形状。

02价值事务所应用和竞争格局

国内也有不少的MIM厂商,主要的几家是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统联精密和海昌新材。

目前全球MIM最大的需求来自折叠手机的铰链,可以说得铰链者得天下,目前国内折叠手机市占率第一的华为的铰链据说就是由东睦股份供货的。精研、统联主做手机其他一些复杂结构件,比如一些连接器、充电接口等,海昌新材的优势行业是在电动工具领域。

之所以折叠手机的铰链要用到MIM,因为折叠手机对铰链的要求非常高,要反复折叠而保持灵敏、顺滑,结果就是试了一圈只有MIM能满足要求。而在开发人形机器人的时候,厂商发现一些部件也非常适合用MIM来做,比如丝杠、减速器齿轮、灵巧手上的齿轮和连杆等等。

关于这方面的传言非常多,国内做得好的几家头部企业肯定多多少少都会参与。

03价值事务所东睦股份

东睦股份主要是通过旗下控股85%的子公司上海富驰做MIM,公司还有一些传统的业务。

2024年MIM业务收入收入19.65亿,同比+92%,净利润1.67亿,公司整体收入54亿,同比+33.2%,净利润3.97亿,同比翻倍。

公司已经披露了25年半年报,MIM业务收入12.07亿,同比+57%,估算利润在1.1亿,公司整体收入29.3亿,同比+24.5%,净利润2.6亿,同比+37.6%。

今年公司传统业务的利润估计在3亿左右,给20倍是60亿,MIM业务利润保守些算2亿,给50倍估值100亿,加起来160亿,和目前公司的市值差不多,整体算30倍出头的市盈率,也还可以接受。即使人形机器人起不来,手机铰链的增长也能支撑他的业绩和估值。

华为可能很快就会发布首款折叠平板电脑,苹果也基本确定会在明年三季度发表首部折叠手机。

公司还参股了一家机器人企业小象电动,主要做轴向电机业务, 因其小体积+高扭矩+高功率密度优势, 在机器人+无人车+摩托车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广阔。

其他几家相比就差了不少,也简单列一下数据供参考:

精研科技:24年MIM产品收入13.1亿,同比-9.7%,24年收入21.6亿,同比-1.7%,净利润1.2亿,同比-16.1%,PE74倍。

统联精密:24年MIM产品收入3.19亿,同比-1%,24年收入8.14亿,同比+44.9%,净利润7463万,同比+27%,PE92倍。

海昌新材:24年MIM产品收入2530万,同比+47.7%,24年收入2.97亿,同比+32.2%,净利润7123万,同比+54%,PE100倍。

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所长会客厅》从不做泛泛而谈的信息搬运,这里会研究历史大势的底层规律,洞悉宏观市场的微妙变化;纵观中观行业的潜流涌动,细究微观企业的真实处境,甚至有在公开渠道找不到的全维度跟踪。更重要的是,那些前端不敢讲、多数人讲不透的敏感信息和深层逻辑,都能在这里能听到最直白的剖析。

另外,《所长会客厅》对任何提问都有问必答,无论会员的疑问有多具体,哪怕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小众问题,而且会尽可能地做到深度分析,拒绝三言两语的敷衍,甚至常出现数千字的深度拆解,把来龙去脉、利弊得失、未来走向讲得明明白白,就好像会员的「私人专属分析助理」一样。

发布于:重庆

相关推荐

人形机器人算法第一龙头,中科大抢筹7500万股,有望大涨2000%!
宇树人形机器人超级独角兽,仅10元,业绩飙升7800%,2025年领涨龙头
华为、小鹏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龙头15天11板
“机器人+算力”重组龙头,绑定华为,10亿国资注入,即将乌鸦变凤凰
“人形机器人”嗅觉传感独角兽,独家供货天工+优必选,起飞倒计时!
人形机器人最核心龙头,利润大增50%,特斯拉供应商,国内率先突围!
“CPO+光模块”龙头爆发,利好+主力重仓,有望再次迎来主升浪!
人形机器人毛利率吊打中际旭创,华为、三一重工供应商,绝无仅有!
华为机器人“轴承”核心合作方,华为哈勃入股+第三大股东,潜力巨大
人形机器人量产,订单最火爆的公司是谁?(深度挖掘)

网址: 华为都要依赖它,人形机器人最受益的龙头,迎来主升浪!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23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