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编自《谈判尺度:在博弈中实现双赢》,作者:[美]拉塞尔·科罗布金教授,36氪经授权发布。
导读:
12月3日,连续3个“灵魂砍价”谈判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一众网友的关注。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与药品供应企业方,关于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药价,的谈判,以期降低药物价格。
张劲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企业代表8次离席商讨,最终让每瓶药的成交价,从最初的53680元降到了33000元,足足少了2万多元。
这场谈判耗时1个半小时 ,随着“确认,好的,成交”最终落下帷幕,这一大好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曾经近“70万一针”的罕见病救命药纳入医保,医保局谈判代表们笑着鼓掌,患者家属们喜极而泣,表示:“谢谢医保局,我们盼了多少年,终于盼到了”“我们的宝宝有救了,谢谢大家”。
自2015年开始,这样的“灵魂砍价”已进行了六轮。2021年,共有涉及肿瘤、慢性病等领域的74种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其中有7种罕见病用药是通过这样“灵魂砍价”的谈判方式纳入的。
这一次,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医保局代表的高谈判水平。
其实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小到对外工作中,我们与客户或顾客的谈判,对内与老板、员工以及同事的谈判,再到走出办公室,我们与产品销售人员、服务供应商、家庭成员、朋友和熟人的交流谈判,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物种,我们不断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他人也寻求我们的帮助来实现他们的目标,就是在花大量的时间谈判,它隐藏在我们的日常交流沟通中,而谈判的重要性几乎被90%的人忽视了。
在美国申请最多,录取最难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拉塞尔·科罗布金教授就指出:“谈判就是寻求他人帮助来实现我们的目标的沟通过程。”在其新书《谈判尺度:在博弈中实现双赢》中,他提出了5个谈判工具,以期帮助读者学习他过去25年学习、写作与教学商学和法学的精华,分别是:
工具一——谈判区间,确定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范围。
工具二——说服,使对方相信达成协议将对他有利,且不应做其他选择。
工具三——交易设计,拟订使潜在协议更有价值的条款。
工具四——谈判权,迫使对方按对你相对有利的条件达成协议。
工具五——公平规范,提供让谈判双方都能感觉满意的协议。
以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在一个半小时的谈判为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谈判过程中,张劲妮就用到了拉塞尔教授总结提炼的“说服”和“公平规范”两种工具。
拉塞尔教授在《谈判尺度:在博弈中实现共赢》说到:
稀缺性能增加说服力,会增加谈判者达成协议的主观价值,太容易得到则会削弱说服力,即可得性会降低主观价值。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全能型谈判者,成功往往需要微妙的技巧。
一方面,谈判者需要表明达成协议的确是可能的。否则,对方凭什么要花精力调查达成协议的机会。
另一方面,谈判者又要暗示对方可能达不成协议的后果,这一目的就是使对方对协议的感知价值最大化。
在“灵魂砍价”的谈判伊始,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就用了“稀缺性”说服的谈判技巧,她提到:“如果这个药能进入医保目录,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政府为患者服务的决心,其实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市场了。”
即一方面表明:既然我们双方坐在这里,就尽可能拿出最大的诚意,是有可能达成协议的。另一方面暗示药企:如果不跟医保局合作,就很难找到中国这样的市场了,药企将陷入“有价无市”而患者也将陷入“有病无药”的两难境地。
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情景喜剧《摩登家庭》有一集也展示了这一理念。房地产经纪人菲尔·邓菲第七次带一对夫妇看房子,这对夫妇说他们很喜欢但不确定是否“爱上”了这套房子。
就在这对夫妇四处观看时,菲尔接到妻子克莱尔的电话,她表示:担心清洁工没有不会把菲尔放在家门前摇摇晃晃的旧安乐椅拖走。菲尔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克莱尔说:“如果他们不要,别人会要的。”而当克莱尔继续质疑的时候,菲尔自信地解释道:“既温暖又舒适的东西,会有人抢着要的。”
听到这段对话的内容,这对第七次去看房,优柔寡断的夫妻,终于下定决定立即买房,因为担心房子要被买走了,在极度的恐慌中,他们的优柔寡断消失了。
也许好莱坞的编剧们研究了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特别适合搞笑,因此经常出现在情景喜剧中,这也是利用“稀缺性”说服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谈判视频最后,我们能看到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在和谈判组讨论商量后,提出了一个价格:“33000”,也就是最终的成交价。
这其实就是经济学最为著名的实验之一——“最后通牒博弈”,不管A将手中的100美元如何分配,是全部还是部分给B,B只能接受,如果拒绝,那么双方都将空手而归。
在《谈判尺度:在博弈中实现双赢》中,拉塞尔教授讲到: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谈判工具——公平规范,对谈判的成功至关重要,根据最后通牒博弈,如果B拒绝,则得不到钱,很明显有钱总比没钱好。
最后通牒效应针对人们的拖拉倾向而提出,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会在最后期限到来时,才会努力去完成。
客观来说,没有任何特定的交易是“公平”或“不公平”的。公平是一种社会建构,对于任何谈判结果,只有在谈判双方或在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中认为它是公平的,它才是公平的。
谈判双方可能会真心实意地承诺要追求“公平”交易,但仍然发现他们在某些条款上不能达成一致,因为任何一方均可以捍卫自己与对方截然不同的提议。
在工业化世界的超市里,谈判就让位于这样的“公平规范”——商家标出价格,顾客要么接受,要么拒绝。
你可能认为超市的牛奶价格太高,决定不买,但是我敢肯定,你不会和收银员讨价还价。如果你还价,大概率会发现,收银员用疑惑的眼神盯着你,并拒绝讨价还价(他肯定会那么做),然而,你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在有关谈判的文献中,这种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不可谈判要求的策略,显然也可以是其他许多情况下的标准谈判方法,包括在美国的超市。
不管砍价谈判的场面是严肃紧张,还是滑稽无厘头,谈判大概始终都是这样的:
首先,交易双方最初的要求和提议有时是荒谬的,或者极端的,甚至咄咄逼人的。
其次,双方都试图——有时是敷衍了事,有时是大张旗鼓——宣告自己咄咄逼人的需求就是(或接近)他们的底线即保留点,因此几乎没有期待取得任何合理的进展。
这种半心半意的虚张声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抛弃,谈判者不情愿地调整了他们的需求,彼此间的讨价还价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来回搏杀,双方的距离逐渐缩小。
最终,双方在两个原始位置间的某个点达成协议。
不管怎样,学习谈判技巧并不断精进谈判技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的课程。
无论你是和CEO(首席执行官)谈上千万美元的企业兼并,和律师谈上百万美元的诉讼和解,和采购代理谈数十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和汽车经销商谈购买几万美元的雷克萨斯,向老板提出上千美元的加薪,还是与孩子商定可行的睡觉时间,拉塞尔教授提出的这些谈判工具都必不可少。
通过了解这些谈判工具如何起作用,商业领域、专业领域、消费领域甚至家庭购买力领域的谈判者,都能提升自身的认知深度和战术灵活性,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学习不等于学会,所有的经验都不能够帮助我们发挥自己的潜力,除非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对任何谈判者来说,最根本的挑战不是如何去做,而是如何从我们的经验中学习,从而做得更好。当你日复一日正式或非正式地谈判时,你可能会以一种特别的、凭人脑中的系统1,直觉和本能反应,轻松地完成每一次谈判互动,这是大多数谈判者选择的谈判方式。
如果你也这样做,就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那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你也能应付过去直到下一次谈判,但我建议你最好可以不断学习博弈思维和谈判技巧,经过深思熟虑和分析,在必要的时候推翻自己系统1,快速但不一定准确的判断,借助谈判工具不断优化自己的谈判能力,在博弈中实现双赢。
书名:《谈判尺度:在博弈中实现双赢》作者:【美】拉塞尔·科罗布金(Russell Korobkin)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拉塞尔·科罗布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教授,研究生和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
曾在哈佛大学法学院(2007年)和得克萨斯大学法学院(1999—2000年)担任客座教授。
著有《谈判的理论与策略》。
相关推荐
是什么风把互联网大佬纷纷吹到国家医保局?
知料 | 2万亿医保基金“宫斗大戏”,各地医院和医保局上演“报销”掐架潮
36氪领读| 华为高级管理顾问田涛:组织兴亡律与组织变革
微信联合医保局的背后:少一张小卡,多一个大场景
创新药入院难?成都破题,8.5亿医保基金支付国家谈判药
36氪领读 | 面对谷歌,Facebook是如何赢得“社交保卫战”的?
36氪领读 | 图灵奖得主:人工智能是如何走出死胡同的?
36氪领读 | 5G改变的不仅是网速,这本书科普了5G的各种可能
长期险、短期险、国家医保,分别需要什么数字化解决方案?
36氪领读 | 混乱硅谷逃脱指南
网址: 36氪领读 | 国家医保局: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