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 yyds 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 ,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媒体是这样批判网络热词的。
网络用语真的会影响表达能力吗?
我倒是觉得一味批判有失偏颇。
还是要分程度和场合,在某些应用场景之下,这种梗反倒帮助了我们的表达。
不知道各位了不了解,在大多数内容型(特别是面向传播)的工作 JD 中,都会标准那么一条:有网感。上大学找实习的时候,我一直 get 不到「网感」是什么意思,直到 2017 年,我去了腾讯娱乐实习。
当时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要写当下热门影视剧综和娱乐热点的评荐,因为是通过自媒体号发布,所以即使是写资讯通讯稿,也不能写得太过正经。「要有网感啊」当时带我的姐姐天天这样教育我。
为了适应写作风格,我后续做了这样的事情。
我把几个娱乐大号 、豆瓣小组、我们的账号历史推文,近一年的内容全都看了一遍,并且把最近各家频繁提及的流行语和梗全部都整理了下来。然后适时适当作为形容词、语气词用在了我的稿件里。
记得当时流行的还是「皮一下」、「宝宝心里苦」、「你有 freestyle 吗」等等,配上表情包,用上之后确实文风活泼生动了很多,加上事件本身的信息量与趣味性,可读性提高了不少,也诞生了几篇 10w+。
后来我也去了传统媒体实习,辗转几个平台之后,慢慢领悟了什么叫做「网感」,什么叫做「文风」。有些事件就是要规范的新闻专业模式报道,有些故事要以温暖抒情的笔触讲出来,而有些文章,该玩梗就是要玩梗,该贴合大众就应该贴合大众。
这是风格和定位决定的,也是场合和面向的受众群体决定的。
如果说话带上「绝绝子」就是「年轻人不会好好说话了」,就是「文字失语」,这是不是也算有机忽略了梗本身就是新文本载体的意义。
所以,在该玩梗或者 social 传播的场合,如果一味为了摒弃网络用语,规范用户,重新组织表达文本,是不是也是一种矫枉过正呢?
其次,我还想提到一个概念,叫做「次生口语时代」。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沃尔特•翁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两极性理论,他从媒介对人的思维影响的角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生口语文化时代、文字印刷时代和次生口语文化时代。
很简单,如字面意思,相比口口相传的原生口语文化时代,次生口语文化时代指的就是以一种虚拟的、仿真的方式开展以电子网络为媒介的公共对话。其实,梗并非网络时代的新产物。
如果把今天我们提到的「梗」定义为浓缩、抽象、让群体中的受众能够心领神会的流行词,那么,类似的案例在文字印刷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由于印刷书籍这种独特的硬载体的限制,使得当时的人们越来越倾向和习惯于用抽象的文字符号。虽然在纸本书籍中也会出现少量的插图,但那通常都是示意的并且是剥夺感官的。也就是说,过度地依赖语言文字还只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单维的描述,文字符号、图形符号等还只能静态地表现与表述知识的某些方面内容。
但这一媒介结构的巨大变化给人类解释世界的方式及精神思维活动带来巨大影响:独白代替了对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由此曾给这个时代起了个‘形而上学’的绰号。”而在荷兰学者约翰•德•穆尔看来:「一旦思考的进程从丰富而混乱的口语表达的语境中解脱出来,前所未有的思想的精确性便成为可能。」
虽然无法将流行梗与书本上的惯用用语等同,但毕竟从媒介传播的角度,两者的传播用途是类似的,而评价却大相径庭。
这就又说明了以网络用语为代表的原生口语文化时代不同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独特特征:它具有高度的对话性与场景性。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仿生又近乎全息的内容生态,我们被浸润其中,网上的一场一场讨论就好像我们周围正在上演鲜活的人生故事。
其实从这个角度也能理解,为什么频繁看到「yyds」、「绝绝子」这种梗,我们多少会产生一些反感情绪。
一是如上文所述,用对了场合会帮助表达,可用在不恰当的场景下,可能就会变得生硬和尴尬。例如,当朋友真心向你寻求安慰,你却只用这种词来回应...或多或少显得有些敷衍;
二是我们天然会对短期内就占据多数流量的事物抱有警惕。某个明星的爆火之下,爆料贴随即而来;某个剧大热,背后的营销手法被反复猜测;某些网络热词的流行,「幕后推手究竟是谁」、「为什么会火起来」成为我们使用它之前在心里画下的一个问号......
在流动的传播链条中,如果一个或多个节点突然产生流量峰值,必定会导致某些方面被相应的忽略、舍弃或者遗忘。而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们,会开始反思,质疑与恐慌。
这也就是该问题的出发点:我们频繁地使用梗,会失去原有的表达能力吗?
现在你明白前因后果了吗?
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棱镜。
有的人借助梗发挥幽默,有的人借助梗变得更加无聊。梗只是语言万千载体之中的其中一个,今天我们用绝绝子,明天还会出现新的绝绝子。我们不能为了一个虚无、无法评价的表达水平,就完全拒绝新兴载体,这和一味接纳有什么区别?
载体本身并无好坏,怎么使用才有讲究。
这才是语言艺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莉莉安”(ID:DearLilyFarewell),作者:Lilyann,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味批判「绝绝子」?
“4500万研发费蒸发”的背后,绝味食品还面临哪些问题
六看绝味食品:靠一根鸭脖如何支撑600亿市值?
员工遭水滴筹殴打 轻松筹回应: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看好千亿潜力的即食海鲜市场,「大鲜浪」要做海鲜版“绝味”
孙枢:“花小猪”打车虽然更便宜但安全绝不减配
马云:企业不能依靠股东生存 不能一味取悦投资者
增长这个职位就是沽名钓誉
36氪首发|「夸父炸串」完成近亿元融资,想做炸串届“绝味”
“就地过年”下的春节档:喜剧片仍一骑绝尘?
网址: 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味批判「绝绝子」?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