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原文标题:《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把我们生命中,需要耗费时间去做的事情,按照长期反馈和短期反馈,分成四大类。
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模式是什么呢?是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价值性活动上,兼顾成长性活动;同时尽可能减少填充性活动,避免规范性活动。
但现实中,我们最常见的则刚好相反:我们往往把时间都花在了规范性活动和填充性活动上,只有很少的时间花在价值性活动上,至于成长性活动,则是反反复复、难以坚持。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大脑是偷懒的。因此,我们往往倾向于让别人来告诉我们“我该做什么”,而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我想做什么”。
而这一点,正是造成生命意义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 你会感到,你并没有在为了自己而活。
因此,今天的文章,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
先聊聊第一象限的价值性活动。
什么是价值性活动呢?它指的是:那些跟我们的目标和意义感密切绑定,并且在做的过程中,能够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成就感、愉悦感和动力的事情。也就是我在《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中提到的,要去追求和探索的“喜欢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我们生命价值感的根源,也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
可以说,你把生命中多少时间花在它上面,你就会感觉到,你的生命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义的”。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才属于价值性活动呢?
关于这一点,哲学中有两种观点。一种叫做客观价值。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当你的行动能够使得这整个世界整体上变得更好,为别人带来正向的结果,你的行动才是有价值的。你的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整体的价值之上。
另一种观点叫做主观价值,它认为:价值是主观的,个人价值并不一定要植根于社会价值。只要是你觉得有价值的事情,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也就是说:价值性活动并没有那么功利。只要你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你能够获得动力,体验到愉悦感,并且愿意长期去做下去,那它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并不需要建立在“它有什么用”的基础上。
可能有朋友会问:按这么说,看剧,看小说,玩游戏,岂不也可以是“价值性活动”了?
其实不是的。判断是否价值性活动,主要有两个标准:
一个是长期反馈。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我们对它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行动能够帮助我们去实现这个目标。
另一个是短期反馈。亦即:当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能否进入心流状态。
先讲第一点。
为什么如此强调目标感呢?原因很简单:目标是帮助我们对抗虚无主义和存在焦虑的最好方式,也是确认自身存在意义的最好方式。
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也终将必然地离开。而在中间这段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个规范,要求我们按照哪一种方式去生活,没有一个任务要求我们必然去完成,更没有一个超脱的存在,为我们的表现打分、评价 —— 这一点就导致了存在主义焦虑,亦即“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对抗存在主义焦虑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自己的一生去制定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让自己沿着目标行进。
这些目标是完全由你自己制定的,只要契合你的过往和习性,是你发自内心所认同的就可以。个体并不活在任何规范里面,而是要为自己制定规范。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喜欢看小说,于是我漫无目的一本本去看,看完一本就抛诸脑后,再看下一本。看完也没有什么东西留下。这是价值性活动吗?不是。因为它没有目标。
我喜欢看小说。现在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整理一份“推理小说常见诡计大全”。于是我为了充实这份大全,一本接一本去看、思考、分析、记录。这份大全最终做出来不一定发表,也不一定给任何人看,对社会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单单只是把它做出来就很开心。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价值性活动。
很多朋友常常问:我不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如何找到目标……但事实上,目标不是找到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自己去思考和制定的。
一个最简单的思路就是:想一想,在所有可能的活动和方向里面,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如何才能留下一些痕迹,以证明我“来过”?
这些痕迹不一定需要“有用”,不一定需要对社会有正面价值,但是它们可以表明你的存在,是你确认自己主观价值的根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客观价值就不重要,不是的。客观价值同样可以是主观价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换言之,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能够帮助这世界变得更好、对别人起到作用的事情,往往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反馈,同样可以是一种重要的主观价值。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都会提到: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把你生命的目标和意义,建立在一些更远大的“事业”上面,去思考它们能够帮到哪些人,能够如何帮助你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如何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而变得不太一样。
这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价值。
二
前面是长期反馈和目标,接下来聊聊短期反馈。
关于短期反馈,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分清楚,一件事情,它所带给你的,究竟是心流状态,还是单纯的“刺激奖赏”。
这两者的共性是什么呢?沉浸。当你处于这两种状态之中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忘我的沉浸感 —— 你会忘记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久;你会变得异常专注,不容易被外界所打扰;甚至,你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当下”,不会再常常分心到“过去”或“未来”……
这是一种非常舒服、非常美妙的状态。
但两者也有区别:当你从“刺激奖赏”里恢复过来之后,你感到的是空虚和无聊;反过来,当你从心流状态里恢复过来,你体验到的,是成就感、满足感和激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原因在于:虽说这两者的本质,都是奖赏回路的激活,但这种激活的来源是不同的。刺激奖赏是你被动地接收外在的刺激,通过刺激本身获取奖赏;而心流状态需要你主动动脑思考,克服一个个小的困难,通过“动脑-克服障碍”这个过程来获取奖赏。
打个比方,这两者就像锻炼和按摩。两者都能让你感到舒服,但按摩的效果只是一时的,只有锻炼才能帮你增强体魄。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都会强调一个观点:快乐是有层级之分的,创造的快乐要比消费的快乐更高级。为什么?就是因为:创造需要你主动去动脑,你的快乐来源于“动脑”这个过程;而消费不需要动脑,你的快乐来源于消费的对象本身。
一方面,动脑的过程,除了带来短期反馈的愉悦感,你还可以收获“做成了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和激情;但消费不会。消费就像加了糖的饮料,喝的时候觉得好喝,喝完就没了,不会有任何余味和感受。
另一方面,依赖于外物提供的对象所带给你的愉悦感,始终是不稳定的 —— 你不可能保证一直都能体验到同样质量的产品。并且,由于消费会不断拉高你的快乐阈值,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有趣的东西慢慢地都会变得无聊,你会需要“加大剂量”。那么久而久之,你终将会对一切都感到无聊。
但反过来,依赖于内在动脑过程的愉悦感,是可以迁移应用在一切事情上的。当你养成了“通过动脑获得乐趣”的习惯,那么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是小说/游戏/影视剧,还是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乃至于学习新领域、新技能……你都可以通过动脑来获得快乐。
如同我在《思考,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中所说: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举个例子:同样是看电影。第一种情况,你什么都不想,一口气看下来,为里面的剧情和人物紧张、担心、放松……这是一种刺激奖赏,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第二种情况,同样关注剧情和人物,但与此同时,一边思考“剧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前面有没有什么伏笔”“这个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这里是不是导演的暗示”“这里是否在致敬哪些经典作品”……这样走一遍下来,你获得的快乐和愉悦感,不会比第一种情况少,反而会比前者更多元、更深刻。
很多朋友会问:生活中处处都要思考,不会觉得很累、很麻烦吗?但事实上,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做法,一旦你能够从思考中获得乐趣,你就不会觉得思考是一种麻烦了。
到了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一个东西,如果不能引起你的思考,那么它简直就是味同嚼蜡、毫无味道。
所以,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呢?一方面,是找到跟自己长期目标契合的事情,找到具备意愿和动力的事情;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在做的过程中为自己设定新的小目标,让自己不要停留在重复成功经历上面,而是不断地突破过往的自己。
我提到过一个观点:喜欢来源于什么?源于你的“专长”。有朋友问:这是不是说你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做得比别人好?如果你做得不够好、很平庸,你就没有资格去喜欢它?
不是的。这里的专长,不是跟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较。
也就是说:你喜欢的东西会满足什么特点呢?你在做它的过程中,会感到如鱼得水、如臂使指,会感到自己不断迈过一个又一个小的关卡,不断产生一个又一个新问题又不断解决,不断把自己推到一个更高、更自如的状态里……你会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
这个过程,跟比较、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状态。
三
聊完最核心的“价值性活动”,下面聊聊“成长性活动”。
什么是成长性活动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短期内无法获得奖励,但长期来看对我们又有帮助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都是让我们“变得更好”所必备的活动,最常见的就是学习。
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问我:如何才能坚持做缺乏短期反馈、但长期有益的事情?比如:健身,学英语,改掉不良习惯……
这些事情可能短期内见不到成效,那就很难会有成就感,该如何才能长期做下去呢?
其实也不难,我们可以拿“动力-阻力”模型来进行分析:要能够长期做“成长性活动”,无非两种途径:要么提高动力,要么减少阻力。
如何提高动力?一个最关键的做法,就是把它跟“价值性活动”捆绑起来。
简单来说:许多事情都有助于我们成长,对我们有益,那么在这么多事情里面,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些,而不是那一些?原因一定是因为:它们跟我们长远的目标有关系,有助于我们去达成目标。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清楚,你想坚持去做的“成长性活动”,跟你的“价值性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前者可以如何帮助你更好地去做后者?
这也是我讲过“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原因。为了学习而学习,那这种自我提升其实是缺乏动力的,你很难真的坚持下来。
真正有用的是什么呢?你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需求,再从需求出发去倒推“为了满足需求,我要去学什么” —— 这才是一个有效的思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我会有动力去运动、锻炼?并不是因为在运动中可以得到乐趣,而是因为:运动可以帮助我提升每一天的精力上限,让我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学习、思考、写作,产出更丰富的成果。这才是让我能够去运动的真正动力。
试着去描绘一个图景:
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比起这个理想的状态,现在的我还有哪些差距?
如果可以弥补掉这些差距,我跟现在相比会有什么不同?
试着去想象那个理想的自己,并将它跟现在这个不够完美的自己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来赋予自己不断前进和行动的动力。
心理学上,把这种过多地关注短期回报,忽略长期回报的行为,称为“时间贴现”(Time discounting)。为什么人会有时间贴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会下意识地把“未来的我”跟“现在的我”分开,认为未来的我是不确定的、模糊的、不重要的,因此才会更加重视眼前的回报。
所以,一旦你把“未来的我”跟“现在的我”整合起来,让他们成为同一个人,你就会有更强的动力,可以抵御住短期回报的诱惑。
这是动力的层面。
那么阻力层面呢,也很简单。要培养一个长期的习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它分解成最小化步骤,然后再添加到一个旧习惯的后面 —— 也就是我常常强调的“一……就……”。
比如:
一洗完澡出来就读2页书;
一洗漱完毕就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早上一起床就听5分钟新闻;
……
一方面,把自己想要养成的长期习惯简化,先从最小化的步骤做起,等到习惯了、适应了,再往上增加;另一方面,通过“一……就……”的方式,为这个习惯建立一个触发器,让自己无需刻意去想也能落实到每天的行动里。
四
接下来,聊聊“填充性活动”和“规范性活动”。
什么是填充性活动呢?其实就是前面讲到的“刺激奖赏”,比如娱乐、消遣、休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发时间”。
之所以用“填充”,是因为这些活动往往发生在碎片时间,用来填充其他活动之间的间隙。
这些活动,不是说要完全避免,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我们可以做的,是尽量限制它的时间,并且更好地、更主动地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
我自己的一个习惯是,会为一切娱乐消遣活动设定一个时间边界。比如: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休息一下,我会给自己半小时,看看视频、纪录片,读几页小说,看些不动脑子的东西。半小时到了,立刻停下,继续下一段工作。
很多人可能会问:可是我一旦玩起来就很容易忘了时间,怎么办?
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养成一个“平时多看时间”的习惯就可以了。拿我来说,我自己工作、学习、休息的时候,无论是对着电脑还是手机,我都会几分钟就看一下时间,估摸一下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做了什么。
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自然、无需刻意的习惯,也强烈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一方面,这可以帮助你在进入沉浸状态的时候,依然不会“忘记时间”;另一方面,这个习惯也可以帮助你对自己的效率和执行力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大约需要多久,可以更精确地做好项目管理。
另一点,是平时维护好一份清单,当你进入碎片时间、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可以及时把这份清单拿出来用。
清单里可以放一些什么东西呢?我建议是放两种东西:一是比较琐碎的操作性事务;二是比较新鲜的探索性事务。用这两者来代替掉原有的“填充性活动”。前者可能包括回邮件、回信息、整理文档、整理日记,等等;后者可能包括试用新工具,诸如此类。
很多朋友问我,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折腾那么多新工具?其实折腾这些工具压根就不占用我真正工作的时间,因为我都是把消遣、娱乐、休闲的时间拿出来使用而已。
这是“填充性活动”。
那么,什么是“规范性活动”呢?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外界对我们的要求,那些我们“为别人而做”的事情。比如:
为了签约反复跟客户沟通、磨合、确认;
工作中机械重复、没有价值的部分;
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种冗长、低效的会议;
为了人情来往而不得不为之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
……
以及最常见的,基于大众的惯常模式之上的,“你应该做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给你贴标签: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买什么样的配饰,用什么样的品牌,吃什么样的食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参加什么样的活动,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把我们层层困住的“圈层规范”。
这部分事务,当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但大多数时候,它们既不会给我们提供短期反馈,也不会提供长期反馈,它们提供的是“惩罚”。也就是:不这样做,会有不好的后果。
所以,这部分事情,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但也要想办法尽量去减少,不能让它们占据过多我们生命中宝贵的时间。
一个比较有效的思维方式是:去寻求更好的“替代方式”。
我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达到?
比如:需要跟客户和执行团队来来回回反复沟通,那能否换个方式,大家坐在一起,一次性把问题讲清楚、解决掉?
每次开会总要花很多时间,效果也不好,能不能把会议搬到线上,变同步为异步,让大家可以清楚地表态和论述?
维护人际关系,与其花很多时间闲聊交际,不如花点心思挑个礼物,或者看能否互相帮个忙,这样大家都有个人情,也省时间……
诸如此类。
另一点,就是要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是由我定义的,而不是由任何一个外界所定义的。不管这个外界是家人,朋友,同事,还是媒体,舆论,广告……它们都没有办法决定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完全跳脱“圈层规范”,但挣脱这种规范的束缚,让自己得到更高的自由度,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是找到生命意义感的关键路径。
记住:
“要我做”把你变成别人,“我要做”才能让你成为自己。
五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
首先,你要给自己做一个诊断,判断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分别如何归入这四种活动。
然后:
价值性活动:集中精力去做,为自己设定目标、寻求心流效应。
成长性活动:把它跟价值性活动捆绑起来,通过愿景和最小化步骤提供动力;
填充性活动:尽量限制时间,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
规范性活动:寻求替代方式,明了“我之为我”,跳出圈层规范束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相关推荐
人生苦短,如何为自己规划有意义的生命?
人生的幂定律
业绩触底、库存成山,柔性供应链如何为服装业破局
为什么你总是突然感觉人生无助、无望、无价值?
爆款一次性小烟“AN小彩条”,「狼烟天下」是如何为其定义的?
从互联网公司逃离之后,我转行帮人规划「后事」
聚焦微信生态营销自动化,JINGdigital如何为品牌主带来40%+会员增长率?
睡掉人生三分之一,是在浪费生命吗?
秃头、带薪如厕、快速上车,本届年轻人无处安放的时间焦虑
对营销创意进行“元素级”管理,「筷子科技」如何为企业省钱又赚钱?
网址: 人生苦短,如何为自己规划有意义的生命?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