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作者:造就, 编辑&版面:晓娜,36氪经授权发布。
在《镇魂》《陈情令》爆火后,耽改剧——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走进了资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耽改剧开始立项筹备。
2019年有59部耽改剧备案。今年,除了不久前刚完美收官的《山河令》、播出至今还没有太大水花的《恨君不似江楼月》,预计年内播出的还有《皓衣行》《杀破狼》《左肩有你》《张公案》《夜燕白》《逆光者》《山河表里》等多部大IP耽改剧,2021年也因此成为了“耽改101”元年。
资本青睐耽改剧,是因为耽改剧一旦火起来,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2019年播出的《陈情令》,平台播放量累计破53亿,仅超前点播吸金就超过1.5亿,贴片广告收入2.4亿,发布的标价20元的国风数字专辑,上线4小时销售额就超过265万,截止今年4月1日,卖出了160多万份。
今年大火的《山河令》,作为后起之秀,捞起钱来也毫无手软,搞了个冲榜加更的活动,购买优酷的年卡,可以获得名为“琉璃甲”的道具,所有用户贡献的琉璃甲到一定数量可以解锁主创云见面会、每周六加更1集、每周日加更1集。
根据网友计算,一张年卡6折118元,不打折是198元。也就是说,加更一集需要20万个年卡会员,花费在2360万元到3960万元之间。
为了加更,甚至有用户冲了200年的优酷会员。
这些耽美剧的主角往往是两个男性,重点描绘刻画的也是男性之间的感情,但它们的目标用户却绝大部分都是女性,一部分是原著小说的读者,另一部分则是被影视剧吸引来的。
破除“人傻钱多”的刻板印象后,这些女性用户其实是一个颇具创造力的群体,除了被动地观看影视作品外,还会主动进行二次创作,做视频剪辑、画同人图、写同人文……有的还在微博上打榜、做数据,帮助作品破圈获取更大流量。
而在她们粉红色的二次创作的幻想世界中,也经常是以女性身体的结构性缺席为重要前提的。
为什么女性要把理想关系寄托在两个男性主角之间?
耽改剧体现了女性的欲望和幻想吗?
什么造就了粉丝的狂热?
今天,造就想推荐三位相关领域的嘉宾,她们每个人也许会为你提供关于女性、同人、耽美的新思考。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嘉宾。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女性文学。专著有《雾中风景》、《电影批评》、《性别中国》等,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
因为资本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互联网、VR等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这种以男性作为欲望观看对象、腐文化、耽美、大女主等等现象的流行。
戴锦华说:“耽美虽然也被包含在广义的言情中,但是它比言情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在尝试为社会提供一种修复性力量。”
这个修复性的力量就是,如何连接起个人与个人,如何在个人与个人的连接之中,重新建立起一种与社会的连接或者是对社会的承担。
这样的一种亚文化,这样的一种文本,它在尝试去承担、去直面今天我们这个网络时代宅男宅女们所面临的“个人主义绝境”。
耽美文化艰难地试图去建立起亲密关系,进而由此来恢复社会性。
但是,耽美这个去传递和负载女性的身体幻想、女性的性幻想的场域,却以女性的身体的缺席为重要的结构性条件。
大火耽改剧《山河令》剧照
我们没有看到新的女性社会生命模板出现,没有看到一种对女性身体的坦然的、同时是反思性的表达出现。
女性在男性的形象、男性的生活、男性与男性的爱情之间,放置了我们个人的女性的社会生命经验。
耽美文化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价值吗?
为什么女性要在男性形象上放置社会性自我和社会性经验?
女性消费力能够改变女性现状,让她们由此获得权力吗?
如果你想问类似的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安排直播连线,共同探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郑熙青,中国社科院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多年致力于粉丝文化研究,译有《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合著有《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发表论文《当代网络同人写作中的革命叙事》等。
她探讨了耽美同人文化对于女性的意义,以及女性角色在这种幻想中缺席的原因。
耽美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性凝视,以女性的视角出发,窥视两个男性之间的关系。耽美中大行其道的是普通女性粉丝的欲望和幻想,体现的是整个女性粉丝社群的思维交锋结果,体现了女性对理想关系的想象。
但这种理想关系,为什么发生在同性,而不是异性之间呢?
这里有就有几种常见的解释方式,其中之一是异性恋模式的失败。
这种异性恋关系如果出现在一个事业的场合中,那就一定会坍缩到家庭领域,两个人爱上了彼此,那么他们一定会结婚,那就一定又回到家庭的鸡毛蒜皮中,其实粉丝并不是很愿意看这个。
第二个原因也就是女性对代入的不适。女性不想把自己带入进流行文本中的一般非常弱小、无力的女性的形象,需要男性来拯救,或者总是比男性差一点,她们更喜欢的是旁观和操纵的权力。
周润发及缪骞人主演的电影《倾城之恋》剧照
By Women, For Women, With Love.
某种意义上,同人是一种女性在想象世界里,为自己和他人建立的友爱的,不为利益的乌托邦。
当然,粉丝同人文化与现实交织的时候,势必与资本、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形成非常复杂的张力关系,有的时候也并不是永远是和平与爱。
但是不可以否认的是,这个为爱发电的群体,她们依然在通过这种方式,探索着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实践的问题,她们在现实中无法放置的梦想。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粉丝=脑残”?
粉丝是“文化蠢货”还是“能动的创作者”?
为什么耽美同人会成为女性群体的“精神乌托邦”?
如果你想问类似的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安排直播连线,共同探讨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朱丽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社会学刊》、《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CSSCI刊物和TSSCI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兴趣集中在媒介文化研究、影视研究、青年研究等领域。
什么造就了粉丝的狂热?
她认为,“粉丝藉由对一个人物的共同喜欢,形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事实上,从既有的粉丝研究来看,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荷尔蒙。
大多数粉丝集中在青少年,而大多数粉丝的性别会集中于女性。这个其实向我们昭示,社会上那些边缘的、不被重视的非主流部分,更需要通过粉丝文化找到集体的力量和话语感。
其次,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原有的社会结构松散、消失了,宗族文化和单位文化,也基本上消失殆尽,至少对都市里的青年人是如此。粉丝文化,其实是原子化社会的一个必然的出口。
以前六七十年代,单位里的人一辈子在一起,生老病死,谁对谁家的闲话都很了解,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在你可能和公司里的人毫不认识,只是上班而已。
在这么孤独的社会中,我们非亲非故,仅仅通过一种兴趣连接起来,我们有共同的爱、依恋、喜欢,我们投射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我们藉由对这样一个人物的共同喜欢,形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我们觉得我们是一类人。
我们可以抱团取暖,它既像我们的树洞,也像我们的聚集地。
为了“迫害”利路修,“笋丝”们聚集在了一起
如果我们抛开一切偏见,粉丝文化其实是现在中国青年或者全球青年最重要的日常文化经验之一。
它提供给我们理解青年的入口,因为我们可以借由粉丝文化去理解他们鲜活的文化逻辑及代际表达。
我们为什么需要去理解粉丝文化?
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粉丝的权力上升了,为什么文化产品的品质没有随着上升?
相关推荐
《山河令》完美收官,《皓衣行》《杀破狼》蓄势待发,“耽改101”为什么如此火爆?
“耽改101”开始内卷,《山河令》算是炮灰还是黑马?
《山河令》背后的耽改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缺位一年的内娱新顶流,还得靠「耽改101」?
代言费七位数,销量不敌“博君一肖”,《山河令》演员值得品牌押宝吗?
“尊重爱情”——《山河令》与耽改剧的流行密码
男性观众已经“不配”追剧?
磕CP,圈层消费的新“春药”
山河令120w、陈情令763w,时尚芭莎搞「婚庆」赚疯了?
视频网站领衔,多类型迸发,古装剧能否在2021重回主赛场?
网址: 《山河令》完美收官,《皓衣行》《杀破狼》蓄势待发,“耽改101”为什么如此火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