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36氪经授权发布。
你见过北京地铁站的巨幅广告吗?一张长时间曝光的望京SOHO,每个楼层的灯都亮着,下面写着大大的“21:00,望京,努力拼搏”。
豆瓣用户@波函数的魔方 被这张巨幅广告所震慑,离开北京后她说,我不想要高薪却不规律的生活,不想要每天都在弓弦上紧绷的状态,只想和喜欢的人生活在安静的城市。
她曾经为了看病不排队,在医院附近的韬奋书店过夜,凌晨三点的书店里,坐着流浪汉、为考研奋斗的大学生以及无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们。
那一刻她觉得,这才是北京的灵魂,像她这样的普通人,只是寄宿在这座城市的幽灵。
两天前我们发布了离开大城市的征集,我们想知道,曾经怀揣梦想的人们,都是如何下定决心离开的。
↑电影《无依之地》
大城市用高收入吸引年轻人前来,却用高房价和高物价劝退他们。拼搏所得被以更快的速度消耗掉,所有人留下奋斗的目标都成了买房。当终于意识到房价和物价的高不可攀,年轻人选择被迫地放过自己。
没有户口,无法购房,搞积分太复杂,办暂住证要求人。眼睁睁看着房价登天……终于不用再期待了。
去年大年初六刚从老家回到北京的那天晚上,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通知,困难时期全员降薪。犹如晴天霹雳,无法接受但也只能理解。在测算了成本后,一半的工资会让我资不抵债,消耗现金流,于是我选择了离开。
↑杰伦迷弟离开北京前做的思维导图
2016年独自来到北京,找艺人助理工作时被拉到怀柔影视基地骗了500块,此后在一家房产经纪公司做了三年多销售,业绩大起大落。2020年全面负债,信用卡加网贷一共十几万欠款,而我的底薪是每月2800,催债电话接踵而至,每天几百个陌生号码骚扰,催收在联系完我父母后又联系到了村主任,几次沟通投诉无果之后,内心防线终于崩塌,父母决定帮我还一大部分,条件是离开北京回老家,理由是我是小城镇出去的孩子,离开土地很难生存。
接下来几个月送过外卖,跑过快递,去24小时便利店兼职,终于在看到希望的那一刻,意识到我要离开北京了,打包收拾家的时候只有一个皮箱和行李,原来来到或者离开一座城市是这么无关紧要,而我什么都不曾拥有过。
人类学家项飚认为内卷的背后是“目标上的高度单一,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然后竞争方式也是高度单一”的高度一体化、缺乏退出机制的竞争。大城市的这种竞争更加明显,少数人赢,那些数量更庞大的、输的人或者压根不想去竞争的人怎么办?想要放慢速度,想要走出内卷,他们选择了离开。
好学校优等生能力强还负责的同事姐姐,在怀孕中后期被副总不太合理的工作建议气哭在工位上,哭完跟副总说:“好的,没事的,我知道了,能理解您的意思,我看一下怎么办。”那一刻觉得,我没她优秀也没她努力,我不能接受几年后自己面对这样的处境。所以我离开了上海,离开了我觉得自己没能力做得更好的工作。
在北京读完研究生,经历了很痛苦的找工作过程。特别记得有一天,早上去顺义,下午去西城,晚上六点多又去了望京,跟面试官聊得也不是很好。出来走在路上,有辆车突然从我身边驶过去,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早知道就多跨一步,把我撞死得了。后来找了份月薪7500的工作,没做多久就觉得没有头,看不到未来,我又没有户口,干脆就离开了待了9年的北京。
马上准备离开南京。工资7k,公积金3000*8%,加不完的班,扯不尽的烦心事,公司只有一句我对你们不错。确实,加班一天50针不戳。
身为一个普通研究生的我,打开各大实习生招聘app,千篇一律的工资,千篇一律的基础工作,千篇一律的baseBJ,顿感暗无天日。你培养了我,但我一定要离开你。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
独居,每隔一两年就搬一次家,每隔两三年就换一份工作,一段又一段不稳定的关系,年轻人既很难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地理住所,也很难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情感关系。当“不属于这里”的声音太强烈,也就是时候离开了。
被蛋壳坑了房东来收房子的时候。明明还有半年可住,房东带着一家人来家里要求我搬出去,说给我三天时间,不然就喊人来清理。他们四五个人,我就一个人,警察和居委会的人都来了却毫无作为。
真的太无助,那一刻我再也不想留在北京,再也不想相信这里。在这里,我已经交了房租,却依然没有人可以保障我的利益。现在回家了,有稳定的工作还有自己的房子,准备再养一只猫,有猫有父母有朋友真的太幸福了。
当你打个疫苗,到图书馆借个参考文献,电动车上个牌照,用身份证竟然都不行的时候。
一个人搬家钱包被偷,欠着房东的房租,坐公交去见了四五个客户,吃了四五个闭门羹,业绩开不了单,在单位楼下坐了好久,遇到一个小报记者一脸着急来跟新闻,可是新闻早结束了,街上一切归于平静,就像没有发生过那个新闻事件一样。那一刻,突然觉得这个城市非常没有归属感,决定收拾行囊回老家了~
孤独的夜晚独自一人看到万家灯火;灿烂的天气独自一人坐看人来人往;一个人走在路上与无数个陌生人擦肩而过;很多人聚在一起和一个个好朋友推杯换盏;偌大的城市没有一丝归属感。这城市不属于我,我也不适合它。
拿工资对比房价的时候,用真心换来欺骗的时候,每个夜晚都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时候,我不是天选之子,该体验的体验过了,该努力的努力过了,是时候离开了,回到有家人,有朋友,有美好回忆的地方。
↑电影《小偷家族》
工作机会多、高收入的憧憬鼓舞着无数年轻人奔向大城市,但现实是,高速运转的大城市从来不缺新鲜血液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当家乡的发展逐渐超出自己的理解,当大城市也并不能带来亮眼多少的收入,回老家或者另择一小城偏安一隅,自然也就成为了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更优选择。
在厦门上大学,去年年初考研二战失利,加上疫情影响,毫无工作经验的非应届生就业十分艰难。几乎投遍了自我感觉符合要求的所有岗位,回复寥寥。后来终于拿到一个offer,试用期3.5k,转正后4.5k,而投递简历时,招聘软件上标注的却是5~8k……那段时间真的陷入无穷无尽的自我怀疑,焦虑得夜夜难眠,每天都盯着天花板等天亮。恰逢老家发布事业单位考试的消息,托人打听了一下薪资,每个月三四千左右。独自在外生活的几年间,也萌生过不少次离开的想法,但都没有那一刻的感觉那么强烈,那么笃定。
跟老家的朋友聊天,朋友车房全买,婚姻幸福,儿女双全,生活压力不是很大。每次我的心里都在剧烈挣扎。
环境污染严重,漫天看不清前方的时候;因为气候环境,脸过敏严重的时候;大学实习,因为工作不熟练加班到快十点的时候;看到东莞发展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听到家里要拆迁的时候。
↑电影《寄生虫》
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和妈妈一起去医院体检,才发现一向生活习惯健康规律的妈妈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小问题」。直到不得不离开家返回学校的那一天,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崩溃了,又不敢被妈妈知道。是真的真的放心不下。
这次回家发现父母的身体不太好了,父母也急切的希望自己成家,在三线小城市过安逸的生活,人是一个社会人,很多时候不是全为自己而活,今年年底前估计会离开。
17年底辞了工作后,考虑是回老家考体制工作还是接着待北京。之前的单位提供住宿,平时基本不用感受高峰,在学院路乘地铁面对汹涌人潮,我等了三趟,还是没有一个可以从容上车的机会。可能是一段时间不工作闲得慌,开始多愁善感了,那种赶时间挤上去的心劲不如以前,也没有足够的勇气经常面对这种情况,甚至感觉自己如果摔倒,那就肯定会被踩死,不是有夹在地铁门外人没了的新闻吗?百感交集地看了一会儿人流,就回去了。当时就决定要回家了,毕竟连坐个地铁都这么多想法,这种心态自然是在北京待不下去了。
在广州实习期间,实习医院很偏僻,每天早上都要坐两趟地铁,转一趟公交车,下车后再走一段路。公交车很拥挤,每天都被挤的手脚不能动弹,还经常塞车。每天光赶路都已经气喘吁吁,筋疲力尽。
下雨天,赶着上班和回家。换工作,坐了好久的地铁转公交去面试。想不清楚留下来的意义。
↑电影《恋恋风尘》
当“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超6成青年人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等话题一次次冲击着大众的神经,有些年轻人开始拒绝走向“拿命换钱”的宿命。
生病在医院里输液还要处理工作,输完液又回去加班,工作七年,钱没有,倒是收获了一身病,现在觉得猝死也没那么吓人了,总比得癌症被离职好。
找到了活的意义,生活是需要快乐和健康,有家,有爱,有快乐,有健康才能让我幸福。在深圳,只有加班和手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关键是挣的钱没法让我在这个城市定居和养家,如果我现在不离开,40岁之后就是留不住的大城市,回不去的老家,到头来是“无处安放的灵魂”。人终将老去,希望能走的稳定、快乐些。
发现入职一年的应届生人均压力肥+脂肪肝的时候。
城市给了年轻人梦想,又把梦想击得粉碎,无数年轻人被迫站在了一个孤独的位置。一边,是远离家乡后或多或少切断联结的故土人情,家乡旧友的生活方式已经与自己的大大不同;另一边,却是难以融入的内卷式城市竞争体系,是可望不可即的房价压力和看似丰富实则贫乏的朋友圈带来的更为冷酷的孤独体验。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却进入不了城市。
这种尴尬而矛盾的境地总是会让年轻人痛苦万分。来自武汉的读者@小月月 说,为什么非要在这个城市安家?以至于我和男朋友明明是有以后的却依然要分道扬镳,如果我回老家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我意识到我在这座城市没有爱也没有家,我不属于这里,我应该回去不是吗?
休斯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的助理研究教授布琳·布朗在《不完美的礼物》一书中说,人们渴望成为比自己更强大的群体中的一份子,试图通过融入环境和争取他人的认可来获得归属感,但融入和认可只是表象,而且会成为获得归属感的阻碍。只有我们向世界展露真实的、不完美的自我时,真正的归属感才会出现。自我接纳比归属感更加重要。
或许,离开大城市,正是年轻人用自我接纳的方式去寻求归属感的另一种方式。
当然,也不是所有离开大城市的人都有一肚子苦兮兮的丧怨怒气,在我们的征集里,也收到了来自读者@哎哟喂凡小烦的留言——
家里拆迁了,异地收租不方便,就离开了上海。
在这里,我们替上海欢送这位年轻人,同时,也欢送所有离开大城市的年轻人们。
相关推荐
大城市不需要普通人,我先走为敬
郭敬明、于正,很难被打倒
“侍神”郭敬明
郭敬明从未进入现实世界
谁还在追捧郭敬明?
韩寒郭敬明宇宙守恒定律
果麦文化IPO:由文及商,韩寒与郭敬明终有一战?
了不起的中国盖茨比
韩寒与郭敬明:人至中年,帝国未竟
比尔·盖茨和贝斯手的故事:致力于改变普通人的医疗
网址: 大城市不需要普通人,我先走为敬 http://m.xishuta.com/newsview4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