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光刻机巨人ASML是如何炼成的

光刻机巨人ASML是如何炼成的

因为华为手机在芯片上被卡脖子的缘故,让许多之前完全不关心半导体行业的中国人,也第一次听说了光刻机和ASML。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设备,ASML是制造光刻机的公司,你如果非把二者划等号,其实也不夸张。在这个人类制造的巅峰领域,ASML基本上就等于光刻机,它以一己之力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并且,能造出精度在7nm及以下水平光刻机的,全球更是独此一家。

 

所以,当有网友传言说华为要自力更生造光刻机的时候,半导体行业的朋友却回应道,那是外行人想的简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制造出光刻机,就算ASML公开图纸,别人想复制也很难。

 

既然造光刻机那么难,那ASML又是怎么造出来呢?

 

这是个好问题。可惜的是,ASML的风格跟华为有点像,能力上强悍,作风上低调。你想在网上找个关于它的消息都很难,有限的信息里更多的是自媒体的抄袭和臆测,更别说想搞清楚它是如何造光刻机的了。

 

信息孤岛在2019年被打破,随着一个叫瑞尼·雷吉梅克科技专栏作家写的一本关于ASML的企业传记的出版,世人才得以窥见这个1984年还一无所有的袖珍公司,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长为光刻巨人的。

 

瑞尼·雷吉梅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ASML,那时他还是个科技记者,后来创办了《比特与芯片》杂志,杂志倒闭之后,他忽然意识到可以写本关于ASML的书。对于ASML,他先是关注了很多年,后来为又采访了很多年,再之后又写作了7年,这本关于ASML的传记才得以面世。

今天,虎嗅联合本书的中文出版方——人民邮电出版社,把这本《光刻巨人》推荐给大家。该书的目标读者除了科技读者、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外,创业者、管理者、投资人以及对ASML和光刻机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各取所需。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现在下单还可以入群

 

ASML前传

 

ASML的一部分前身叫ASM,是一家荷兰的从事半导体设备制造的科技公司,距离飞利浦只有60英里。

 

创始人德尔·普拉多1931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父母是荷兰公民。二战期间曾被关在拘留营,战争结束后搬到荷兰,在荷兰学习了化学和经济学,之后前往美国哈佛商学院继续学习。

 

1958年完成学业后,26岁的德尔·普拉多前往美国西海岸。在这个后来被称为硅谷的地方,他遇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计算机芯片。

 

从美国返回荷兰时,德尔·普拉多一手拿着晶圆,一手拿着500美元。他成立了一家名字叫做“先进半导体公司(ASM)”的公司,准备在芯片制造材料和设备方面有所作为,除了不做光刻机。

 

ASM先是从销售商和分销商干起,后来转型为设备制造商。转型之后,营收开启了爆发式增长,到1978年,ASM的年收入已达1400万美元。

 

在荷兰,最早制造的光刻机的公司是飞利浦。这个成立于1891年、直到今天仍让荷兰人引以为傲的公司,在光刻机制造方面不缺钱,不缺人,不缺使命与梦想。克洛斯特曼、鲍尔、范希克、布休斯等一群天才为之奋斗了数十年,耗资无数,最终却只造出了几台光刻机。

 

没有市场的项目就会被砍掉,这是商业世界的常识。何况那是经济滞胀的1970年代,飞利浦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当飞利浦的首席执行官威斯·德克有一天说飞利浦必须放弃非核心业务时,光刻机业务的主管特罗斯特意识到,接下来,他需要给光刻机业务找个下家了。

 

1970年代的ASM正在快速崛起,其创始人德尔·普拉多也一直梦想着跟飞利浦合作。然而,天不遂人愿,飞利浦这个大象眼中,并没有ASM这只蚂蚁。飞利浦的目标是把光刻机业务卖给领先的美国公司,最差也要卖给崛起中的日本的公司。

 

这边,ASM的德尔·普拉多热情洋溢地给飞利浦写了两封寻求合作的信,毫无悬念地都石沉大海;那边,飞利浦想把光刻机业务卖给美国公司或者日本公司的计划,最终也折戟沉沙。

 

此时,按照正常的剧本,连备胎都不是ASM应该有机会了。机会也确实有了,但又相当于没有。那是1981年,在给飞利浦的第二封信发出去的5个月后的一天,ASM的德尔·普拉多忽然收到了飞利浦方面的回信。

 

可惜的,此回信非彼回信。这封回信,是对德尔·普拉多在荷兰主流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的回应信。在那篇文章里,德尔·普拉多说,美国的大公司都很愿意与创业公司合作,这种情况在荷兰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在这篇文章中,德尔·普拉多并没有提到过飞利浦的名字,但飞利浦的管理层认为,德尔·普拉多这是在影射自己。所以,他们要写信说明情况,并约德尔·普拉多喝个咖啡。

 

喝咖啡的时候,德尔·普拉多狠狠地做了下自我推荐。然而,热情没有换来热情,飞利浦S&I的商业总监德波尔没有跟他约下次见面的时间。

 

转折发生在1983年春天。一天,飞利浦S&I的技术董事乔治·德·克鲁伊夫在看报纸的时候,读到了ASM的成功故事。这让他意识到,德尔·普拉多这家伙还挺有钱的。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ASML即将登上历史舞台——1983年6月底,双方成立合资企业,飞利浦和MIP(一家私募股本基金)分别获得30%的股份,作为项目的领导,ASM获得40%的股份。

 

进击之路

 

光刻机业务在飞利浦没有发展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飞利浦的官僚主义——管理层不懂节俭和高效,等级制度分明,保守主义严重,部门之间勾心斗角,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不利于开展创新业务的。

 

ASML没有飞利浦的官僚主义,从美国回来的德尔·普拉多带有明显的硅谷风格。在合资公司还没有名字的时候,就开始了疯狂的招人——软件、电子、机械、光学、测量、控制技术,各个领域的工程师都需要。

 

维姆·亨德里克森是ASML的第一批员工,入职ASML之前他是飞利浦医疗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ASML的招聘广告后,就大声地朗读给自己的妻子听:“ASML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征服全球市场,员工可以在自由发挥和纪律之间,实现健康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不知道是被ASML的企业文化吸引了,还是被ASML画的大饼吸引了,第二天晚上,他就去应聘了。像亨德里克森这样被ASML打动的工程师还有300多位,最终,ASML凭借一则招聘广告,延揽了近百人。

 

ASML在成立的最初几个月里,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做一家只进行研发和组装的公司。在那时,这种定位是闻所未闻的,因为这意味着失去了控制权。把自己的半条命交出去,这本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的打法。

 

ASML最令人震惊的是它的远大计划,在成立仅仅4个月后,它们制定的公司目标是:两年内扭亏为赢,四年内成为全球前三。

 

远大计划不会自动实现,在当时,美国的Prekin-Elmer已经主导了光刻机市场多年,GCA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日本公司的佳能、尼康势头也很强劲,年轻的ASML靠什么实现它的雄心壮志?它能实现吗?

 

今天,ASML的霸主地位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它的雄心壮志应该是实现了的。然后并没有,1988年时,ASML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不但自己差点死掉,还险些拖死了自己的母公司ASM。

因为不堪重负,ASM后来退出了ASML,飞利浦承担了ASM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和债务,从而没有让ASML在1988年倒下。

熬过了艰难的1988,ASML的好运气就来了。1989年,台积电遭遇大火,这让ASML的光刻机销售量增加了17台。正是这增加的17台,让ASML首次实现了赢利。

今天的ASML,也不再属于飞利浦了。1995年,ASML上市时,飞利浦出让了一半的股份,1997年和2000年,又各卖出了约20%的股份。2004年,飞利浦卖掉了最后2.8%的ASML股份。

上面的这些内容,仅仅是这本50万字书中的皮毛,更精彩的商战故事、管理细节、创新方法和赢得客户的知识,都在书中有具体说明。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科技巨头,像AMD、台积电、IBM、蔡司佳能、尼康、三星等,也都在在ASML发展道路上,扮演过各自的角色,起到过各自的作用。

当然,在这个天才密集型的行业里,不只有海量的资金、崇高的使命、伟大的创意,也有官僚主义和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学习其中好的一面,避免其中不好的一面。

 

本书原价118元,虎嗅Pro此次联合本书的中文出版方——人民邮电出版社,限制特惠,全网最低价76元,包邮。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现在下单,还可以入群

 

现在就点击上面图书的封面,进入虎嗅Pro加油站店铺购买吧。如果加入虎嗅Pro会员,还可享受全站购书6.5折!

 

购书后的朋友,可加小助手微信:roobook12,申请入群,以便得到相关售后服务,并有机会与其他书友交流阅读体验。添加小助手微信时注明你的订单号。

相关推荐

光刻机巨人ASML是如何炼成的
乘风破浪、奋斗C位,光刻机一姐ASML的“青葱往事”
ASML中国总裁:对向中国出口光刻机保持开放态度
台积电、英特尔、三星投资ASML的真相
全球最大制造商ASML回应,卖给中国DUV光刻机无需美国许可
光刻机之战
中国突围ASML垄断?中科院研发者发声回应
四十年大戏:光刻机资本局
一台EUV光刻机凭什么能卖12亿元?
中科院研发者回应5纳米光刻技术突破ASML垄断

网址: 光刻机巨人ASML是如何炼成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316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