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前英特尔/AMD 图形主管发布基于RISC-V的新架构GPU

前英特尔/AMD 图形主管发布基于RISC-V的新架构GPU

(来源:电子创新网)

前英特尔和 AMD 图形主管 Raja Koduri 加盟的Oxmiq Labs Incorporated 公司宣称推出一款基于 RISC-V 的 GPU IP,该 IP 将“从基本原理重新架构 GPU”,但这家初创公司却鲜少透露细节。

“Oxmiq提供的解决方案在多模态计算灵活性与客户下一代图形和AI工作负载所需的根本性性能提升之间取得了平衡,”Business Wire的新闻稿中如是说。“Oxmiq的可授权GPU IP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重新架构了GPU,并融合了突破性技术,包括利用RISC-V内核的硅片纳米代理、近内存和内存计算以及光传输。”

这张渲染图展示了 Oxmiq GPU 结构背后的整体架构,发布于 2025 年 8 月。图片来源:Oxmiq

OxCore 的核心部分几乎没有提及,只提到它基于 RISC-V(“risk-five”)架构,并且“将标量、矢量和张量计算引擎集成在一个模块化架构中,可根据特定工作负载进行定制,支持纳米代理、原生 Python 加速,并兼容 SIMD/CUDA 范式”。

这些核心被设计为堆叠在相对较慢但容量充足的 DRAM 或相对较快但容量较小的 SRAM 之上,由此产生的芯片组在图中被标记为 MCB 和 CCB。

无论如何,每个 MCB/CCB 都是一个完整的 SoC(片上系统),并带有互连桥接器,以便它们连接到其他芯片组。Oxmiq 的图表展示了两个这样的例子:一个是用于 AI 推理的 MCB 密集型版本,另一个是用于 AI 训练的 MCB/CCB 均衡版本。

尽管新闻稿中提到了“下一代显卡”,但遗憾的是,这款产品绝对不是为游戏 PC 设计的——它适用于处理 AI 或科学数据的大型数据中心。

这张程式化图表展示了 Oxmiq 软件堆栈的整体结构,发布于 2025 年 8 月。图片来源:Oxmiq

为了与 AMD、英特尔和 Nvidia 竞争,任何硬件初创公司都需要拥有全面而强大的软件堆栈,为此,Oxmiq 开发了 OXPython。这“使基于 Python 的 Nvidia CUDA AI 应用程序能够在非 NVIDIA 硬件上无缝执行,而无需修改代码或重新编译”。不确定 Nvidia 是否会对此感到高兴,但另一位著名的科技创业公司创始人 Jim Keller 肯定会欣喜若狂。

Jim Keller的 Tenstorrent 公司(也生产用于 AI 的 RISC-V 处理器)已与 Oxmiq 合作:“我们很高兴能与 Oxmiq 合作。OXPython 能够将 CUDA 的 Python 工作负载引入 Wormhole 和 Blackhole 等 AI 平台,这对于开发者的可移植性和生态系统扩展非常有益。这与我们让开发者开放并拥有整个 AI 堆栈的目标相符。”

Keller 和 Koduri 在半导体行业都有着丰富的经验,Keller 在 AMD 工作多年,领导了 Athlon K8 和 Ryzen Zen 架构的开发。Koduri 也曾在 AMD 的图形部门工作多年,领导了 Polaris、Vega(下图)和 Navi 的开发。他还曾在英特尔工作过一段时间,领导了 Arc 系列 GPU 的开发。

Koduri 的初创公司似乎只专注于 IP不直接提供芯片。据悉联发科已经投资了 Oxmiq。对这种新架构GPU 大家怎么看?

相关推荐

前英特尔/AMD 图形主管发布基于RISC-V的新架构GPU
消息称三星正自研移动 GPU,IP 基于 AMD RDNA 架构
英特尔收购GPU企业:创始人曾奠定高通移动GPU根基
GPU芯片新技术出现,中国厂商值得借鉴
GPU战火重燃
AMD二季度财报发布:净利润大涨349%,与英特尔打响反攻战?
买公司、抢人才,英特尔、AMD继续围攻英伟达
开源的RISC-V,能否与x86、ARM架构三足鼎立?
牵手AMD!三星计划开发移动GPU:基于RDNA架构
英特尔7nm GPU技术细节揭秘:集成超过1000亿晶体管

网址: 前英特尔/AMD 图形主管发布基于RISC-V的新架构GPU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132.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