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编者按:本文选自 KrASIA ,原文标题 Old money is sloshing through Indonesia’s tech industry ,作者 Ursula Florene 。

自本世纪初以来,印尼互联网经济不断增长,该国也随之成为了东南亚最赚钱的市场。而印尼最富有的几个传统家族更是从中看到了为其商业集团开疆拓土的机会。

由谷歌( Google )、淡马锡( Temasek )和贝恩公司( Bain & Company )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印尼的数字经济市场在未来将成为东南亚之首,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0 亿美元。印尼拥有一个1.7亿用户的互联网数字市场,这份报告更是指出了这个国家在未来几年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地区的投资者都加入了印尼的投资潮,这说明印尼本土的科技企业也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印尼当地的传统大亨自然不想错过这一投资机遇。

而近几年来,印尼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们也开始崭露锋芒。这些渴望立身扬名的年轻人在家族企业中逐渐开始担任重要职务,并希望给家族企业带来一些重要的改变。在信息化时代中长大的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科技市场中初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也因此能注意到此前父辈无法想象的投资机遇,为家族企业创造新财富。

KrASIA 梳理了最著名的五家印尼家族集团,这些集团在当地创投生态的成长过程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一些家族企业尝试创办了自己旗下的科技企业,一些则成为了创业公司背后的投资者。

Hartono 家族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资料来源:亚洲科技(Tech in Asia)、福布斯、GDP Ventures

谈到印尼的家族企业集团,首当其冲就是老牌 Hartono 家族。过去十年间,Hartono 家族的两位族长黄惠忠( Robert Budi Hartono )和黄惠祥( Michael “Bambang” Hartono )在印尼富豪榜上一直名列前茅。 

Hartono 家族靠着印尼最大的烟草制造商针记( Djarum )赚到了第一桶金。在1997 年到 1998 年亚洲经济危机期间,Hartono 兄弟收购了中亚银行( Bank Central Asia )的部分股权,该银行属于另一家企业集团三林( Salim )。这笔交易所带来的收益占到了他们当前收入的三分之二。

黄惠忠有三个儿子,其中 Martin Basuki Hartono 正带领家族开始为多个领域的初创企业投资。1998 年,在美国完成学业的 Martin 回到雅加达,加入了家族企业针记集团,担任技术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总会谈到自己对技术的热爱。 

针记集团并未尝试自己创立创业公司,而是扮演着投资人和赞助商的角色。在2010 年,Martin 在父亲的支持下创立了 VC Global Digital Prima Venture(简称 GDP Venture )。拥有高达1亿美元资金的 Martin 开始了一波颇具影响力的投资,买下了当时印尼最大的互联网论坛 Kaskus、热门购物网站 Blibli.com 、在线旅游应用 Tiket.com、超级应用 Gojek 和健康科技应用 HaloDoc 的部分股份。 

Martin 还热衷于培养下一代科技企业家,比如 PT Merah Putih Colony。这家公司运营着印尼首家科技和数字孵化器 Merah Putih Incubator。

 Riady 家族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资料来源:日经亚洲观察(Nikkei Asian Review)、Katadata

Riady 家族的创始人是李文正( Mochtar Riady )。1948 年,Riady 家族创立力宝银行( Lippo Bank ),开启了家族事业。后来,他们利用力宝银行的平台发展起了房地产开发业务,后来房地产业务最终成为了家族最大的收入来源。Riady 家族的业务广泛,包括酒店、零售、医疗、教育、媒体、电信、金融服务和投资以及数字技术领域。 

带领力宝集团( Lippo Group )进军科技行业的是现任董事 John Riady。他参与了力宝集团大多数与科技相关的交易,是Riady家族“数字帝国”的代言人。 

这位年轻的常春藤大学毕业生是风投机构 Venturra Capital 的三位管理合伙人之一。Venturra Capital  此前名为“力宝数字风投”( Lippo Digital Ventures ),是一家关注多个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该机构在创立第一年筹集了 1.5 亿美元,并对各种新兴领域的初创公司进行了投资。该机构投资的公司包括总部位于印尼的教育科技初创公司 Ruangguru 和时尚电商平台 Zilingo。

2018 年 9 月,Venturra Capital 推出了一支新的种子基金 Venturra Discovery,从力宝集团筹集了 1500 万美元。该基金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前进行 30 到 40 次规模在 20 万到 50 万美元之间的投资。 

他们的投资机构还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超级应用 Grab 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John Riady 表示,力宝集团通过 Venturra Capital 投资了 Grab,是 Grab 的“早期投资者之一”。 

同年,力宝集团还尝试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 Matahari Mall,希望把旗下实体商场 Matahari 百货公司搬到线上。集团的首期投资金额达到 5 亿美元, 旨在助力Matahari Mall 成为“印尼阿里巴巴”。

然而他们并未得偿所愿。2016 年,Matahari Mall 从日本三井集团获得了 1 亿美元,后又从 Matahari 百货公司获得了 4420 万美元,但却依然无法与阿里巴巴投资的 Tokopedia 和 Lazada 等竞争对手匹敌。最终,力宝集团于 2018 年 11 月关闭了 Matahari Mall,将其与 Matahari 百货公司在线官网 matahari.com 合并。Riady 家族的族长李文正后来认为 Matahari Mall 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并在下一次投资数字市场前吸取了这一教训。 

2016 年 12 月,力宝集团推出了一款移动支付应用 Ovo。2019 年,Ovo 成为了印尼第五家独角兽企业,同年 3 月估值达到了 29 亿美元。但这一光鲜的成绩背后是巨额的资金支持。李文正表示,力宝集团每月要花费 5000 万美元维持 Ovo 运营。据报道,由于不想继续烧钱,力宝集团最终出售了这家金融科技公司超过 70% 的股份。

迄今为止,力宝集团一直在印尼数字化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尝试与发展。

Widjaja 家族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资料来源:福布斯(Forbes)、SMDV

Widjaja 家族创立并掌控着业务范围广泛的金光集团( Sinar Mas Group )。家族创始人黄奕聪( Eka Tjipta Widjaja )于 1938 年创立了金光公司。1972 年,他在印尼主要城市苏腊巴亚( Surabaya )创立了造纸企业 Tjiwi Kimia。同年,他携手 Duta Pertiwi 进入房地产行业。随后,金光集团又在造纸业进一步扩张,并进军金融服务领域和电信领域。

2012 年,金光集团与 East Ventrues 合作,成为了第一批投资数字化初创公司的家族企业之一。他们知名的投资项目包括咖啡连锁店 Fore Coffee、电商巨头 Tokopedia 和在线旅游机构 Traveloka。

2018 年,金光集团携手 East Ventures 和雅虎日本( Yahoo Japan ),共同创立了 EV Growth 风险投资公司,专注投资处于成长阶段的创业公司。

同年,金光集团成立了自己的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公司金光数字风投( Sinar Mas Digital Ventures,简称 SMDV )。目前 SMDV 已经投资了在线生鲜服务平台 HappyFresh、广告创业公司 Stickearn 和物流软件服务公司 Waresix 等创业公司。

目前,SMDV 由非 Widjaja 家族成员的常务董事 Ari Awan 管理领导。不过,Widjaja 家族的一位女性继承人 Jesslyne Widjaja 经常出席基金公告会。她在媒体的报道中仅以“ SMDV 代表”的身份出现,目前外界尚不清楚她在投资部门的职位。

这一年金光集团还成立了 Latitude Venture Partners( LVP ),由 Linda Wijaya( Wijaya 是 Widjaja 的现代拼法)担任管理合伙人。不同于 SMDV,LVP 既是风险投资机构的建立者又是投资者,而且这两类业务的占比约为80%和20%。作为风险投资商,LVP 与发展初期的创业公司合作并为他们提供资金;作为纯粹的投资者,LVP 关注发展中后期的创业公司,每轮都会投资 100到1000 万美元。

SMDV 投资各行各业,LVP 则更专注健康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SehatQ 是 LVP 投资的一个知名项目,该项目是 Linda Wijaya 本人于2018年创立的一个医疗保健应用。除此之外,LVP 并未分享其他投资信息。

目前为止,Widjaja 家族一直闭口不谈家族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情况。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以投资人的身份活跃在幕后,帮助企业家创业。

Salim 家族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资料来源:Katadata

三林集团( Salim Group )由林绍良( Sudono Salim )创立于 1972 年,因生产方便面知名品牌 Indomie 而闻名。除了大型面粉制品公司 Bogasari 和食品制造企业 Indofood,三林集团还有许多其他的业务。过去几十年间,他们将业务拓展到了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地产领域。与此同时,他们还经营着印尼最大的零售连锁店之一的 Indomaret ,该零售店在印尼共拥有 14000 家门店。

三林集团 2014 年起开始投资数字信息领域。当时集团通过位于菲律宾的电信子公司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 Philippine Long Distance Telephone Company ),向柏林的火箭互联网公司( Rocket Internet )投资了 4.45 亿美元。尽管这笔投资没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三林集团并未就此退出该领域。

2017 年,三林集团携手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Enterprise ),在雅加达一处最繁华的商业区创立了 Block 71 孵化器,用它来发掘当地科技市场。据悉,这项合作的促成者是该集团的第三代继承人 Axton Salim。据当地媒体 Katadata 报道,这位 41 岁继承人认为,印尼的创业公司提供了许多值得投资的新创意。同时 Axton 还透露,他们的家族企业已经投资了新加坡的智能储物柜服务创业公司 Popbox。

同年,三林集团和韩国乐天集团( Lotte Group )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推出了电商平台 iLotte,该平台主要向印尼顾客销售韩国的美容产品。集团还与日本生物识别创业公司 Liquid Inc 达成了合作,计划共同推出一种利用指纹认证的安全移动支付服务。

Sariaatmadja 家族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资料来源:KMK Online、Katadata

1983 年,Sariaatmadja 家族创立了 PT Elang Mahkota Teknologi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Emtek 集团。Emtek 集团最初是一家个人电脑服务供应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现代化的综合企业集团。其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媒体、电信和 IT 解决方案、连接器。

Emtek 集团在数字技术领域最出名的举措是在 2016 年通过其科技子公司 Kreatif Media Karya Online(简称 KMK Online )收购了 BlackBerry Messenger 。许多人认为此举相当武断,因为当时许多用户已经改用越来越受欢迎的 WhatsApp 。

除此之外,KMK Online 还投资了时尚电商平台 Bobobobo、面向穆斯林群体的时尚电商平台 Hijup 和大型电商平台 Bukalapak 。他们还向 Vidio 等媒体创业公司大量投资,巩固了自身印尼媒体巨头的地位。

 展望未来

总的来说,在人脉关系、商业模式以及自然资源和人才的获取这几个方面,亚洲企业集团比规模较小的企业有更多的优势。但在印尼新兴的数字市场上,本土科技创业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外国投资者,尤其是对一些有潜力最终成为十角兽和独角兽公司的投资。

贝恩公司 2018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自2014 年以来,企业集团享有的优势正在不断减少。

印度尼西亚大学( University of Indonesia )的经济研究员 Fithra Faisal Hastiadi 在接受 KrASIA 采访时解释了印尼巨头不愿在创业领域深挖的原因:“我们看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些企业集团非常依赖资产快速盈利的传统商业模式,而创业公司追求的是吸引力、估值、杠杆和市场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企业集团更有兴趣投资那些承诺能在两年内盈利的公司。然而,一家创业公司可能维持超过五年高估值、无盈利的经营状态。因此尝试自己建立创业公司的企业集团往往会中途放弃,比如力宝集团的 MatahariMall 和 Ovo。在数字经济领域摸爬滚打往往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Hastiadi 表示,“传统思维”是阻止这些企业集团大额投资的最大阻碍之一。尽管这些家族财力雄厚,但他们更愿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资金,对前来寻求资金的创始人要求更高。

他还提到:“大多数企业集团还是在做传统投资,比如他们会追求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创业公司就不适用这种模式。他们需要把对创业公司的投资看作沉没成本。”与此同时,诸如风险投资人之类的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业投资的风险本质,因此他们成为了创始人的首选资金来源。

在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变化中,企业集团如果不想错过这股热潮,一个安全的办法是扮演培养者的角色。这些家族在经营企业方面拥有丰富成熟的经验,是新企业家的“理想导师”。Hartono 家族的Martin Hartono 投资的孵化器 Merah Putih Incubator 和三林集团继承人 Axton Salim 投资的孵化器 Block 71 就都运用了这种策略。

Hastiadi 表示,孵化器项目是一种新型的企业集团。为了主导市场,他们必须控制端到端的供应链。因此,在孵化器项目的帮助下,企业集团能从早期开始密切观察一家创业公司并提供合理性建议,从而帮助创业公司获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他解释到:“孵化器模式对他们很有利,因为企业集团即有资金,又了解商业模式。孵化器模式还提供了一个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创业公司特点的窗口,让他们能够了解创业公司的需求。如果他们发现了创业公司的失败迹象,他们也能将资金转移到其他的潜在项目上。”

目前,与房地产和银行等传统行业相比,投资创业公司的回报通常只占到企业集团投资的一小部分。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增长,数字服务产生的利润也将迅速增长。

Hastiadi 认为:“如果企业集团不想错过这股热潮,他们就需要进一步发展孵化器项目,并且从一开始就加强对创业公司的了解和掌控。他们必须知道这些投资是沉没成本,而成功的机会比失败的机会要小得多。”

这意味着,印尼巨头需要保持耐心。即使一些企业可能正在赔钱,但如果老资本企业们愿意改变观点,那么他们投资的科技创企在十年后有可能已经成为了数字市场的领头羊。

编辑|罗林淇@36氪出海

头图|IC Photo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相关推荐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Facebook大船转向,小心翼翼的内容侧未来成败几何?
印尼肥胖症重灾区兴起“健康潮”
出海创投周报|阿里领投印度BigBasket6000万美元融资;Reliance向AI教育平台Embibe追加6600万美元投资
掌众集团兴衰录:从月放90亿到印尼“滑铁卢”,曾给暴雷P2P投资人放贷
“老赖”名单上的罗永浩们值得原谅吗
印尼不是10年前的中国,投资和创业的时机一样重要
如何用网络科学预测创业公司未来成败?
印尼下一个独角兽:来自金融科技和物流的巨头
从风口到倒闭潮,共享汽车只花了2年

网址: 印尼创业潮中的老资本:成败几何?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0499.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