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一个名为“灵童”的机器人团队,前段时间发布了他们的首款产品——NIA-F01(中文名为念),这是一款身高仅为56CM的桌面级AI具身人形机器人,与常见的机器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女性为基准进行设计,外观非常的“二次元”。
随着AI大模型出现,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在不断取得突破。雷科技也曾在此前预判“AI+机器人”肯定不会局限在工业层次,反而会迅速“侵入”普通人的生活。当然,我说的并不是宇树那种,而是拥有更拟人的外观,甚至人造皮肤的机器人,在某些科幻作品里,他们有一个专属的名字“人造人”,外观就类似于灵童打造的NIA-F01。
在不少科幻作品里,人造人不仅可以协助人类完成工作,也能承担起照顾生活起居,甚至满足情感需求的重任。比如在著名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主角“K”就拥有一个虚拟女友,并为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虽然是电影,但是随着AI技术的发展,类似的事情其实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也不仅让小雷开始思考,“机器女友”是否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事先说明一下,小雷这篇文章并不是为某些产品做宣传,只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个“情感需求”旺盛但往往无法得到满足的时代,为了满足个人情感需求出现的AI具身人形机器人,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的年轻人,究竟是会购买泡泡玛特Labubu这样的公仔,还是NIA-F01这样的机器人人偶呢?
9999元就能买一台“可动手办”回家
当然,如今的人类科技还远没有达到科幻作品里的高度,AI大模型也还没有真正学会“思考”,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其与具身人形机器人融合,打造出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产品。
聊回NIA-F01,对于这款产品,如果要找个便于理解的例子,万代的“机娘”系列拼装模型可能是最接近的描述。事实上,NIA-F01也支持轻度个人DIY,用户可以给NIA-F01更换面部配件、头发和衣服,除了随产品附赠的替换配件外,也可以自行找人设计和制造假发、衣物,满足用户的DIY需求。
看到这里,估计一些二次元爱好者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某些具体的动画人物角色了,不过现阶段这块产品除了可以行动和发声外,其实并没有别的功能,而且高度也只有56CM,重量不到1.2KG,帮你做家务或是解决什么麻烦事之类的想法还是难以实现的。
事实上,小雷更看重的还是NIA-F01的设计理念,除了拥有强大的可动性外,灵童团队还使用ECE算法(情感共鸣引擎)来整合多模态AI大模型,并且设计了一套包含多个情绪表达动作的数据库,NIA-F01可以通过设置在眼睛处的摄像头捕捉用户的行为和周边环境,结合用户的语音信息匹配最契合用户情感需求的动作和情绪。
另外,灵童团队也为NIA-F01制作了一套丰富的“情景定制工具”,用户可以将真人、虚拟偶像或二次元人物的动作、习惯以及音色编辑成一套行为逻辑,然后载入到NIA-F01的内部数据库中,让NIA-F01模仿“她”的行为与你交流,并且可以把你设计的行为逻辑上传到社区供其他用户使用。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二次元爱好者要狂喜了,咳咳。不过,这里小雷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需要注意肖像权和版权问题,虽然在现阶段的中国,用AI大模型复制“人物”仍属于灰色地带,但是被复制的“主体”还是有权维护自身利益的(不过转念一想,出售个人情感模板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赛道?)。
其实,NIA-F01的产品定位很简单,你可以将其看作高端的“芭比娃娃”或者说“手办”,虽然9999元的售价确实不便宜,但是一套迪士尼玩偶的价格也要一两千不是吗?而且NIA-F01还支持对话、自主行动,早鸟购买社区版还支持买一送一(量产版发售后直接赠送一台量产款),其实算下来也不是很贵。
虽然大家肯定都好奇NIA-F01的实际体验如何,但是这款产品仍处于预售阶段,目前可以发货的只有名为“璇玑”的蛋形机器人。据官方所说,璇玑采用与NIA-F01相同的AI大模型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交流塑造内置AI的性格和记忆,在后续NIA-F01正式发布后,官方将提供记忆迁移服务,让你的专属AI在NIA-F01上重生。
对于这套操作,我只能说官方还是挺懂得给目标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这种亲手培养的AI在人形机器人上重生的桥段,确实可以戳中某些人的喜好。据说量产版最快将在年底上市,那么社区版大概率会在九月发货,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到时雷科技也可以给大家继续跟踪报道一下。
AI陪伴机器人将成为超级风口?
最近一年,随着AI大模型的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搭载AI大模型的硬件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中有不少都是主打“陪伴”的产品。比如在日本爆火的Moflin,由著名的卡西欧设计制造,外观就像一条长毛虫,但是配置有AI大模型和发音功能,产品一经发售就被抢购一空,甚至一度在国内的小红书被炒到两万元以上。
事实证明,不少成年人为“情感需求”付款的意愿其实非常高,特别是生活在一线大城市里的白领,快节奏的生活、繁忙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寻找一个情感宣泄口,试问又有谁不想拥有一个随身“树洞”呢?而且这个树洞还能感知你的情绪,并依照你的喜好来和你沟通。
如果NIA-F01的体验真的如灵童团队宣传的那般给力,区区几千块的售价,对于“缺爱”的都市白领来说压根就不算问题。这也是雷科技关注这款产品的原因,倘若NIA-F01若是获得成功,或是给出不错的市场表现,那么这个赛道很快就会被其他资本关注,相关产品的数量也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毕竟类似的事情已经在AI眼镜市场发生过了,看看最近一年以来发布的AI眼镜数量,直接比之前三四年加起来的还多。你可以说是资本的“趋利性”,但是也不可否认在中国强大的工业供应链支持下,只要不涉及什么核心专利技术,那么市场的反应速度之快会超乎多数人的想象。
在雷科技看来,AI具身人形机器人也是如此,甚至有机会成为未来最热门的AI硬件赛道之一。因为不仅仅是成年人对这类产品有需求,小孩也一样,特别是独生子家庭,如果父母都忙于工作的话,一台能够陪小孩聊天、解闷,甚至教他学习并且担负起安全监测任务的机器人其实能解决非常多的麻烦事。
当然,这类机器人并非一定要做成人形,机器狗、机器球等不同形态的产品,其实市面上都已经有了不少,但是从个人的接受程度,以及交互、体验等方面考虑,具身人形机器人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是时候认真考虑人与机器人的“人际关系”了
至于AI机器人是否会像科幻作品里那样“黑化”,目前来看可能性还是很低的,现在的AI距离拥有“自我意识”还有十万八千里远,NIA-F01这类产品本质上也还是个AI玩具而已。所以,与其担心AI机器人黑化,倒不如担心是否会有人“爱”上AI,对AI产生依赖。
“AI比真人更懂我”这样的观点已经不是特例,甚至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其实这也侧面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情感缺失有多严重。小雷觉得,如何引导用户健康地与AI相处,或许会成为未来AI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要觉得小雷在危言耸听,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NIA-F01现在虽然只能进行简单的沟通和动作,而且还需要人类深度参与共创。但是,AI大模型与具身人形机器人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总共才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再给他们5年,或者10年的时间,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当具身人形机器人开始真正深入日常生活,甚至具备了更强大的自主决策能力,到那个时候,“人类与机器人如何相处”或许就不再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命题,而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了,那么你又是否会接受一个“百依百顺”的机器女友呢?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9999元!人形机器人玩偶面世,具身智能版Labubu更香?
广汽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专用、类人形、人形全面布局:普渡机器人解答了具身智能商业化的终极命题
世界机器人大会风靡,具身智能如何落地?
何为“具身智能”?
“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开启人机融合新时代
具身智能临近“iPhone 4”时刻,国产落地派有何惊喜?
从地平线拆分后,地瓜机器人怎么做具身智能卖水人丨具身智能对话
AI Pioneers|星海图高继扬:人形机器人不是具身智能的唯一答案
比亚迪发力具身智能
网址: 9999元!人形机器人玩偶面世,具身智能版Labubu更香?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