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发《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提出到2027年建成约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并优化算力基础设施。机构表示,近期,算力板块波动加大,考虑到AI带动的算力需求依然非常旺盛,调整是机会。
此次《指南》的出台具有显著的战略高度。从顶层设计看,其直接承接国务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任务部署,并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形成政策联动。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历经近一年编纂,广泛征集全国15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及300余家服务商意见,最终形成涵盖四大板块、十三项重点任务的实施框架。

具体目标呈现"三全"特征:
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100%,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全部行业全升级:双千兆网络覆盖率100%,算力基础设施实现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全赋能: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动"人工智能+可信数据"创新应用
这种系统性布局,有效破解了传统园区建设中的三大痛点,通过统一数字平台实现数据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建立跨主体数据共享机制破解应用孤岛,要求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30%以上防止技术脱节。

当前我国算力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智能算力规模已达788EFlops,占整体算力的62%,形成"智算主导、多元协同"的新格局。这种转变在数字园区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网络基础设施5G-A与万兆光网协同部署,园区网络时延降至1ms以内,标识解析体系覆盖90%以上规上企业,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算力资源建立"通算筑基、智算突破、超算引领"的梯度体系,推广中国移动算网大脑3.0等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40%。同时,创新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492台/万人,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智能工厂建设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35%,建设周期缩短50%。
这种质效并举的发展模式,在山西、江苏等先行园区已取得显著成效。以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为例,其通过部署AI算力优化体系,使国产GPU芯片利用率提升28%,单位算力能耗下降19%。

近期算力板块的波动,本质上是市场对技术路线分歧的反映。Hugging Face CEO关于"单一大模型泡沫"的预警,与我国《指南》强调的"场景驱动、小快灵"发展路径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恰恰孕育着三大投资机遇,在硬件层方面,智算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容,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90亿美元,液冷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相关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200%。
在平台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催生数据治理新需求,相关SaaS服务市场规模达87亿元,园区级算力调度平台成为新基建标配,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超5000万元。面应用层方面,工业AI质检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45%,机器视觉企业迎来上市潮,能源管理、智慧物流等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估值溢价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算力平台已完成10省区市分平台接入,汇聚超过9000张离散算力卡,这种"全国一张网"的布局,正在重塑算力产业竞争格局。对于投资者而言,那些能够深度参与园区数字化改造、具备跨平台调度能力的企业,将在这轮政策红利中占据先发优势。

政策红利释放的同时,产业生态建设同样关键。当前需要重点突破三大领域,首先肯定重点关注的是核心技术,加快GPU芯片、AI框架等基础软件研发,降低对进口技术依赖。完善算力交易、数据安全等9项国家标准,建立跨区域互认机制也不得不引起重视。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培育,推动高校开设"数字园区管理"微专业,年培养复合型人才超10万人
当算力从"生产工具"升级为"新质生产力",那些能够把握政策脉搏、深耕场景创新的企业,必将在资本市场书写新的传奇。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或许正是布局算力"新基建"的最佳时点。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工信部推动算力建设!算力股机会来了?
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基础设施
工信部:我国算力实现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数据中心、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算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争之地”
算力过剩很快就要到来了
工信部: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
工信部:我国算力总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二,保持 30% 左右年增长率
大模型核心“底座”,算力概念全名单来了!机构密集调研这些核心股
算力中心建设提速,液冷服务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网址: 工信部推动算力建设!算力股机会来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