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城
编辑|文定
大力推进即时零售,构建大消费平台的阿里,再落关键一子——宣布推出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
据悉,“淘宝便利店”已于11月1日正式面向消费者上线,主打“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服务,包括百货、零食、酒水、3C数码、母婴、美妆等各种品类,SKU在一万量级,首批开放34个商家合作名额,计划一年内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主城区。

此举并非淘宝亲自下场开店,而是采取轻资产模式,由商家承载门店资产、负责经营环节,平台输出选品策略、供应链支持、履约标准与流量扶持,为商家提供背书与赋能,旨在打造一个统一的“品质即时零售”认知入口。
“我们坚定与生态共赢共进,不建仓、不开店、不与商家争利。”淘宝闪购即时零售总经理根仙强调。相反,淘宝闪购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投入20亿专项资金,助力商家打造品质仓店、推动商品品质升级、加强物流能力建设、促进数字化能力持续迭代。
我们好奇的是,在美团、京东等巨头已深耕多年的即时零售战场,淘宝为何选择在此时、以此种模式破局?这又将给行业与商家带来怎样的新变数?

淘宝便利店的“轻资产”进击
淘宝便利店的核心关键词,在于“品牌授权”和“生态赋能”。
也就是说,淘宝不直接参与门店经营与商品采销,而是以品牌授权的形式向符合条件的商家提供背书,通过这样的形式,平台有效规避了传统便利便利店的门店选址、装修、人工、库存管理等重资产成本和运营风险。
这里说的“授权”,不仅是贴上“淘宝便利店”的名头那么简单,更重在输出信任。
获得授权的商家,必须承诺遵守平台一整套精细化运营标准,包括24小时不间断经营、严格的拣货时效要求、可控的问题订单率等等,相应的,它们能够在消费者端共享淘宝品牌的信誉资本,让消费者在近场看到一个熟悉可信的标识,从而快速建立品质认知,降低消费门槛。
授权之余,平台也通过赋能,为合作商家提供流量倾斜、选品指引、供应链支持、商品运营和经营诊断等系统能力。这意味着,被授权商家将获得来自淘宝体系的优先曝光,能够依托平台数据能力,精准识别并响应那些“搜索空转”所代表的未满足需求,帮助品牌商将商品高效铺货至分散的前置仓网络,并与菜鸟等协同,优化“最后一公里”的履约体验。
在这套规则下,即时零售的竞争,正从初期的“有与无”的供给覆盖,升级为“好与坏”的服务体验之争。
将视野扩展至整个行业,其他平台同样在着手优化供给。9月24日,美团闪购低调试水“品牌官旗闪电仓”项目,以全托管和半托管的自营模式为主,共享仓由美团筹建和运营,多个品牌入驻共享服务和分摊成本。据报道,试点期间,商品销量与用户复购率表现突出。

二者目标类似,都旨在提升平台供给质量,吸引品牌商家,但也隐含着差异。
美团官旗闪电仓,其核心目的为“帮助各大品牌,尤其是缺少线下渠道的电商品牌,开拓增量新渠道”。首批入驻品牌多为行业CR10品牌,有参与测试的商家表示:“现在毛利还行,但美团仓储费不低,项目更适合高价值品类。”
淘宝则更偏向 “平台赋能网络” ,策略重心在于整合与升级现有的、广泛分布的闪电仓资源,整合现有闪电仓资源并将其品牌化、标准化,强调生态协同。
谈及二者区别,派代智库「即时零售」专家、《即时零售传》作者老张直白地指出:“其实这两个不太好直接对比,因为官旗闪电仓主要是给品牌服务的,淘宝便利店主要是卖的是这种日杂、快销商品,一个是给品牌服务,一个是直接卖货的。不过,淘宝便利也会画一些面积出来,去放一些品牌商品。所以他们两个是就是不同的业态,满足的需求也不太一样。”
派代智库「零售电商」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认为:“美团的官旗闪电仓以全托管和半托管的自营模式为主,做得比较重对资金的要求也比较高。淘宝便利店以平台模式为主,做得比较轻,当然美团其他的闪电仓也是平台模式,美团的外卖心智和履约能力更强,但是淘宝的业态更丰富,与电商的协同效应也更有优势。”
另外,京东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升级为京东秒送,提供号称“最快9分钟送达的购物体验。”在供给端,其模式核心是 “线下商超数字化”,它不需要从零开始新建一套仓配体系,而是将遍布全国的商超、品牌线下店通过数字化手段连接起来,将它们变成京东秒送的前置履约中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淘宝便利店模式的货盘更灵活,不依赖特定线下门店,能够基于数据洞察快速调整商品组合,及时响应区域消费趋势变化。
派代智库「即时零售」专家、即时刘说主理人刘彬认为,“我们看之前的各种闪电仓,他们的特点就是大家各自为战,但是现在我淘宝亲自给你下场背书,这就是参考了美团闪电仓和京东秒送,但又在其基础上做了迭代升级。”对于淘宝而言,这条“中间道路”本质上是将其在传统电商领域的平台治理经验复制到即时零售领域。

阿里为何做“便利店”?
如果说“淘宝闪购”让淘宝在即时零售赛道拥有了速度,那“淘宝便利店”则是它争夺未来增长与用户心智的关键一跃。
一方面,在同质化的即时零售市场,淘宝有着自己的进攻性诉求。
过去三年,即时零售行业凭借“搜索即买、下单即得”完成用户教育,闪电仓模式迅速铺开。但随着竞争加速,白牌驱动的闪电仓模式已触顶,增量仍在,但利润塌陷,SKU同质化严重,用户缺乏品牌信任,行业无法靠降价无限续命。
刘彬向派代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普遍反应闪电仓已经不怎么赚钱了,甚至很多新入局的都是亏本的,货物、押金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价格内卷,商品力又不太行,很多老板都不堪重负。大家都卷的不行了。”
一个无法承载溢价的渠道,是走不出价格战沼泽的。若不把品牌能力嫁接进即时零售,平台最终只能沦为履约的通道,而无法实现价值增长。
同时,消费者的诉求也在变化,如庄帅所说:“即时零售竞争加剧,实体店又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在到店和到家购物的需求和体验。而作为前置仓的淘宝便利店可以提供更多适合即时零售模式的供给,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即时消费需求和体验。”在满足“送得快”之后,需求必然会走向“买得值”“逛得爽”,而“淘宝便利店”通过统一的品牌标识,强力灌输 “好货即时达” 的心智。这种心智建设,正是将淘宝在远场电商建立的“万能的淘宝”认知,移植到近场零售的关键一步。
更进一步来看,在20亿的投入之下,未来淘宝便利店也有望完善全链路履约基础设施,让淘宝更有能力承接生鲜、餐饮、医药等业务,从而放大生态协同效应,在大消费平台战略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一方面,淘宝也是在做防御性布局。
数据显示,在淘宝闪购,过去一年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数量同比增长50%以上,全国有超127个城市夜间订单月环比增长超100%,即时零售的消费场景也从传统的应急采购,迅速拓展至出差、旅行、露营等多种情境。随着“30分钟万物到家”成为习惯,阿里必须建立强大的近场零售能力,将用户牢牢锁定在阿里生态内。

刘彬指出:“闪电仓在履约环境不可或缺,但大部分的闪电仓是和美团深度绑定的,美团对他们管控比较严。在闪电仓绑定深度上,阿里是处于弱势的,如果淘宝想在闪购仓上做文章,就必须得做出一定改变。”
尤其是对于百货、零食、美妆等淘系核心品类,若这些品类的即时需求被对手平台满足,用户开始习惯打开美团买化妆品、在京东选购零食,不仅意味着把极具价值的即时消费场景拱手让人,还有可能对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构成长期威胁。
淘宝便利店是阿里在即时零售战场的一次战略升维,它既是对外打破同质化竞争、开辟品质赛道的进攻利器,也是对内守护核心品类、巩固生态完整的防御壁垒。

商家如何把握“模式之争”的红利?
淘宝便利店正式上线后,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也迈向了“品质化竞争”的关键节点。
其中,两大核心玩家,美团和淘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切入点:美团优势在于履约网络与高频场景,根基深厚,模式更侧重于效率和规模;淘宝优势在于商品力与品牌生态,通过差异化路径切入,模式更侧重于品质与生态协同。
短期来看,格局美团仍占据先发优势。作为一个新渠道,商家在选择时会有多方面的考虑,如老张提到:“我觉得要考虑的因素,第一个是它的补贴力度嘛,第二个是会对比做美团和做淘宝的硬性要求,第三个,有些闪电仓,本身和美团关系比较好的,可能在是否合作淘宝便利店上就会比较犹豫。”另外,迁出成本过高,也是几位专家同时提到的问题。
不过,淘宝便利店首批仅开放34个合作名额,在平台扶持期,可能存在政策红利,新入局者可选择避开白牌红海,直接垂类美妆仓、高端母婴仓等以品牌化、特色化的赛道等切入。
放眼未来,淘宝便利店的潜力不止于卖货,更可能成为品牌商发布新品、触达用户的首选即时零售渠道,从而在供给侧建立起结构性优势。
刘彬就提到一个创新的玩法:“举个例子,品牌们,比如说泡泡玛特吧,可以针对淘宝便利店渠道做定制化产品的首发,后续也只在淘宝上买。这种方式的心智效果,可能比你成交几十次低价产品要更好。也就是说,淘宝一定要在商品力上打出差异化来,要有一定首发的产品,而不是我卖,别的平台也卖。”长期来看,淘宝若能跑通模式,也有望与美团形成“效率”与“品质”的双巨头格局。
当然,市场上也有其他闪电仓的生存空间。像老张提到:“目前的闪电仓,也不是特别能体现出头部品牌才有竞争力,其实有几家小型的闪电仓的模式的竞争力、经营,也都还是不错的。所以我觉得,竞争力还是要看经营能力,格局也可能不会有太大规模的洗牌。”刘彬也补充到,“其实很多白牌也需要生存空间,白牌并不就等同于劣质的产品。当然品牌会越来越多地进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白牌的冲击力会稍微大一点。”
未来,即时零售势必将进一步加剧,庄帅对此判断到:“未来品牌闪电仓和零售商闪电仓将成为主体,其他类型的为补充,闪电仓之间的并购整合肯定会出现。”
对于平台,这是一场关于生态整合能力的终极考验;对于商家,这则是一次从“淘金者”向“共建者”转型的历史性机遇。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最能理解并适应新规则的人。
发布于:海南
相关推荐
阿里再出招,做一个新的卖货平台
阿里收拳
「送礼」开战,淘宝出招
TO B变向,阿里寻找新「围城」
外送平台纷纷出招,正加紧实现真正“无接触配送”
可口可乐转向智能包装解决包装废物;星巴克直播卖货;会变色的神仙鞋|一周消费新闻Vol.53
焦点分析|天猫发的卖货王榜单,快手老铁占了前8名
抖音闭环的几种视角:平台方、操盘手、品牌方
一场直播卖货216万!公号做直播的风口来了?
阿里云加码新基建:3年再投2000亿
网址: 阿里再出招,做一个新的卖货平台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