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吞颗小胶囊,15分钟完成胃镜检查,精准定位可疑病灶还能重点拍摄

吞颗小胶囊,15分钟完成胃镜检查,精准定位可疑病灶还能重点拍摄

文章来源:医药精英论坛,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吞下一颗小胶囊,15分钟完成胃镜检查;一台机器人帮你精准修复韧带——这不是科幻,而是现实。

你只需吞下一枚小小的胶囊,它就能在你的消化道内自主导航、实时定位,并通过AI识别病灶

这颗胶囊可不是普通的药丸,它内置了300多个元件,集成了LED照明、成像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的专业芯片,能够拍摄高清照片并传输到云端供医生分析。

这种胶囊叫全景重构胶囊,能呈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连续画面,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如果发现某个地方有问题,还可以回溯查看原来的片子。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健康卫生服务专区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主题,展示了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种智能医疗设备和机器人技术。

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仅让医生的工作更轻松,还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黑科技”是如何改变我们健康的未来。

胶囊机器人:无痛胃肠镜的新选择。

提到做胃肠镜检查,很多人都会皱眉头:“太难受了!”传统插管式胃镜不仅痛苦,还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但如今,一种名为“胶囊机器人”的新技术正在彻底改变这一切。

你只需吞下一枚小小的胶囊,它就能在你的消化道内自主导航、实时定位,并通过AI识别病灶。它内置了300多个元件,集成了LED照明、成像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的专业芯片,能拍摄高清照片,而且传输到云端供医生分析。

全名:全景重构胶囊,能呈现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连续画面,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如果某个地方有问题,还能回溯查看原来的片子。

家庭版胶囊机器人即将上市。

更令人兴奋的是,未来的胶囊机器人甚至可以在家中使用。患者只需在家吞服胶囊,信号直接传送到医院,医生远程读片,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看肠胃”。

“有一天,我们可能都不需要去医院做胃肠镜检查了。”

磁控胶囊内镜:精准定位病灶。

相比于传统的胶囊内镜,磁控胶囊内镜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精准的定位能力。患者躺在操作台上,上方悬着一个类似吸顶灯的设备,磁场就是从这里发射出来的。医生通过操控杆调节磁场方向,指挥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畅游,发现可疑病灶还能精准定位、重点拍摄。

这种技术不仅能覆盖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等关键部位,还能对胃部和食道的可疑病灶实施重点追踪,确保病灶无处躲藏。

手术机器人:从脊柱到关节的精准修复。

除了胶囊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也在骨科领域大显身手。无论是脊柱损伤还是关节问题,现在都有机器人辅助进行手术。

韧带重建手术机器人。

以韧带重建手术为例,机器人首先通过CT和磁共振影像重建受伤部位的立体影像,规划出最佳手术路径。

然后,机器人臂根据预设路径精确切割,当达到安全限位时自动停止,避免伤及周围组织。这种技术既能保持切削精度,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每年在这条产线上产生的数据量超过800万条,包括滤白、灭活、洗涤、包装等多个环节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微波水刀腔镜手术机器人。

此外,还有微波水刀腔镜手术机器人,它利用微波能量和水流切割组织,相比传统电刀,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和更高的切割精度。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复杂的腹腔手术,能够在减少出血的同时提高手术效率。

血液标识与包装机器人:全流程自动化。

在血液管理方面,北京发布了首套血液标识与包装机器人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机器视觉识别、机器人上料、血袋管路自动折叠等多项技术,实现了从血袋识别、贴签、包装到分拣转运的全流程自动化。

这套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每年在这条产线上产生的数据量超过800万条,包括制备过程中的滤白、灭活、洗涤、包装等多个环节的数据。

深圳南山推动胶囊机器人技术创新。

在深圳南山,一家企业正致力于推动胶囊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公司早在20年前就接触到了昂贵的进口胶囊内镜,并敏锐地察觉到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

十余年来,企业自主组建AI人工智能实验室,坚持实现软硬件自主研发,目前已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400余项,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磁控定位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它推出的“大圣AI胶囊机器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这款胶囊仅重2.7克,比鱼油略大,患者只需随水吞服即可开始消化道健康检查。胶囊配备的三镜片镜头设计可实现360度无死角查看胃内情况。

吞服胶囊后,患者只需根据医生指令变换体位,医生在智能阅片云平台上进行精准控制,整个过程仅需10-15分钟。相较于传统插管检查,不仅省时省力,还极大缓解了患者的抗拒心理。

对于小肠检查,过年还有一家企业的胶囊机器人同样表现出色。患者口服胶囊机器人后,佩戴8-10小时的智能腹带即可接受检查。待腹带返回医院或诊所,医生通过设备接收器获取拍摄的高清照片,并传输至电脑进行专业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在佩戴腹带期间,患者可正常生活、工作,丝毫不受影响。智能平台会对约8万张高清照片进行智能去冗,随后在1小时内快速生成检查报告,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率。

结语:科技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之前,我们去医院只要听到做肠胃镜,多数人的反应是“难受!”尽管过去也有进口的胶囊内镜,但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今天,AI胶囊机器人让消化道检查变得轻松无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在更多检查项目上,告别那些令人畏惧的传统检查方式,迎来一个“无痛、无创、无需麻醉”的新时代。

你期待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械友医疗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找产品、对需求,来械友医疗,助你抢占医械市场新机遇!

发布于:山东

相关推荐

吞颗小胶囊,15分钟完成胃镜检查,精准定位可疑病灶还能重点拍摄
瞄准胶囊式内窥镜研发,「资福医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科创板上市无望,安翰科技会去港股重启IPO吗?
内镜精灵Endoangel——内镜医师的第三只眼,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为CT装上“数字化天眼” ,GE医疗意在推进CT检查标准化
吞下“机械胶囊”、靠振动饱腹!减肥黑科技获诺和诺德赞助|知料
36氪首发丨从“女生茶”到“配方茶”,胶囊茶语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触觉人机交互技术研发商IHS智触完成Pre-A轮融资
鼠标能精准定位,竟然是靠里面的“摄像头”?
从实验室走向落地诊断,「依未科技」发力AI眼底检查

网址: 吞颗小胶囊,15分钟完成胃镜检查,精准定位可疑病灶还能重点拍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69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