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目前临床诊疗路径中的重要的医学影像诊断手段之一,在我国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当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CT扫描操作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
其一,扫描流程复杂耗时。据悉,技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接近30%的时间被用于定位摆位,且步骤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其二,操作人员水平不一。尤其是部分基层医师常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扫描数据不准确,甚至需要重复扫描,效率低下。
为此,如何有效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员成本,成为推进CT检查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对此,GE医疗于昨日开幕的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CCR 2019)上正式发布了搭载Edison平台的全新一代64排128层数字化CT系统—— Revolution Maxima(以下简称:Maxima)。据悉,这款产品搭载了Edison人工智能平台,涉及“数字化天眼视觉认知系统”“数字化自由心平台”和“高清诊断平台”三大核心技术。
Maxima与黄毅
据GE医疗中国CT产品部总经理黄毅介绍,过去做CT扫描全靠靠手动定位,需要技师把病人放到床上,通过扫描板上的按键,通过目测激光的定位灯到人体中线位置来进行定位。但人体是椭圆形轮廓,统计发现,差不多平均有2.3个毫米等中心的偏差,而等中心的偏差带来两个问题:1)它不在等中心,所以辐射剂量就要比等中心剂量增长将近30%;2)因为不是等中心扫描,所以图像噪声比也上升了7到8%左右。
为此,Maxima搭载了“数字化天眼视觉认知系统”(以下简称:“天眼”)。据黄毅介绍,“天眼”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化定位技术,它通过3D传感器识别人体八大定位点,以此形成三维图像,自动定位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可实现一键精准定位和零接触进床的自动化扫描。
据悉,相较于传统扫描流程中放置患者、打开激光定位、手动调节扫描位置等多个繁琐步骤;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技师仅需三步即可完成整个CT扫描前的操作,且只需配备一位技师即可完成;它还可在10秒内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及主控台一键退床功能,节省时间,从而为急诊患者赢取更多黄金救治时间。
另外,临床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天眼系统辅助CT扫描,单个病人可节省30%的扫描时间,同时大幅度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避免以往由于摆位不准而造成的重复扫描。
从长远来看,它可有效提升操作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助力推进分级诊疗。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付海鸿教授考察该技术时就曾评价:“这种智能型的定位技术对于推进CT扫描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极具意义。”
不过目前,“天眼”只率先在64排CT上实现落地应用。
对此,黄毅表示,“目前,在中国临床场景中,64排CT是承担医院最大流通量的机器,有些更高端的机器(譬如256排CT)应用在复杂的检查,但一天的病人量也就是50-60个,64排CT承担大部分走流量的任务,以我们国家三级医院为例,它平均一天扫描量在150个人到200个人,这个流通量是非常大的,反而让它比更高端CT承担更大的流通量的要求,所以我们把这个设计首先设计在64排CT上”;另外,该应用目前仅限于GE“自产”的Maxima上。
研发人员正在演示操作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Maxima也应用了GE医疗在CT技术方面经典的Revolution ASiR-V平台,它对数据采样、原始数据重建及图像数据重建等技术进行了创新设计,能将射线剂量降低80%,并提高成像质量;再辅以人工智能辅助后处理流程,还能实现病灶的自动识别、测量和提取,从而为医生提供一站式诊断决策解决方案。
黄毅对36氪举例表示,脑卒中方面Maxima有一个快速连发——Faststroke,是应用后处理两个功能,即做快速出血判断,譬如病人脑卒中来了之后首先要判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出血性就要测量出血的面积和容积,以前二维图像只能看面积,无法看容积,对治疗意义有限;Faststroke能自动把容积、体积及三维图片自动呈现,从而让医生能快速处理。
“以前出血判断几秒钟就出来,但重建需要10分钟左右,现在一站式几乎一两分钟就出来了。如果是缺血,首先要这个病人是否在时间窗内,超窗的病人不能马上做溶拴的治疗,要进一步看它功能区缺血斑块等问题,以前用CT要做灌注,需要给病人打造影剂,扫描起来非常繁琐;另外还要看CTA,既要看这所以对于技师要求非常高,但脑卒中病人时间要求非常紧,痛点过于明显。”
另外,Maxima还搭载了数字化冠脉运动追踪冻结平台,能实现自由心率下更快速、更精准的胸痛三联检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鉴别急诊胸痛、卒中患者,为急诊患者赢取黄金救治时间意义重大。
在商业化探索上,黄毅告诉36氪,64排应用非常广泛,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应用都非常多,但基层医院刚刚开始起步——以16排、32排为主;不过,64排目前是所有CT中占比最大的,“二级医院以64排为主力机器,三级医院走流通量需求大,所以未来它们会是Maxima的重点客户”。
据悉,该机器在今年9月底NMPA获批,预计会在四季度大概正式上市和接订单,目前在欧美市场用户有正式装机超过10台,中国第一批用户会在今年年底装机,大概在10家左右。
其中,法国南锡的SOLIME影像中心是CT Maxima的全球首个装机用户,根据他们CT技师的反馈,“使用‘天眼’技术进行一键定位后,整体检查效率提升了27%;Maxima自带的触控液晶屏,能在检查者身边进行扫描流程设置的工作;而不是像传统CT扫描时,让检查者独自留在设备上等待,医生和技师都回到操作间,对患者来讲,这些细节的改变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改善检查体验。”
相关推荐
为CT装上“数字化天眼” ,GE医疗意在推进CT检查标准化
对话 GE 医疗:AI 如何帮医生度过疫情难关?
国产器械厂商进入“黄金十年”,GE将数字化医疗作为中国市场的“杀手锏”
移动式方舱CT战“疫”,智慧医疗筑起抗击疫情新防线
探访GE医疗北京乳腺机生产线,医疗器械巨头“中国本土化”更进一步
劲敌环伺、净利腰斩,国产CT一哥还能多值钱?
药监局加速推进三类证,AI影像如何依托战疫价值进入审批快车道?
创投日报 | 本土新药终于在美上市;「翼展科技」用5G助力医学影像传输、「聚云位智」推分析型数据库,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个早期项目
解决磁共振检查中最棘手的成像问题,全流程AI磁共振技术平台「智简AI」落地
逛了两天进博会,我感觉这8种产品可能会改变中国医疗
网址: 为CT装上“数字化天眼” ,GE医疗意在推进CT检查标准化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