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四个半月销量要过万,华为立下的军令状能帮猛士翻身吗?

四个半月销量要过万,华为立下的军令状能帮猛士翻身吗?

猛士的这张牌,打得够响,也够急。 

近日,东风猛士M817正式上市。这款起售价31.98万元、配合最高7万元限时权益的智能越野新车,被外界视作猛士品牌的“翻身仗”。 

知情人士向《财经》透露,作为新车以及未来车型的深度合作方,华为给M817立下“四个半月,完成1.24万台销售任务”的“军令状”,而东风集团内部的预期则为1.5万台。

无论产品定位,还是华为的“担保”,在M817背后都绕不开猛士品牌成立三年来的现实困局。 

2023年,东风猛士推出旗下首款车型917,官方指导价63.77万元-109.8万元。然而,这款被东风寄予厚望的产品,两年来,市场表现一直未达预期。 

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25年前七个月,猛士917全系车型销量仅为689台,其中,增程版销量632台,同比接近腰斩。销量的持续下滑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猛士品牌关注度下降、经销渠道全面亏损、主机厂盈利高度承压。 

在北京某猛士体验中心,《财经》注意到由于长达两年的巨额亏损,新车展厅几乎三分之二的面积已经让给其他品牌。虽然这样的场景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并非个例,但普遍出现在英菲尼迪、雪佛兰等市场份额日趋边缘的品牌。 

另据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盈利预警,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0.3亿至0.7亿元,同比降90%至95%。除合资品牌销量大跌,东风集团坦言,自主事业研发、品牌及渠道投入持续攀升也是造成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作为其自主豪华新能源品牌的重要布局,猛士销量与高投入反差明显。由此可见,加快提量步伐对于这个品牌来说已刻不容缓。 

业内人士指出,M817给出的价格诚意只是企业试图扭转困局的第一步,该品牌若想从一款车的转向,撬动整个品牌的逆转,还需要解决比“定价”更复杂的变量。 

从豪华越野到“性价比”的无奈转身

M817入门级产品最终定价31.98万元,顶配不超35万元,这一定价较预售价格低了1万元。加上新车上市权益高达7万元,不少北方地区的门店锁单率达到40%以上,远高于行业30% 的平均水平。这一战术组合迅速引发行业侧目,也成为猛士为当前困境寻找解法的一次集中输出。 

 猛士817外观 

猛士在产品、价格与传播等维度的主动调整,意味着方向性判断的转变。作为东风集团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关键项目,猛士从创立初期便被寄予厚望。东风在推出猛士917时,更希望该车能够以军工出身、越野基因开辟属于自主品牌的豪华新能源越野赛道。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缝却迅速暴露。2023年8月—12月,猛士917销量仅824台;2024年虽增长至2101台,但2025年前七个月销量再次下滑至689台。相较于初始战略愿景,市场给出的反馈几近冰点。 

渠道的反馈更加直接。一位接近东风猛士的渠道负责人告诉《财经》,目前,猛士直营门店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总部现在的目标甚至不是盈利,而是‘少亏一点’”。

实际上,M817的定价调整并非一开始就在计划之中。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东风原本希望这款车能够承接917,综合研发成本的考虑,起初定价设定在40万元-50万元,并且不搭载华为智驾。 

然而,根据市场调研,业界对此更多持悲观态度,最终猛士高层才不得不顶住压力,将该车的价格压到了30万元区间。 

因此,选择押注“性价比”与“华为智驾”,并不在猛士最初的计划中。这不仅意味着它要重新理解用户需求,也意味着必须在技术主张与品牌建设之间重新排序。M817既承载销量转机,更被赋予渠道止损与品牌重启的多重任务。

在定价、技术表达与传播节奏同步转向之后,M817打开了一道缝隙。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这道缝隙至少可以为品牌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对于现有经销商渠道而言也能有效缓解盈利压力。然而,新问题也随之显现:猛士讲的新故事,用户是否愿意听? 

华为智驾才是主角?“智能越野”的故事难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均多次强调,要用M817开辟“智能越野”新赛道,并且要做成世界第一。 

显然,在品牌设定上,猛士希望在延续军工基因的基础上,强化“全地形智能越野”能力的品牌表达。然而,这套表述在终端却遭遇偏差。很多销售在推销话术上,更多地将M817自觉定义为搭载华为乾坤智驾的城市SUV。 

“原因很简单,第一,仅凭2000台左右的零售量根本不足以支撑猛士在越野赛道占据席位;第二,更为直观,这款车的用户更关心华为智驾。”一位华北区域销售负责人告诉《财经》。根据他们在门店的调研,超过六成用户的购车动因源自华为ADS4.0的加持,而越野性能充其量也只是锦上添花。

事实上,猛士在产品越野能力上的“堆料”并不含糊。M817配备前后双叉臂全铝底盘、双电机差速锁、智能E锁系统,智能驾驶也从城市、高速进一步拓展至越野场景,形成统一的全地形调度系统。 

 华为鸿蒙座舱 

在东风看来,这类能力并非噱头,而是体现公司技术路线差异化的底层支撑。即便很多用户不会真正驾驶车辆穿越沙漠、炮弹坑,但这些能力的存在仍然代表着品牌在智能越野领域的“肌肉展示”。 

与此同时,猛士也面临“讲故事”的时效压力。 

越野赛道是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在传统的轿车、SUV等大众赛道挤满竞争者的背景下,依然有很多品牌和车型选择涌入这一细分市场,其中包括与华为有着深度绑定关系的智界和享界。 

据知情人士介绍,奇瑞与北汽也都在与华为合作推动智能化新能源越野SUV的落地,尤其是后者,其BJ系列已有成熟的越野口碑积累,产品转换路径更为直接。一旦这些品牌在同一价位段推出新品,猛士当前的稀缺性窗口将被迅速压缩。

“这种情况下,猛士必须要抢先形成品牌感知,并用真实销量支撑其豪华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东风集团整体新能源战略中,猛士作为唯一的豪华品牌,被视为品牌价值向上的关键支点,其是否能在豪华市场站稳脚跟,将决定东风汽车未来能否拥有真正的品牌溢价能力。 

闯入30万元红海,是突围捷径还是品牌迷途?

在中国车市,30万元级别是一个特别地带。它既不属于传统豪华品牌价格带,也难被视为大众购车预算带。换句话说,这一价格区间的用户认知边界,既高又窄。猛士M817将价格压入这一区间,势必要面对最激烈的竞争和最挑剔的用户。 

当前,30万元级别新能源硬派SUV细分市场早已聚集了大量玩家。2025年前七个月,方程豹8累计销量14186台;坦克500销量超过33163台,月均销量近5000台,并且相较2024年同期已出现疲态。而猛士M817未来四个半月的目标仅为后者不到三个月的销量,甚至低于问界M8单月交付量。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前七个月,在新能源乘用车中,只有30万元-40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出现销量同比下滑,其中尤以30万元-35万元下降最为明显,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18%。 

在分析人士看来,猛士要面临的真正考验不是“堆料”有多猛,而是建立品牌价值感。 

东风对于猛士M817这款车的定价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背后反映的是品牌在高端化受阻后的战略收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 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仅30.3%完成销售目标,本就承压的渠道生态对“高投入低产出”的耐受度已降至冰点。 

在汽车经销商整体生存压力陡增的背景下,猛士若不能凭借M817在其细分市场快速撕开市场缺口、实现销量突破,不仅将会让前期的价格下探沦为“赔本赚吆喝”,更会让品牌在豪华与大众市场之间陷入两头失据的迷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汽车”,作者:财经汽车,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淘宝为内容电商立下军令状,新财年GMV同比增长80%
农夫山泉红瓶受挫?“军令状”一下同行坐不住了
收纳师真的能月入过万吗?
双面小米:猛士回归与“屌丝”依赖
10年前在数字支付失败的Facebook,能靠加密货币翻身吗?
昔日霸主诺基亚:只能翻盖,没法翻身
华为的“棋子” ,能成特斯拉杀器吗?
外卖骑手月入过万真的很容易吗?
昔日手机霸主诺基亚:只能翻盖,没法翻身
雷军组建「复仇者联盟」,能撑起小米新10年吗?

网址: 四个半月销量要过万,华为立下的军令状能帮猛士翻身吗?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