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阿禾
不知不觉间,各式扫腿舞开始闯入每个人的手机屏幕,团播成为继带货直播后又一大流量风口。
素人逆袭成偶像的逐梦神话在团播中上演,而不少昔日爱豆更是成为了团播的中流砥柱,在团播演出质量升级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团播因此被不少人视作“选秀平替”,认为它是互联网催生出的“平民打投”。不少抖音头部带货主播也下场干起了团播,一边拉着男团大跳《万物生》、扫腿舞,一边抛出带货链接拉飞销售额。各类团播热舞逐渐从短视频直播平台侵入到内娱综艺、艺人营业的大众视野中,成为时下当红的娱乐单品。
而随着团播这个新兴赛道的崛起,压榨、擦边、软色情、私联粉丝、高额违约金等争议也逐渐涌现。为此,平台近日接连出手,先是针对团播升级管理规范,后又邀请多个团播机构参加恳谈会,显然是注意到了团播背后的无限商机与野蛮生长。
接下来,团播将何去何从,是替代选秀综艺成为新的流量霸主,还是制造出满是泡沫的流量幻境?本期《娱鉴》将从三个维度,为你系统揭开团播发展的面纱。
产业升级:从秀场雏形到选秀逻辑,团播在迭代中发展
“团播”通常由3-8人组成团队进行才艺表演,并配有控场主持人,是一种由多位主播共同参与的直播形式。相较常规直播来说,团播的舞台看上去更加“专业”,其规模往往不啻于小型演播厅:导播运镜行云流水,灯光随音乐节奏不断变换,辅以各种直播特效和小道具表演……直播团员们既是队友也是劲敌,他们需要得到观众的打赏,方能决定自己的登台次数、表演内容、站位等。
虽然团播是直播领域的新形式,但并非全新事物,其雏形可追溯至直播平台早期的秀场直播。只不过,团播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介于秀场直播与选秀综艺之间的新物种。相比秀场直播,团播人数更多,内容更丰富;相比偶像综艺,团播的互动性更强,并通过引入月赛、季赛等竞争机制拉近了主播与粉丝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团播之所以能够爆火,是因为它的玩法和互动形式在不断升级。早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就曾表示“团播已度过草创萌芽、内容转型期,进入精品规模发展阶段”,他认为当前团播中的内容相较此前已经具有了更高的艺术水准、文化厚度与知识密度。
早期的团播内容看起来略显粗糙,甚至带着点“土味”。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主播轮流上台跳舞,偶尔两两PK。后来一种名为“贴纸舞”的团播形式开始走红,直播间的每位成员都会代表一支热门手势的小舞蹈、且该舞蹈会与不同的低价小礼物相对应,用户可以通过送小礼物的方式开启点歌模式,让心仪成员上前跳舞。这一阶段团播的运营模式与互动模式都相对简单,但碍于模式简单,导致其内容很容易走向同质化,所以随着竞争加剧,以及用户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增长,很多团播都“卷”了起来——卷主播颜值,卷灯光舞美,卷舞蹈编排,卷直播场景,卷直播花活儿……于是,带有剧情互动、华丽变装、夸张特效的团播直播间不断涌现,惊艳着观众们的眼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团播自诞生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0时期、2.0时期和3.0时期。西南地区头部娱乐直播公会海川星辰公会的COO金明就曾在《毒眸》的采访中表示,这三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制作成本上的变化,“我们1.0时期一个直播间的成本可能是15万到20万左右,到2.0时期声光电房间的成本大概80万左右,再到3.0时期,团播则更加注重舞美和设备上的升级,比如融入了更多像冰屏、异形的LED屏,融合增强用户互动体验感的玩法,费用可能会突破100万。”
除硬件上的更新换代外,团播对主播的要求与团队配置上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比如,不少机构在招募主播后,会对新人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培训之后通过考核方能上播。再比如,除镜头前的主播外,团队人员往往还包括编导、摄影师、运镜师、灯光师、化妆师、服装师、舞蹈老师等多个工种,大家共同构成一个team。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团播不仅为热爱舞台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为下游相关行业创造了多个就业岗位,对社会产值具有一定的贡献。
7月底,在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发布了第四批优质直播间,“@Slay D”以团播优质直播间的身份入选,成为首个入选的团播直播间。这标志着,经迭代发展后,团播终于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蜕变,实绩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捞金神话:从素人到爱豆,涌入团播的无限宇宙
在招聘话术中,团播往往被包装成“低门槛,高收入”的偶像工作,这种“职业性质”让它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而相关话题“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更是一度冲上热搜,这一话题下的视频往往主打一个反差:视频开头是正在跳舞的团播主播,背景音乐节奏强烈、灯光炫目,弹幕与点赞不断刷屏,接着镜头一转,画面中出现的是医生、记者、国会礼仪、舞蹈演员等职业的工作片段。团播主播纷纷晒出自己曾经的工作,而他们的这种职业选择则被不少人感叹为“脱下长衫了”。
在这场快速造星浪潮中,素人逆袭的神话不在少数。素人团播主播以爱好入门,一步步摸索最终收获千万粉丝,对粉丝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养成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SK女团的当家主播卡卡,卡卡又被粉丝称为“百万卡卡”,因她创下过单场打赏超百万元的记录。卡卡大学学习新闻学,毕业后只身前往杭州闯荡,之前从未接触过直播行业,进入SK厂牌后她被选为女团预备成员,经历了淘汰、重回训练营、分团上播一波三折的出道经历,直到她以“白月光”造型出圈,在公会赛里多次拿下冠军并连冠,才终于完成逆袭。而这种“养成感”,也让早早入股、陪伴她成长的粉丝感到颇有成就。
除素人外,很多缺少舞台展现的练习生也通过团播实现了再就业。自2023年起,无忧传媒、遥望科技等知名MCN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男团、女团。前SNH48成员李慧在2024年退出团体后,以“星星”的身份成为了团播主播、在团播领域重新翻红,让不少粉丝重新燃起了“打投”的斗志。曾参加过选秀综艺《创造营2021》的练习生谷柳霖、以及GNZ48成员陈泓宇、TANGRAM成员贝汯璘等多位前爱豆,也都纷纷入局团播。参加过《偶像练习生》的初代练习生娄滋博在被曝出轨、疑似虐猫等负面新闻后,更是以“萝卜”的名字加入了团播界的男团顶流“喜悦-x”。
爱豆们的这种举动,曾一度引发网友关于“自降身份”还是“明智转型”的讨论。就数据来看,大部分爱豆在投身团播后都获得了不错流量与追捧。比如,李慧以“星星”身份出道后,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了“千金府”女团的热门成员,多次斩获比赛冠军,有粉丝按团播打赏规则估算,她团播时期的收入或超女团时期。而娄滋博更是在团播领域混得风生水起,不再是“站在蔡徐坤身边的小透明”,而是凭借《万物生》、“扫腿舞”两度出圈,成为团播界的TOP级选手。
相较素人团播主播来说,爱豆们的加入无异于是“降维打击”。同时,他们也能让饭圈文化与团播生态进一步融合。他们自带粉丝基础,又熟悉舞台表演,能够快速适应团播的竞技氛围,推动这一行业突破圈层、获得广泛关注。
很多头部带货主播也盯上了团播这块肥肉,通过团播来辅助带货。比如,在7月15日的一场直播中,“广东夫妇”就一边带货一边带男团大跳扫腿舞。据数据显示,这场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次高达1981万,预估销售额在2500万-5000万之间,是该账号近半年来观看人次最多的一场直播。
此外,成名明星们的入局则更具玩梗、造梗的玩票性质。前有吴卓羲、王浩信、郭晋安、欧阳震华等人组成的“300岁TVB男团”在直播间跳《万物生》和《晚安大小姐》,后有丁禹兮、张雨绮、李晨、陆虎等人前赴后继地跳“扫腿舞”。甚至继直播间卖票后,团播直播间还成为了电影宣传的新场景。一时之间,跳团舞仿佛成为了明星们竞相跟风的“时尚单品”。
而团播宇宙也因各色人等的涌入成为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盘子铺得无限大的流量场。这让它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从圈层限定向大众娱乐形式转变的可能。唯一的问题是:它能走多远?
道阻且长:剥削乱象横生,平台投入规范管理
有资本的地方就有剥削,团播作为一项由资本运作的产物同样也是如此。尽管业内将其包装成星光闪耀的台前工作,但其背后却存在着种种不为外人道的问题:“阴间作息”、工作强度高、高违约金、擦边、私联粉丝……而加强平台监管和规范化发展,则成了规范团播乃至整个直播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成长”的唯一出路。
由于团播主播多在晚间黄金时段直播,下播时间一般在凌晨,作息与常人相反,所以网友常见调侃团播主播“阴间作息”。除上播时间在舞台上卖力舞动外,主播们下播后往往还需花费大量时间与榜单上的大粉沟通,维系关系以确保粉丝能够继续支持,整个过程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情感。而这种“拼场后KPI”的做派,则被称之为“写作业”。尽管团播公司在合同中往往只规定了3-7小时的直播时长,但妆造、排练与“写作业”消耗的时间却远不止如此,它们皆让主播们的工作强度直线上升。
与此同时,高违约金也成了一些团播主播身上的“镣铐”。很多公司都在合同里埋伏了“违约条款”,一旦上播出现差池,主播不但无法拿到报酬,还会面临停播、换团、压薪、克扣打赏等惩罚机制。一旦主播想要退出,更会陷入一场关于解约的漫长拉锯战。
除主播遭遇“职场危机”外,团播在平台和社会层面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直播间为了博眼球,会通过调整角度、变化话术等方式进行软色情的擦边直播。镜头里,一些主播着装暴露,低胸装与超短裙屡见不鲜,有的裙摆短至大腿根部,随着激烈的舞蹈动作徘徊在“走光”的边缘。某些舞蹈动作也充满刻意设计的暧昧,如弯腰时故意露出腰线,转身时使劲扭动胯部,互动中还会做出撩发、咬唇、顶胯等极具挑逗性的动作,把这种低俗的“性感”当成吸引眼球的工具。
面对乱象,平台的利剑终于落下。2025年7月底,抖音升级《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同步发布《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对低俗擦边、诱导打赏等行为实施“最严管控”:禁止主播营造低俗擦边等不良感知、禁止工会教唆纵容主播违规直播、禁止主播不当行为侵害用户权益、禁止工会恶意炒作扰乱经营环境、禁止公会设置不合理签约条款、禁止公会不履行约定服务内容等。
此后,在8月6日,抖音又在广西南宁进行了一场“团播机构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力求与多家直播机构代表达成一致:规范签约、如实履约,保障主播合法权益;杜绝炒作高额打赏、欺诈诱导消费、低俗恶俗直播等不当行为;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履行机构管理责任,对旗下主播违规行为担责。
可以说,团播的崛起就像是一面镜子,它既照见了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俊男靓女、对沉浸式娱乐的旺盛需求,也折射出“暧昧经济”野蛮生长中的阴暗面。而团播这条路未来要想走长远,终究还是要回到“做内容”“有序发展”的主路上来。只有当团播从“热闹”变得“有料”,才能真正赢得观众,演进成有温度、有价值、有文化厚度的新型娱乐生态。
正如《人民日报》在针对团播的评论文章中所说,“这个过程,短期内可能面临阵痛,但突破底线的竞争终究难以长久,内容为王才能实现长期价值。行业想要向前,健康优质的行业生态犹如土壤,不可或缺。从野蛮生长,到精细耕作,团播还有待市场考验和观众检验”。
相关推荐
一晚入账超千万,人人嫌土的团播何以让明星争先恐后?
年入百万,人人嫌土的团播变成了“选秀平替”
那些红极一时的明星企业,如今何以求生?
播放量超1亿的猛男舞团是可复制的吗?
明星“跳槽”品牌自播间
投资千万,硬刚美团,却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迷失8年,人人网归来
超级观点 | 未来可能没有导购一说了,人人都会是主播
快手启动上市,甩掉“土味”能否与抖音一战?
传奇都请不动明星代言了?
网址: 一晚入账超千万,人人嫌土的团播何以让明星争先恐后?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