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AI 的风口正从英伟达、AMD 等巨头外溢至 AI 服务器赛道。
先是,英伟达将从最新推出的 B100 GPU 开始,未来所有产品的散热技术,都将由风冷转为液冷;再是,老牌科技企业戴尔因服务器业务订单激增,股价一夜暴涨 32%。
" 西风东渐 ",当这轮泼天的红利来到 A 股市场,一批国产服务器企业股价飞涨。人工智能 AIETF(515070)自最低点反弹了 36%,且出现明显放量的迹象,可见聪明钱已经提前入局。
但热血沸腾的狂潮之中,哪些企业真正具有技术且具备业绩前景?
烈火烹油之下,投资者更应沉着冷静,慧眼识珠。
AI 造梦
如果说 2023 年还是 AI 的造梦时刻,那么 2024 年就是 AI 真正落地的起点。
当 AI 成为科技行业的必修课,率先盈利的依然是行业 " 卖铲人 "。
英伟达最新财报以及未来的业绩指引都堪称炸裂,2024 财年第四季,因大模型、生成式 AI 的强劲需求,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暴增 409% 至 184 亿美元,助力季度营收达到 221 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 769% 至 123 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要知道,自1999年以来,没有一家美股公司能够在营收达到1000亿美元的同时实现超过50%的净利润率。英伟达如果继续狂飙,那么它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实现这一壮举的企业。
暴增的业绩指引下,英伟达最新市值达 2.15 万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晋级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
英伟达向外界证实布局 AI 并非造梦,更能产生实打实的业绩。百度的最新财报也显示,大模型为百度智能云带来的新增收入为 6.6 亿元,甚至表示,这一增量收入在 2024 年有望达到数十亿元。
多因素催化下,A 股 AI 概念炒作情绪高涨。因算力需求暴增,布局大模型需要更多的服务器,在各地及政策支持下,更多大规模数据中心增长拔地而起,带来巨大的业绩增量。
比如,ChatGPT-4参数量最高达到惊人的15000亿个,而参数量与算力呈正比关系,可推算GPT-4算力需求最高达到31271PFlop/s-day。
随着各地及科技厂商加速布局超大规模的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持续井喷,助推 AI 服务器市场及出货量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英伟达全部转向液冷技术,这一技术分支带来新的金矿。
英伟达 A100 最大功耗达到 6.5kw,H100 已经达到 10kw,据悉 B100 的功耗高达 700W,预计 2025 年问世的 B200 功耗将飙升到 1000W。
而目前的风冷制冷单机柜的上限通常是 15kW,液冷数据中心单机柜可拥有 30kW 以上的散热能力。
可见,传统风冷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B100 全面转向液冷散热将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黄仁勋也曾提到浸没式液冷技术是未来方向。
AI 下一站,也将围绕着这两条主线进行。
AI 潮起
英伟达带领下,AI 服务器行业迎来泼天富贵。
老牌 PC 及服务器厂商戴尔表示,得益于 AI 服务器需求的强劲,其 2024 财年 4 季度订单环比增长近 40%,积压订单翻倍到 29 亿美元。受此影响,戴尔科技一日股价飙升 32%。
回到国内,由于英伟达A100/A800、H100/H800,AMD旗下MI200、MI210等芯片均先后被"禁售",英伟达随后推出对华"特供"H20芯片,目前已可接受预订。
因此储备芯片存货的国产服务器厂商拥有更足的底气,浪潮信息是全球第一大出货量的服务器企业,长期和英特尔、英伟达保持合作关系。
例如,浪潮信息最强的 AI 服务器 NF5688M6,可搭载 2 颗 Intel Ice Lake 处理器和 8 颗英伟达 A800 GPU,京东最高售价已经上升到 159 万元 / 台。
但浪潮信息过于依赖上游芯片厂商,定价能力孱弱,在行业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仅9.67%,净利率下滑至1.62%。净利润萎缩到7.87亿元,同比下降49.12%,可见AI产业的利润仍在向上英伟达等企业转移。
得益于在超算和 GPU 领域的深耕,中科曙光在兄弟公司海光信息的支持下,业绩表现就要好得多,公司 2023 年净利润(业绩快报)同比增长 19%,达到 18.38 亿元。中科曙光目前已和百度 " 文心一言 " 展开合作,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算力支持。
另外,华为昇腾 AI" 朋友圈 " 里的紫光股份、神州数码、拓维信息等,在科技自主和国产替代的政策指引下,也可能有不错的表现。
当液冷成为 AI 服务器的 " 刚需 ",早期布局液冷的企业也会大放异彩。相比芯片,温控调节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但由于属于必须的基础设施,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不俗。
老牌的温控调节企业英维克,已经率先部署液冷,并能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并发布了 Coolinside 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和英特尔达成了合作备忘录。
上市以来,公司净利润保持每年稳健增长的态势,2023 年前三季度赚了 2.1 亿元,同比增长近 80%。
工业富联的云计算服务器不仅出货量全球第一,供货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而且布局了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和阿里巴巴、3M 联合推出了浸没液冷云计算数据中心产品。
曙光系企业曙光数创是浸没相变液冷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公司在2021年至2023上半年以58.8%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第一名,并承担了国家级重大科研装置项目。
大算力带来高功耗,无论芯片性能如何指数级上升,降温散热都将是必需品。因此,温控调节这一逻辑线将持续发酵。
AI 掘金
眼下,全球几大资本市场的主脉络就是以 AI 为起点,掀起的一轮超级结构性大行情。
比如,苹果因错失 AI,导致今年以来股价下跌 12%,成为美股科技七雄中 " 拖后腿的人 ",近期又放弃汽车业务转投人工智能。
而如果你在 2022 年 OpenAI 刚刚发布 ChatGPT 时买入英伟达,并坚定持有到今天,将获得 564% 的收益;在 2023 年 3 月 GPT-4 发布时买入,将获得 359% 的浮盈。即便在今年才买入英伟达,那也会在短短 3 个月里获得 72% 的回报。
这就是时下证券市场的结构分化。
如今,英伟达引发的浪潮正逐步延伸到台积电、博通、超威电脑、ARM 等相关企业,大资金正不断发掘新的投资机会。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向 GPU 加速转变,以及类似 Sora 创新型 AI 应用的 " 大爆发浪潮 " 才刚刚开始。AI 就是当下任何股票市场投资者都不容错过的黄金机遇。
但由于中美在 AI 技术领域的差距,国内相关企业业绩良莠不齐,且投资者要想彻底理解 AI 技术,门槛较高,因此买入 ETF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人工智能 AIETF(515070)既覆盖了如中科曙光、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等服务器企业,同时又涵盖了光模块出货世界第一的中际旭创,也包含了景嘉微、寒武纪等国产 AI 芯片翘楚。
A 股科技股并非大盘蓝筹股,股价波动巨大,且受市场情绪、事件等因素影响较大,稳健投资者可以选择 ETF,这样既不会错失行情,同时不会因重仓单一个股引发剧烈波动,可以说是 " 进可攻,退可守 "。
而且,指数的表现并不会差,比如在英伟达的助攻下,标普 500 指数在 2023 年暴力反弹 25%," 科技股风向标 " 纳斯达克 100 指数更是疯涨 55%。
它的 " 智能 CP" 机器人 ETF(562500)则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主题 ETF,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催化下,机器人产业也将成为下一个爆炸性的产业风口。
眼下,A 股市场就是在 AI 和低估值高股息两条主线中酝酿的结构性行情,投资者只有踩中大势,才能赢得市场。
来源:市值观察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风起 AI 服务器,谁才是真正的国产之光?
天风国际: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 建议关注AI服务器相关产业链
国产CPU雄起,中国服务器市场,已不再是intel/AMD垄断
谁杀死了那只AI独角兽?
服务器芯片三十年战事
网易网盘消逝,谁才是杀死“网盘”的真正凶手?
从“出必买”到褒贬不一,国产游戏还敢涨价吗?
张一鸣都在玩的《原神》是“国产之光”么?
Netflix和腾讯都拍《三体》,谁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在俄市场临危受命,国产芯片站起来了吗?
网址: 风起 AI 服务器,谁才是真正的国产之光?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