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介入医疗器械公司沛嘉医疗(09996-HK)在港上市,成为2020年首个登陆港交所的高端医疗器械公司。沛嘉医疗上市高开74.48%,报26.8港元,最新总市值158亿港元。
沛嘉医疗于5月5日公开招股,计划发售股份1.52511亿股,每股15.36港元。在开启招股后,市场认购火爆,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近1200倍,冻资额超过2600亿元,登顶今年新股“冻资王”。
沛嘉医疗专注于中国高增长的介入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是各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及神经介入手术器械市场中的国内参与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R,是以微创方式通过导管将完全折叠的生物瓣膜输送至心脏合适部位。)
目前,国内只有四家公司有临床试验或更高阶段的经导管瓣膜治疗器械在研产品,包括杰成医疗、启明医疗、微创心通(微创医疗子公司)和沛嘉医疗。去年8月,蓝帆医疗宣布收购瑞士心脏瓣膜企业New Valve Technology,布局TAVR赛道。
而在国际,则有爱德华生命科学、美敦力(Medtronic)、波士顿科学(BostonScientific)这三家医疗器械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TAVR市场,基本形成“三驾马车”拉动行业发展的市场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TAVR赛道市场空间也很诱人。
随着我国人口加速进入老龄化,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病人数逐年增多。这部分老年患者群体,多数患有其他多种疾病,身体条件显然无法接受开胸手术(SAVR);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耗时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可使主动脉瓣狭窄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和卒中发生率降低75%,对于高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2002年,法国Alain Cribier医生及其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TAVR。十余年来,该疗法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超过35万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
不过,目前国内TAVR市场还处于萌芽期,据2019年TCT(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可开展TAVR手术的医院已达142家,总计手术例数2000例左右,渗透率只在0.1%左右,还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华泰证券研报数据显示,预计到2029年,TAVR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规模,达到131.2亿元。
▲ 国内TAVR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华泰证券研报
若要深究TAVR赛道,绕不开的一定是国外心血管巨头爱德华科学。
图片来源:MedTrend医趋势
爱德华生命科学是全球顶级的心脏瓣膜疾病解决方案、重症监护和手术监测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目前,爱德华生命科学现已成为全球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60%,其股价也一路上涨,实现了10年市值翻10倍的增长,追溯其发展历程,也有迹可循:
1958年成立之初,公司创始人开始着手研发人工心脏瓣膜;
1975年,爱德华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猪心生物瓣膜;
2004年,爱德华生命科学以1.55亿美元完成对以色列介入主动脉瓣膜技术公司Percutaneous Valve Technologies(PVT)的收购,将其TAVR业务与爱德华的内部部门整合;
公司于2007年在欧洲推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TAVR产品,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此后十二年,专注TAVR赛道布局,相继推出经导管心脏瓣膜SAPIEN XT(肺动脉瓣) 、SAPIEN 3(主动脉瓣)和SAPIEN 3 Ultra(主动脉瓣),公司TAVR产品收入爆发式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爱德华生命科学2019上半年整体营收20.80亿美元,心血管业务上半年营收17.18亿美元,其中TAVR上半年营收为12.75亿美元,占总营收61.29%。其发展经验也足以给国内行业参与者提供一定参考。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中国TAVR市场上,或受限于准入法规,目前爱德华科学、美敦力、波科均的TAVR产品均未被NMPA批准上市。
在中国的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上,TAVR属于罕见的无跨国企业涉足的“净土”领域,目前只有三款TAVR产品获准上市,包括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系统、苏州杰成的J-Valve®系统、微创心通的VitaFlow®瓣膜系统。
由此相信,在国家鼓励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国产产品将获得充分的发展窗口期,更不论中国还有数以2.9亿计的心血管患者,给中国版“爱德华科学”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成长土壤。
以启明医疗为例,根据2018年TAVR产品植入量数据显示,它在中国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为79.3%,处于市场龙头地位。
另外,众多知名机构也在纷纷涌入这一赛道。除了有高瓴资本在国内第一梯队的四家种投资三家外,还包括启明创投、红杉资本、经纬中国、德诺资本等一线医疗基金参与其中。
TAVR赛道融资情况(来源于瞪羚社)
那么本土“心尖上的生意”机会何在?
与多数高端医疗器械类似,由于国外产品暂时进不来,TAVR产品的国内厂家能享受一段时间市场红利期,充分占领各自的市场;另外,TAVR产品纳入医保降价是未来的长期趋势,国内可能将经历一轮充分的价格竞争,未来的市场格局或与心脏支架类似,龙头效应将呈现。
更重要的是,国产TAVR产品更适用于国内患者:国内患者的特点不同于国外,国产厂家临床等都是根据国内特点来设计,手术适配性和安全性更佳。以启明医疗的TAVR产品为例,启明的产品针对中国患者钙化严重和二叶瓣比例较高的特点进行了特别设计,其差异化优势明显。
不过,作为新兴技术,TAVR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动辄20多万的治疗费用,导致市场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在没有进口品牌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开展市场教育的工作,也会影响市场放量速度。
但不可否认的是,TAVR百亿级赛道争夺战才刚刚开始,先行者是否能够保住先发优势,后继者可否有望后来居上,一切仍处于未知。但在这块“新大陆”上的所有尝试与碰撞,都会加速引领TAVR时代的到来。
相关推荐
焦点分析 | 沛嘉医疗上市,“心尖上的生意”TAVR能否起飞?
沛嘉医疗通过港交所聆讯,高瓴创投持股欲在医疗行业多点开花
高瓴持股近10%的沛嘉医疗本月寻求上市聆讯,高端医疗器械能否再受追捧?
创投日报 |「贝康医疗」获1.5亿人民币C轮融资,自热火锅品牌「莫小仙」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专注心脏病手术的新方案,「沛嘉医疗」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
创投周报 Vol.40 | 医疗健康持续火热,「康方生物」、「沛嘉医疗」获超额投资,「36氪」上市,以及11家有意思的早期公司
上半年医疗公司IPO盘点:总体市值翻3倍,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31个项目IPO,总体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医疗领域标的值得关注?
高瓴积极布局医疗器械,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阳光电源:曾经失落的光伏龙头,能否硬核起飞
网址: 焦点分析 | 沛嘉医疗上市,“心尖上的生意”TAVR能否起飞?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