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站在2019年和2020年的交叉路口,36氪与你一起回首过去一年的风云激荡。

2019无疑是令人难忘的,各个行业都在做好过冬的准备,无论是华米OV这样的巨头,还是电子烟赛道上的初创公司,从社区生鲜企业集体败走,到造车新势力裁员、欠款频发,都让人感到寒风不断袭来。

更艰难的生存环境,迫使巨头提升核心能力,华为发布了自研系统鸿蒙,OPPO、vivo搭建自己的芯片团队;也促使一些行业走向规范,鱼龙混杂的电子烟厂商,千帆相竞的造车新势力,都将面临残酷的洗牌。

与此同时,新的机会也在涌现:游戏版号重新发放,市场重新迎来了曙光;5G商用网已经开启,换机潮即将来临;科创板设立,新经济公司多了一个上市的绿色通道;电商直播的风口,造就了李佳琦、薇娅等一批头部网红。

在这一年,很多公司变得更加“冷静”:任正非感谢特朗普,给了华为提升凝聚力的机会;烧钱不断的瑞幸也不再蒙眼狂奔,开始向盈亏平衡迈进;线上禁售令下发,结束了电子烟赛道的疯狂;Wework的估值缩水,也给一级市场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

我们精选出过去一年十大代表性商业事件,作为2019年的注脚,反思之后的变革,是新生的开端,深潜之后的腾跃,往往更有力量。

华为危机:扛过实体清单下的灭顶之灾

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华为的2019太不平静。

孟晚舟事件尚未了结,华为一波又起。2019年5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切断华为在美供应链。这可能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美国拥有英特尔、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操作系统和半导体领域具备碾压级的优势,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半导体,掐死任何一端都足以摧毁一个依赖这些产品的巨头公司。前车之鉴犹在眼前,2018年中兴进入实体名单后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提前两天,海思已经宣布启动了备胎计划,所有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华为虽有自研的麒麟芯片,但是操作系统还是依赖谷歌的Android和微软的Windows。完整版Android系统禁用之后,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遭受重大打击,而以手机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已经成为华为当前的首要营收来源和增长引擎。任正非曾预计,此事会让华为未来两年损失300亿美元的营收。

华为8月份发布了鸿蒙系统,声称随时可取代安卓系统。华为有能力做出一款操作系统,但要让习惯Android系统的海外用户和开发者买账,却十分艰难。APICloud CEO 刘鑫向36氪表示:“做个系统可能需要2年,但是生态养成需要5年。”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图片拍摄:36氪作者苏建勋

华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力保海外市场,但是要维持增长,不得不加码国内市场,结果一下子打破了华米OV并列的平衡,一个季度后华为便在国内一家独大,雄踞四成以上份额。Canalys数据显示,三季度华为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42.4%,几乎与OPPO、vivo、小米三者总和相当。除了华为之外,没有一家份额达到20%,而小米、OV、苹果四家出货量当季跌幅均在20%以上。

虽然华为原本在产品、渠道、技术、品牌等多方面对OV、小米就具备全方位的优势,但实体清单事件,却加速了华为独霸国内手机市场的进程。实体清单的长鞭,间接让小米、OV付出了惨重代价。

华为手机业在国内的热卖,离不开国内民众的支持,以至于形成“点杀”现象,很多人卖手机必选华为。虽然任正非一再表示,不让下面的人“利用民意”。但这团烈火,终究烧到了华为自己的身上。李洪元离职事件一发,引发了广大职场人的不安全感,虽然当事人并非华为CBG员工,但作为C端用户感知最强烈的业务,华为手机的品牌形象也连带受损。任正非对此表示:“华为过去一段时间红得发紫,如果大家黑一下华为,华为的颜色就变灰一些,恢复了本色。”

迄今为止,华为尚未完全摆脱实体清单之困,Android操作系统依然未能恢复供应。但经此一役,华为借此时机在研发体系裁减了48%的部门,关闭了46%不必要的研究,全力提升主航道产品的研发能力。临近年底,任正非称华为“5G基站、传送、接入、核心网已经可以没有美国零件了”,外媒拆机也显示Mate 30已经没有美国零件。

5G来了,换机潮即将开启

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5G是2019年最重要的技术趋势。

2019年2月的西班牙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小米、三星等厂商推出了5G手机,上半年欧洲市场开售。但在中国市场,5G手机的好戏下半年才正式上演。

6月6日,工信部宣布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联通、移动、电信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各得一张牌照。此后5G手机在国内陆续上市。

在5G终端竞争初期,能兼顾高端和走量型5G手机的厂商显然会更占优势。从年中开始,尽管国内5G网络尚未正式商用,华米OV等厂商已纷纷开始推出5G手机。vivo在一个月内发布两款5G机型,以激进的定价策略,提早布局线上渠道为主的中高端性能机市场,以及线下渠道为主的高端旗舰市场。IDC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内5G手机整体出货量约48.5万部,其中vivo占比超过50%,而华为占比仅有29%。

2019年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此后,5G手机的发布更加密集,并且起步价快速下探。11月、12月已有八款3000元档的5G手机发布,小米还发布了起步价仅1999元的Redmi K30。而在11月之前,国内仅有两款3000元档手机发布。与此同时,除了华为之外,vivo、小米、OPPO也相继推出双模5G手机。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2019年国内市场发布的5G手机,36氪作者李振梁制作。附注:8月22日为中国移动“先行者X1”在天猫首发预售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均开始在其走量型旗舰系列推出5G手机,vivo X30 5G发货时备货就达到百万台级别。这意味着,国内5G手机即将开始大规模起量。

激烈的竞争中,厂商的计划变得更加激进,vivo计划2020年上半年就下沉到千元价位段,小米旗下起步价不足2000元的Redmi K30 将于2020年年初上市。

5G不是挽救弱者的良药,而是强者愈强的催化剂。每一次通信技术迭代,手机行业都会洗牌。3G时代,苹果、三星将诺基亚赶下王座。4G时代,华米OV取代了中华酷联。但在5G时代,黑马逆袭、取代老牌厂商的经典戏码可能很难上演。5G时代的洗牌,将是纯粹的实力碾压,是技术积累、资金、渠道、供应链等硬实力的比拼。巨头厂商整体上将延续强大的统治力,继续挤压中小厂商的份额。当然,某些大厂商也有掉队的风险。

瑞幸上市:从蒙眼狂奔到盈亏平衡

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疯狂,是钉在瑞幸身上最顽固的标签。从2000家门店到迈向5000门店大关,从明星独角兽到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从22亿美元估值到超80亿美元市值……这些都是瑞幸在2019年内讲出的故事。

将时间轴拨回2018年12月25日,瑞幸咖啡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店在浓厚的圣诞氛围中,卖出了第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这标志着瑞幸提前一周完成了2000门店计划。彼时的瑞幸才刚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2亿美元。

业界都惊诧于瑞幸的扩张和拿钱速度,殊不知他们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2019年初,瑞幸火速任命Reinout Schakel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后频繁传出赴美上市动向,紧接着就完成了1.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29亿美元。

2019年5月17日,成立仅17个月,递交招股书仅24天,瑞幸在纳斯达克敲响上市之钟,代码LK,开盘市值接近60亿美元。瑞幸不仅在速度上刷新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纪录,也毫无悬念成为全球最快IPO的公司。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图片来自瑞幸官方微博

一边是高额补贴导致的亏损不断扩大,至上市累积亏损22亿人民币;另一边是为死磕星巴克而提出的更激进的扩张计划:全年新开2500家门店,到2019年底建成总门店数超过4500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蒙眼狂奔”成为业界评论瑞幸的常用词。

对于这样的表述,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只认同一半:狂奔是真的,但是并不是蒙眼。从上市后的第一份成绩单来看,瑞幸确实冷静不少。那个曾扬言做好长期亏损准备的瑞幸,首次提及盈利相关打算:2019年三季度朝着门店运营盈亏平衡点迈进。

瑞幸做到了。2019年Q3财报中,瑞幸门店层面首次实现盈利(未计入营销费用),达到1.86亿元,营收实现同比5倍增长、环比69%增长的同时,净亏损同比扩大仅9.6%,环比下降22%。

回想起2019年2月,星巴克CEO约翰逊面对瑞幸挑衅时曾表示,瑞幸不太可能在2019年底之前超越星巴克,原因是星巴克2018年Q4在中国新开门店增长18%,同时瑞幸很多门店都是“小门面”,服务不能媲美星巴克。

如今,瑞幸又一次提前完成了年度开店KPI。美国数据公司Thinknum数据显示,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华门店数达4910家,较星巴克多出600家。

“瑞幸是否真正超越了星巴克?”

该命题仍无法下定论,门店数量多于星巴克,并不等于瑞幸市场份额大于星巴克。但面对瑞幸的猛烈进攻,星巴克无法再置若罔闻,也开始复制其商业模式,企图争夺瑞幸的咖啡外卖和到店自取份额。可以肯定的是,星巴克正变得被动。

科创板设立:狂欢倒计时,资本市场理性回归

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2019年7月22日开板至今,科创板做到8个月开市之后,也在之后的5个月中见证了资本市场从狂热到理性的回归。

国内科创企业上市之路向来艰难。一方面由于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要实现一定规模的营收和盈利需要的周期较长,很多企业尚未达到上市标准便已经折戟沉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A股严格的发行制度难以满足科创型企业的上市需求,很多独角兽选择远赴港股及美股进行募资;加上国内市场存在的赌壳、炒壳等现象,也造成了资本市场一定程度的扭曲。

科创板的设立明显是要打破资本市场现有的格局。不论是从审核、入市标准、定价机制还是退市机制等方面都在极大地发挥了市场自身调节的能力。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图片来自锐景创意

科创板开市第一天,市场成交超480亿元,25家首批上市公司全线大涨,个股平均涨幅约140%,其中有16家公司首日涨幅翻倍。截至2019年12月27日,共有69家公司登陆科创板,融资规模超800亿元。同时,市场也经历了从前期炒作向平稳的转变,这表现为整体成交额回落、交易活跃度下降,以及以昊海生科、久日新材为代表的个股破发。

从上市数量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三类公司数量位列前三;行业上则是以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这四个行业上市公司最多,占比超过80%。融资额度最高的三家是中国通号(铁路高端制造),105亿元;金山办公(新型软件开发),46亿元;传音控股(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28亿元。

但整体来看,大多数科创板上市公司都在凭借自己硬科技逐渐实现“国产替代”,配合市场化定价和自主决定发行规模的机制,资本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活力。

Wework上市折戟、Uber股价暴跌:孙正义对规模化投资的自省

商业影响力:★★★★★

社会关注度:★★★

如果说2019是商业体系多方失灵的一年,孙正义和他代表的规模化投资大概是首当其冲者。

Wework的上市折戟、Uber和Slack的股价暴跌,接踵而至的坏消息足以让这位62岁的投资家焦头烂额。而在几年前,孙正义无疑是果决作风的极佳代表,有时甚至让人们忘了软银的起家是电信业务而非投资。很大程度上,软银的成功正要归功于孙正义的离经叛道。

他总是以远超于同时代投资人所能想象的数额,投入到尚处于初创阶段的公司——20年前他投资2000万美元给阿里时,高盛联合富达等一干投资者凑来的投资额仅仅是他的四分之一,而同时期VC的单笔投资额通常仅在50-100万美元。

足够多的资本当然是构成超级投资的致命武器。很多情境下,孙正义都可以用他充沛的甚至是过分充沛的资金将公司从“之一”变为“唯一”。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图片来自锐景创意

但在2019年,孙正义失灵。许多人已总结过原因:一方面,如今软银的投资金额已经到了整个一级市场乃至二级市场都无法消化的地步;另一方面,当互联网红利渐退、创投浪潮逐渐趋于平和,高举高打式的资本路数已经很难以为继。

孙正义显然看到了规模化打法的时代局限。以至于在最近的几次公开讲话中,他不厌其烦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需要专注于创造现金流。“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每一家公司准备足够强大的基础,这样投资者才能相信公司会做得很好。不仅仅只是营收、总商品价值以及日活用户数量。”孙正义说,公司应该在“实现盈利、现金流充足且可持续”的情况下上市。

2019年的末尾,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孙正义的“败落”。尤其是当人们谈到他疯狂的愿景基金时,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丝痛打“非我族类”时的快感。

但客观地说,即便是如今,预测孙正义的成败仍为时尚早。投资是一个天性里就包含着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工程,更何况孙正义的投资大多是各细分赛道中的数一数二者,投资的最终命运实际上很难依据一时得失来论定。 

当然,“全民声讨孙正义”自有其积极意义。这将是我们拆解未来商业迷局的一把钥匙:究竟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方式的投资、怎样的一二级市场互动才是更持续良性的?

这也是全体商业参与者的一场自我反思。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无人车烽烟四起,移动出行谁主沉浮
2019年度教育行业全析:快速奔跑的合规之年
加拿大科创环境年度总揽(上篇)
腾讯的蛰伏与阿里的野望:未来谁主沉浮?
两千亿孤儿药市场,谁主沉浮?
下一代手机处理器谁主沉浮
创业者必读:2019年十大最佳商业书籍
氪记 2019 | 房产,空间里难念的生意经
透视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站在创新十字路口的AI会失控吗?

网址: 氪记2019 | 年度十大商业事件:变局之年,谁主沉浮?(上篇)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5682.html

所属分类:商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