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崭
编辑|王亚琪
在互联网流量逐渐到达天花板之际,生活服务,是一个尚能容纳更多玩家,依旧存有竞争空间的领域。
作为“猫狗拼”三巨头之一的京东,则在2025年高调进入了生活服务领域。先是用百亿补贴的打法进军外卖行业,引得美团、淘宝纷纷加入战场,而后又在今年6月18日,赶在暑假前推出了最高3年“零佣金”的“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进军酒旅行业。
京东野心满满,刘强东也公布了自己做外卖、餐饮的逻辑——刘强东表示,酒店背后有庞大的供应链,很杂乱并且成本很高,而京东希望能把客户成本降到原来的2/3。
这不是京东第一次入局酒旅行业。
2011年,京东就推出了机票服务,又在2015年投资了途牛网。2020年,京东直接宣布和携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程核心产品供应链接入京东平台。
如今,随着京东高调进军酒旅行业,携程也消失在京东平台内。
但想做好供应链生意,并没有这么简单,京东闯入酒旅行业,就和当初闯入外卖行业一样,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早已形成竞争壁垒的老玩家们。
曾经,京东的对手是美团、饿了么,如今,京东的对手则是携程、同程、美团和飞猪等OTA平台(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平台)。
“目前国内有自营酒旅供应链的厂商没几个。”一位酒旅行业从业者表示,不少平台的酒旅供应链,实际上也是借的携程供应链。成立26年的携程,已经在酒店资源上占据明显优势。另一个难题则是,不少连锁酒店集团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价格体系和成熟的用品供应链,从床品、沐浴乳到茶包,都是酒店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不会轻易更换。以华住集团旗下供应链平台“华住易购”为例,2024年交易额接近250亿元,它也是头部酒店集团收入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即使京东成功说服酒店入驻平台内,也很难打动这些经营者和酒店集团,放弃自有的用品供应链,转而采购京东的产品
即便社交平台上有酒店经营者和用户期待着京东这条鲶鱼入场搅局,但京东想要分走酒旅这块蛋糕,要做的,远比做外卖更多。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京东的酒旅生意,和轰轰烈烈的外卖生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年初高调开展外卖业务并打出“0佣金”旗号后,京东便屡屡发布外卖战报。
从上线1个月入驻30万家堂食餐厅,到全职骑手突破10000人,再到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破100万、上线两个多月日订单破1000万……
反观酒旅生意。在京东6月18日高调宣布进军后,京东酒旅就在首页占据了两个入口,点击“京东旅行”和“品质生活”板块中的“优惠机酒”,都可以进行预定酒店、机票和购买门票等操作。
但京东官方账号京东黑板报,只在6月20日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近两天收到了近5万家酒店商家的入驻申请,而订单规模、用户数据等信息,都一直没有公布。
京东静悄悄,社交平台上的风向也有些不同。
虽然在京东做酒旅消息出来后,不少商家表示了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希望和做外卖一样,他们打的时间长一点,对商家也有好处”。但很快,就有商家发现目前个体工商户还无法入驻京东平台,这约等于直接拒绝了一批民宿经营者。
“想要进京东,只能迂回,京东的民宿是和木鸟民宿合作的,入驻木鸟民宿也能蹭一波京东流量。”在云南经营民宿的木木表示,京东和木鸟民宿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合作,如今点击京东酒旅中的民宿板块,链接的依旧是木鸟民宿。
从拒绝个体工商户来看,目前京东瞄准的,可能还是一些成规模的酒店,但想要吸引到这些酒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社交平台上的“避雷”声,似乎也暂时盖过了支持的声音。小红书上,“避雷,千万不要用京东订酒店!”“京东酒店为什么会自动退款?”“京东订酒店体验感太差”等类似的帖子不在少数。一些曾经喊着希望京东把价格打下来的消费者,也转而吐槽京东“让人失望”。
“自动退款,可能是酒店商家没有接单,并不是京东自动取消了用户的订单。”曾在OTA平台做了两年酒店产品的大刘表示,一些酒店订单是二次确认订单,消费者下单后,酒店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是否还有符合订单的房型,如果没有及时确认或者没有房间了,订单可能就会被取消。
除了二次确认订单,在大刘看来,消费者反馈被取消订单,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京东酒旅的地位,在商家心目中还不够“重”,“商家可能优先处理其他平台的订单”。
这一点,或许也能从京东酒店的库存情况看出。
以7月25日—7月26日为例,携程、美团和飞猪三个平台上,都显示杭州康莱德酒店依旧有客房可以预定,但在京东上,杭州康莱德酒店显示该日期暂无可以定房间。同时,搜索杭州拱墅亚运公园亚朵酒店的双床房,携程、美团、飞猪和京东四个平台中,价格最低的反而是飞猪平台。
从一个月前的高调进场,再到如今的安静局面,京东做酒旅,似乎远没有做外卖来得高歌猛进。
酒旅生意的蛋糕,确实足够诱人。
携程的毛利率常年在70%以上,交银国际预测携程2025年的毛利率能够达到82.5%,这一数据比奢侈品集团LV的毛利率还要更高。
在正式进军酒旅行业前,刘强东透露了京东做餐饮、酒旅,其实都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我们并不是一个所谓多元化的公司。但大家可以看到,京东集团所有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如果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现在京东做到所有业务100%都围绕供应链”。
但供应链,并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京东也早已意识到了供应链生意的不易。
2007年,京东自建物流,最开始,京东物流只为京东商城服务,直到2017年才独立并且逐渐向外开放,彼时京东物流的主要产品,就是“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2021年,京东物流独立上市,但直到2023年,成立16年的京东物流才实现盈利。
而现在进军酒旅行业,供应链搭建也是一个大难题。
虽然不少平台都有着酒旅业务,但不少平台其实都是和携程达成合作,借用携程的供应链。
做酒旅,是个苦活,最为困难的,是怎么让众多酒店进入平台,0佣金的政策看起来诱人,但对于不少酒店玩家而言,单量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大刘表示,目前国内OTA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携程在跨境游和国内酒旅行业都算老大,下沉市场的酒旅也已经被美团占了很大一部分,飞猪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动作,这些都是京东的竞争对手”。
浦银国际研究报告显示,携程与去哪儿网的合计市场份额在2021年已超过50%,同程市场份额约为14.8%,位居全行业第三位;在出境游方面,携程更是在2024年以48.3%的占比位居首位,拥有绝对的优势。
酒旅行业同样存在B端供应链和C端用户流量的规模优势,1999年成立的携程,经过26年的发展,有着足够的垂类流量,能从B端拿到更加有优势和竞争力的价格,有着更强的议价能力。
相比之下,初出茅庐的京东,很难在短期内,用平台内的电商用户流量,撬动商家、酒店集团和供应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同时,京东入局酒旅,可能可以撬动部分独立酒店、民宿等商家,却暂时难撬动有着自己的平台和APP,搭建出自己的会员体系的连锁酒店集团,不少连锁酒店集团,也在积极“去OTA化”。
2024年9月,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内部平台发布了名为《培元固本·论会员的重要性》的文章,直言部分门店过于依赖OTA补客,有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
值得注意的是,季琦本人就是携程的创始人之一,当他提出这一问题,自然也能看出酒店行业确实存在过于依赖OTA平台,失去了获客能力的现象。
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酒店间接失去了定价权和话语权,还可能因为OTA平台的定价导致酒店价格体系混乱。
此后,华住会便开始了“去OTA化”,2025年7月,华住会还在自己的直订平台“华住会”推出 “订贵即赔、降价可退”的保障,并且表示保障直接覆盖携程、美团、同程、去哪儿、安可达(Agoda)这五家主流合作平台挂牌价。
连锁酒店集团开始研究自主获客的渠道,开始打磨自身,自然也对和OTA平台的合作开始谨慎。
大刘表示,酒旅行业还有一个模式,就是不直接和酒店集团合作,而是从有着酒店资源的供应商处获得资源上架到平台上,但这样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就是供应商、代理商靠不靠谱,大供应商会比小供应商靠谱,但很多大供应商也在和携程合作,京东怎么去挖人家也是个难题”。
同时,酒旅行业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外卖商家比较多,这家沙县小吃不和你合作,街对面的另一家沙县小吃说不定就愿意和你合作了,但酒店、机票这些,不是能随便找到替代品的,比如一个景区的五星级酒店不和你合作,周边可能也就这么一家五星级酒店”。
飞猪百亿补贴
即便京东拿出“百亿补贴”做酒旅,也可能面临其他OTA平台的“狙击”——此前,美团和飞猪同样做过补贴活动,2020年,飞猪就推出过覆盖酒店、交通出行和景区乐园的“百亿补贴”活动。
酒旅的供应链难以搭建,想要切入众多酒店背后的用品供应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华住会、亚朵和希尔顿等连锁酒店,早已有了自己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某些程度上来说,酒店背后的供应链,也是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一环。
比如提到亚朵酒店,消费者就会想到舒适的枕头、被子,亚朵也在线上线下零售这些产品。比如提到桔子酒店,消费者就会想起酒店内的桔子味洗护产品和桔子糖……这些酒店集团,早已有了自己固定或者已经独立成型的供应链体系,京东想要切入,势必是件难事。
在《晚点LastPost》的报道中,刘强东谈及外卖之争时坦言,“客户过来的时候,现在有40%的人去买我们的电商产品。我们做外卖亏的钱,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
和曾经想要用外卖刺激消费者点击进入京东一样,京东做酒旅,也瞄准了“流量”,但逻辑可能有所不同——比起高频的外卖消费,酒旅消费本就是低频消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酒旅的消费频次可能比电商消费频次更低,京东这次瞄准的,或许是平台内的PLUS用户。
京东坐拥3500万PLUS会员,这些会员的年均消费是非会员8.4倍,此前,京东PLUS会员体系就和华住、万达、首旅如家等20家酒店集团达成合作,京东PLUS会员可以享受免费早餐、延迟退房、房型升级等专属权益。
京东针对PLUS会员推出的酒旅服务
京东的PLUS会员,其实和中高端酒店的主力客群有不小的重合度,京东做酒旅,或许也有激活这部分会员,“深挖”他们钱包的意思。
但问题是,较低的消费频次和较高的客单价,会让用户习惯固化平台,消费者会更习惯于在早已培养出用户心智的携程、去哪儿和飞猪下单。
经常出差的小易就表示,虽然知道京东在做酒旅,但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在携程或者飞猪上订酒店,“用习惯了这两个平台,如果订单出什么问题了我知道怎么找售后怎么解决,但是用京东,还是有点不放心”。
怎么让用户从“购物平台”心智转向“旅行服务”,也是京东的一大难题。
此前,想要攻进酒旅行业的玩家就不少,美团,就是其中成功的一员。
2014年,美团就成立了酒旅部门,走的是高频打低频路线。用自己高频的外卖、团购等本地生活服务项目积累的庞大流量池,去打低频的酒旅业务,还同样使出了“补贴”策略。
借助消费趋于理性的风潮,美团酒旅借着开始比价的消费者,成功打入下沉市场,客单价200元左右的酒旅业务,在某一程度上和携程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分走了一块酒旅行业的蛋糕。
生活服务市场的蛋糕足够大,京东依旧存在机会,或许也可以用高频的电商消费去打低频的酒旅消费,但问题在于,京东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酒旅市场。
走高星酒店路线,已经有了携程这个前辈,走下沉市场路线,则有了美团这个竞争对手,走民宿路线,京东目前的民宿借助的还是木鸟民宿的资源。
想要成功分到酒旅行业的蛋糕,光有“百亿补贴”是不够的,找到差异化的切入口,才是京东能否分到蛋糕的关键。
而对于京东而言,或许早已有了“十年磨一剑”的耐力——一直做供应链生意的京东,早已做好打苦战、打硬仗的准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作者:王崭,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京东做酒旅,比外卖安静
外卖大战太烧钱,京东盯上酒旅这只“现金牛”
京东正式进军酒旅
外卖之后,京东、阿里盯上酒旅,美团反杀即时零售!谁的火力更猛?
刘强东宣布京东进军酒旅餐饮业,目标降低供应链成本
京东携程达成战略合作背后:刘强东的″酒旅野心″与OTA行业新变局
独家丨刘强东首次分享做外卖逻辑:京东做业务都为了供应链
滴滴暂停孵化酒旅业务,负责人已经转岗
涨佣金做团购,抖音酒旅业务向美团靠近
抖音酒旅,磨刀霍霍
网址: 京东做酒旅,比外卖安静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