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养殖鱼撑起全球餐桌,产量30年增至4倍

养殖鱼撑起全球餐桌,产量30年增至4倍

对于人类而言,养殖鱼正成为可与肉类相匹敌的蛋白质来源。全球养殖鱼产量30年间增加了4倍以上。产量超过了牛肉,逼近猪肉和鸡肉。亚洲占到养殖鱼贝类产量的9成……

对于人类而言,养殖鱼正成为可与肉类相匹敌的蛋白质来源。全球养殖鱼产量30年间增至4倍以上。产量超过了牛肉,逼近猪肉和鸡肉。随着日本料理的热潮和饮食多样化,鱼类食品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鱼类容易养殖,给环境造成的负荷也较低。全球变暖和食物短缺将继续推动人类食用鱼类。

“养殖业等水产食物系统在食品安全保障中起到重要作用”。2024年9月,汇聚于巴西的G20的农业部长等在联合声明中呼吁扩大养殖业。他们确认了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30年内将可持续养殖产量提高35%以上的目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投资的重要性。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22年,鱼、贝、虾等的养殖产量达到9440万吨,是1990年代的4.3倍,首次超过了自然捕捞量。养殖鱼的产量已经超过了牛肉,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到约1亿1000万吨,逼近猪肉和鸡肉的产量。

由于种植饲料谷物的农地不足,牛肉和猪肉的产量增长乏力。全球已有7成草原和3成以上森林变成了农地,可以开垦的土地很少。随着人口增长,对动物蛋白的需求持续扩大。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高级顾问伊藤瑛子警告称:“到2050年,将有约6000万吨的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在出现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的背景下,养殖业的增长是全球的目标。

今后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也将面临诸多限制。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14.5%。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数据,牛肉的生产会带来约29亿吨温室气体。特别是牛打嗝等排放的甲烷占到总排放量的4%,是日本总排放量的约2倍。猪肉、鸡肉、鸡蛋的生产分别排放6亿吨左右温室气体。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23年的报告中呼吁:“急需找到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

养殖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有2.6亿吨(2017年),仅为牛肉的10分之1左右。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可以增加养殖鱼的产量。全球已经有500多种鱼类和贝类被养殖。日本一般社团法人Chefs for the Blue的代表理事佐佐木hiriko指出:“许多鱼类和贝类只需要少量水草和浮游生物等就能养得很好”。

随着消费者增多,养殖鱼的产地不断扩大。在半个世纪前的1961年,欧洲、北美、南美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鱼贝类。到2019年,这个比例缩小到了2成,而亚洲的消费占到71%。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饮食生活变得多样化。早熟品种的出现以及预防疾病的疫苗等技术的进步也为产量的增加做出了贡献。亚洲的养殖鱼产量增至2000年的近3倍,占到全球的88%。

约有15亿人居住的非洲的养殖鱼产量仅占全球的2%,中南美和北美也只有5%,因此有可能今后还会增加。日本则面临着不安,水产品自给率从过去的超过100%下降到了6成。日本水产厅的课长助理竹川义彦表示:“主要是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应该扩大业务规模,利用先进技术改善收益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

日本永旺集团在越南养殖名为巴沙鱼(Pangasius)的鲶鱼,并于2014年上市销售。养殖这种鱼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巴沙鱼可以用来做法式黄油煎鱼等菜肴。永旺集团的相关商品数已经增加到了约80种,达到原来的8倍。全球正在广泛利用生长速度快的南美白虾等养殖效率高的品种。对天然鱼类的过度捕捞已经成为问题。为了保持资源,普及养殖和改进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经中文网,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你不知道的养殖三文鱼真相
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
深度故事:人工养殖三文鱼,预计之外的巨大危险(下)
一条卖2.66万元,野生大黄鱼为何那么贵?
如何区分野生与养殖三文鱼?
把阳光“变成”好吃的鱼?硅谷的神奇生物技术+AI
全球70%,中国鱼虾是如何统治世界的?
中洋鱼天下携手盒马就水产预制菜全面展开深度合作
日本基因编辑鱼获批销售,无需安全审查
国人爆买的“鱼中之王”,为何大规模死亡?

网址: 养殖鱼撑起全球餐桌,产量30年增至4倍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1141.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