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运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来增加肉量的真鲷作为“基因编辑食品”向日本相关部门进行了申报,并获得受理。继番茄之后,真鲷作为第二种基因编辑食品在日本国内获得批准。基因编辑真鲷容易进行品种改良,被期待能有助于降低成本和打造品牌。
此次申报真鲷的是源自京都大学的初创企业Regional Fish。日本厚生劳动省在专家会议上认为不需要进行安全审查,申报之后即批准销售流通。
这种真鲷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抑制了名为“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基因发挥作用,使肌肉容易生长。据称可食用的肌肉增加约2成。京都大学和近畿大学等一直在进行研发。近畿大学教授家户敬太郎称,这种鱼的“肌肉纤维变粗,口感软糯”。
Regional Fish公司暂时不打算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仅通过众筹方式进行试销。从9月17日开始,通过大型众筹网站“CAMPFIRE”接受鲷鱼饭、海带腌制鲷鱼等加工品食品的预订。从10月开始发货,商品上会注明是基因编辑食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是否进行商用生产。
Regional Fish的社长梅川忠典表示,“这是全球首款经过国家手续批准上市的动物基因编辑食品。今后将开发出符合地区环境的鱼类品种,为提高地区活力作出贡献”。
以前,鱼类的品种改良基本都是选出具有良好特性的个体进行交配。培育出具有目标特征的品种很难,而且花费时间较长。基因编辑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抑制目标基因发挥功能。只要找到符合目的的基因,就能在短期内轻松进行品种改良。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10月针对基因编辑食品制定出一项制度:如果判断认为安全性方面与传统品种改良没有差异,只需申报即可进行流通销售。不需要像转基因食品那样接受安全性审查。
日本首款基因编辑食品是番茄。2020年12月,源自筑波大学的初创企业Sanatech Seed申报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抑制血压上升的物质“GABA”的含量增至约5倍的番茄。Sanatech Seed已从9月15日开始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这种番茄。
日本的研究人员对其他鱼类也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日本九州大学的特聘教授松山伦也等人创造出了不会同类相残、容易养殖的“忠厚老实的白腹鲭”。鲭鱼在鱼苗期会发生同类相残,产下2~3个月后仅能存活约1成,这成为养殖业面临的课题。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抑制攻击性相关基因发挥功能,使攻击行为等减少了约3成。正在验证有无过敏物质等安全性。
海外也有把转基因技术应用于鱼品种改良的例子。美国初创企业AquaBounty正在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并养殖能够快速生长的大西洋鲑鱼。
据该公司介绍,这种鱼已获得美国、加拿大、巴西政府的销售批准,6月首次成功实现商业规模的收获。不过,由于给鱼添加外部基因的做法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把转基因用于鱼的品种改良的案例尚未增加。
基因编辑食品普及的关键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北海道大学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开展的意识调查显示,围绕对消费者益处少的食品,认为“应该推进研究”的受访者很少。
北海道大学的讲师斋藤阳子表示“对生产者而言,(基因编辑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耐心解释新特点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好处,对于获得认可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经中文网,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日本基因编辑鱼获批销售,无需安全审查
基因编辑食品,能否端上我们的餐桌?
日本“闲鱼”西游记
Update | 基因编辑公司启函生物获超 2000 万美元融资,瞄准异种器官移植
站在基因疗法的风口上
“日本闲鱼”牵手阿里,二手交易市场为何如此诱人
“实验小白鼠”百年百变史:从近亲繁殖到基因编辑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美立刻」获数亿元B轮融资;思路迪新冠相关联合检测试剂盒获批
贺建奎手稿遭曝光,婴儿基因编辑实验细节令人细思极恐
苹果应用商店在日本面临抱怨和审查,主导地位受质疑
网址: 日本基因编辑鱼获批销售,无需安全审查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