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快消,作者|李欢欢
菊乐股份在IPO路上的艰难跋涉,只是中小乳企上市难的一个缩影?
为了在“两超多强”的围剿下冲出一条“血路”,2022年,国内十几家中小乳企卷进了IPO通道,其中,绝大部分为区域乳企。虽然企业上市热情高涨,但结果并不理想。截至去年底,十几家企业中只有阳光乳业和澳亚集团成功上市,其他均卡在“路上”,有的甚至一波三折。
2023年开年,继认养一头牛等来证监会的灵魂48问后,来自四川的菊乐股份(以下简称:菊乐)也在证监会的39问下再次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第四次IPO征程。招股书显示,菊乐股份此次预计募资13.63亿元,主要用于奶牛养殖、生产基地扩建、营销网络的建设升级,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菊乐这个名字对部分消费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一方面因为它是区域性品牌,另一方面因为它的用户较为下沉。作为一家老牌乳企,菊乐1996年进入乳制品行业,多年来一直是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龙头乳企之一,旗下“酸乐奶”含乳饮料至今已在市场上活跃了20多年,在四川算得上是家喻户晓。
时至今日,虽然菊乐已在“酸乐奶”之外,陆续推出了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产品,但挑起营收大梁的依然是含乳饮料。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2021年,菊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9.94亿元、14.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2亿元、1.68亿元。其中,含乳饮料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11亿元、6.47亿元、7.3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3.91%、65.31%、51.68%。
产品结构单一,一直是菊乐IPO路上的拦路虎之一。近几年,虽然因为消费者的怀旧情怀,含乳饮料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整个市场规模仍处于持续收缩状态。根据《中国奶业统计摘要2021》,2017年至2020年,我国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的销售收入从1164.7亿元下降至86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61%。
与此同时,从事相关生产企业的数量却从2011年的184家增加至2020年的265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菊乐面临的竞争对手,既有伊利、蒙牛、旺旺这样的全国性品牌,也有李子园、均瑶等已成功上市的区域性品牌,在西南,还要与新乳业、天友乳业直面竞争。
多方夹击之下,菊乐想长久站稳市场仅凭“酸乐奶”这一款大单品显然不够。快消君随机交流的多位成都90后消费者均表示,虽然菊乐在当地的超市货架上较为常见,但已很少购买,平时还是更倾向于喝更健康的纯牛奶或者低温奶,即使偶尔喝含乳饮料,也会选择娃哈哈的AD钙奶。
除了产品线单一,菊乐的销售渠道也主要局限于四川省内。从2019年至2021年,菊乐在四川省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8.07%、91.53%、74.72%。2021年占比下滑,是因为公司2020年收购了东北品牌惠丰乳品55%的股权,使得来自东北三省的收入增长较快。剔除这部分影响,菊乐在四川省外的销售并未出现明显增幅。
产品单一、销售区域集中,意味着公司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成长性存疑。去年12月,在证监会对菊乐股份的审核问询中,区域集中度过高,与出纳挪用资金违规、收购等问题被多次追问。
过去五年,菊乐的IPO之路走得异常坎坷。2017年12月首次冲刺,次年3月被宣布终止审查;2019年7月重启IPO,后因分公司出纳挪用公司资金未在申报稿中披露,收到
证监会的警示函,IPO再度搁浅;2020年6月第三次冲刺,又因中介机构在财务审计上出错,被监管问话而停滞。2022年8月,第四次重启,今年1月在证监会的39条追问之下,又一次更新了招股书。
屡败屡战,菊乐股份也被业内调侃为“钉子户”。为什么一定要上市?在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主要还是因为近两年市场环境欠佳,行业增速放缓的同时,龙头乳企的集中度却在提升,中小乳企不堪重负,业绩下滑、盈利越来越难。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中小企业们不得不上市融资来壮大规模。另外,在乳业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当下,上市也是企业管理层套现退出的最佳途径。
据不完统计,包括菊乐在内,2022年共有16家乳企递交了招股书或对外宣布了上市计划,创下历史新高。
但上市不易,随着IPO进程的推进,中小乳企们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增长慢、产品和渠道单一、资金和奶源供给不足等问题,以及在管理和操作上的漏洞也逐一暴露出来。这些短板,阻碍了企业上市进程的推进,菊乐股份、红星美羚、认养一头牛等多家企业都遇到过盈利的可持续性、销售模式、内控制度等被证监会质疑的经历。
上述乳企业中,最终只有阳光乳业和澳亚集团幸运通过审核,于2022年成功上市。然而,登陆资本市场并非企业的救命稻草或避风港,阳光乳业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就出现业绩下滑,澳亚集团上市之后持续破发,股价至今仍低于发行价,而好不容易凭借网红模式出圈的麦趣尔也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摔了个大跟头,“一朝回到解放前”。
在宋亮看来,2023年,这些中小乳企们面临的生存压力可能更大,因为整体消费环境依旧不乐观。无论是奶粉还是液态奶,都将继续面临消费量持续收缩的现实,生意越来越难做,年初不少企业都在着手砍预算、收编,或者尝试一些新领域。
大环境的不理想,再加上头部企业的抢占,身处夹缝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考验只会越来越大。正因如此,业内预测2023年中小乳企们依然会积极谋求上市,因为“没有退路”,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寻得资本支持就意味着多了一线生机。
相关推荐
6年IPO跋涉未果,区域乳企上市比唐僧取经还难?
认养一头牛是庞氏骗局吗?
小众乳企集体闯关IPO背后
乳企扎堆IPO:没有奶牛,就没有活路
中小型乳企密集冲刺IPO,奶制品市场进入“战国”时代?
IPO闯关失败后“喊冤”,红星美羚到底冤不冤?
蒙牛,成不了骑士乳业的“骑士”
红牌警告后,菊乐食品再闯IPO,上市能否助其走出四川?
二度赴港IPO,飞鹤乳业能在港股市场“飞”起来吗?
创业16年仍未盈利,这家企服企业冲刺IPO
网址: 6年IPO跋涉未果,区域乳企上市比唐僧取经还难?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