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36氪首发 | 「德康医疗」完成5亿元融资,加快新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产能

36氪首发 | 「德康医疗」完成5亿元融资,加快新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产能

36氪获悉,近日,骨科创新企业「德康医疗」完成总计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及系列资金支持;由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基金领投,共青城永谦、蓝山投资、首正泽富、晓池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海邦资本、宏达君合继续追加。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快新生产基地建设,解决产能不足、持续扩大销售,并继续研发骨科新型材料和数字化骨科产品。易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德康医疗(全称: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2012年,创始人许小波博士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哈佛医学院工作研究,有着系统的临床训练和研发实践经验。目前公司核心成员覆盖临床医学、机械、生物学、力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研发团队硕士博士占比达85%。

许小波博士表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和快速发展期,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进口替代、医保控费,是时代的关键词。临床上,医生和患者需要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手术解决方案。

在成立之初,德康医疗以高性能脊柱耗材业务起家,产品涵盖颈、胸、腰、骶以及脊柱畸形等脊柱病变。其研发的国产钴铬钼脊柱内固定系统(NOAH),选择使用钴铬新材料配合钛合金等多种材料,与传统钛合金产品相比,植入物体积缩小30%的同时,综合力学性能可提升三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一新材料系统已成为脊柱侧弯等手术的主要产品,在国内也以进口为主,德康医疗推出的NOAH系统打破了外企垄断。

德康医疗表示,在脊柱产品线中,其SAGI自稳定型融合系统、TAURUS枕颈胸微创融合系统也是国产首证。其中,TAURUS针对高难度的枕颈段的脊柱手术,因手术中支撑及扭转对器械的刚性和柔性均有极高要求,这两个指标又存在相对矛盾的特性,TAURUS通过工程设计创新平衡刚柔性能,利于植入后病人的恢复。

脊柱类产品依然是德康医疗的核心,同时,其拓展了创伤、关节置换、运动医学三个条线的耗材产品。至2020年德康医疗器械的脊柱、创伤类产品,皆获得NMPA审批认证;运动医学与关节产品已完成研发,预计2022-2023年间获证。

在研发方面,其建立了3D骨科数据库和生物力学试验中心两大技术平台。其中,鲲鹏生物力学实验室可对300多项涉及三类骨科植入物性能标准测试及金属、生物材料等进行独立检测,支持新产品和材料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验证。

数字化方面,德康医疗的天穹骨科数据库,提供浏览器端的在线阅片、多平面重建、辅助诊断等功能,接下来将作为开放式平台上线。

政策端,骨科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正在进行中,也为新兴创新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通道。2021年7月的十二省联盟骨科创伤集采中,德康医疗参与竞价的产品皆中选,将利于创伤产品的放量。创业10年间,德康医疗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经销体系,当前产品已进入上百家三甲医院。据公司披露,近3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30%。

2022年1月,国家高值耗材联采办已开展脊柱类相关医用耗材产品的信息集中维护工作,今年脊柱产品的带量采购也正在推进。当前,骨科脊柱类植入耗材市场,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仍占据大半江山,国产厂商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等是重要玩家。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0年国内脊柱市场增长10%,超过创伤和人工关节,市场规模达到89亿元。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 | 「德康医疗」完成5亿元融资,加快新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产能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海莱新创」完成5亿元C轮融资;业内认为核医学行业“暖春”已至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西湖生物医药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复宏汉霖“阿达木单抗”新适应症获批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先通医药获3.2亿元D轮融资;康希诺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申请获受理
扩大生物制药CDMO服务产能,「鼎康生物」完成超1.9亿美元A+轮融资
36氪首发 | 「森亿智能」获5亿元E轮融资,推动公立医院发展和公卫体系建设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爱博泰克完成6亿元C轮融资;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上海细胞获近5亿元D1轮融资;恒瑞医药新药申请获FDA批准
针对基层医疗市场做糖尿病监测,「民康生物」完成1.5亿元Pre-IPO轮融资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呼嘎HUGGAH」获松柏投资战投,唯思尔康完成亿级天使轮融资

网址: 36氪首发 | 「德康医疗」完成5亿元融资,加快新生产基地建设、扩大产能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3946.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