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李书福接盘尹明善:吉利押注换电蓝海,能否救活力帆?

李书福接盘尹明善:吉利押注换电蓝海,能否救活力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作者:刘皖媛,编辑:施智梁,36氪经授权发布。

▲ 图源于网络

近5个月的破产重整后,负债累累的力帆正式易主吉利。

12月22日,*ST力帆发布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指出,本次权益变动后,力帆股份控股股东由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满江红基金)。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满江红基金为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满江红公司)作为满江红基金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实际控制满江红基金,因此,满江红公司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曾下令组成债委会的重庆市政府在力帆重整中施以援手。满江红公司股东分别为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两江基金的背后是重庆市两江新区政府,吉利迈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则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子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吉利正以双重身份成为力帆实控人。参与力帆破产重整的另一大主体是产业投资人,也是力帆重整后的第二大股东。公告显示,产业投资人由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组成。

2020年8月,力帆集团宣布破产重整,50岁创办力帆、72岁问鼎重庆首富的尹明善被迫交出力帆公司。如今,尹明善将力帆的未来托付给了李书福。两个白手起家的掌舵人从摩托车市场跨入汽车制造业,也都曾叱咤风云,但战略抉择的南辕北辙,最终让吉利和力帆走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积重难返,吉利能让力帆重生吗?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业务覆盖汽车、摩托车和发动机的生产、销售等。2010年11月25日,力帆成为中国首家整体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市值一度冲到300多亿元,72岁的尹明善也借此问鼎重庆首富,家族账面资产超110亿元。

回首往昔,力帆也曾风光一时,被称为“中国摩托车巨头”、中国实体产业的“巨人”,但在由摩托车行业转向汽车领域后,力帆遇冷十五年,最终难逃破产命运。

力帆车标

2020年8月,力帆集团宣布破产重整。祸不单行,10月13日,公司控股股东力帆控股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等,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时尹明善已有82岁。

力帆的衰败之势并非无迹可寻。热衷于创新的尹明善虽曾踏中风口,但未能乘风而起,作为力帆的两大创新业务,新能源车和汽车金融率遭政策冲击:前者的补贴政策频繁波动,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不断从严,让企业生产横生不确定性;后者陷入P2P迷局,加上金融严监管,不但没能反哺生产,更陷入风险旋涡。

而回到产品本身,由于自主研发始终没有跟上,传统燃油车陷入抄袭的恶性循环,销量低迷。新能源车的“骗补风波”,更是让本就饱受质疑的力帆品牌雪上加霜。

2005年,力帆520上市,但销量惨淡,全年仅售出2600辆。力帆后续推出的几款燃油车型也都没有产生爆款,此后,力帆汽车的市场策略以模仿为主,2009年推出力帆 320,因模仿宝马 MINI因此走红,巅峰时期单月销量 7000 辆。

但模仿无异于饮鸠止渴,不能帮助力帆走出销量困局,反而让力帆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彻底归零,力帆汽车的质量问题也被频频质疑。2017年,力帆在自主品牌最差质量排名中处于倒数第四位,而在国六标准正在逐步覆盖全国的当下,力帆没有一款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产品推出。

尽管在2007年就已经投身新能源产业,但力帆始终没能造出几款新能源车型。2016年,力帆汽车还陷入了新能源“骗补”的漩涡:国家财政部组织检查组对力帆乘用车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是“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

目前力帆传统乘用车已经停产,11月份力帆新能源汽车产量145辆,同比下滑67.92%。乘用车销量方面,11月销售传统乘用车仅49辆;新能源车销量112辆。力帆股份三季度财报显示,力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下滑6成;净利润为-34.45亿元,同比下滑超3成。

从2001年获取国内第一家民营车企汽车生产资质起,吉利汽车就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从收购沃尔沃、入主宝腾汽车,再到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可谓是风生水起。此次吉利接盘力帆,有业内人士指出力帆重生有望。

“在中国汽车市场从高速发展到稿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力帆汽车没有跟上脚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相反,吉利作为自主品牌在这样的转变中是一枝独秀,扎扎实实地发展到现在的巨头。能够由吉利来接手,无论大的资金注入,还是在自主研发和管理模式上都能给力帆带来新的生命力。”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资本市场对吉利入主力帆反应积极。12月22日,因力帆更名换姓,股市停牌一天,公告发布复牌后,*ST力帆以5.22元每股的价钱收盘,涨幅5.03%。

吉利借力帆试水换电模式

8月,力帆股份对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其司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财报显示,力帆股份去年亏损46.8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34.45亿元,如今负债规模达到170.2亿元。

尽管“烂船也有三斤钉”,但吉利为何要“拯救”已经是资不抵债的力帆依然引发了热议。本月初发布的《力帆股份重整计划》给出了解答:吉利要打造并推广换电模式,可能从力帆入手。

根据《重整计划》,产业投资人,即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等将为力帆提供产业资源,一面打造换电车型制造的上市平台,一面注入智能网联换电业务。

吉利科技集团押注力帆,也是因为后者在换电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018年5月,力帆股份宣布通过定增方式募资的24.8亿元,用于智能轻量化快换纯电动车平台开发、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16亿瓦时锂电芯等项目。

早在一个月前,吉利与力帆股份已经签署了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此外,有媒体曝出力帆汽车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

“从商业营利角度来说要利大于弊,吉利才会去接手力帆。换电模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鼓励,在新能源市场也有可以探讨和发展的空间。吉利产业多元化的布局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和政府层面一起去做换电的探索,力帆是比较合理的选择。”颜景辉表示。

在以“白衣骑士”身份现身的同时,吉利已经与重庆市政府存在合作,在换电站建设上先行布局。今年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团的智能换电站在重庆首发亮相,并表示将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推进换电站的铺设。近日,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高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重庆高速公路的青杠,围龙,珞璜,静观,大路5个服务区建设换电示范站。

车间生产线

作为吉利在换电模式上的“实践探索”,又有政府的支持,力帆汽车未来的重点很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和换电领域“试水”,以点带面,在得到阶段性成果后推广到全国。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现阶段换电模式的推广较为困难,且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是吉利一家车企能够做到的。“吉利接手力帆汽车,很大程度是出于在西南市场的布局,让力帆成为吉利的生产基地或是代工厂。”崔东树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相比去和外国车企合资或者和国企合资,我认为是会更顺利的。吉利和力帆在性质上都是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他们在体制、机制和人的思维这些方面有相近之处,能减少沟通成本、避免一些内耗。当然,最后还是要看市场认不认可。”业内分析人士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力帆和吉利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融合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在产业方向上的调整将决定力帆能否真正翻盘重生。

“力帆股份重整的重点不是简单的交易,关键看重整后的战略方向,以及企业成长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只有各方协同一致,共同努力发展,才能产生奇迹。”接近项目的相关人士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相关推荐

李书福接盘尹明善:吉利押注换电蓝海,能否救活力帆?
尹明善难寻救主:吉利否认收购,力帆一年亏掉10年利润
“摩托车大王”力帆终究还是倒下了
157亿债务暴雷,中国摩托车大王,到底做错了什么?
李书福旗下这家公司 不仅为吉利造卫星 还投资核电站
力帆破产、嘉陵卖壳,重庆摩帮衰落
李书福想当哪门子马斯克?
拓荒、追风、骗补,未竟的中国汽车梦
收购沃尔沃十年之际,吉利以新能源之名回归科创板?
李书福的“山寨”梦工厂

网址: 李书福接盘尹明善:吉利押注换电蓝海,能否救活力帆?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5813.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