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催收行业出现“核弹武器”:坏账降为万分之几,催回率30%

催收行业出现“核弹武器”:坏账降为万分之几,催回率30%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作者:木一,36氪经授权发布。

利用法律的工具做催收,这早已不新奇。

自借贷诞生以来,将借款人起诉到法院催回欠款,就是非常常见的方式。

但法催和互联网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力量?

目前,市场出现了三种互联网法催的模式:互联网法院、互联网仲裁和赋强公证。

“金融机构的坏账降到了万分之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家赋强公证平台的创始人透露。

“部分金融机构的催回率达到了30%以上。”专注互联网仲裁的平台“法捕快”创始人汪志佳透露,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互联网法催可能会成为催收行业的核弹武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模式可能将彻底颠覆行业。

01、互联网法院

2017年8月1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

此后,北京、广州的互联网法院也纷纷成立。

这个法律界的新宠儿,号称可以将整个诉讼流程线上化。

这么性感的模式,一下子就引起了金融圈的关注。

“如果所有的网络贷款、信用卡都可以在线上批量起诉,那效率岂不是惊人?”一家金融平台的法催负责人罗嘉很早就注意到这个模式。

他此后就一直在推动互联网法院接手网络贷款和信用卡案件。

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数据,从2018年之后,截至2020年7月8日这段时间,三个互联网法院公布的总裁决文书数为74280件。

而其中,涉及信用卡的只有1377件,金融纠纷10086件。

而前面两年,互联网法院经手的金融案件还比较多,到了2020年,总共可查询的文书,不到300件。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公开文书数据

“互联网法院现在经手最多的,是图片版权案件。”罗嘉称,金融案件则越来越少。

为何互联网法院受理的金融案件并不多,甚至下降明显?

“这是法院体制决定的。”罗嘉直言不讳地称。

法院不是纯市场化的机构,法官拿的是固定收入,判的案件再多,收入也不会增加,他们没有动力做更多的案子。

“而且法官的责任是终身制的,假设你判错了一个案子,就要背负终身。”罗嘉称,做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高。

他认为,互联网法院更愿意接不会出错的案子,比如图片版权案件,因为证据都是铁板钉钉的。

而金融案件相对复杂,取证困难,“所以大家尝试了一下,都退避三舍了”。

金融玩家寄希望于互联网法院的想法,逐渐破灭……

02、互联网仲裁

早在两三年前,互联网仲裁模式就火了起来。

这个模式操作的方式比较简单:金融机构把逾期案件拿到仲裁委去批量裁决。

而双方的举证答辩,也是通过网上完成。

一般仲裁委会通知欠款人进行举证,就算欠款人缺席,仲裁委也可以缺席审判。

在2018年,市面上一度出现了几十家互联网仲裁平台,行业极端火热。

但很快,市场的温度就降了下来。

成千上万的裁决下来之后,却无法执行。

行业普遍认为,难以执行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个是制度原因。

一般来说,互联网仲裁裁决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借款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这样的执行成本很高。

而且法院和仲裁委是两个独立的机构,“法院判决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对于仲裁的案子,一些法官会不太上心。”

而另一个原因,是行业被透支了。

2017年,湛江仲裁委开始推行一个创新产品——先予仲裁。

这款产品是这样的:借款人在申请借款的时候,就直接签署了仲裁委的《调解协议》,一旦逾期,就直接可以送到法院执行。

也就是说,用户借钱之后,不管还不还,都事先裁决完了。

这样效率是高,但法院不乐意了。

厦门中院第一个跳出来说不:纠纷还没有发生之前,你就先裁决了,“这严重损害了借款人的利益”。

湛江仲裁委立马跳出来回怼,“地方法院无权否认。无法律依据说‘不’,这不是法律人的态度。”

最终,最高院站出来,公开否定了先予仲裁,“仲裁的本质在于有争议或者纠纷实际发生,无争议即无仲裁。”

这一轮博弈下来,市场就开始出现分化。

紧接着,另一家仲裁委又出现了问题。

一些借款用户投诉,称自己从未在仲裁文件上签字。

后来调查发现,借款人在金融平台上签订了其他电子文件,而金融平台就直接把这些签字挪到仲裁文件上。

这件事情在行业里闹得沸沸扬扬。

两个事件之后,多位业内人士称,“法院执行庭都不太想接仲裁委的金融案件了,执行率一度低到10%之下。”

此后,互联网仲裁行业一落千丈。

最近一年,一些互联网仲裁平台试图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法捕快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汪志佳称。

最开始,他们往法院执行庭去送案件,刚说明来意就会被拒绝,“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他们找当地的律师去立案。

“一般来说,当地律师对于当地的司法环境和政策比较了解,起码有个说话的机会。”

“对法院主要表达两点:第一,这些案子不是P2P的,都是正规金融机构的;第二,法院执行后,实在追不回来钱,也可以终本,从而提高法院的结案率。”汪志佳称,只要表达了这两点,大部分法院都愿意接受。

“这是脏活苦活,我们一家家法院去开垦。”汪志佳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在291家法院实现了仲裁裁决立案。

“现在立案率可达到80%,持牌金融机构的案件,立案率更是高达90%以上,整体催回率30%左右。”汪志佳称。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的执行案件

目前,互联网仲裁收费的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前置收费,不管催不催得回来,先收几个点服务费。

这种方式在早期比较流行,但后来因为催回率太低,金融机构都不太想再掏钱。

“所以我们现在是催回钱之后再分成,只有真正解决了催回率问题的机构才敢这么收费。”汪志佳称。

目前,互联网仲裁模式被一部分平台跑通,又重回金融舞台。

03、赋强公证

赋强公证这个产品,也是在2018年前后出现。

最开始,公证也被广泛用于银行抵押贷款的场景,特别是房抵贷。

后来,有玩家开始试图将这个模式搬到网络贷款上。

用户网上借款,下款前需要走一遍公证流程,比如录一段公证视频。

如果用户不还款,金融机构就可以拿到这份公证直接去法院申请执行。

因为公证和法院的关系极为紧密,在普通用户眼中,公证了的内容,在法院上就可以作为证据。

因此,这个法律武器的威慑力惊人。

“一家大的股份制银行上线了一款小微企业贷产品,当时他们的坏账率是1%到1.5%,后来上线了赋强公证,坏账率变成了万分之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家赋强公证平台的创始人陈天阳称。

互联网仲裁针对的对象是逾期客户,只有逾期了,他们提供仲裁服务才能收费。

但赋强公证的收费池子则大得多,即对所有贷款金额都收一定的服务费,现在行业的标准是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三。

这个模式相当于雁过拔毛,吸金能力惊人。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模式比互联网仲裁更有想象力。

但赋强公证这个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网络贷款,用户体验很重要,如果借几千上万元,还需要录个公证视频,很多用户就跑了。

除非借款的金额足够大,用户任劳任怨。

因此,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借款金额比较大的平台。

另一方面,用户对于公证会有畏惧心理,觉得一旦录了就要付法律责任,会退缩。

“申请借款的用户中,走到公证这一步的时候,会有一半的人选择放弃。”陈天阳称。

假设一个银行一年放款金额是100个亿,没有使用赋强公证,坏账是2%;如果使用了赋强公证,放款金额降到了50个亿,坏账是万分之几,还要给赋强公证千分之三的服务费。

两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

风控是平衡的艺术。

最好的风控,追求的不是最低的坏账率,而是收益最大化。

所以,陈天阳得出的结论是,赋强公证适合放款金额较大,且追求极度平稳的金融机构。

因此,头部的大银行,是他们的核心客户。

“当然,既然赋强公证是杀伤力这么大的法律武器,可以只针对高风险客户,而低风险客户可以不录视频,直接下款。”陈天阳称,如此可以取得一定的平衡。

另一方面,赋强公证未来也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公证最终也要送到法院的执行庭去执行,和互联网仲裁区别不大。”一家公证机构的业务人员称。

目前,赋强公证的执行案件不多,执行暴露的问题还不明显。

但随着用户熟悉这个产品,了解到执行可能也没那么容易后,这个核弹产品的杀伤力是否就会降低?

目前,赋强公证的平台,主要在切头部银行;而互联网仲裁,则偏向于金额较小、较创新的金融平台。

“因此,两款产品应该是互补的关系。”汪志佳称。

互联网+法催的模式开始跑通,正在开花结果。

互联网法院暂时淡出了金融圈的视野,但互联网仲裁和赋强公证又重回高光舞台。

“合规的法律手段催收,可能是未来的主流。”汪志佳认为,这些逐渐成熟的模式,将颠覆整个催收行业。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相关推荐

催收行业出现“核弹武器”:坏账降为万分之几,催回率30%
360数科沈赟:截至9月底360数科由于欺诈造成的坏账率为0.2%
催收复工难:在家办公效率降低30%,开工需备2000口罩
P2P清零未了局:谁来为8000亿坏账买单?
催收巨头逆势赴美上市:雇员超万人,在催逾期贷款总额446亿
催收大哥的五年血泪史:从盈利八百万到亏一百万,自嘲已不会催收
污名化、高纯利、高风险,风口浪尖中催收公司匆匆上市为哪般?
4000亿规模的债务重组市场,却被“反催收联盟”占据,畸形发展?
万亿催收江湖,有家催收公司要上市了
网贷催收员眼里的“一地鸡毛”

网址: 催收行业出现“核弹武器”:坏账降为万分之几,催回率30%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967.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