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吴晓波:熬一熬市场就恢复了?可能恢复了也跟你没关系 | 超级观点

吴晓波:熬一熬市场就恢复了?可能恢复了也跟你没关系 | 超级观点

带着观点看商业。超级观点,来自新商业践行者的前沿观察。

口述|吴晓波 

采访、编辑|张薇

-

这轮洗牌首先是观念上的洗牌 

《影响商业的50本书》是我最新出版的一本书,前言中我写了这么一句,企业家是那些给自己打针的病人,书中也推荐了7本“企业家书写的传奇”。 

为什么说企业家是那些给自己打针的病人呢? 

10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病人”王石》,王石是中国企业家里第一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病人、企业是一个病体的企业家。 

每个企业,无论规模多大,其实它都是一个不确定的生命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以后,你会发现,企业自身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陌生,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个时候就企业家必须要做出决定,当这个时刻到来时,任何的商学院或教科书都没有办法提供标准答案,必须要他自己去打针,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你面对不确定性,必须要做出挑战,而首先挑战的可能是你个人的认知边界。 

我觉得今天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特别大的困难就是,我们已经变得让自己都觉得很陌生了,企业让自己觉得很陌生了。我13 年、14年去海尔做调研,张瑞敏跟我讲说,我们进入到一个没有对标的时代,海尔最早是学松下的,后来学GE,但16年它把GE的白电都收购掉了,那么在白电行业里面,它在全球就找不到对标物了,其实这种恐惧其实挺可怕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种恐惧。

不光是像海尔这样的大公司。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也进入了无人之境。先看美国发展怎么样,再设想下还有几年中国可能会这样,这种对标模型在中国今天的商业环境中已经不成立了,这还仅仅只是市场层面发生的变化。 

基础设施层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现在一个养猪的,如果不懂一点人工智能的话,可能你连怎么管猪瘟都不知道;再比如原来做家具的,如果你不懂传感器,不懂机械手,生产线不进行变革的话,那全屋定制这件事你就做不成了;还有,如果两家企业同时在做直播,一个有CRM系统和一个没有CRM系统的公司,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变成从整个外部市场、消费者群体、员工管理到生产线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轮洗牌挺严重的,首先是观念上的洗牌,一个企业家,他可能精力还很充沛,他可能很有钱,但这些已经不能把你带到明天了。 

等你醒过劲来可能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为什么说当下对企业家的要求会更高?

比如,具体到制造业上来说,我有两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的制造工厂还是太多了,一定会倒下一大批,淘汰本身就会成为一个常态,太多了,产业过剩,任何产品都冗余;第二个判断,制造业现在的模式、生产线创新,我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比如说服装行业,15年的时候全中国做定制西装的就只有一家,叫红领,今天基本上到任何一个服装企业,生产线基本上都流行化了,再比如15年全中国做全屋定制的只有尚品这一家,现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具公司,都声称能做全屋定制了。我最近这几年参观了很多工厂,做鞋子、做床垫、做小家电等企业的工厂,我并不看他们的产品,我去看他们的生产线,生产线上的很多设备慢慢都开始国产了,制造业变革的深度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端,还体现在生产线上。也就是说,制造业这一轮的迭代是空前的,特别是疫情发生后,数字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你能看到,中国公司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可以说是提前了3-5年。所以说这一轮制造业的变化我认为是凤凰涅槃式的,过去的经验都归零了。 

在各个细分领域都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会有两个大的驱动,第一在市场消费的交互层面上,是商业模式和审美的驱动,第二是在内部的生产线和实验室,是科技的驱动。这两轮里面,任何一轮的缺失都会造成企业在这一轮竞争中的落伍。比如说,我很会做营销,那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核心力呢?你今天还会变成全网最低价在拼价格;如果你有科技发展力,很有技术驱动力,但是如果不能适应这一轮的年轻人的审美迭代,还是不行。这对企业家复合能力的要求就很高。

所有伟大的企业或者伟大的人格,都是靠苦难磨出来的,不可能说一个很轻松的人生能让一个人变得更伟大一点,或者一个企业顺风顺水就能变得很大。之所以我会在《影响商业的50本书》中推荐了7本“企业家书写的传奇”,在我看来,阅读会让我们找到一个比我们更倒霉的人,去看他们在那个倒霉的状态下他们是怎么活过来的。中国现在的企业家你再怎么倒霉,大概你也就到这个情况为止了吧,我觉得书里面我们可能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们看他们这些比我们更倒霉的人,他们怎么够走出这个倒霉的困境,然后变成伟大的企业家,这个过程本身会给我们很多思考点。 

在“激荡三十年”的年代,有些困难你是熬一熬就能熬过去的。因为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可能就是产能过剩,银根紧缩,政策变化,或者企业内部因为冲动发生了决策失误了,做一些调整,时间过去了,熬过那个冬天以后,100个人里面还能活下70个人,基本上把存量做大也能行。 

但现在的问题是,冬天可能是熬不过去的。就是你原来的工作方法、战略布局,对技术的理解,对消费者的理解,都需要发生特别大的转变。我觉得这一轮对民营企业淘汰会特别的残酷,现在不能有侥幸心理,说熬一熬,市场就恢复了,可能恢复了也跟你没关系。 

等你再醒过劲来的时候可能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所以这一轮的焦虑,我觉得不能用更大的焦虑去掩盖现在的焦虑,我觉得就是要回到基本面,回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回到科技发展的基本面,回到企业经营的基本面,更冷静地看当下,可能是挺重要的。

尤瓦尔·赫拉利有篇论文他讲政治,说这次疫情把很多国家逼到 一个时间点,原来需要通过议会政治,三个月、半年多做一个决定,现在需要24小时作出决定。现在企业也一样,原来需要很长周期做出的重大决定,现在瞬间你就要做出来。比如,我前段时间接触一家保险公司,原来是做线下保险,疫情发生后,全员转到线上来,保险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营销,这就是一个课题。如果你不迅速发生改变,用户就没有了。如果你慢一点,可能用户就再也回不来了。 

世界一直像水一样流动,只要人的需求在,经济规模就在 

在《影响商业的50本书》中的第三部分,我将主题定为“动荡年代与潮汐的方向”,第一本推荐的就是预见危机的超级乌鸦克鲁格曼的作品《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我在推荐语中说,局部萧条其实是一直存在的。那么,回到阅读中去研究萧条、理解萧条,能找到所谓度过萧条的密码么?

其实,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疫情还没有来。第三部分其实讲的都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19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课题,就是凯恩斯主义失灵了、经典的奥地利学派也失灵了,出现了所谓滞涨的情况下,国家治理和产业的变化。其实我们并没有通过真正的制造业变革走出困境,最后还是靠科技进步,靠创新走出了这个困境,美国的滞涨并不是因为底特律或芝加哥得到了拯救,而是因为硅谷出现,信息化革命。所有那一章分了两块内容,一块是讲宏观经济学里面的这些学派和他们的一些观点,第二就是我选了几本书,《第三次浪潮》(1980年出版)、《失控》(1994年出版)、《世界是平的》(2005年出版)、《未来简史》(2016年出版),虽然它们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但都是从未来学的角度,看看科技进步、创新能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我觉得,今天2020年的中国有它的突然性,但它并不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独特性。在人类历史上苦难的时间要多得多,战争也好,黑死病也好,其实比我们现在更苦难,如果你跟全球比的话,我们也不是最倒霉的,你看美国迪士尼裁员10万,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裁就裁6万人,梅西百货倒闭了,中国到现在为止裁员一万人的公司还没有发生过。虽然在今天你放眼全球来看,我们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阅读,或者更辽阔一点的视野,能够让我们的心稳定下来。我觉得首先越是这种时候,内心越要稳定,大概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改变命运的方式,我觉得谋定而后动。接着就可以勇敢地去尝试,等待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也不可以乱试,我觉得这个时候知识就会给我们一些力量。 

现在大家总是在说,人口红利没了,流量红利没了,但我认为各种红利的丧失仅仅是不同的专家在一些角度上的判断,比如说到人口红利的丧失,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

比如说制造业,我认为现在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我到任何一个工厂,我说你们这条生产线以前有多少人,他跟我讲原来200人,现在10个人,所以,中国并不缺一级的蓝领工人,中国可能只缺1千到两千万有质量的蓝领工人,很多机器对人产生替代,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比如说中国会陷入劳伦斯陷阱,也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但是我非常同意泰康人寿陈东升最近的一个讲话,他说人口老龄化的背后叫长寿社会,长寿社会的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我们慢慢步入老年的时候,当人能活个80多岁、90多岁,那么他在未来60岁以后的三四十年中,他所需要的服务和所爆发的消费能力,那是惊人的。这就是人口红利问题的另外一个解法。 

另外我认为流量红利,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手机销量已经开始下滑了,移动互联网人口增长停滞了,但是另一个方面,视频的风口开始崛起了,所以世界一直像水一样在流动,只要人的需求在,经济规模在扩大,它就都在变化。 

新消费这一块也一样,我去年去景德镇有很大的感触,十多年前我去过景德镇,当时景德镇有10家左右的企业,当年全中国50%的日用瓷和工业瓷都来源于景德镇,去年我去的时候,十多家企业全部倒闭了,但是两千家以80后为主的工作室,他们开始成为新的匠人。这是景德镇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原来崩坏的并不意味着市场不见了,而是意味着新的生产模型的诞生。

我们最近投了很多新消费的产品,基本上偏两类,一类新国货,我们认为中国民众愿意为传统文化买单,为新国货产品买单;第二类就是用互联网方式做营销的公司,比如钟薛高,做雪糕的,它没有线下店;我们还投了牛奶品牌,叫认养一头牛,它今年也能够做到十多个亿,也没有一家地下店。现在在服装、文创、教育领域等等,出现了无数多的创业公司,我觉得中国还是一个挺年轻的国家,真的很年轻,消费者很年轻,创业者很年轻,大家都愿意为不确定性而买单。 

激荡2020年最迷人的那个部分

有人问我说,2020年这一年,如果我写一本书,笔墨会放在哪里?关注点会放在哪里?

我写《激荡三十年》,我觉得跟其他财经作品最大的区别是,我把笔墨和关注点放到人本身,我觉得一个企业家在他的生涯中,跟一个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他在不断地突破自我。那么所谓的这些财富故事也好,都是建立在人对自我突破的前提下。所以如果我来写2020年的话,我会写在这个环境下变化中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今年表现特别牛,叫梁建章(携程网创始人),我跟他每两年会见一次面,他是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他给人的印象特别矜持,每次见面,我们聊的都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中美关系、人口经济学,或者他问我你最近看了哪些企业,几乎很少谈携程,你看他这一次开始做直播,他把自己打扮成了唐伯虎、酋长、媒婆,我觉得他的Cosplay就是今天2020年中国企业家的一次自我拯救。我以前是很难想象他变成了一个穿着媒婆装扮的人。董明珠做直播,大家也不是很吃惊了,因为她是销售员出身,但是建章,那是让人吃惊的。我希望我能够写到这些变化,然后是人的变化,这个可能是最迷人的一个部分。等过了三十年,可能没有携程了,但梁建章在2020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酋长,这不是商业故事,这是人的故事。这是很迷人的一件事情。 

说到直播,我是去年9月份在浙江杭州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做调研,第一次看到一个女生在做直播,档口是妈妈留给她的,但是档口里面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她就做直播了。但到现在为止,才一年不到,去年全中国的直播带货大概是三千亿左右,今年大概会到九千亿。按照这个趋势,明年大概到2.5万个亿。我算了下2.5万个亿是什么概念呢?2019年中国的互联网电商是10.7万个亿,那么相当于直播电商基本上占了整个互联网电商20%的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前两天还去做了一个调研,他们认为到明年全中国大概会有超过两百万个直播间,解决三千万的新增就业人口,这就是一个挺大的产业和消费者关系的一个迁移,意味着中国从一个图文时代进入到一个视频时代。 

我6月29日在淘宝直播开启的“新国货首发”直播也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我想我是一个行业观察者,我试一下吧,到底怎么回事。第二,我觉得全网最低价如果真的是一个趋势的话,未来中国的互联网电商有20%、30%是通过直播或者短视频方式来实现,那它一定不应该是一个价格战,因为中国在市场价格战上吃的苦头实在太多了,我认为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消费升级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我觉得当有一个万亿级的商业形态出现的时候,它应该回到产品本身,回到供应链本身,我认为这个变化在半年内应该会实现吧。

《影响商业的50本书》

书籍推荐:《影响商业的50本书》,财经作家吴晓波年度新作。用50本商业经典为你构筑完整的商业知识架构,从经济学的沿革、管理学的发展、商业思想的流行、社会的动荡与趋势、企业家的自救、中国经济的复杂性6个维度,梳理出300年商业发展脉络,凝练前人有价值的思考。

“超级观点”栏目现发起“特约观察员入驻”计划,邀请各赛道的创业者、大公司业务线带头人等一线的商业践行者,在这里分享你的创业体悟、干货、方法论,你的行业洞察、趋势判断,期待能听到来自最前沿的你的声音。

欢迎与我们联系,微信:cuiyandong66;邮箱:guanchayuan@36kr.com

相关推荐

吴晓波:熬一熬市场就恢复了?可能恢复了也跟你没关系 | 超级观点
吴晓波:2020年怎么看,怎么办?
吴晓波要上岸了
手机线下渠道的冬天到底要怎样熬?
出境游从业者:熬了半年业绩依为0 咬牙坚持盼“解冻”
没有人能批评罗永浩,但谁都可以批评吴晓波
猫眼、淘票票、大麦们熬过了冬天,能不能挺过春天
专访吴晓波:关于直播带货、知识付费、巴九灵上市
吴晓波频道上市失败,自媒体创业出路在哪
内容公司生存大考:“吴晓波频道”离开吴晓波,还能卖出高价吗?

网址: 吴晓波:熬一熬市场就恢复了?可能恢复了也跟你没关系 | 超级观点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720.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