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11大趋势(上)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11大趋势(上)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卦金融圈”(ID:jiuguajinrong),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张春子(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金明正

从战略发展角度看,银行长期依靠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驱动力日渐式微,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资产质量、业务结构、收入结构、人才结构等经营管理短板问题开始显现。银行既要避免盲目地拥抱变化,以致走错战略方向,又能踏准新趋势的红利,走出迷茫的“舒适区”,战略管理在银行生存的发展中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第一梯队“头部”优秀银行的ROE水平有望达到GDP增速的近3∽4倍,而发展战略摇摆不定、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盲目自信、创新动力缺乏的“尾部”梯队银行的ROE水平,仅能达到与GDP平均增速相当的水平,有些银行市场价值甚至会长期低于其资本成本。银行业战略性重组浪潮即将来临,可能有更多的中小银行将走向被收购兼并甚至个别破产倒闭境地。

从银行发展路径看,中国银行业必须甩掉“阿喀琉斯之踵”,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是重要战略选择。中国银行业将向精细化、敏捷化管理转变,打造“敏捷科技生态”,构建银行新核心竞争力,是银行未来发展重任。中国高盈利银行将普遍采用轻资本经营模式,智能金融将在未来银行业大行其道。

从业务发展趋势看,打造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绑定、维护高价值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手段。产投融结合业务将得到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释放新商机。零售银行业务将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中信百信银行等直销银行、虚拟银行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从市场营销趋势看,客户体验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大幅上升,少数具有高超客户体验管理技能的银行将脱颖而出,广揽新星客户粉丝。扁平化将成为银行组织架构演变的大趋势,银行要走出传统体制的“围城”,打造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的商业模式。

从银行人才角度看,银行最需要和最有价值的人才将是资深战略管理专家和新兴行业分析专家、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专家、体验设计师、区块链整合专家、合规和风险程序员、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复杂风险管理专家、私人银行家、智慧理财和金融行为分析专家、国际地缘政治和国际合规人才等。

从低增长时期的对策看,银行应当在“富矿”战略利润区进一步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增长;通过开发更多的高价值忠诚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实现增长;通过开发和保持强势的金融服务品牌实现增长;通过借助金融科技和信息科技不断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体验实现增长;通过有效和有利的国际化经营实现增长;适应“十四五”和“十五五”金融业全方位开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合并、收购、联盟和混合所有制实现增长;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实现增长;通过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现增长,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支持政策的退出问题,关注银行让利的总体安排问题。

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全球地缘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和科技发展格局将发生大变革、大分化、大重组,中国银行业将彻底告别过去“高歌猛进”的“黄金”发展时期,进入艰苦的“跋涉期”。但中国银行业是否就真如有关专家所说“将进入寒冬期,面临生死难关;如不良贷款局面无法扭转,中国银行业面临危局”,这是需要各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既不能太悲观,也不能太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趋势。

中国银行业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一是银行经营环境将发生空前巨变。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全球地缘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和科技格局将发生“百年未有之变局”。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空前加大,百年未有。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全球财富和经济权将在全球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国际资本资源流向格局将发生大调整,企业战略将实现从全球到局部、从局部到地方的战略重心转移,一级核心地区市场和城市将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首选。城市化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中国将开启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这些领域都具有银行开发的重大战略利润区。西方国家将在推进高端制造业回归的同时,极大刺激对道路、电力、能源、建筑、水资源和现代化医疗卫生设施的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绿色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带来了宝贵的商机。数字化革命更加丰富了信息、通信内容和通信方式,引发社会价值观的快速变化。面对后新冠肺炎时期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共同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必须看到,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成为经济活动中的卖方、买方和中间商的权力格局演变锐利“催化剂”,消费者的权力空前强大,表现不佳的公司将快速消亡,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常青树”企业必须深谙目标市场需求,并以竞争者所难以企及的速度、质量和价值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那些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价值“三高”的明星类未来企业,并不一定出自“高大上”的高楼大厦,很可能是从车库中开发出惊人产品或全新商业模式的新秀(苹果公司即是如此)。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性问题的制约下,中国银行业发展长期依靠的经济高速增长传统驱动力日渐式微,过去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公司治理、资产质量、业务结构、收入结构、人才结构等经营管理短板问题开始显现。风险传染链条拉长、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利率走低导致息差收窄、贷款需求下降、存款意愿上升、收入来源压缩、资本充足率标准提升、大型科技公司加速渗透传统银行市场、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减少、世局动荡导致银行的国际化布局风险加大、千行竞发的数字化转型同质化竞争激烈等等,都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即将进入一个艰难的“跋涉期”。银行的管理思维、开拓士气和创新活力必须适应战略转型的雄心壮志。

二是银行业将逐步走出“舒适区”。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正式完成对诺基亚的收购,诺基亚时任CEO约玛·奥利拉面对记者说了一句名言:“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当时诺基亚遥遥领先的可观利润额为它创造了巨大的“舒适区”,然后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舒适区”打败了。中国银行业曾经经历了十几年的浪漫的“黄金时代”,效益、质量、规模和市值一度走在了全球银行业前列,进入了一个令各界瞩目的“舒适区”,一些曾经偏于一隅的区域银行更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中迅速成长为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银行,甚至一些经营管理能力本来就比较低下的银行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中“水涨船高”,实现了可观的发展。

这些银行不仅没有被市场淘汰,而且还有一种“小资”和“小确幸”的情调,没有迫在眉睫的被并购和重组的巨石压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巨变,竞争正在白热化,监管日趋严格,罚款和重组成本将拉低银行业绩,资本标准将不断提高,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下降和利润增长的大幅放缓,资本市场银行板块市值的长期徘徊,启示银行即便不是“凛冬将至”,也难以回到昔日浪漫的“辉煌时代”。面对空前巨大的变局,银行既要摈弃过去侥幸的周期性“复辟”心态,也要跳出“创新者的窘境”。既要避免盲目地拥抱变化,走错战略方向,又能踏准新趋势的红利,走出迷茫的“舒适区”。

正如电影《夺宝奇兵》中的考古学家安娜·琼斯手持宝物,在仅仅与巨石距离两步的情况下狂奔,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两步的领先,直到到达安全的地方,才活了下来。面对环境巨大变局,银行应以极大的毅力和智慧,加快战略转型,忍耐切肤之痛的“高原反应”,争夺新市场“紫禁之巅”。

三是战略管理重要性更加凸显。未来十年,战略管理在银行生存的发展中的价值将更加凸显,银行业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六保”和“六稳”要求,认真领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关于“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的部署,切实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缓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民生和就业的冲击。银行要以更低的资本投入实现更高质量的风险报酬,保持资本市场市值稳定增长,维护客户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提升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本地市场竞争全球化的环境下,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将被放大,各类银行的业绩表现也会显著分化,经营理念超前、发展战略清晰、科技创新领先、经营管理能力强大、综合实力雄厚的第一梯队“头部”优秀银行的ROE水平有望达到GDP增速的近3~4倍,而发展战略摇摆不定、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盲目自信、创新动力缺乏的“尾部”梯队银行的ROE水平,仅能达到与GDP平均增速相当的水平,有些银行市场价值甚至会低于其资本成本(实际上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上市银行其市值低于股东的实际资本投入,即便加上多年累积的分红也可能仍然是亏本的生意)。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变局,银行的战略和文化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定位和吸引力方面提高互动性和精准性,迅速提升、扩展和强化量身定制的客户关系。

四是银行业战略性重组浪潮即将来临。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化、经济周期轮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续效应影响、全球主要“头部”经济体“经贸科技金融”局部“脱钩”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战略性重组将展开。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最新法人机构4607家。其中,开发性金融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2家;住房储蓄银行1家;大型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民营银行18家;外资法人银行41家;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农村商业银行1478家,农村互助银行28家,农村信用社722家;村镇银行1630家;农村资金相助社44家。信托公司68家;金融租赁公司70家;消费金融公司24家;汽车金融公司25家;钱币经纪公司5家;企业团体财政公司258家;金融资产治理公司4家;贷款公司13家;其他金融机构23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是中国几十年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宝贵成果,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看中小银行机构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从而导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多年保持在低位,资产质量隐忧较大,拨备覆盖率下降已经接近监管红线。近年来,监管层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对恒丰银行、原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中小银行的重组,显示出监管层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和抗风险能力的高度重视。预计监管层将继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风控,拓宽渠道补充资本金,降低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

一些经营管理不善、资产质量问题突出的银行可能最终陷入被 “ST”接管、政策性重组、被收购的境地。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农商行、城商行将被迫通过兼并收购、抱团取暖、数字化转型,打造新的经营模式。受市场空间狭小和股东资本补充限制的影响,不排除有更多的中小银行走向破产倒闭境地,大中型银行要做好继续接管问题中小银行的准备。

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步伐也在加快。2020年6月中旬,美国运通与中资合资的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已经获得央行与银保监会通过,并获得了监管核发的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正式在我国开展人民币清算业务。除了美国运通,国际信用卡品牌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均有可能拿到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准入证”。同时,也会有个别大型国际银行因为参与作为负责任的国际金融机构不应参与的不光彩行为,在中国市场可能遭受声誉风险,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华发展战略。未来十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线上线下的银行间并购重组将推动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生态的嬗变。

中国银行业将从分业经营转向综合经营

一是中国银行业必须甩掉“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但他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他的脚踵。后来太阳神阿波罗知道了他的弱点,用箭射中阿喀琉斯的踵部把他杀死。后人用“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形容致命的弱点,金融业正是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金融业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核心价值安全、军事国防安全、政治社会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生态资源安全等国家全方位安全。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行,中美金融战“山雨欲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大举渗透金融业的大背景下,银行业面临收入来源收窄、不良资产压力骤升等“阿喀琉斯之踵”,银行必须依法合规加快向综合化经营转变,甩掉“阿喀琉斯之踵”帽子。

同时,金融业要建立常态化的风险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巩固近年来对金融业风险治理的成果,严肃市场纪律,对市场造假和侵犯客户权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实施“零容忍”,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构筑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防波堤”。

二是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是重要战略选择。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巨大,来自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的市场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压力加大,金融竞争加剧等等都要求中国金融业加快向综合化经营体制转型。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经营模式得到中央政府的官方正式确认。金融控股集团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金融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类型金融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搭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展现中国金融的力量、精神和效率,支持国家应对大国战略博弈,深化产业整合和重构,以强大的金融科技为支撑,建立以主流商业银行为母体,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最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

中国银行业将向精细化、敏捷化管理转变

一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价值经营。未来真正成为赢家的商业银行必将依靠精细管理突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银行战略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全面提升资本、定价、风控、成本、流程、客户、人力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开展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新经营管理革命”。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为核心,统筹考虑战略管理中的关键性执行点、流程,引入平衡计分卡等高效的战略管理工具,促进银行组织管理体系的各单元能够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强化经营模式的精细化设计与执行落地,优化营销组合和风险管理流程。

二是通过打造“敏捷科技生态”,构建银行新核心竞争力。敏捷企业一般具有移动化和互联网化、注重客户体验、数据驱动、构建开放生态平台、科技创新等特征,敏捷银行就是要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重点是建设某种形式的“市集银行”,捕捉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虽然敏捷化转型面临着技术创新、数字化KPI、保护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以及文化转型等挑战,但敏捷化转型是未来银行的大方向。

三是通过金融科技驱动敏捷化和精细化。第一,通过不断升级的金融科技手段,强化个性化营销和服务,优化客户体验,实施全渠道战略,推进移动前台转型;第二,通过金融产品设计组件化,风险控制、运营、合规审查等重要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深入的大数据分析等,促进业务中台转型;第三,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实施核心系统和开放平台双“IT”战略,向分布式后台转型;第四,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数字化顶层设计。重点是聚焦业务价值创造、推动智能化网点转型、建立面向未来的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直销子公司等新型组织体系等,围绕“智能制造的产业链”和“智能生活的生态链”,提供“一站式”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

中国高盈利银行将普遍采用轻资本经营模式

一是轻资本经营将成为银行战略首选。从国内外银行的经营实践看,采取轻资产、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是盈利能力排在第一梯队的金融机构的普遍选择。精打细算、善用资本市场融资机会成为衡量银行的财务部门、投资银行等业务部门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是优化调整网点和人力资源助推轻资本经营。未来银行将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力度,提升银行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优化人员结构,网罗、培养与使用更多的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同时,随着银行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客户金融消费和投资的“脱实向虚”,银行开始大幅压缩传统分支行物理渠道,裁减传统员工。根据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2.8万个,其中年内改造营业网点15591个;设立社区网点7228个,小微网点达到3272个;在全国布放自助设备109.35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4805台;利用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353.85亿笔,交易金额61.85万亿元。预计未来十年网点总数量将下降10%-20%至近20万家以下,大量银行机构网点的员工面临转岗和再就业的挑战。

三是智能金融将在未来银行业大行其道。“智能银行”是可以提供全天候自助和远程人工服务的模式的智慧型银行。这种银行不仅能实现传统自助银行的存款和转账功能,还能做到自助开户、自助申请储蓄卡、当场办卡和自助申请信用卡等。随着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可能占领银行的信用评估、银行贷款、个人金融、量化投资、资产管理、市场研究、保险市场、投资分析、贷款催收、企业财务、通用预测、合规风控等岗位,大量日常循环操作性工作岗位、经营管理岗位、电话银行客服中心、信息处理岗位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

中国银行业产投融结合业务将得到快速发展

一是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释放新商机。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期。这十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将展开空前巨大的改革开放步伐,必须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按照2020年5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深入推进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进入腾飞大发展(未来几年上证指数突破一万点是大概率事件),有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各类传统产业和新兴长夜的跨行业、跨国界、跨市场的整合重组。

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将促使企业不断增加对债券承销、综合财务顾问业务需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供应链融资、交易银行等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而为公司金融业务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银行需要加快对公司客户经营进行系统性重构,推进移动化转型、平台化转型和场景化转型。在经营理念上要由“客户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逐步形成流量思维,探索共享共赢的银企客户模式,构建“金融+场景”营销模式,拓宽客户来源,通过金融场景的平台化建设,打造公司金融生态圈,建立前中后台协同发展的智能化客户管理模式,要有机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建立差异化服务、一体化运营、协同营销,以平台为支撑的客户自服务模式。

二是各类创新业务的兴起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未来十年,银行将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打造新的风险管理能力、高超的组织治理能力、战略性人力资源能力。同时,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也对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要避免出现重大的寻租与国有资产损失事件。银行要借助金融科技,依法合规大力创新开拓本、外币结算、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银行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中间业务板块。同时,要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的新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轻资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相关推荐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11大趋势(上)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11大趋势(下)
CB Insights发布AI行业25大趋势:中国人脸识别、无人商店发展迅速
印度银行业震荡,中企如何不踩坑
银行业的估值为什么低?
60个公司高层自述:未来10年,中国60个行业大趋势
工作十年后,逃离银行业加入互联网,有必要吗?
UBC中国峰会回顾:下个十年的机遇和挑战
CES十年回顾:从诺基亚没落到中国公司崛起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张朋:企业服务创业的未来十年 | WISE2020新经济领风者大会

网址: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11大趋势(上)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198.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