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日本的“认知症餐厅”,是如何运转的?

日本的“认知症餐厅”,是如何运转的?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送错单的咖啡馆”的英文报道。说的是在东京的仙川有一间咖啡馆,每个月雇佣一次患有认知症的老年人作为服务员。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固然是目的,但其实工作时间并不长,更重要是为他们打造一个与陌生人交流的安全场所,让他们感受自己仍是“对社会有用”和“被他人需要”的人。据说,此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症的加重。

“送错单的咖啡馆”的logo,吐舌头的画像包含了“不好意思,可能会送错单!”的歉意在其中

但这样的餐厅必然存在各种问题。那篇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段:

那名85岁的服务员充满干劲地开始工作,向进入餐厅的客人热情问候:“欢迎光临!”但是,当客人开始点餐时,事情变得有些混乱:他走向餐桌时忘记了点餐单;他小心翼翼地送蛋糕,但送到了错误的桌子;有的客人坐下后等了16分钟,才得到一杯水。然而,没有人抱怨或大声叫嚷。每次出现失误,常客们都接受并和服务员一起笑了。这就是“送错单的咖啡馆”的日常景象。

由于总是出现这样送错餐之类的情况,它被称为“送错单的咖啡馆”。据说这家咖啡馆开始做这件事的原因,是老板本人有一位患有认知症的亲人,切身的生活经验令他体会到:这是一个被社会忽视的群体。让那些拥有自理能力的认知症患者过上不被孤立、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尽可能活跃的生活,是急需改善的社会课题。在咖啡馆工作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因为这篇报道给的线索,我才了解到,原来“送错单的咖啡馆”是早在2017年的日本就有的概念,此后几年,日本各地渐渐开始出现了类似的活动及空间。而在它受欢迎现象的背后,有一组深刻的社会数据:在日本,约1亿2570万的人口中,大约30%的人都已年满65岁。其中,约有超过600万人患有认知症。而这个数字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至730万人,也即是说:65岁以上的日本人中,每5人就有1人患有认知症。

在京都,我也找到一个类似的咖啡活动,名字叫“算了吧,没关系!cafe(まぁいいかcafe)”。从2018年起,它利用京都市内一些餐饮店和酒店作为场地,组织认知症患者来为顾客提供咖啡。他们接受订单和送上水的速度明显比常规咖啡店要慢,有时点餐的沟通也不太顺畅,需要多次和客人反复确认……但即便如此,活动的名字传达了它的态度:希望客人在遇到送错餐或是其他错误时,能用“算了吧,没关系!”的态度来接受他们。

和上述那家东京咖啡馆的情况差不多,这个京都的咖啡活动诞生的契机,也是源于组织者平井女士的个人经历:多年来她一直与患有认知症的母亲同住,这成为她想要支持老年人认知症患者工作和丰富他们生活的动力。她希望通过为他们创造工作的方式,来实现他们“与人交往”“与社会连接”的愿望。

在一个采访中,平井女士说道:“在日本,我们经常被教导‘不要给他人添麻烦’,但我更喜欢这样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不知不觉地给他人带来麻烦,所以我们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别人带来的麻烦。”

其实,在“送错单的咖啡馆”出现之前,更早出现的是一种“认知症咖啡馆”。背景是日本在2015年提出的“认知症政策推进综合策略”(它又被称为“新橙色计划”),目的是让认知症患者能够在他们感到舒适的场所活动。这一政策的产物之一便是“认知症咖啡馆”。也许称之为“认知症沙龙”更为合适:为了改善认知症患者自我封闭在家中的倾向,为他们开设一些日常聚集和交流的场所。一来,这样可以减少认知症患者本人陷入孤立的风险,让他们有机会与社会互动,同时也为认知症患者的家属提供支援和咨询服务,减轻他们在日常护理中面临的负担和压力。最近两年,在线举办的“认知症咖啡馆”也越来越多,由于超越了地理限制,更多的人在线上进行信息交换。

“认知症咖啡馆”在日本很快受到了关注,但另一些视角敏锐的人也发现了它的问题:这种沙龙形式主要以从事护理和福利工作的人为中心,虽然社区的餐馆和商店也会参与其中,但这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除此之外,这个活动很难触及其他大众群体。

如何让认知症患者也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语境?如何潜移默化地吸引那些对认知症缺乏了解也毫无兴趣的人们接触到这个群体?事实上,有一个先行于“送错单的咖啡馆”并且做得很成功的实践者:送错单的料理店。

2017年,“送错单的料理店”的故事作为书籍出版(方丈社)

2017年6月,这个料理店在东京六本木限时两天开放,首创由认知症患者担任餐厅服务人员的做法。这一创新方式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了关注,也得到了许多海外媒体的报道。无论是它的社会影响力,还是专业而人性化的设计,都得到了高度评价,在国内外赢得了许多奖项,那些支持这一主张的人也在各地开始进行类似的尝试。2018年,“送错单的料理店”进行了法人化,此后开始常规化运营。

如今“送错单的料理店”的执行董事和田先生,也是日本认知症护理行业的权威人士。他曾经经营过一家护理机构,在那里他观察到:对于那些入住的认知者患者,即便他们本人可以自己完成某些事情,但都一概被视为“不能自理”的人,从而被认定为“被护理人员”。他质疑这种“被护理”的粗暴判断,并开始实践机构内让认知者患者继续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

在“送错单的料理店”诞生的三年前,一位日本电视台导演采访了和田的护理机构。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认知症患者的“工作状态”:由他们自己决定当天的晚餐菜单,然后亲自外出购买食材并且进行烹饪。工作人员仅对他们的行动进行辅助。有一次,他们决定制作汉堡,但最终做出来的竟然是饺子。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让这位电视台导演惊讶:“不是要做汉堡吗?”但这个设施里的人,没有一个人表现出困扰,大家都很开心地享用着食物。正是这次经历,促使这位导演在不久后,发起了“送错单的料理店”这个项目。

店名中蕴藏了很多信息。它像是一个告知,表明有认知症的人在这里工作:“所以,可能会上错菜,请谅解。”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这样的名字可能会造成一种固定观念,即“认知症患者就是会犯错误”的负面印象。

无论名字的正确性如何,“送错单的料理店”的出现,向那些希望工作的认知症患者提供了一个过去没有的选择。它也改变了认知症患者的立场,让他们不再像在“认知症咖啡馆”里那里,只是一个坐在沙龙上的参与者,而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其实在过去,日本一些团体也有雇佣认知症患者的先例,但多是进行手工作业或是组装箱子之类制作物品的工作。而“送错单的料理店”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与人互动”这一核心原则,它认为:虽然成天面对物品的工作也可以获得薪水,但对这个群体来说,与他人的交往更加重要。

“送错单的料理店”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性大打同情牌,并没有因为“可能会送错单”就忽略了它作为一间餐厅的质量,事实上,它非常专业。和田是这个团队里在护理方面的专家,同样它里面也有料理方面的专家——他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食物。不仅仅是食物,对餐厅的布置、甚至每一张桌布如何选择……据说都进行了深入的考虑。

随着越来越多人对“送错单的料理店”产生共鸣,日本各地开始出现类似的“仿品”。咖啡馆只是其中之一,形式多种多样,比较有名的,有在福岛县须贺市的“意外拉面(ハプニングラーメン)”,或是冈山县仓敷市的“世界上最温柔的餐厅(世界一やさしいレストラン)”。它们正在合力创造一个充满关怀的理想社会。也有些机构找到和田,希望进行合作,但他一贯态度谨慎,如果这个企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吸引客户或者进行广告宣传,他一定会拒绝。他说过:“如果没有改善一个社区的明确愿景,那么请不要利用这个流行的品牌。”

公益社团法人“认知症患者及其家庭之会”为2022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制作的宣传海报

和田从事关于残疾和认知症患者相关的工作和活动已有40年了,他明显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从曾经视认知症患者为“几乎不是人”的时代,转变到现在的认可“他们也是人”的观念,日本社会对认知症患者的接纳机制正在逐渐完善。他曾经谈及,某个电视台邀请他去参加节目,当他介绍“送错单的料理店”时,现场有一些认知症患者表示:“那样听起来很不错。”

但也有另一些人表示:“我不想在那样的地方工作。”他认为这就是正在变好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但如果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喜好和厌恶又从何谈起?我们不是要去做一些新事物,或是要追求一个新社会,我们只是希望在现有的社会中能够生活得更好。也就是说,我们希望那些以前由于某种原因而做不到的事情,现在能够做到。”

这让我想起一些事情来。认知障碍有许多种类型,有些人能够清楚地理解眼前发生的事情,而有些人则无法理解。有一种类型的患者,很容易表现出“我行我素”的行为,随时会对周围发生的变化作出敏感的反应,例如,大喊大叫。在日本的电车上,经常会遇见那些大喊大叫的人,但周围乘客无一人侧目。刚刚来到日本的时候,我一度好奇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的认知障碍者,以至于我总是会遇到他们。后来才渐渐明白了:是社会的宽容给予了他们活动空间。

2018年,为了让“送错单的料理店”被更多人知道,它在网上开设了一个众筹项目,最终有2700多人参加,筹到了超过100万日元

“送错单的料理店”和“送错单的咖啡馆”,都可以看作是进行这种社会宽容性培育的手段之一。同时,也随时能看到各地政府或者各种NPO组织的宣传海报,号召“与认知症共同幸福地生活•追求互助社会”,上面会写到:“请不要只想着‘这个人是否患有认知症’,请你试图去想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良好的市民意识是在教育和引导下发生改变的结果。日本在2000年开始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接着有一些团体开始建设接收认知症患者的长期住宿设施。我听说,由于当时的人们缺乏认知,经常会有人拉起“反对建设”的横幅,情况等同于今天要新建一间火葬场——人们大多抱着一种“总体上我可以接受,但请不要建在我家附近!”的想法。这样的声音已经从今天的日本消失了。人们开始逐渐理解:对于认知症,不仅是接纳他人,我们自己也是当事人。所谓社会的进步,本来就也是这样一个随着加深认识、从而更正错误的过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 (ID:sjcff2016),作者:库索

相关推荐

拖延症的反面,“提前症”是怎么回事?
如何与认知障碍症患者交流
中年男人的堕落,从得上社牛症开始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失智老人照护的科技探索
进入“紧急事态”的日本,真的会封城吗?
拖延症的反面“提前症”:离截止日期还有1个月,我熬夜完成了报告
日本用AI预测阿尔茨海默症准确率超8成
给「绿茶」卸妆,网红餐厅是如何走下坡路的?
机器人公司的护城河是对所服务行业的深刻认知|泰合观点
没人比药厂更想结束“老年痴呆”的苦

网址: 日本的“认知症餐厅”,是如何运转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95207.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