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公园躲猫猫”,深圳年轻人的新社交

“公园躲猫猫”,深圳年轻人的新社交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到晚上,深圳公园就长“老鼠”和“猫”了,还是手戴荧光环的那种。

虽然公园里一些散步的阿奶阿爷们不知道这群人在瞎跑什么,但擅于在某书和某音上发现新奇玩意的人一定会知道,这就是时下最热门的户外游戏——“躲猫猫”

早在一个多月以前,“躲猫猫”的游戏就悄然“攻陷”了成都、北京、广州、南京、苏州、杭州等各大城市的公园,甚至我远在江门新会的小姐妹也说,“喔,这游戏呀,我妹最近的夜场生活”。

飞盘游戏火的时候,就有人疑惑,这不就是耗费狗狗精力的游戏吗?现在倒好了,飞盘也不用了,就光在公园你追我跑,不少人感叹,小时玩的捉迷藏现在还在玩,“这是消费降级呢,还是这届年轻人真让人费解”。

为了一探究竟,于是,我决定去体验一把。

智能版“躲猫猫”,最新潮的户外游戏

想要参加一场“躲猫猫”并不难,打开某书,“躲猫猫”的词条已经有26万+篇的笔记,搜索同城的“集结”贴,关注、打招呼,添加微信后,进入组织群,按照发布的时间和地点去到现场,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就可以上场。

现在这游戏有多火呢?甚至在我还没到达公园前,在地铁口就遇到五、六个看着20来岁的人,看他们手拿着荧光条,我以为“找到组织”了,上前一问,才知道不是,他们是刷到了“躲猫猫”的视频,几个好友自己一起玩。

本图片来自小红书

等我走远了一些,听到他们嘀咕“这游戏现在这么多人玩吗”。不仅他们没有想到,我也没有预料到,原来仅在深圳北站中心公园这一个面积并不算大的地方,当晚就有3拨人同时在玩:除了刚才偶遇的“少人团”,还有我报名的“30人团”,另外还有一个“40人团”。

夜晚的深圳北站中心公园,是个大型娱乐场,本以为一个I人来到这种场合会局促不安,但似乎还好,在公园门口集合后,每个玩家把“主持人”分发的荧光条套在手上,重点来了,由于这荧光条要单手套在另一个手上有些费劲,一位大哥主动过来帮我弄好,而我也“回礼式”地帮他把手环套好,于是,接下来的游戏时间,我们就自然而然的结伴行动了,他成了我当晚聊得最多的陌生人。

“躲猫猫”游戏规则相对简单,类似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的捉迷藏,不同的是,游戏需要参与的“猫”和“老鼠”打开手机中高德地图或者微信的实时定位,当“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占多数的“老鼠”玩家开始四散,随后5分钟,“猫”出动,看着定位实施“追逐、抓捕”。

作为初次玩家,”猫“往往指向明确,就是抓捕“老鼠”,所以体验感相对好一些,但“老鼠”就不一样了,“有点懵,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和前面提到的大哥跟着大部队往公园深处跑,我一边跑一边OS“略好笑,这是搞啥”,同样的,我也在一起跑的人脸上捕捉到无所适从的尬笑。

然而,仅过了几分钟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当我跑上北站公园的高架旋梯,隔着黑色的树林看着公园对面灯火通明的高铁站和高楼,内心开始被这久违的宁静夜色袭击,脚步不自觉慢下来;之后路过公园的娱乐区,看着地图上的“猫”还在原点一动不动,索性在秋千上晃荡几下,再踩踩固定的“自行车”,身边是家长带着娃玩滑滑梯的嬉笑声,”嗯,有点意思“;再转身看到一个同组的玩家躲在长长的滑梯隧道里,瞬间,童年玩捉迷藏的快乐记忆回来了,“嗯,是那味了”。

不知道是荷尔蒙的催化,还是别的因素,我身旁的大哥看着玩得比我沉浸:当地图上的“猫”快要靠近的时候,大哥就慌乱起来,让我跟着往另一个方向跑,边跑边注意身边戴夜光手环的人,晃神间,一只“猫”冲出来,开始上演“追逐”游戏,大哥回忆说,这是整场游戏最刺激的部分。在随后的第二场游戏中,大哥甚至主动申请当猫,“因为抓人更刺激”。

一场为时2个多小时的追逐下来,参与的人全都汗湿了衣服,我看着旁边穿着运动装的小姐姐,心里暗自说了句“明智”。

不过,让人好笑又好气的是,临近结束才发现,自己参与的这次“躲猫猫”,原来是一次别人“公司的团建”:组织者是一个户外旅游公司,为了测试“躲猫猫”这游戏的可玩性,号召了公司的领队,组成了一个“熟人团”。

花小钱,找现乐,年轻人的即时快乐

在网络中,大多数人觉得,“躲猫猫”游戏风靡,或者是近期更小众的“超市小游戏”,是娱乐的“消费降级”,“看来马上就要堕落到跳皮筋儿、跨马和玩皮球噶拉哈了”,毕竟在金融圈,高大上的“德扑”也让位给土味十足的“掼蛋”。

具体是不是这样,作为这次游戏组织者的曼华也说不清,在他看来,户外小游戏本就一直在更迭,出新花样,例如前不久的夜骑,再之前很火的飞盘,再之前就是露营,不过,有一点,这些游戏需要装备和场地,确实远没有夜跑、徒步和躲猫猫这样的游戏来得简便。  

在这次游戏的组织中,因为是熟人局,曼华没有收取费用,但按照市场行情,组织者一般提供给玩家2、3个夜光环,1瓶矿泉水,玩家则需要缴纳9.9元、19.9元或者29.9元不等的报名费,以及购买保险。

户外游戏怎么收费?曼华说,城市徒步、夜爬,通常他们都不收取费用,只是发个链接,让报名的人自己缴纳9.9元的保险费用,“算是给粉丝的福利,当然也是为了给旅行社聚集人气”。

主持了十几场“躲猫猫”游戏的艾娃说,收费的多少,一般没有标准,多10几20块的,可能是游戏奖品会丰厚一些,但收费的多少通常和游戏组织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关系,“别看游戏简单,却也很考验主持人的功力,能不能活络场子,游戏设置得合不合理,这些都是好不好玩的关键,当然,最重要的也跟主持人的状态和用心程度有关,同一个团队,不同的人带队,体验感都会不一样”。

曾经在上海从事多年社群活动运营的浩冬认为,躲猫猫,甚至包括之前飞盘,都不是一门好的生意,首先组织的门槛很低,只需要几个人的团队就可以了,所以会很卷,另外,这些游戏的盈利模型是不可持续的,“来参加的更多是初次玩家,玩过一两次后就不玩了,更多的是一阵热度,之后就算手头汇集了一群玩家资源,想要从中变现也很难,我们去年运营过飞盘,但最后没有做下去了”。

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在热门的游戏中,密室动辄2、3百一个人,飞盘虽然少一些,但如果刚好放鸽子的人多了,包场分摊下来的人头费也要几十上百,“玩躲猫猫也就一杯奶茶的钱,即使因为天气等特殊情况活动取消,我没有找组织的人退钱也不会心疼”,福兴说。

“花小钱,找现乐”,在小雨看来,玩躲猫猫的快乐要比一杯奶茶带来的快乐多得多。小雨说,自己是做文职工作的,“几乎天天都闷在办公室里,出来公园跑一跑,还可以多认识认识新朋友,挺好的”。

走出封闭圈,深圳年轻人的新社交

“爬树,躲草丛,嗨起来,不同组别的人可以互相射水枪”,躲猫猫热闹轰轰的场面,看似是e人这种“社交悍匪”的游戏,但当我间隔半个月后再去体验,才发现,这里也是i人的天堂,也才真正感受到这游戏的“真髓”。  

这一次我特意找了不同的组织,活动场地在深圳的莲花山公园,一个小时的“猫”和“老鼠”之后,按理即将开始第二场追逐,但一位男性玩家催促着作为组织者的小妹妹说,“不玩第二场了躲猫猫了,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这位玩家口中的“主题”,实际上像是大学社团常玩的“破冰”游戏:大家围坐一团,玩数“7”游戏,玩“动物园里有什么”,玩更小范围的追逐游戏。

相比分散活动的躲猫猫游戏,“破冰”游戏的社交属性更明显:一群陌生人的磁场,异性相吸,更像是年轻人含蓄的相亲局,通常女生成了这种户外游戏场合里的稀缺资源,我默默一数,男女比17:3,“主持人”还明面提醒,如果有意向的可以私下加微信。

“游戏局”变“相亲局”,我在上次的游戏中,略微有感受到,但这次是赤裸裸、明晃晃的,然而,跟正式相亲局让人局促不安不同的是,这种“游戏局”不仅价格合适,对年轻人来说,社交距离也刚刚合适。例如,在第二场游戏之前,有看对眼的人已经双双先行离开,而留下来玩游戏的人,即便最后没有结果,一晚上的游戏时光也是愉悦的。

事实上,私下一聊,我发现,刚刚好的社交距离,既容纳了“相亲交友”的氛围,也让不是抱着交友目的来的i人有了自洽的社交空间。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身旁的荣荣很安静,甚至某些时刻有些走神,他一会看看草坪另一头在互拍翻跟头的母女,一会看看远处树林中冒出头的平安金融大厦,他私下聊起说,这真的像大学生活,虽然其实他毕业没多久,但工作里的压力,却让他感觉离这种惬意很久远很久远了。

今年25岁的晖晖是“躲猫猫”游戏的发烧友,这个游戏才“诞生”不过一个多月,但他已经玩过7次了,“广州玩了3次,深圳玩了4次,有1次是熟人局,没有陌生人局好玩,有1次规模最大,有100人,在深圳湾人才公园,猫捉老鼠结束后,分组玩了狼人杀,可热闹了”。

但是晖晖说,玩了这么多次,游戏结束后,有私下加微信聊天的还真没有,“我是觉得这游戏刺激好玩,玩一场,跑1个多2个小时,可以顺便锻炼身体”。晖晖介绍,自己毕业没多久,现在在给小朋友上音乐培训课,平日里,生活单调,性格也比较内向,朋友不多,花个十几块钱,就能有这么多人一起玩。不过,他也提醒,沉浸玩游戏可以,但也要注意安全距离,别像他玩得太认真,不小心擦伤手臂。

十级台风也阻挡不了深圳人搞钱的心,为了“搞事业”来社交的,也不在少数。在现场,我遇到了尤里,她说自己2年没有来过这种陌生的交友局了,但因为最近自己执业做独立律师了,为了事业,扩大交友圈是重要的一步。

小舒是手游爱好者,还在上大学,她来玩“躲猫猫”的缘由更为特别,“我很喜欢玩‘吃鸡’游戏,但电子游戏越玩越空虚,很多时候,关闭语音,一个人在地图上探索,即使在房间里,真的会感受沙漠地图里可怕的空旷寂寥,‘躲猫猫’不一样,这种线下游戏,是跟真人有连结,实实在在地在感受,而且我玩过了几次,因为组织的人不同,简单的游戏规则可以有不同的设置,例如,可以在‘老鼠’中,添加‘鼠王’,增加游戏的复杂性和趣味性,也可以给予“猫王”特殊的功能“,或者还有复活卡等。”

回到最初的问题:简单的“躲猫猫”小游戏为什么能风靡全国?  

现在,我想或许能给出一个答案了。正如简单的Citywalk,让人们发现附近,重新找回社区的价值,而线下的“躲猫猫”,以及类似超市的自制小游戏,则让更多年轻人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连结真实,从孤独的孤岛,开始连结另一片陆地,这是社交破冰,或许更是人生破冰。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人来到这座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深入骨髓的包容,但在具体的生活中,与城市连结,与他人连结,才是归属感的真实落地,希望更多的深圳人,不再只有夜爬梧桐山的寂寞,还有公园里“躲猫猫”的快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谷芽

相关推荐

“公园躲猫猫”,深圳年轻人的新社交
公园“躲猫猫”和 City drink 爆红:社交游戏的魔力
扔飞盘的那帮人,今年都去躲猫猫了?
“成人版躲猫猫”爆火,打工人交友还得看体力
疲惫的年轻人,在公园草皮上偷偷“发疯”
电子烟网售禁令一周:电商、企业继续玩“躲猫猫”
36氪首发 | 专注于户外无人清扫机的「云洁科技」,已在深圳人行道、公园、校园等有多个落地场景
深圳什么时候能对老人好一点?
i人聚会,年轻人新社交形式
去公园划船,成了今年最流行的户外活动?

网址: “公园躲猫猫”,深圳年轻人的新社交 http://m.xishuta.com/newsview94782.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