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TVB拍香港霓虹之外的柴米油盐,因为这部分才是真正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7年,TVB就拍了一个叫做《有楼万事足》的综艺真人秀,围绕着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买楼”话题,讲述几个年轻人在香港置业的真实心路历程,呈现了这座城市在房价狂飙之下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与价值观。
彼时,香港人赚的每一桶金,首要投入的大项都必定是“买楼”,尤其是在东方之珠这个弹丸之地,房产成了划分当代社会阶层的一道分水岭。
在这部综艺里,那些把买房视为人生唯一目标的年轻人,有的在大学期间就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消费标准,有的则身兼数职拼命工作攒钱,且无一例外地为自己有这样清晰的“目标感”而倍感骄傲。
这种对买房几近病态的执着,同样在内地的80后、90后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悄然蔓延开来。这也让嗅觉敏锐的资本们雀跃地投入其中开启了一场盛世狂欢,造就了中国楼市持续高歌猛进的20年。
如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高昂的房价遇上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立刻噤若寒蝉,人们盼望着这头“洪水猛兽”能够尽快走下“神坛”,却也有人因为已被深度捆绑而对它饱含深情与留恋……
当市场从高热中逐渐退去,我们也终于有了得以喘息的机会,可以重新理性地审视“买房”这件普通人的“人生大事”。
买房对于普通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房价涨,就入市;不涨,就不入市,随波逐流是不是普通人最好的选择?以及从微观个体的生存与幸福视角出发,不买房的人生真的会塌吗?
一、我们为什么执着买房
一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顺口溜,诠释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人生幸福终极定义。
一个初入社会到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是会对这座城市抱有期待和幻想的,觉得自己能够在这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开始意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就像珠穆朗玛峰和海沟,也许可以遥望,却始终无法相交。
微薄的薪水、高昂的房租、日渐上升的物价,一次次搬家、一次次跳槽,户口焦虑、漂泊焦虑,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生存中挣扎,怎么会不渴望在这个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处住所呢?
所以,人们执着于买房,本质上还是出于追求稳定性与安全感的生存本能,人也只有在一个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中,才能去谈幸福、谈创造。
而国内目前对于租房群体的保障,无论是法律约束上还是政策执行上都很不完善,随时可能上涨的房租、随时可能被要求搬走的风险,都让租房成了不稳定的象征。这就倒逼了年轻人即便口袋不富裕,也不得不踏上买房这条道路。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至少在当下,只有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能算得上是安定了下来。
所以在买房的背后,是人们的生存焦虑与追求安全感的精神诉求。大家试图通过买房这种方式,来实现生存安全、抵御通货膨胀的资产安全等目标。
那是不是只有买房才能带来安全感?显然不是。
很多富人之所以不在意买房这件事,说房子就是一堆钢筋水泥,说白了,就是他们不需要通过买房来获得安全感,买房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他们也有太多其他的途径来获得安全感。
就像如果你兜里有一百块钱,你会去羡慕那个吃棒棒糖的小孩吗?不会,甚至还会吐槽吃糖把牙都搞坏了,用这个钱买根铅笔多好。
但如果你快饿死了但兜里没钱呢?你一定做梦都想吃上面包。
所以房子确实承担了多数普通人获得投资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功能。
二、年轻人该不该买房
众所周知,当代年轻人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三座大山——结婚、生子、买房。其实这三件事中真的没有哪一件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核心在于个人选择。
年轻人该不该买房,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不是所有人买房都是为了投资保值,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从买房中去获得人生的安全感。
如果从房产的投资角度来看,市面上90%的房子已经丧失了投资属性,想要靠买房实现阶级跃迁、分享时代红利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说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
首先,人口负增长,现在即便是北上深,依然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其次,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婚不孕对应的就是没必要买房,房子就只剩下了居住属性,相比较买房这种重资产、高负债、高风险,租房更具性价比;
再者,国家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在慢慢推动,虽然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全民租房是大势所趋(很多人会说租金不稳定,其实不必担心,租金是由当地收入水平决定的,北京房子的租售比有多差大家可以去算一下,况且我们多少算是个政策调控型社会);
最后,对于上面而言,卖地换钱的路越来越难走,所以房地产税这只靴子迟早会落地,买房的投资属性进一步下降。
况且,你的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定越来越旧。
因此,如果只是看重房产的投资价值,当下可能不是个入手的好时候。
但房产所带来的安全感这一情绪价值短期内不会消失。无论生活在哪里,大多数的普通人,尤其是女性,都希望能够有自己的房子,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内心可能会更加的平静,能够少一些迷茫。
也就是说,如果自身或者是家庭里的重要成员,迫切地需要买一套房子来获得安全感,那就入手好了。毕竟幸福和快乐有时候确实还是需要花点钱付出一下才能得到的。
只是现在买房需要更加的理性,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去买与自身收入不匹配的城市或者是面积的房子,只有能够在欲望裹挟中还能坚定自我的人生才更为稳妥。
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当下有房子的人,没有几个是大富大贵的,绝大多数还是工薪阶层,因为只要有工作、有收入,这就有了供房贷的基础;只要有买房的意愿,买第一套房子的阻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也并非是原来的房子真的就有多便宜,在任何一个时段,房价对比收入的话都不便宜。现在回过头去看觉得便宜,不过是货币贬值后带来的一种幻觉。
当然,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一个刚开始没想过买房的人,也许结婚生子后,在为人父母这种强烈的责任驱动下,他可能就会开始考虑买房;一个一直执着于买房的人,也许忽然顿悟,我有钱还怕没地儿住?他就不会再去考虑买一个固定住所了。
试图去说服和理解他人,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当你看见别人“躺平”心生不屑的时候,其实你的“正能量满满”同样让人感到倦怠。
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理性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够了。
三、不买房的人生不会塌
50后、60后追求“三大件”,70后、80后追求房子车子,但年轻一代的思想变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把有房有车当成理所当然去追求,拒绝去过这种被房贷所透支和奴役的生活。
也有一部分人会把这种现象理解成大前研一笔下的那个日本《低欲望社会》:
较之“拥有物质”的欲望,他们几乎没有欲望。不仅是物欲全无,连出人头地的欲望也变得淡薄。
更可悲的是日本的年轻人。因为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他们从30岁开始就拼命存钱,不买房买车,也不想结婚,过着无欲无求的低欲望生活。
这样一群人等到退休后,即使有时间也不会有特别想做的事。然而,没有想做的事,单纯追求长寿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有想做的事就应该马上去做,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坚持的一个原则。
其实,如果你深入到年轻人的群体去看一看,就会知道这跟中国当代青年的状况并不十分相符。
我们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生子,只是不再随便结婚生子,因为他意识到了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新生命负责,这是一种自我觉醒。
而一旦摆脱了房子束缚,年轻人不再需要像中年人那样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精打细算,这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人生探索欲。
比如今年爆火的新疆旅行、一票难求的演唱会门票、越来越多的人下班去跳舞健身……这怎么能说大家无欲无求了呢?
与其说适当降低消费是一种欲望低落,不如说这是在时代脉络之下年轻人一种理性的选择。
唐朝红人白居易29岁入长安,奋斗了21年才攒够钱如愿买下属于自己的一个住所;等到宋朝的时候经济发展了,房价也涨疯了,所以即便是诗词一流的陆游,当了快20年的官,照样买不起房,感叹:“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除此之外,苏东坡、欧阳修也都是一直租房,他们的人生也没有因为没买房而塌。
人们总是不愿意相信,世代观念尤其是消费观、价值观之变迁,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剧烈甚至具有颠覆性。
四、人生的终极任务
海子在《夏天的太阳》里写道:“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其实人生并没有什么终极任务和意义,就像一朵花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盛开。花开花谢是自然之道,人的生命也是一样。
在宇宙之中,个体不过是沧海一粟。当年明月曾说过:“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放眼整个明朝,无论是朱元璋、朱棣,还是张居正、王阳明,这些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他们或许在政治上、思想上占据了巅峰,睥睨一切,可是他们在漫漫人生途中,真的快乐吗?
至少,徐霞客是快乐的。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于是便有了《徐霞客游记》中的一句:“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那一天,山下的我们,正奔忙着追逐富贵与功名。但徐霞客却坐在黄山绝顶,听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声。
很多时候我们都倾向于用“因为他有钱啊!”来解释一切,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某些方面的极度匮乏,才试图用另一些东西来掩盖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
相关推荐
不买房的人生,真的会塌吗?
买房零首付,真能解决硅谷买房难住房难问题吗?
没有房子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吗?
疫情后,你会买房吗?
冯仑VS张朝阳:人生应该追求功成名就吗?
不想在大城市买房的日本人,过上了“游民”生活
在硅谷,人生的可能性不只有996
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我们会重复父辈的人生轨迹吗?
虚拟偶像,因七千底薪而“塌房”?
网址: 不买房的人生,真的会塌吗? http://m.xishuta.com/newsview9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