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一颗隅田川咖啡液、6元5瓶百事气泡水、10元3包的澳洲燕麦……有近10万成员聚集在豆瓣小组讨论“如何用一到五折的价格斩获临期食品”。
在“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有一个关于线下食品折扣店的帖子,发帖人表示,在早期的好特卖和嗨特购里,临期食品撑起了折扣店“低价好物”的逻辑,但今天的临期折扣店正在失去性价比,线上购买临期食品更便宜。同时,一些看似进口包装实际国产的不知名食品也被悄悄摆放进货架。
临期食品不算新鲜事物,但其真正作为一个业态在国内四处开花则是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在经历爆发性增长后,整个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电厂记者从临期食品零售商、经销商、工厂供应商等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临期食品实体店正面临货源不稳、线上渠道冲击等诸多难题。
一、低价背后的逻辑
“全场1折起、即将售空、全年底价”……走近好特卖、嗨特购等特卖门店,显眼的打折促销标语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电厂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区的特卖折扣店,3.9元的依云矿泉水、2.5元的泰象苏打水、几十块钱的雅诗兰黛、SKII小样,这些一线大牌的低价商品在店内展示。
在商品结构上,嗨特购的日化、食品比例约为3:7;好特卖则接近2:8;食品大多以临期食品、饮料、进口零食为主,日化产品则包括清洁个护产品和护肤品。
为什么一些耳熟能详的商品,可以卖得这么便宜,有些价格甚至低于原价的一半?
低价的关键在于“临期”。食品供应商邓先生告诉电厂,保质期100天左右的食品,在还有40天到期时就会被视作临期食品。传统商超的临期产品通常会选择捆绑热销产品出售,不过很多零售商会将这些商品退回让工厂处理。
临期折扣店的具体模式是直联厂家去渠道中间商,用低价打市场。核心是加价率低、毛利率低。
江苏一家临期食品店的老板孙艳告诉电厂记者:“临期食品一般进价是正常售价的四折,我们的售价是正价的六折,中间能赚20个点,毛利率不算高,主要是用品牌商品低价做引流,走量;同时售卖一些非知名品牌的商品,这部分商品利润较高,在40%左右。”
临期食品的货源一般来自工厂供货商、大型临期食品囤货商、还有网络渠道,比如超级供货仓小程序、抖音、小红书等。而在这个行业,真正从中获利的是零售商和二手囤货商,他们赚的钱正是工厂供应商亏损的钱。
邓先生表示,在没有临期折扣店时,工厂一般会低价二次出售临期食品,如果实在处理不了只能销毁。“疫情期间因为运输不畅,工厂囤了很多货,食品对保质期要求又高,工厂只能把货卖给折扣店和二手囤货商。一旦当临期卖就会亏钱,但也比压在手里好。”
随着临期食品市场不断发展,该行业也开始受到资本青睐。2021年是临期食品集中爆发的一年,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发展及案例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18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01亿元。
好特卖、嗨特购、繁荣集市、食惠邦(现名爱折扣)、小象生活、嗨购猫等品牌也在2021年先后传出融资消息。
二、货源不稳,线上冲击
在临期折扣店遍地开花的同时,也开始被消费者质疑其正在丢掉性价比。
电厂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嗨特购、好特卖门店发现,曾经被摆放在店门口的引流饮料已经被一些化妆品小样所取代。在北京朝阳长楹天街购物中心的嗨特购门店,虽然可以在货架深处找到巴黎水、元气森林、依云水等曾经爆款产品,但在价格上和超市等渠道却相差无几。该门店元气森林售价4.5元、外星人电解质水5.5元、依云矿泉水3.9元。打开线上购物软件,可以轻松找到比上述产品售价低的店铺。
作者供图
此外,当前很多临期食品店已经被二三线品牌和一些不知名的品牌包围。孙艳的店内甚至还会进一些“山寨”微瑕品。她表示品牌商品货源很抢手,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大多是一些白牌产品。同时,她还表示,临期食品和普通食品不同,如果进货策略失误食品滞销,也只能由商家自己承担损失。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和消费品库存有很大关系。
孙艳介绍,目前店内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货源难找。在外部环境转好之后,各大品牌在过去几年里积压的存货、尾货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门店货源供应不稳定,属于有什么就卖什么。比如外星人电解质水虽然是爆品,但是卖完这批,就断货了。我们只能掺着正期的货去卖,成本和价格自然都会涨。”
同时工厂端对库存的管理更趋精细化,邓先生表示,今年工厂和品牌很注重产能调节,严格控制退货率,减少损失。
以元气森林为例,2023年开年,元气森林调整产品矩阵、发力传统渠道、自建工厂。同时,今年上半年,多家媒体报道其高层唐彬森开始频繁拜访经销商,和经销商们打成一片。以上举措效果明显,全国经销商实盘周转天数达到21天左右,实现了全渠道去库存化。临期饮料经销商小虎告诉电厂记者:“今年元气森林的尾货比去年少了80%左右。”
另一方面,尾货处理渠道也变多了,特别是线上渠道。邓先生为了弥补超市退货带来的亏损,自己开起了临期食品网店,并打出“工厂直销”的招牌。而小虎选择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出货,他告诉电厂,比起线下渠道,品牌方更愿意把库存给直播或者私域。
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也在拉高行业成本、稀释利润。专注社区团购研究的社群森林创始人宝大湿告诉电厂,这两年拿货价格不断提高,相应的利润也在减少。2021年临期毛利润能达到50%~60%,甚至更高都没有问题,现在因为一线的临期品会越来越抢手,拿货价越来越高,利润只有30%左右。
三、寻找新出路
面对入局竞争者变多、大牌临期商品货源减少等行业痛点,临期店纷纷寻求新出路。
撕掉临期店的标签转型折扣店,成为嗨特购等行业玩家的共同选择。转型的主要举措包括降低临期食品占比,扩大品类和向上游整合供应链推出自营产品。
以临期食品起家的临期店正在“摆脱”临期食品。临期店成立之初,临期食品占比一度接近100%,但如今大部分临期店中临期食品占比已经下降到5%~30%不等。走进好特卖、嗨特购,已很少再见到保质期六个月以下的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资料显示,好特卖也申请了“侠趣”商标,相关商品已经上架。嗨特购所属公司北京优品酷卖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注册了自有品牌木头奇奇、强小鲁、逸口乐、KASUREOO、初本笙、小食万象等数个食品、日化、办公用品等相关商标,其创始人张强曾在采访中提到,嗨特购自有商品占比为20%~30%。
品牌折扣店小象生活也在探索生鲜品类,推出了新业态“惠买喵超级折扣仓”,其中食品占比7成,水果、冻品等生鲜品类占比3成。
此外,好特卖们也盯上了化妆品生意。
作者供图
许多热衷临期美妆的消费者认为,买临期产品是“花小钱享受大牌”,把临期化妆品当作小样,试用成本也不高。不过,美妆也引发了不少监管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和真假问题如何保证。
化妆品,特别是小样其来源渠道更加难以把握,小样并非像官方赠品一样来源清楚,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和难度。电厂记者询问一位嗨特购的员工,如何查询小样是否为正品、能否帮忙查询小样真伪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无法查询,但肯定是正品,消费者使用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无理由退货。
降低临期食品占比,扩大品类,发力自营产品,转型折扣店似乎让临期食品店找到了一条更有想象空间的道路。不过,价格、质量、品牌依旧是核心竞争力。从当前看,如果价格优势或品牌优势不明显的话,还是免不了与传统零售终端正面竞争。“临期货源越来越少,我们自营小店为了活下去只能不断扩充品类和进一些正期产品,其实越来越像一家普通的杂货铺了。” 孙艳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厂(ID:wonder-capsule),作者:刘霞,编辑:高宇雷
相关推荐
货源短缺、线上冲击,好特卖和嗨特购的生意危险了
好特卖大量开店,盒马奥莱加速发展,平替时代折扣店还能火多久?
好特卖、零食很忙疯狂开店,线下折扣店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折扣店的“羊毛”,年轻人快薅不动了
两年前那一批网红店,开始破产了
无货源跨境电商:一个生意先从家里人做起的“新骗局”?
36氪首发| 硬折扣连锁品牌「奥特乐」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要做中国的ALDI
穷人想薅羊毛,而有人想薅穷人的羊毛
泡泡玛特冲击港交所 IP运营这门生意好做吗?
淘宝推出特卖区:下沉市场巨变在即
网址: 货源短缺、线上冲击,好特卖和嗨特购的生意危险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9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