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在这方面的数字上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但话又说回来,也没有其他的灵长类如我们人类般成功地主宰了这个星球。我们种族成功的秘诀,会不会正是我们成长的缓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延缓进入成年究竟有什么演化上的益处?对我们种族未来的征程又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探寻我们种族成功的奥秘,一直是人类学的核心问题。人类学研究人类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这门最为自恋的学科,乘着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时期人们对分类和收藏世间万物的痴迷,以及对“自然法则”日益增长的关注而蓬勃发展。这些“自然法则”旨在通过不可变的真理来解释世界的运作,任何具有智慧和耐心的人(当然,那时这主要是指男性)都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发现它们。
早期的人类学收集各种文化,并将它们串联起来,从化石延伸到礼服大衣,确定了人类最关键的要素,即人类成功的奥秘,是那庞大的大脑和直立行走的能力。我们作为一个种族所拥有的一切,被认为是我们精明的先人与灭绝进行零和博弈*的结果,一部分猿人与其他一些猿人进行了远亲繁殖。作为这个伟大传统的一部分,我们构想出了狩猎者、燃火者、工具制造者等一系列演化原型。它们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为人,在于一系列的技术进步。
*译者注:零和博弈:一种竞争局面,其中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等于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使得总和为零。
然而,大约50年前,人类学家做出了一个震撼的发现:女性。这并不是说他们发现了女性的存在意义(尽管这一点足以让一些老派的学者大吃一惊),而是他们意识到,研究的主题不需限定为男性的演化,而可以关于全人类的演化,包括女性和儿童,这些主题同样有趣。
新的研究为旧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框架,并提出了全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再假定雄性和雌性是利益共同体。并且在以前那些简单的模型之上,也许有更多驱动我们演化进程的因素。
在这些新的观点中,一个曾被一再忽视的观点是:我们种族的繁衍模式异乎寻常。从我们的交配制度到母亲的死亡率再到更年期,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与动物王国的传统观念截然相反。毕竟,任何物种的演化瓶颈都在于繁殖。繁殖是维持种群存在的方式,从数字上看,我们无疑是迄今为止走在地球上最成功的灵长类动物。
开创性的研究者,如莎拉·赫迪(Sarah Hrdy)、克里斯汀·霍克斯(Kristen Hawkes)以及许多其他同期的新一代研究者,终于开始思考,是我们如何繁衍更多的人类使我们演变成现在这样的种族的吗?
我们与众不同的幼年期,其开端甚至可以追溯到卵子与精子的邂逅之前。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拥有一种特定的交配制度。这种繁衍模式根据一些明确的目的,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社会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尽管互联网上一些恶俗的假知识分子倾向于用“阿尔法男”和“贝塔男”*等伪科学术语描述人类的互动,但事实上,当我们种族涉及交配时,却显得相当和睦,甚少竞争。
*译者注:阿尔法男性,Alpha Male,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位于社会顶层的男性。他们通常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理优势和强大的控制欲获得更多的资源。
贝塔男性,Beta Male,是指男性性格女性化的一类男性,容易被女性利用或忽视的男性,他们性格温和,善做家务,对待婚姻和伴侣也更加关心和体贴。这些描述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批评。
或许很多人难以置信,我们大部分都是无趣的一夫一妻论者。然而这种配对的结合,在我们的生理上已经被深深地铭刻。我们并未拥有像哈马德拉斯狒狒那样,雄性通过生长出比雌性大400倍的犬齿来展示和争夺配偶的高昂演化代价。(实际上,男性人类的犬齿确实比女性的稍大一些——但只比女性的大约7%,在动物界中,这简直不值一提。)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更强竞争性交配策略的动物来说,保持配偶状态、尽可能地射精或阻止其他同类进行交配能提供一些额外优势。因此,演化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特殊的生殖器形态,如阴茎骨,阴茎棘和超大的睾丸。然而,人类在迄今研究的任何生殖器官测量中都没有特别之处。尽管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人类学家都选择关注男性生殖器,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
这种性别之间身体上缺乏差异的现象,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在动物界中颇为奇特的社会制度:配对结合。几乎没有其他动物在配对中繁殖——如果不考虑喜欢配对的鸟类的话,总共只有大约5%。但却有许多灵长类动物选择了这种一夫一妻的安排,远超正常比例:大约占所有物种的15%,包括我们自己。关于为什么配对对灵长类如此有吸引力,形成了各种演化理论,包括保持对流浪的雌性的接触、养育后代或增加亲子关系的确定性。
一个广受欢迎的理论是,已经配对的雄性动物杀害幼仔的动机会更小,尽管人类学家霍利·邓斯沃斯(Holly Dunsworth)在她的文章《性行为产生婴儿》(Sex Makes Babies, 2017)*中指出,有些人类的所作所为与这种理论对于灵长类的认识背道而驰。其他理论指出,流浪的雌性可能需要一个配对系统,这样当她迁移时就不会丧失交配的机会。配对可能在灵长类家族中至少分别出现过四次,这表明各种猿猴对配偶的需求可能并不相同。
但看起来很明显的是,人类选择了一种更关注关怀而非竞争的交配系统。人类婴儿最重要的一大特征就是养育他们过分地费时费力。而所谓“父亲”(在这里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帮助者的统称)的演化,实际上可能是对这令人费解的现象的唯一解释。
*译者注:《性行为产生婴儿》:https://aeon.co/essays/i-think-i-know-where-babies-come-from-therefore-i-am-human
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投入极大的关爱和照顾。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也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胎生哺乳动物,我们突破了卵生动物由固定资源给养受精卵的限制,通过在我们的DNA中捕捉RNA病毒的编码来创造出胎盘——这是一个临时的器官,允许我们的胚胎和胎儿直接从我们的身体中获取营养。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走得更远,我们改变了维持我们贪婪的婴儿和他们所依赖的母亲之间微妙平衡的信号机制。只有我们人类的怀孕,变成了应对婴儿过分需求的磨难*,而这甚至会带来生命威胁。妊娠糖尿病和子痫前症在动物界中几乎未知,但在人类中是常见的妊娠期杀手,这要归结于这种微妙的改变。婴儿们长得巨大且浑圆饱满,他们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个身体的资源都不足以维持他们。他们以巨大的大脑、15%体脂的体态来到这个世界,但仍未成熟且尚未准备好。
*译者注:磨难:https://aeon.co/essays/why-pregnancy-is-a-biological-war-between-mother-and-baby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庞大而又毫无用处的婴儿呢?他们不像其他灵长类幼崽那样可以紧紧抓住母亲、依附在母亲身上,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是睁开的,但头部对于脖颈来说却过于沉重。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在演化论中被视为经典的“移动沙发”(moving sofa)难题。
正如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或流行的电视剧《老友记》中所描述,移动沙发问题是这样的:如何让一个又大又笨重的物体通过一个小而狭窄的空间?我们的婴儿有着非常大的头,而母亲的盆骨又相对狭窄。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类似于家具如何布置的问题,实际上对我们这个物种的成功繁殖构成了巨大的障碍:这使得人类分娩变得危险,分娩死亡的比率也远远超过其他物种。
这通常被视为是在互相矛盾的演化需求之间的一种差强人意的权衡。这就是人类学家舍伍德·沃什伯恩(Sherwood Washburn)在1960年提出的“产科困境”(obstetrical dilemma):由于人类直立的姿态和巨型大脑所导致的空间上的局促,婴儿经过产道的旅途不可避免地危险重重。这一广为接受的理论为男女髋部大小的差异以及为什么我们的分娩如此高风险提供了功能性的解释。
直到最近,人们一直认为人类婴儿实际上在穿越产道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旋转方式来缓解这种尺寸的不匹配,迫使婴儿以头向侧面方式出世,而不是面向母亲的正前方。
但这种解释有一个问题:我们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盆骨产道中下潜的最后时刻悄悄扭转身体的物种,事实上,我们甚至不是唯一这样做的灵长类。原田聪志(Satoshi Harota)团队的研究显示,即便是分娩相对“容易”的黑猩猩也会做这种旋转动作。
甚至我们认为在人类演化中至关重要的骨盆大小和形状的差异也并不独特。许多动物骨盆上的性别差异超过了人类,但它们并没有出现分娩困难。骨盆形状的差异可能要追溯到哺乳动物一脉中更为古老的时期。人类的臀部差异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地理位置,而不仅仅有关性别。但由于这种紧凑的匹配,人类婴儿确实在进入这个世界时遭遇了比其他物种更为困难的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那婴儿肉嘟嘟的脸颊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们精心设计了我们的后代,让他们从母亲身上吸取资源,以构建像我们的大脑和丰满面颊这样高热量消耗的结构。可能,我们已成为成功的牺牲品。
我们的婴儿在子宫中能长到令人惊叹的大小,接近于难以生存的程度。但真正神奇的是,我们在怀孕期间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当婴儿从母亲的体内吸取的营养达到极限后,他们被迫走出子宫,却仍然极度需要照料。对于任何哺乳动物,出生后的生存都需要母乳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婴儿也不例外。但在这里我们能发现人类另一个非比寻常的特征:我们的漫长童年开始于早期断奶。
即使考虑到大小的差异,人类婴儿也比我们近亲幼崽断奶的时间要短得多。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四到五年,甚至在猩猩中可以持续八年或更久。然而,在大多数已知的人类社会中,婴儿在四岁前就全面断奶。而对于从古至今的一些农业社会而言,断奶时间在两岁左右。甚至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去母乳喂养,以至于连母乳喂养这件事本身都需要去费力推广,让其至少能持续到世卫组织推荐的两年或更久。
在婴儿几个月大时,我们就开始采取辅食,为他们添加固体食物,包括那些看起来索然无味的预嚼食物,这些食物似乎不仅对人类婴儿,而且对所有类人猿幼崽的成长发育都有益。我们那肥胖、大脑硕大的后代需要巨大的投入,以支持他们第一年所需的大脑生长。
但他们无法且也不能仅靠母乳,就能获得构建成人1200克大脑所需的所有营养。这时候,配偶关系就派上用场了。突然间,我们有了两个食物采集者(或咀嚼者)。由于我们让婴儿早早离开母乳,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旦他们从婴儿期进入童年期,就出现了另一个惊人之处:他们在童年期中停留的时间,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都长。
人类的童年,无论你用什么标准衡量,都是延长了的。人类达到身体成熟需要25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锁骨在靠近胸骨处的微小端部在30岁初才完全形成)。若将其与我们的近亲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延长了一到两个十年来生长到接近类人猿的尺寸。
要找到一个生长轨迹同样缓慢的哺乳动物,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到海洋中,比如弓头鲸。然而,一头弓头鲸,最大可达18米长,重约90吨,其生长轨迹远超人类。
而对于我们的社会成熟度来说,其标志甚至更加多样。那些告诉我们何时到达成人期的明确标志,比如法定责任年龄,或者其他重要仪式的时间,在不同的文化中或许是不同的。而这些时间点可能接近我们身体成熟的时间,也可能完全偏离。也许最清晰的定义是根据投入来描述童年:这是你还是一个纯粹的资源消耗者的时期,是当别人仍然在你身上大力投入的时期。
人类研究中最迷人的事情之一是我们能够将视角向过去延伸,超越我们种族的边界,审视我们的祖先使我们达到这种现状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我们观察化石的髋部、膝盖和脚趾的形状,了解我们是如何学会直立行走的;我们测量几百万年前的颅骨和颌骨,看看我们是如何滋养我们不断增长的大脑的。古人类学让我们能够重建带领我们走到这一步的步骤,并且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微小的痕迹,揭示我们进入延长童年的旅程。
古人类的化石记录中包含着极少数的幼体化石,而这仅仅是过去三四百万年期间物种遗骸中稀少无比的一部分,这些化石构成了人类的家谱。其中的两个——汤恩幼儿与图尔卡纳男孩,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我们种族演化的最佳证据。汤恩幼儿是大约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而图尔卡纳男孩则是大约150万年前的直立人。
通过这些化石的牙齿和骨骼,我们可以观察到,下颌内的牙齿还在形成阶段,骨骼也尚未达到其最终形态。如果我们的祖先像现代人那样——也就是说,生长得很慢——那么他们在这种发展阶段的实际年龄分别大约是六岁和十二岁;但如果他们像猿那样生长得更快的话,那么年龄就会更小。
对于科学来说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内置了一个计时器:在牙齿中形成牙釉质的细胞留下了一些微小痕迹,而这些痕迹有着以二十四小时为一周期的节律变化,他们被完美地石化保存了下来,并且可以被清晰识别。
此外,在牙齿的外部,也有另一个近似于一周的节律性变化可以被辨析。对汤恩牙齿中釉质的生长轨迹进行计算后,我们发现他们更接近三岁而非六岁,纳里奥科托少年则只有大约八岁。因此,我们漫长的童年是一个独特的智人演化特征。
在养育我们贪婪的后代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演化适应:那就是奇迹般出现的祖母。换言之,这代表了一种几乎闻所未闻的生物过程——绝经期,在我们物种的一半成员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育能力丧失的生命阶段。从演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很不可理喻的一件事,并且它只出现在人类(和少数鲸鱼)中。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让物种延续下去,那么在生育上叫停,听起来就极其反直觉,然而,我们的世界中就是充斥着经历了绝经期的女性。为什么呢?一些人认为生育宝宝是女性的唯一演化功能,并因此诋毁许多(停经的)年长女性,但如果生育是女性的唯一目的,那就不会存在祖母了*。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并且民族志和社会学的研究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祖父母在演化上是很重要的:他们是额外的、能够为我们的孩子投入心血的成年人。如果他们在直系后代上投入的需求不复存在,那么他们就会创造出一个资源库,无论是采集来的食物、自身的智慧,还是一双能够帮忙的手,这些都可以投入到他们孩子的孩子身上。
*译者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祖母假说(grandmother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成年人类寿命要比成年类人猿的寿命更长,原因在于人类的祖母帮助喂养孙辈,促进了基因的最佳化。
该假说认为,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生育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把精力投入到照顾孙辈的活动中,能更好地帮助她的后代进行生育,进而确保她们的基因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通过向亲属提供食物和支持,祖母们不仅能确保她们的遗传利益得到满足,而且还增强了她们的社交网络,这可以转化为获得资源的更优策略。这种效应可以将过去的亲属扩展到更大的社区网络,并有利于更广泛的群体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假说备受争议。
所有人类童年的独特特质都被这种大量的资源投入打上了烙印,但这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成功交配繁衍就标志着个体在演化中赢得了竞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后代在一个昂贵的“待机模式”中停留如此长的时间呢?
只有当我们开始考虑这种延长的作用和目的,我们才能逐渐理解曾经那些造就了我们当今状态的演化压力。事实上,我们对童年的用途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动物如何使用它。灵长类动物需要长时间的童年,因为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猴子。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像乌鸦这样的社会性物种,它们需要学习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规则和等级制度。我们,像猴子和乌鸦一样,童年在学习中度过。
成为一个人是一项如此复杂的事业,它不仅需要对我们的大脑和高脂肪的身体进行大量的物理投入,而且需要一个延长的照料和投入期,使我们生长缓慢的后代有充分时间去学习所需要学习的一切,成长为出色的成年人。这种投入的代价,在演化论的术语中,是二十到三十年的消耗,这是如此惊人。
漫长的童年,便是我们最伟大的演化适应。这意味着我们创造了急需照料的后代,而这一点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惊讶的连锁效应——从我们的配偶关系,到我们的父亲,再到我们平淡无奇的性器官,危险的怀孕和分娩,脸颊丰满的婴儿,甚至到那不太可能出现的角色——祖母。
为了养育一个人类的孩子,为了让他们学习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我们需要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和能量,以至于我们选择将时间停滞:我们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些,更关键的是,确保有越来越多的投入者准备好为我们每一个成本高昂的孩子做出贡献。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我们的文化不仅支撑着我们的演化历程,也像钻头一样为生物学开辟了新的道路。如今我们发现,人类祖先花了几百万年时间演化出的漫长童年正在被进一步拉长。在许多社会中,成年的标志被越来越延后——对于我们中的特权者来说,正规教育和经济上的依赖使得40岁成为了新的20岁。
但同时,我们正在从最无助绝望的那些人身上剥夺时间,同等的教育机会对于那些“愚蠢”到生而贫穷、拥有错误的肤色或性别、或出生在世界上错误区域的人而言变得触不可及。
人类儿童的成长是一种奇迹,他们背后堆砌着大量的目的性投入,从夫妻配对到孩子升学等。但鉴于在那些拥有大量资源的幸运儿和一无所有的底层人民之间形成的巨大鸿沟,我们应对人们大力投入的童年多加深思,并意识到,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在漫长的童年中畅游。
后记
Sihan: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我们的情感、认知功能、社会结构也都在不断地趋于复杂化。但如文章讲的那样,也许只有那些出身优越、有资本去延长童年的孩子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不断增长的复杂性与挑战。文章认为,这不断延长的童年是我们最伟大的演化适应,但我想,这是否也是千百年来从未停止的自然选择和演化竞争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存在方式?
原文:https://aeon.co/essays/why-have-humans-evolved-to-have-a-long-journey-to-adulthoo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 (ID:neureality),作者:Brenna Hassett(中央兰开夏大学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讲师),译者:ChatGPT、光影,审校:Sihan.L,编辑:光影
相关推荐
人类的童年为什么如此漫长?
人类为什么拥有如此少的蛋白质编码基因?
童年回忆那么多,为什么《数码宝贝大冒险》能让大家意难忘
2020,创业公司挥手告别童年
社会更平等了,人类更敏感了?从《漫长的季节》“爹味”争议说起
心理研究:为什么你的想法会失控?(下)
不玩手机玩什么?都市里无处安放的童年
当“要赢”成为童年生活的核心
这些“违背祖宗决定”的电视广告,是童年回忆更是虚假宣传
微信的“好物圈”为什么如此纠结?
网址: 人类的童年为什么如此漫长?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