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湖北前首富兰世立一手操盘,二厂汽水俨然国产汽水里的"显眼包",同时,他惯用的低价战术用到产品上,在国产汽水本就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上,又添上一把干柴。
近年国产汽水出圈,搭上国潮兴起的快车,收割一大批有情怀的人,赚得盆满钵丰。
这些产品和其鼎兴时期差别不大,还是老配方、老味道。最典型的当属大窑。在高利润的驱使下,这瓶几年前还在内蒙古小城原地踏步的汽水,旋即成为行业新势力。
国产汽水老品牌春笋般复出,汽水赛道涌入者越来越多,喧闹背后实际已经陷入胶着状态。在 " 两乐 " 以外狭小的市场空间里求存,国产汽水们今后出路何在,已经打出大大的问号。
国产汽水复兴
汽水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物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不仅有八大汽水品牌风生水起,每个稍稍有经济实力的地区乃至县市,几乎都有一处或几处汽水工厂。
汽水和冰棍一样,成为那个时代里最为典型的两大消暑产品。随着外资品牌进入国内拓荒,与国产汽水厂商设立合营企业之后,国货逃不过品牌被雪藏、渠道被占用的命运,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
当然,也有例外。当年外资来上海洽谈与正广和合资,上海人一眼看穿意图,严词拒绝。
不过,正广和后来的日子也不大好过。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席卷市场时,几无招架之力,在上海区域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回看国产汽水们复活路径,主要是拿回了品牌。
2008 年至 2013 年,天府可乐老一代运营班底,对品牌进行 5 年的追索长跑,最终将品牌拿回,为 2016 年市场复出奠定决定性基础。
其他品牌的复出路径,所面临的复杂状况与天府可乐差不多。
2007 年,北京一轻控股以 4 年内不得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为代价,从百事可乐收回北冰洋经营权。2011 年,北冰洋重出江湖。
崂山可乐、亚洲沙示、山海关及八王寺等汽水品牌,先后收回品牌商标及技术配方等之后,陆续现身市场。
国产汽水的复出,唤醒了人们回忆和消费热情,首战告捷。其实更多的来自于国货经济兴起的带动,另一方面是碳酸饮料巨头增长乏力之下,它们终于找到乘虚而入的机会。
现实与困境
" 两乐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手导演的 " 水淹七军 " ——借力国产汽水渠道网络,以及后来在各地投建生产基地,逐渐在国内碳酸饮料市场形成垄断地位,迄今占据市场份额 85% 左右。
而今,巨头压制之下,国产汽水们甫一复出,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宗庆后的娃哈哈曾单挑 " 两乐 " 的权威,推出非常可乐,利用自身联销体的优势,迅速将产品渗透到乡镇一级。以较低售价和下沉农村战略,在 " 两乐 " 手里夺下 15% 市场份额。
后来," 两乐 " 低至一元的策略夹击,以及农村假货泛滥等,非常可乐同样免不了折戟的结局。
虽然,健力宝通过体育赛事营销一举获得成功,之后内斗和几次易主,让这瓶外界一度看好的饮料焦虑不已。
这是中国汽水行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如今状况仍然好不了多少。
在长城证券大消费组研究员刘鹏眼里,国产汽水饮料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结构、消费场景,还需要更细致的打磨,包装和口味也亟待贴合市场发展的创意。
除此之外,国产汽水产品单价高,是市场突破的一大拦路虎。在终端,大窑、汉口二厂汽水均在 6-8 元,天府可乐超过 4 元,冰峰 330 毫升罐装、华洋 1982、北冰洋等 5-6 元,相比之下,3 元左右的百事、可口可乐仍然很香。
这已是普遍的声音,一旦越过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选择产品的价格和口感往往排在首位,满足"情怀"的心理标签,已不再具有吸引力。
很多国产汽水是靠打情怀牌重现江湖的,而今却受到情怀的牵制。比如冰峰依赖于经典橙味汽水,大窑也主要是玻璃瓶子橙味汽水卖得最好。
还有没有机会?
像冰峰、北冰洋这类国产汽水,着急寻求对接资本市场,正是想借助资本的助力,完成从区域到全国性市场的突破。
但自身营销水平、渠道力以及产品力等,无疑在考验企业的认知,也考验着资金实力。
碳酸饮料诞生已有近 300 年时间,发展至今其实并无太大门槛。" 两乐 " 能在国内最到市场垄断地位,除了品牌影响、渠道网络以及客户服务体系,还有相当成熟的供应链联合作用——这是产品价格亲民的关键。
这也正是国产汽水的短板,加之早已完美错过扩容黄金期,如今能做好的或许只有差异化,守住核心市场后,再择机扩张。
大窑汽水这几年狂飙突进,成了行业内一个现象级产品。它从呼和浩特街头一家小饮料厂起家,在一众汽水品牌伸向的 KA、便利店渠道时,它独辟蹊径地切入餐饮市场,销售年年增长。公开报道显示,2021 年销售规模突破 30 亿元。
湖北一地市级经销商透露,大窑汽水在餐饮端的销量比例约在 60-70% 区间。
大窑汽水在各大地区热卖,很大程度来自终端的推广。而动力,是厂商给餐饮终端留足了利润。
最受欢迎的大窑橙汁产品,终端单瓶售价 6-8 元,个别高端餐厅售价 10 元,一批价每瓶 3 元左右,渠道利润可想而知。
仅仅靠这一狠招,大窑这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日前还在冰峰大本营的陕西宝鸡耗资 12.6 亿元新建年产 50 万吨产能。此前,其在全国已拥有十大生产基地。
大窑汽水的成功,只是汽水行业的一个另类样本。它在渠道上让出诱人的利润,实质是对存量市场的无情收割。
早已是一片红海的碳酸饮料市场,形成全国化品牌的机会相当不容易,资金、渠道、品牌以及各地不一的消费习惯,都是一块块绊脚石。
来源:斑马消费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国产汽水出路何在?
国产汽水哪家强?
中止IPO!冰峰饮料冲刺A股失利,“国产老汽水”情怀难续|IPO速递
冰峰上市叫停,国牌汽水难再造元气森林
暂别IPO,冰峰困守陕西
汽水音乐,唤不醒字节的“声意”
第489天,普里戈任出路何在
汽水音乐一周年:“抖音BGM播放器”的起与落
字节跳动正式推出“汽水音乐”App,在线音乐市场“变天”
字节音乐APP“汽水音乐”完成注册,靴子要落地了?
网址: 国产汽水出路何在? http://m.xishuta.com/newsview8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