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动物为何如此会演?

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动物为何如此会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孙雨舟,编辑:肉松,原文标题:《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为什么动物的演技这么好?》,题图来源:《一只狗的使命》

2023 年,内娱还没出现亮眼的新人演员,先红了两位新“宠”演员。

所谓的新“宠”演员,指的是《忠犬八公》《龙马精神》中的两只动物——“八筒”和“赤兔”。在《忠犬八公》中,狗狗“八筒”是陈敬修教授忠实的伙伴,更是家庭中的一员;“赤兔”则是《龙马精神》里龙虎武师罗师傅的最佳拍档。

由此,动物不再是工具化的坐骑或道具,而是人类的朋友甚至家人,占据着主角的地位,这也让两部电影成为国内难得一见的动物电影。

放眼全世界,动物以主角身份出现在电影中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即1943年上映的《灵犬莱西之莱西回家》。

此后,动物电影在好莱坞发展为常见类型,经典如《战马》《一条狗的使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有所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动物演员的训练、参演延伸出专业的拍摄流程,背后也有相应的专业团队。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曾经落于人后,从业者们也常说“小孩和动物最难拍”,此前有不少动物电影都需要国外团队的支持。2015年的《狼图腾》只能请“狼王”安德鲁·辛普森来助阵,2019年《宠爱》的动物训练团队来自原版《忠犬八公》,其中的动物演员绝大部分都是从好莱坞坐飞机来的。

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近两部电影的动物演员团队都来自国内。   

那么,在涉及动物角色的国产电影中,如何选择、训练相应的动物演员?这个看似冷门的行业处于什么状态?动物电影在国内是否有类型化的可能?

一、跳立坐卧、爱憎分明,为什么动物的演技这么好?

面对“八筒”等待的回眸、“赤兔”的爱憎分明,观众往往会感叹:“小狗怎么这么会演戏”“这马也太有灵性了吧”。但倒推至创作阶段,距离让观众发出这种感叹,动物演员团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同的动物习性各异,就算同一种动物,各品种之间也千差万别,所以其中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选角。

一般情况下,专业团队有丰富的动物演员储备,无论数量、种类,还是表演经验,都能满足剧组需求。片方会根据剧本挑选动物演员,后续根据角色进行特定训练即可。如果有特殊要求,就必须再找新的“素人”动物演员了。

在《忠犬八公》的创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土化,郝帅建议导演徐昂选用中华田园犬,最终选中了资深演员“大黄”。而“赤兔”的团队告诉小娱,按照神经类型,马分为冷血马、温血马、热血马,在性格上,冷血马安静沉稳,热血马活泼好动,最合适当演员的是20~25岁的温血马,性格温顺、能文能武。但《龙马精神》需要性格激烈、活泼好动的马,所以找到了刚从赛场上退役下来的九岁热血马“赤兔”。

动物本身很难控制,更遑论演戏,“‘八筒’替身的中华田园犬都是我们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生下来长得没多大就会被人杀掉吃肉了,所以性格里非常地不信任人,即使培养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也特别敏感,小刚老师刚来的时候就只能看着它们,都不能接近。”

所以在完成选角后,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为拍戏做准备。

有别于传统马戏团,动物的影视训练主要依靠动作捕捉和奖励机制。以对狗的训练为例,郝帅解释,“在坐下来一瞬间给它指令,比如sit,同时给它吃的,就这样不断地重复,慢慢地它就会有条件反射,前期有些动作需要花很多时间,可能有的狗就是不爱叫,给它指令的时候必须先捕捉它叫的那一瞬间,晚一会早一会都不行,不只是狗,对任何小动物都可以这样训练。” 

在针对马的训练中还包括脱敏性训练,“就是让它‘害怕’,比如拿塑料袋、彩条布这些东西刺激它,再逐步加入更激烈的刺激,马在自然界中本来就是被捕食的动物,特别胆小。”这有利于让马提前适应片场环境,否则灯光、机器、工作人员、现场特效等因素,都会干扰它们的表演。

此外,还要想办法让动物适应拍戏时的环境。《忠犬八公》的拍摄地在重庆,为了八筒在花坛上等待陈教授那场戏,路上影视特意找美术部门要了花坛的尺寸,做了一个同等大小的花坛“搬”到深圳的训练场让狗狗提前适应,到了重庆又在实景中继续训练。

至于动物演员的演技,则与训练无关,更多来自于真实反映。

比如在《龙马精神》中,赤兔驮着药箱在爆炸的城门中奔跑时表现出的惊慌失措,完全是真实的反应,只是因为马生性胆小。白冰强调,这类戏份的拍摄都是在确认爆点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烟火特效做了特殊处理,“更多是视觉冲击,现场声音没有那么大,也会给马的耳朵里塞棉花防止真的受惊。”

拍《忠犬八公》时也是一样,考虑到表演效果,剧组会配合狗狗的生物钟安排通告,比如在早上拍一些需要它们活泼好动的戏份,将安静的戏安排到下午或者晚上,因为那个时候它们已经玩了一天或者工作一天很累了。

在开机之前,演员需要和动物建立情感联系,冯小刚特意提前三个星期进组,与所有参演狗狗朝夕相处,带它们遛弯、陪它们玩耍。

但为了达到某些场景的理想效果,动物演员不会参与排练,甚至会将它们和演员刻意隔离,冯小刚和陈冲走戏时用的都是假狗模型,“比如拍八筒见到陈敬修教授一下扑上去的场景前,大黄和小刚老师一下午都不会见面,这样才会有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养的小狗、小猫,等主人下班回家也会很开心地扑过来。这最真实的感情,不是训练出来的。”

二、科学辅助、使用替身、技术辅助,动物演员更“好用”了?

在《忠犬八公》上映后,除了被大黄圈粉,观众中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有的人想知道动物演员拍完电影之后的去处,担心它们得不到好的照顾。

据郝帅介绍,在杀青后,所有动物都会被带回公司继续照顾,等到电影路演、宣传、上映的时候完成它最后的任务,才会决定怎么安排。他表示,“其实想卖的话,每一只小狗都可以卖非常高的价格,几万,甚至几十万块钱都不成问题,因为它和明星对过戏”,但他不会这么做,一是不知道适不适合小狗,二是可能给片方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通常是给它们找熟悉的人领养。

彭于晏就曾领养过剧组的两只小狗,《忠犬八公》的替身小狗更是被剧组同事抢着领养完了,而这部作品也是主演大黄的息影之作。

甚至有人非常笃定地认为,狗狗是遭受到了虐待才会有那么可怜的样子。

在感到愤怒的同时他也能理解,“像《宠爱》《狼图腾》《一条狗的使命》那种国外团队拍的作品,就没有人问这个,但后来想了一下觉得也正常,因为确实有很多剧组虐待动物的新闻传出来,国内影视行业一直把小动物就只当做道具来使用的。” 

郝帅回忆,以前剧组找合作,联系过来的全都是道具组。当时他就和对方解释,这个要和制片人谈,动物不是道具而是演员,更多换来的是不被理解,“基本上合作就破裂了”。

由于相关法律规定和动物保护意识的落后,因拍摄导致动物死亡、残疾的情况常有发生。 

远到2010年的新《三国》,导演高希希曾在采访中提及,为了表现战争场面的逼真,在爆破时“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真马;近到《当家主母》的“虐猫门”,虽然剧组发布了澄清公告、报警辟谣,甚至还为猫咪开了社交账号,但网友的质疑从未停止......   

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善,现阶段,动物演员也有属于自己的合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每日的工作时长、剧组需要提供的生活环境、现场工作环境、高危动作的界定范畴、保险等。

除了争取相应权益的努力,这也是因为,在专业团队的摸索下,动物演员更“好用”了。

郝帅分享了一个细节,正体现出这其间的变化。“由于狗狗的出色表现,剧组会主动给它们加戏,三天的戏加到七天、七天的加到半个月。刚开始被组里都称呼为‘那条狗’,杀青的时候都改口‘大黄老师’了。

具体说来,是因为有了更科学、合理的训练技巧。白冰向小娱介绍,“之前人仰马翻的镜头全都靠威亚把马给拉倒,但我们训练后,一个指令就能让马自己卧倒”。郝帅也分享了类似的细节,“拍狗死掉的戏,有的剧组为了图省事就给狗打麻醉针,但我们一群人围着它,直到它困了,用镜头捕捉它慢慢闭上眼的过程”。

使用替身也是一个常见的重要手段。《忠犬八公》的主演虽然是大黄,但总共用到了18只中华田园犬。一是因为这个故事贯穿了狗狗的一生,需要不同年龄的狗狗;二是从表演上考虑,有的狗狗适合演活泼一点的动作戏,有的则适合演安静的戏份;三是狗狗无法集中注意力拍很多条。

图/忠犬八公

再比如与其它部门的合理配合,八筒老年时伤痕累累的样子,是由妆造组精心设计的;从几年前开始,动物演员团队经常利用物理特效和CG视效进行辅助,《忠犬八公》中八筒叼着报纸奔跑的镜头,就会用视效补充;为了现场给狗狗指令,一位女性训犬师甚至剃光头发穿成“小蓝人”。如果需要狗狗的尸体,物理特效部门会制作标本,仿真度非常高,既保护了狗狗,又降低了拍摄的难度。

使用视效、物理特效辅助的成本或许更昂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效果也越来越逼真,也更有利于保护动物。比如成龙饰演的罗师傅曾坚决拒绝特效技术,坚持“真摔真打真感受”,但最后为了保护赤兔,选择放弃那惊险的一跳一样。

三、《忠犬八公》《龙马精神》热映背后,动物演员行业走到哪了?      

两部动物电影同阶段上映、全都使用国内专业团队,动物演员的待遇和表现都在提高,是否能说明行业向好?动物电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小娱和从业者的交流来看,答案是值得期待,但还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一方面,剧组工作人员对动物的认知仍然需要提高,“可能有的人本来就不喜欢狗,让他怎么尊重动物演员呢?这是不太可能的。”而很多时候,大家对动物是否有宽容度和耐心,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如果导演、编剧、制片人、监制等主创人员本身就特别喜欢动物,就会很清楚动物在戏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性,整个剧组都会做得更好一些。

另一方面,动物演员团队应该得到职业上的尊重。白冰无奈地说道,“有时候人家就会觉得我们只是养马的,不是拍电影的。”这种说法其实有失公允,过去负责动物演员的可能只是一个驯兽师,但今天要想完成对动物角色的刻画,少不了既懂电影又熟悉动物的复合型团队。

白冰的动物团队有训练部门、马房部门、医疗部门,每个部门还能再往下细分,比如特技组、马车组,还有专门负责饲养、钉蹄和安全健康保障的,因为赤兔是主演,还配备了专门给马匹做妆造的专业人士。

郝帅的团队则是另一种架构,以导演组为核心,设立了训练组、妆造组、医疗组、后勤组和侧拍组。

从职能上看更加齐全,一方面是因为狗在电影中作为重要角色的机会本来就比马多,另一方面与他自身经历有关。作为编剧和导演的郝帅接触到动物演员这一行业后,每次做项目都会为动物写“人物小传”,使动物角色的性格、经历、特点更加立体化,这样会反作用于原本的剧本创作,用他的话来说,“团队的人必须得懂电影,而不能只懂训练动物”。  

郝帅认为,动物电影其实比任何类型片受众都更广泛,国内的养宠家庭数以亿计,这个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现在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了,动物电影也应该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

客观事实是,距离到达这种理想状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数量的创作,甚至是在品质、票房上表现更突出的作品出现,而这也能反向带动行业或外界对动物演员及相应团队的关注。

但好在,目前已经释放出明显的积极信号,《忠犬八公》《龙马精神》的片尾演职人员名单中,有所有动物演员跟背后团队的署名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孙雨舟,编辑:肉松

相关推荐

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动物为何如此会演?
《忠犬八公》,离“内地最强翻拍”差了两口气
票房惨淡,爆米花进口片不行了?
动物实验结束后,我领养了一只实验犬
狗狗币、柴犬币、猪猪币等各种动物币风靡币圈 币安创办人呼吁谨慎投资
与主人心率波动趋同,你的狗可以看穿你的情绪
观众疯、狗狂哭,电影营销比电影更有演技
狗狗币之后,柴犬币又爆红了,一个月涨百倍,有人3000元赚了60万?
狗狗币之后柴犬币又爆红:一个月涨百倍 有人3000元赚了60万?
物联网还没实现,深圳的狗子们已经实现“犬联网”了

网址: 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动物为何如此会演? http://m.xishuta.com/newsview72399.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