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凯文·凯利最新50条预言: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未来年轻人的竞争力将弱于老年人

凯文·凯利最新50条预言: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未来年轻人的竞争力将弱于老年人

来源:正和岛。近日,凯文•凯利出版了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预言了5000天后的人类世界将如何被AI塑造,以及数百万人一起工作的数字未来。图为凯文·凯利在自家书房。

“我们正处于AI的iPhone时刻!”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近日在发布会上做出论断。

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天为周期狂飙。但AI究竟是向善还是作恶?人类科技将去往何处?人人都渴望得到确定性的答案。凯文•凯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出版了一本“预言式”书籍——《失控》,预见了当今诸多火热的科技现象。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就曾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提到这本书启发了他的产品观。

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慌。作为微小的个体,普通人应当如何应对?凯文·凯利在书中给出了不仅适用于当下,而且能应对5000天后的世界的50条生存建议。希望本文会对你有所启发。

关于科技与创新:越成功的企业,越难实现真正的创新

001.

无论哪种科技,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多少问题。

二者比例看似各占一半,其实不然。科技带来的益处占比为51%,而它引发的问题占比为49%。虽然二者之间只存在2%的微妙差别,但是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们就会看到其差别有多么巨大。

002.

判断一项科技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项技术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基因工程、埃博拉疫苗可以挽救无数生命,但是它的意义也无法与CRISPR-Cas9这类基因编辑技术比肩。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其他科学技术产生影响,可以带来呈几何级增长的可能性。

003.

对于科技带来的问题,永远不能靠减少科技解决,而应该发明更好的科技。

虽然环保人士和评论家主张“减少科技的使用范围以解决滥用科技造成的问题”,但我认为这样并不正确。如果不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我们是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的。

004.

只有看到一种科技的应用范围下限,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它。

技术的发展和当初发明者的预期相去甚远,这才是科技所具有的本质的发展趋势。

005.

人类对科技的态度有点过于谨慎。

我们很少去关注落后科技的弊端,而总是在担心新科技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比如,我们不会将新科技的风险与旧科技的弊端进行比较。

006.

只有保持几分饥饿的状态,才能有继续创新的可能。

比如只有小企业才能做到革新。有很多风险投资人会为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但是如果投资金额巨大,他们就会直接收购小企业,而不会坐等革新成果。

所以,不要以为给初创企业充足的资金是好事。如果资金太多,反而会毁了这些小公司。金额只要能大致维持企业生存即可,真的是所谓的“给口饭吃”就行。

007.

创新并非集中型,而是分散型的,是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

因此,即便买下小公司,也无法买下它们的创新性,买下的只能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收购无法带来未来的持续创新,只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已。

008.

创新的本质是要从低效和失败中汲取经验。

在硅谷有一个说法,叫作“积极地失败”。失败了,跌倒了,再从原地爬起来,这才能帮助人们吸取教训。硅谷的革新都来自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即使实验失败,也会被当作成功的一部分,没人会对此加以非难。

009.

亚洲国家如果可以更宽容地对待失败,可能就会更容易产生创新。

010.

越成功的企业越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

例如微软这种在计算机领域致力于开发最佳操作系统的公司,如果想要将重点转移到软件领域,就要暂时从现在的最高峰跌落。这种决断非常难,通常只有疯狂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事情比尔·盖茨做不到,但乔布斯就可以。

总之,越是成功的企业越难转型,在转型期要面对业绩下滑的现实,这样颠覆性的技术转型确实十分艰难。

011.

重点在于二次创造。

万能的“神”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创造了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

关于人生与财富:年轻人一定要,体验一段没钱的生活

012.

对人生感到满意的人有一个共通之处,他们会一直追问“自己是谁”,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刻地思考,并且认真地审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我所知道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编辑都在不断自问自答。

013.

因为没钱所以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最没有意义的想法,是不能独立完成一件工作的借口。

014.

年轻人一定要试着体验一段没有钱的贫困生活。

可以去非洲农村生活半个月,或者背着帐篷和少量食物出去徒步。有了这段经历,你会感受到一无所有时才能感受到的小欢喜,也能知道自己可以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完成多少事情。

015.

一个人如果体验过贫困的生活,在遇到高风险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恐惧。

016.

人越成功就越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究其原因,可能是成功会将人与现实社会隔绝。他们都是众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却被自己的人生和成功束缚得紧紧的,难以挪动。

017.

想要真正了解自己,就需要经历失败,也需要有从零开始的经历。

有很多成功者已经不能接受失败,因此也就很难再有进步。我自己也是一样,越来越不愿挑战成功概率低的项目,也越来越不能忍耐。我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无法从成功中走出来,面对新的挑战了。

018.

个人信息价值越高的人,越有必要找代理人。

因为若非如此,即使你的信息很有价值,你也不可能从中获利。

019.

人类的智能不具有通用性。

人类的智能无非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为了生存下去而进化出的非常有局限性的合成物而已。在所有可能的想法与精神空间之中,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020.

我们可以积极地体验新的科技,但不应该照单全收。

我只保留自己精挑细选的科技应用,而过滤掉绝大多数的新科技。

021.

没有创造性的人,只能从事生产性的劳动?

这是一种偏见。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用生产力和效率来评价的人,这是古代阶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蔑视出身卑微者的观点。只不过到了今天,这种偏见针对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性。

即便是直到50岁都只从事过一种职业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动机和适当的帮助,他们就会发生改变。这和创造力的关系不大,关键是如何改变他们的自我。我坚信如果全社会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人就一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022.

与其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不如坐下来给他们读一本书。

孩子并不需要昂贵的婴儿车和玩具,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注,以及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

023.

很多成功人士都走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我们经常认为他们生来就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一直向着目标不断前行,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是一帆风顺的。在走弯路的过程中,他们会积累一些并无关联的经验,注意到以往从未想过的问题。

最终,他们将这些碎片汇集在一起,创造出有很高价值的新事物。没有一种经历没有意义,那些我们毫无兴趣的事物,也有可能在多年之后和另一件事物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关于未来: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

024.

未来的人生要以日计算。

建议大家查一下政府公布的平均寿命,减去自己现在的年龄,再换算成天,做出一个准确的倒计时表。将这个表导入电脑中,每天都可以提醒自己生命还剩多少天。

比如我,当看到“倒计时1825天”这样具体的数字时,我不由得会想要思考具体该做些什么。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一定要选出一件来从今天就开始。如果人生只剩下1000多天,我必须让今天过得有意义。

025.

只有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明白。

写下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026.

“不断提问”作为一种习惯,必然会成为人类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行为之一。

可以马上得到答案的问题就扔给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在面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可以不断思考、不断提问。

027.

畏首畏尾的人是无法采取理性行动的,只会做出蠢事。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明智、时刻警醒。

028.

对常识持怀疑态度很重要,质疑是打开新局面的开始。

最切实的做法是去质疑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学会推翻常理进行思考。虽然所谓的常理和常识大都是正确的,但不排除其中夹杂着错误的东西。如果能够将这些错误找出,就会是一个新的发现。

029.

近年来的大趋势就是要让失败以微小的形式在早期显露。

030.

“今日是好日”,也必须是好日,要用一种感恩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031.

假如你决定了未来的道路,请找一位走过这条路的老人,一起度过一周的时间。你可以问问他迄今为止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听他说说对自己的评价。这个人最好是你所敬仰的前辈,最后你还要认真思考一下他说的话。

032.

只有能想象出美好明天的人,才更有可能真的实现它。

乐观是我的信仰,是我的信念。在那个经典的描述半杯水的例子中,当别人都在遗憾“只有半杯水”的时候,我从来都会因为 “居然有半杯水”而开心。因为有这种“居然有半杯水”的心态,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我们如果可以在心中为未来绘制理想的画卷,就可以更好地将理想变为事实。

033.

明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但会变得比今天稍微好一点儿。

034.

不存在通用的人工智能。

那只是神话,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时对人工智能的错误理解。在地球上,已知的具备智能的生物并不多,因此人类可能认为自己是非常独特的物种,并具备可通用于各种领域的智能。

035.

人类未来的工作将会变成提问,以及应对不确定性。

036.

AI 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假如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种AI,那么其影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股市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再有AI加持,恐怕只会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以使用,事情或许会向明朗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谁都可以使用,好的影响只会互相抵消,并使得预测股市变得难上加难

037.

我们比较容易想象出“X+AI”的组合,但是很难预测由此造成的影响。

038.

构想未来,其实一半在于构想,剩下的一半在于寻找论据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构想。

039.

在未来50年的时间内,AI都将是一项帮助我们扩展无限可能的科技。

AI拥有巨大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它也可以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同时又孕育着新可能,总体而言,又扩大了可能性的范畴。

040.

继互联网、社交网络两大平台之后,即将登场的第三大平台就是将现实世界全部数字化的镜像世界。

利用AI和算法,镜像世界既可以搜索现实世界,又可以搜索人际关系,并催生出新的事物。镜像世界的优势并不仅仅是可以让你“看见”一切。在镜像世界里,所有对象都变成了数据,都可以被机器读取。

镜像世界将成为第三大平台

041.

AI催生的镜像世界依然是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因此“回报递增”“赢者通吃”之类的法则不可能消失。我们面对资本主义时能够做的就是适应它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而无法抹杀它。所谓“赢者通吃”法则,就是通过构建环境而产生全新的标准,而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在这一标准上应运而生。

042.

未来镜像世界中的胜利者,是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

最后的胜利不属于GAFA(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每一个时代最强的那个公司,从IBM到微软,再到谷歌和脸书,可能都会想要在AR的世界里站在最领先的位置。

但是纵观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史,一个领域的主导者从来无法在下一个时代的平台上继续称雄。因为它们的成功会成为它们最大的桎梏。

历史上的赢家和新的赢家――颠覆性技术的历史

043.

25年内就会出现GAFA的替代者。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曾说过,“亚马逊必然会消亡”。GAFA在大约25年内就会被取代,不会再有现在的势头,也不会再位列顶端。不过,距离这四家企业彻底消亡还要100年的时间。

044.

区块链是AR协作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这些新技术使得协作生产中的支付环节变得简单。这里所指的并非一般的公开技术,而是通过改进达到商业级别的技术。未来,所有的开发者必然都能得到合理的补偿。

045.

未来年轻人的竞争力将弱于老年人。

我本人马上就要到古稀之年了,较之以前,工作的心气有增无减。70多岁的人现在也完全可以应对新科技。未来,既有经验又有阅历的老人同时还会掌握最新的技术,世界上将不再有年轻人轻易就业的机会。

046.

工作和娱乐的界限终会消失。

二者终有一天会完全重叠,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财富层面,我们终将无法界定到底是在工作还是在取悦自己。这将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

047.

长期存续的事物都处在严密的秩序与完全混沌的夹缝中。

万事万物都在这个狭窄的夹缝地带滑动,随时有掉入一边的危险。

048.

AI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

049.

在未来,政府排在首位,其次是平台,然后才是公司。

平台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最终形成未来的资本主义形态。近年来,平台的运营主要由GAFA以及腾讯、百度等大公司主导,但是人们渐渐认识到,平台是一个既不同于公司又有别于政府的事物,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050.

中国10年之内会出现下一个“苹果”。

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一定会开发出下一个iPhone,开发出从欧美到发展中国家,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产品。这个产品有可能是智能眼镜,也有可能是电动汽车。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产品,但一定是中国人设计和创造的品牌。例如,如果某个中国企业可以开发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眼镜,掌控 AR 技术和信息数据,那么该企业就有可能发展成和苹果公司规模相当的全球知名企业。■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业绩下滑、亏损扩大背,凯文教育开拓职业教育短期难见效|看财报
何鸿燊的不败筹码:凯利公式
凯文·凯利演讲全文:镜像世界,下一代数字文明平台 | 链上数博
凯文·梅耶尔辞任TikTok CEO完全意料之中啊
最前线|腾讯郭凯天:将在前海新总部建造永久性科技馆
Tiktok首席执行官凯文·梅耶尔宣布辞任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核心观点
贫富差距扩大:全球最富26人的资产,是38亿穷人的财富总和
郑女士都是对的,但凯迪仕可能不是
高瓴再次出手增持凯利泰,爱上医疗停不下来

网址: 凯文·凯利最新50条预言: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未来年轻人的竞争力将弱于老年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70797.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