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责编:kuma,原文标题:《拉黑、消失、已读不回:亲密关系中的被动攻击》,头图来自:《夫妻的世界》
你也有过“已读不回”“一言不合就(被)拉黑”的经历吗?
韩剧《黑暗荣耀》里,就有段台词被称为“被动攻击”的灵魂诠释:
▷ 妍珍老公:“我回了,回了沉默”。
在心理学研究中,这种行为叫:通过“冷暴力”表现的排挤和社交拒绝(ostracism/social rejection)。
更通俗的说法是“社交 ghosting”。指突然结束与某人的关系,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切断交流。即:玩失踪,像“鬼”一样人间蒸发。
Ghosting 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一项针对 1300 个美国人的研究发现,约 1/4 的参与者“被伴侣鬼过”,1/5 的人“鬼过别人”。它在友情中甚至更常见(比例为 1/3)。职场中也有 ghosting。比如一声不响地辞职,不告诉任何人,包括平时相处不错的;或者,换工作后与所有前同事断绝联系,没有解释。
从陌生人、熟人到亲密伴侣,ghosting 存在不同程度的杀伤力。它可能表现为:
聊天时“已读不回”;
突然拉黑/再也不回消息;
见过几次,没有下文也懒得解释;
在深度亲密关系中,一方突然消失,切断所有联系。
然而,是什么驱使了这种断绝联系的方式?哪些人更常在社交中使用这类被动攻击?
哪些人更容易做出 ghosting 行为?
有人说,“得知自己被拉黑的那个瞬间其实是一种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你刚张嘴给对方问声好,啪,脸上却猝不及防地迎来对方一巴掌”。
比起反思“被鬼者做错了什么”,ghosting 这个行为更多反映的是“鬼别人者”的情绪。研究拒绝语言的 Gili Freedman 博士说,它更多展现的是“鬼别人者”的冲突处理方式。
研究发现,确实有一些人更可能使用 ghosting 策略来结束一段关系。
1. 他们更有可能是“回避型依恋”者
2012 年,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Tara Collins 和 Omri Gillath 在《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依恋类型是“分手策略选择”中的一个预测因子。
作为分手方式之一,Ghosting 属于“回避”和“中介沟通”的结合。
回避,即一方逐渐远离另一方。不再见面、联系、透露信息;
中介沟通,即通过“第三个人”来谈论你想结束关系的愿望,希望第三方人员会将这一想法传达给你的伴侣。在 ghosting 行为中,这个“第三方人员”就是手机、社交 app 等等。
Collins 说,采用这种方式去分手的人,一般是回避型依恋者(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这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中避免情感亲密的倾向。回避型依恋的人,会更强烈地渴望避免冲突。当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更容易以回避的方式躲避冲突,封锁自己。他们容易在交往中逃避情绪的表达和交流,经常被伴侣误认为他们是冷漠或心不在焉,但其实他们内心也同样渴望亲密。
2. 他们不太能接受关系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Freedman 发现,ghosting 行为与我们对未来的感觉有很大关系——或者说,我们是否坚信,对方自始至终都是“百分百的 MR/MS Right”?
在日剧《四重奏》里,真纪丈夫说到自己为何“不告而别”时,提到他曾想跟妻子喝咖啡。但真纪觉得太冷,在家喝又便宜,没必要去。
于是他感到失望——真纪变了,不是从前他认识的那个文艺有趣味的女孩子了。
《四重奏》
显然,真纪的丈夫希望找的是百分百的灵魂伴侣,并坚持一段关系不具备动态变化的可能性(要么合适,要么不合适)。然而,这种认知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相反,那些相信一段关系能够发展、没有僵化思维(fixed mind-set)的人则表现出较少的无助感,他们会倾向于在与伴侣的冲突中表达自己,而非使用 ghosting 策略。
3. 他们之前被“鬼”过,所以习得了这种方式
在那些“被鬼”的人中,有 50% 实际上也“鬼过别人”,Vilhauer 说。
她觉得这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理想关系”的盲目鼓吹有关。比如,当你打开一个交友网站,你发现自己的选择那么多,发展一段理想的关系似乎并非难事。
“我认为人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消费主义心态”,Vilhauer 表示,“如果目前的关系似乎不符合你理想的一套标准,你就可以找到下一个人。一旦你自己经历过‘被鬼’,你就会将之看轻,并逐渐在关系中也使用这套方式”。
“ghosting”的五类心理动机
1. 出于“强烈的自我否定”
必须指出,做出 ghosting 行为的人,不一定是出于恶意或对关系的轻视。
正如读者@绾墨曾所说:
做出 ghosting 决定的人本身也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内在的自我攻击。除了习惯性的回避倾向人格以外,这段关系里出现的情况也可能超出了 ta 的心理处理能力范围,所以 ta 选择了“自我消失”。
Ghost 不仅意味着“杀死对方”,也意味着“杀死自己”。杀死这段关系里的自己,即处于一种极度不接受不包容自己、抗拒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心理状态。这种具有强烈自我否定的行为暗示,有时也伴随着剧烈的愧疚感(如果选择 ghost 的人比较重视原关系的话)。
2. 避免当面对峙时的争吵和不舒服
阿拉巴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Leah LeFebvre 领导的一项研究找了很多经历过或有过 ghosting 行为的人在深入访谈后发现,选择 ghosting 最大的原因是避免直面冲突。
因为他们觉得,谈论自己的感受将是一场对抗,必然引发争吵或风暴。他们想避免人际矛盾和外界带来的压迫感。
3. 关系维护成本高,其他诱惑多
在“陌生人交友”中,人们有更多潜在机会。有时候选择/放弃一个人,只是“左划还是右划”的区别。当有 1000 个选择,维持关系的成本又很高,肯定是要在一些人面前当“鬼”的。
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解释的,“我之所以选择 ghosting,是因为我对 ta 不感兴趣了,而且这段关系还不够严肃,没必要深入下去”。
4. 报复
针对他人的敌对行为,“鬼别人者”使用它作为一种冷暴力方式(即报复)。
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表达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感情的改变,可能是因为突然的厌恶,而他们并不喜欢讨论或面对”。此时,ghosting 就提供了一种消极互动的方法。
5. 出于安全性和自我保护
社交 ghosting 也可能发生在具备威胁的关系中,比如家暴、情绪虐待。一个 18 岁的孩子说,“我怕自己行为不当时,那个人会发疯”。这时候,“鬼别人”可能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给人安全感,这是面对面交流不具备的。
所以,虽然重量级 ghosting 给一个人带来的伤害很大(也可能两个人都是),但仅仅“切断联系”并不能说明一定就是 ghosting。如果你处在一段身体/情感虐待关系中,对方一再触碰你的底线,或是不顾你的一再拒绝仍在联系——此时做“鬼”,不过是为了自保。
在亲密关系中,ghosting 可能造成极大情感创伤
比如,对方突然不辞而别,你等来了盖好章的离婚协议书——整个过程中,甚至没有离别通报。之后,你陷入思维反刍,反思自己究竟在哪里做错了?
在日剧《四重奏》中,真纪女士的丈夫不辞而别。他为了逃离放弃小提琴后生活日趋平淡的妻子,假装去了便利店,之后再也没回来。
两年多了,真纪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活得像行尸走肉。
丈夫的黑袜子还原封不动地“躺”在客厅地板上,维持着他离开前的样子。
▷ 《四重奏》
这是一种被动攻击,也是亲密关系中“最糟糕的分手策略之一”。“鬼别人”者,通常只是自己消失,让对方自行理解背后的暗示。它让你质疑自己、破坏自尊,并彻底剥夺你解决问题的机会。
对于那些本身自尊水平低的人来说,ghosting 更是一种伤害。
它可能激发受者潜在的创伤反应。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拒绝甚至被发现激活了与身体疼痛相同的神经通路。自尊度更低者,体内产生的阿片类物质释放到大脑的程度也较低。
除此之外,“被鬼者”还需要承受诸多“未解之谜”所伴随的压力:
我究竟哪做错了,ta 究竟为什么与我断绝关系,ta 是不是有了新欢,我们从前的感情是真的吗?
如果你遭遇了 ghosting,能怎么办?
1. 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
当你发现自己被“鬼”的时候,或许会自尊心受挫,或许会自我怀疑,但比起反复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愤怒可能是一种更健康的反应。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ghosting 本身反映的是“鬼别人者”的冲突应对模式。比如回避冲突、否定等等;
2. 退后一步,即使这个过程很难
如果你确定 ta 没出意外,ghosting 是其慎重的决定之后,必须退后一步,意识到这个人是在做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毕竟你已经不太可能通过继续表达来说服对方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能顾到自己的感觉。
3. 去和真正关心你、支持你的人交谈
这段关系需要是安全的,可以是亲密的伴侣、朋友,或是心理咨询师。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也为自己理清头绪。
而对于那些想要改变的“鬼别人者”,Freedman 认为一个方法是:练习改变拒绝别人的方式。
练习直接和富有同情心的交流
你可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你想如何被对待,并向那个人做同样的事。
向对方解释分开的理由并不容易,但即使是一个简短的解释也比什么都不说好得多——在 Collins 所研究的分手策略中,“公开摊牌”依然是人们最能接受的方式。而且,公开地结束一段关系对你也是有好处的:诚实表达感受有降压作用,它也可以减少主观压力体验。
自我觉察:真诚对待自己的情绪
也许你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自己选择 ghosting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到底是你在亲密关系中对另一方的期望,你自己的价值观,你在关系中的位置和角色,还是你的爱情语言,风格和处理关系的方式——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你理解你对别人的反应。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与心理咨询师一起完成。
时常沟通各自对亲密关系的期待
在阿娇离婚的新闻中,我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印象很深:
赖宏国给阿娇买了她喜欢吃的卤味。结果阿娇翻了翻,发现里面没有大肠。
“没有大肠根本不算卤味”,于是她不吃了。
《花花万物》
小 S 不懂,你为什么不直接跟他讲?
阿娇回答:就是测试他有没有观察力。
《花花万物》
在这段对话中,阿娇希望对方能主动感知到自己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直接去说。
这样的“错位”在 ghosting 中也很常见:无论约会、友情,还是面试、职场,人们对关系中的感知义务有不同的期望。
——那些“被鬼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感知某种情绪的义务,但“鬼别人者”却觉得 TA 是有义务去感知的。
避免一段 ghosting 关系,你需要经常有意识地探讨边界。比如,一个爱人/朋友可以在关系中做出什么样的让步,什么又是彼此的底线?
重点是,双方对“什么是适当的义务,什么是共同的体面,什么是爱,什么是对他人友好”,都有一个持续在沟通的空间。
《四重奏》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让人唏嘘的细节:
真纪丈夫离家的导火索,竟是“她在炸鸡上挤柠檬汁,而我从来不喜欢”这样的小事。
参考文献
Ghosting in Emerging Adul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Digital Dissolution Disappearance Strategy. Leah E. LeFebvre, Mike Allen, Ryan D. Rasner , Shelby Garstad, Aleksander Wilms, and Callie Parrish.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in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0(0) 1–26. 2019.
Collins, T. J., & Gillath, O. (2012). Attachment, breakup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security enhanc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breakup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2), 210–222. DOI: 10.1016/j.jrp.2012.01.0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江湖边,责编:kuma
相关推荐
案情的复杂,并不代表阿里老鼎的“已读不回”可被原谅
关于自我发现类和亲密关系类的书籍?读这些就够了(上)
是谁需要已读功能?用户还是软件?
关于自我发现类和亲密关系类的书籍?读这些就够了(下)
拼多多声明:扶贫项目遭网络舆情涉黑团伙攻击
“亲密关系”才是社群运营的终局,拉群卖货不是 | 超级沙龙
已读:微信都不敢加入的功能
专注网络黑灰产靶向攻击对抗,「极验」发布可信流量三要素解决方案
“翟欣欣”头像再现征婚网站 CEO:账号已拉黑
35岁前该读的35本书(中)
网址: 拉黑、消失、已读不回:亲密关系中的被动攻击 http://m.xishuta.com/newsview70213.html